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498.汉隆剃刀

      我今天学到了一个新理论,觉得挺有深意的:很多时候我们以为的恶意只是我们以为的,⼤概率是⽆意的,误会的,不经意的,所以我们不需要把这些当成是别⼈的恶意,这只不过是⼀个偶然,不需要过度解读

      这就是汉隆剃⼑理论,据说是1990年一个叫汉隆的美国人正式提出来的,说得简单一点就是:能用愚蠢解释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举个例子,有个很重要的项目,你的下属搞砸了,让你怒火中烧,这个时候,你千万不要想他是不是故意针对你,是不是你的竞争对手派过来的卧底,他有可能就是真的不懂,有些细节他也没弄清楚,所以,才导致在关键环节出问题。

      再比如,以前你一直和上级领导相处融洽,关系也非常和睦,他以前批复你的邮件非常快,基本上不会有拖延,可偏偏有一次,你发了一份很重要的邮件,迟迟得不到回复。这个时候,你千万别多想,唉!是不是自己哪里得罪领导了,让领导不高兴了,以后他是不是不会继续信赖和重用我了。而事实上,可能就是你的领导真的在那几天忙晕了,也没看手机,电脑也没有带,你的邮件真的被他疏忽了。  

      汉隆剃⼑说的愚蠢”,代表各种⽆知的、偶然的、⾮故意的的原因,这些情况发⽣的可能性远远⼤于恶意

     这个理论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我们一定要把“恶意”和“愚蠢”区分开来,当你想到别人是“恶意”的时候,你就会觉得这个人是故意针对你的,但事实上,对方根本没有这个意思,只不过你自己单方面的过意解读。

    当你想到别人是“愚蠢”的时候,对方可能真的是忘了、错了、漏了、误会了、累了、被外⼒耽误了、不知情,或者纯粹就是因为懒,这种情况倒是时有发生

     ⼈们之所以常常会把别⼈的不经意行为当成恶意,是因为不会换位思考。我们天然的以为自己是这个世界的中心,总以为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能能得到别人的及时回应,会以为世界上的各种事儿都是围绕着自己进行的,但其实多数情况是别人根本没在意。所以,我们的学会转换视角,不要把自己放在中心,多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是事⼉。

    汉隆剃刀的推理,还可以进一步推导:

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能解释为无知的,就不要解释为愚蠢。

能解释为可原谅的错误的,就不要解释为无知。

能用你未知的其他原因解释的,就不要解释为错误。

      所以,以后当我们和他人相处的时候,不要轻易给人下定论,不要轻易判定:“这个人就是坏蛋,故意和我作对”。而去想一想:“对方是不是没弄清楚事实真相,我给他多解释一次吧,或者我对他多点耐心。

      如果你能用别人的愚蠢来解释,就最好不用别人的坏来解释,这就是汉隆剃刀原理。

      以后就算别人没有做好某件事,我们就可以启用这种结构性的思考,一层一层铺展我们的开放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隆剃刀: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汉隆剃刀原则——能用“愚蠢”解释的,就不要用恶意
汉隆剃刀:能用愚蠢解释的,就不要用恶意【思维模型】
“豪橫大叔”耍“橫”,提醒我们如何沟通
汉隆剃刀(Hanlon's Razor)|思维模型
30种高品质思维模型:思维模型26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