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冰片

冰片

冰片,其他名称:龙脑、龙脑香、脑子、冰片、片脑、冰片脑、梅花脑、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主要成分:本品为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除龙脑外,尚含葎草烯、β-榄香烯、石竹烯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龙脑香醇酮、龙脑香二醇酮、古柯二醇等三萜化合物。

编辑摘要
  • 乐开怀156双环单萜,分子式C10H18O。又称龙脑或2–莰醇。

目录

[隐藏 ]
1 概述
2 药品简述
3 用药禁忌
4 中药化学成分
5 药代动力学
6 药(毒)理学
7 药物配伍
8 临床应用
9 常用配方
10 文献论述
11 生药材鉴定
  1. 11.1 性状鉴别
  2. 11.2 理化鉴别
12 故事传说

冰片 - 概述

冰片
冰片 出自《本草纲目》、《唐本草》:“龙脑香及膏香,形似白松脂,作杉木气,明净者善,久经风日或如雀屎者不佳。合粳米、相思子贮之则不耗。”“树似杉,言婆律膏是树根下清脂,龙脑是树根中干脂。”《酉阳杂俎》:“龙脑香树,有肥有瘦,瘦者出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也。在木心中,断其树,劈取之,膏于树端流出,砍树作坎而承之。入药用别有法。”《出自《海药本草》》:“苍龙脑主风疮GANZENG,入膏煎良,用点眼则有伤。”《纲目》:“龙脑者,因其状加贵重之称也。以白莹如冰,及作梅花片者为良。故俗呼为冰片脑,或云梅花脑。番中又有米脑、速脑、金脚脑、苍龙脑等称,皆因形色命名,不及冰片梅花者也。清者名脑油,《金光明经》谓之羯婆罗香。”
龙脑香(《唐本草》),又名:固不婆律(《酉阳杂俎》),羯布罗香(《本草衍义》)。 
龙脑香树属常绿乔木,高达5米,光滑无毛,树皮有凹入的裂缝,外有坚硬的龙脑结晶。叶互生,革质;叶柄粗壮;叶片卵圆形,先端尖:基部钝圆形或阔楔形,全缘,两面无毛,有光泽,主脉明显,侧脉羽状,先端在近叶缘处相连。圆锥状花序,着生于枝上部的叶腋间,花两性,整齐;花托肉质,微凹;花萼5,覆瓦状排列,花后继续生长;花瓣5,白色;雄蕊多数,离生,略呈周位状,花药线状,药室内向,边缘开裂,药隔延长呈尖尾状,花丝短;雌蕊1,由3心皮组成,子房上位,中轴胎座,3室,每室有胚珠2枚,花柱丝状。干果卵圆形,果皮革质,不裂,花托呈壳斗状,边缘有5片翼状宿存花萼。种子1~2枚,具胚乳。  本植物的树脂(龙脑香膏)、种子(龙脑香子)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机制冰片:为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呈半透明薄片状结晶,直径5~15毫米,厚约2~3毫米。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纹。质松脆有层,可以剥离成薄片,手捻即粉碎。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产于上海、天津、南京、广州等地。
另有菊科植物艾纳香的叶提取的结晶,习称艾片。在商品中亦作为冰片之一种,详"艾片"条。[1]

冰片 - 药品简述

冰片
药名:冰片 
汉语拼音: Bīnɡ Piàn
英文名:BORNEOLUM SYNTHETICUM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别名:龙脑、龙脑香、脑子、冰片、片脑、冰片脑、梅花脑、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
性味:辛苦,凉。 
归经:入心经肺经。 
功能: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主治: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亦翳膜,蛲虫病。 
用法用量:0.15~0.3g,入丸散用;外用研粉点敷患处。
资源分布:分布南洋群岛一带。
药材基源:为龙脑香科植物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或为樟脑松节油等用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
采收与储藏:龙脑冰片:从龙脑香树干的裂缝处,采取干燥的树脂,进行加工。或砍下树干及树枝,切成碎片,经水蒸气蒸馏升华,冷却后即成结晶。
炮制:分机制冰片与艾片两类。机制冰片以松节油、樟脑等为原料经化学方法合成的龙脑;艾片为菊科艾纳香属植物大风艾的鲜叶经蒸气蒸馏、冷却所得的结晶,又称“艾粉”或“结片”。[2]

冰片 - 用药禁忌

冰片

1、气血虚者忌服,孕妇慎服。
2、《本草经疏》:"凡中风非外来之风邪,乃因气血虚而病者忌之;小儿吐泻后成惊者为慢脾风,切不可服,急惊属实热可用,慢惊属虚寒不可用;眼目昏暗属肝肾虚者不宜入点药。"
3、李东垣:"龙脑入骨,风病在骨髓者宜用之,若风在血脉肌肉,辄用脑、麝,反引风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也。"(引自《纲目》)
4、倪朱谟:"然非常服之药,如大人小几风涎闭塞,及暴得惊热者可用,如久病元虚,而成中风风痹之证,吐泻后成慢惊者,不可用也;眼目系暴热成翳障者可用,如肝肾精血不足,成昏暗者,不可用也;风痛在骨髓者可用,在血脉肌肉者,不可用也。世但知其凉而通利,未达其热而轻浮飞越,喜其香而贵重,动辄与麝香同为桂附之助,然人身之阳易动,阴易亏,不可不慎也。"(《本草汇言》) 
5、张景岳:"凡用此者宜少而暂,多则走散真气,大能损人。"(《本草正》)    
6、黄钰:"冰片,辛温香烈,宣窍散气。凡一切风痰,诸中内闭等证,暂用以开闭搜邪。然辛香走窜之极,服之令人暴亡。惟外症点眼、吹喉等药用之,或借以辛散,或赖其香开耳。"(《本经便读》) 

冰片 - 中药化学成分

冰片
本品为从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取得的结晶,是近乎纯粹的右旋龙脑(d-Borneol)。龙脑香的树脂和挥发油中含有多种萜类成分。除龙脑外,尚含葎草烯(Humulene)β-榄香烯(β-Elemene)、石竹烯(Caryo-phyllene)等倍半萜,齐墩果酸、麦珠子酸、积雪草酸(Asiatic  acid)、龙脑香醇酮(Dipterocarpol,Hydroxy-dammarenone Ⅱ)、龙脑香二醇酮(Dryobalanone)、古柯二醇(Erythrodiol)等三萜化合物。这些成分,多少常混入市品冰片中。为d-龙脑(d-borneol)。[3]

冰片 - 药代动力学

冰片
冰片经粘膜、皮下组织均易吸收,在体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除体外。3H-冰片1μCi/(g体重)给小鼠灌胃可迅速经肠粘膜吸收,给药5分钟可透过血脑屏障,且在中枢神经有较高浓度和较长停留时间,可能与其开窍作用有关。冰片在血液中能较长时间维持较高血药浓度,由肝、肾消除较快,不易蓄积。3H-冰片2.6μCi/只小鼠静脉注射分布半衰期为2.8min,主要分布心、肺、肝、肾等。3.5μCi/只灌胃,半吸收期为0.157小时,吸收系数为0.25,表明生物利用度较差;消除半衰期为5.3小时,不易蓄积。

冰片 - 药(毒)理学

冰片
冰片的急性毒性实验结果不尽一致,小鼠灌胃的LD50,l-龙脑、d-龙脑和dl-异龙脑分别为3720mg/kg,4960mg/kg和3830mg/kg;龙脑、异龙脑和合成冰片分别为2879mg/kg,2269mg/kg和2507mg/kg;也有报道龙脑为1059mg/kg。小鼠腹腔注射,冰片乳剂的LD50为907mg/kg。以125mg/kg和500mg/kg慢性给药,1-龙脑和d-龙脑对外周血液指标和器官重量有影响;dl-异龙脑引起肝损害。龙脑5g/kg(=LD50)给大鼠灌胃使脑突触体碱性磷酸酶的米氏常数(Km)增加,表明对碱性磷酸酶有竞争性抑制作用,可能与其神经毒性作用有关。

冰片 - 药物配伍

1、配麝香,增强通窍醒神,消肿止痛之功,常相须为用,内服治疗中风痰厥,高热神昏等症。外用治疗痈疽肿毒,跌打损伤等症。
2、配硼砂,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可用于口舌糜烂,咽喉肿痛,痰火久嗽,声嘶喉痛等症。

冰片 - 临床应用

冰片
1、治疗慢性气管炎:取冰片3克(有的用7.5克)研细,和入等量凡士林调匀,涂在油纸上,贴于膻中穴。用绷带固定,并持续热敷,每12小时换药1次。10天为一疗程。据201例的观察,其近期疗效为:临床痊愈15例(7.4%),显效76例(37.8%),好转94例(46.8%),无效16例(8%)。又75例50岁以上患者的近期有效率为90.6%,停药后1年随访的有效率为58.66%(计痊愈12例,显效16例,好转12例)。此法的平喘效果较好,并有一定的镇咳、祛痰效力,但不能排除热敷所起的作用。治疗期间多数病人食欲增加,睡眠改善,但部分病人有轻度头昏,头痛,大汗淋漓,贴药处皮肤发红、发痒,出现疹子。故在天气炎热时不宜采用。实践中观察到,年龄越大,病程越长,病情越重者,疗效越低。复发病例与往年同期相比,症状体征均有所减轻。 
2、治疗蛲虫病:取冰片5分,香油1钱,混匀调成糊状,先用一棉球蘸药糊塞入肛门内涂抹,再用另一棉球蘸药在肛门口涂抹。每晚10时后涂抹1次,连续3天。观察50例,涂药后患儿均能安静入睡;3天后,每晚10时以后检查肛门连续4天,49例未再发现蛲虫。 
3、治疗小儿烧伤:取冰片5克,药用炭100克,香油200毫升。先将香油煮沸,慢慢倒入炭末中,边倒边搅拌,使成稀膏状;冷却后加入冰片粉,置无菌容器内备用。用时将油膏涂于纱布上(或制成油膏纱布)敷于创面。视创面情况每日换药或隔日换药1次。对无感染的创面经一般消毒后即可上药,有感染的创面需清除分泌物后才可上药。共治疗216例,其中46例通过较系统观察,结果浅Ⅱ度烧伤平均治愈天数约10天,深Ⅱ度烧伤平均治愈天数约24天。治疗中发现,烧伤早期因创面疼痛、烧伤后期因创面刺痒而哭闹不安。
4、治疗溃疡性口腔炎:取冰片0.3克,加入1个鸡蛋的蛋白混和(宜临时配制,不宜久贮)。用时先嘱患者用0.02%呋喃西林溶液漱口,用棉卷擦干患部后涂以冰片蛋白,每日4~5次。初步观察,对某些溃疡性或糜烂性口腔炎有较好疗效。止痛作用明显,加速炎症消除,促进口腔粘膜剥脱,糜烂和溃疡的愈合。特别对物理因素所引起的粘膜损害效果良好,而对细菌或其他复杂因素所致的粘膜损害,亦能发挥辅助治疗作用。 
5、治疗慢性鼻腔炎:将冰片溶于热液状石蜡中,配成2%透明液体。每日滴鼻3~4次,每次1~2滴。据10余例观察,对慢性单纯性鼻炎疗效较好,对慢性肥厚性鼻炎亦有效,对萎缩性鼻炎可改善症状。滴药后鼻塞症状消失,分泌物由黄绿色变为白色,分泌量渐趋减少。 
6、治疗化脓性中耳炎:取冰片1克研成细末,放入核桃袖(用纱布将核桃仁包好加压挤油澄清)16毫升中,不断搅和使其溶解。用时先洗净外耳道内之脓性分泌物,用棉球拭干后滴入药液2~3滴,再用棉球将外耳孔堵住,以免药液外溢。经治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27例,一般5天(每日?药1次)痊愈,慢性患者8~10天治愈。个别病例有复发。 
7、治疗鸡眼:将冰片少许置于鸡眼上,用火点燃,至感觉疼痛时将火吹灭。每日治疗1~2次,每次约半分钟,一个疗程5~7天。愈后局部无瘢痕,治疗期间可照常行动。 

冰片 - 常用配方

冰片
1、治急中风目瞑牙噤,不能下药:天南星(生捣为细末)、冰片(别研)。上二味,各等分,重研细,以中指点散子,揩齿三、二十次在大牙左右,其口自开,始得下药。患者只使一字至半钱匕。(《圣济总录》开关散) 
2、治时疾发豌豆疮及赤疮子未透,心烦狂躁,气喘,妄语:冰片一钱。细研,旋滴猪心血和丸,如鸡头肉大。每服一丸,紫草汤下,少时心神便定,得睡,疮复发透,依常将息取安。(《经验后方》) 
3、治伏热在心,昏瞀不省,或悮服热药,搐热冒昧不知人,及疮疹倒靥黑陷:生冰片(研)半字或一字。取新杀猪心一个,取心中血同研作大丸,用新汲水少许化下,未省再服;如疮疹陷伏者,温酒化下。(《小儿药证直诀》) 
4、治伤寒舌出过寸者:冰片半分,为末,掺之。(《夷坚志》) 
5、治头目风热上攻:冰片末半两,南蓬砂末一两。频搐两鼻。(《御药院方》) 
6、治头脑疼痛:冰片一钱,纸卷作拈,烧烟熏鼻,吐出痰诞即愈。(《寿域神方》) 
7、治风热喉痹:灯心一钱,黄柏五分(并烧存性),白矾七分(煅过),冰片三分。为末。每以一、二分吹患处。(《濒湖集简方》) 
8、治咽喉口齿新久肿痛,及久嗽痰火咽哑作痛:冰片五分,朱砂六分,玄明粉、硼砂各五钱。共研极细末,吹搽患上,甚者日搽五、六次。(《外科正宗》冰硼散) 
9、治口疮咽燥:冰片三钱,黄柏三两。为末,蜜丸梧子大,每麦门冬汤下十丸。(《摘元方》) 
10、治内外痔疮:冰片一、二分,葱汁化搽之。(《简便单方》) 
11、治眼赤痛,卒生浮白翳:冰片一分,雄雀粪一分。上件药,研如粉,以人乳汁一合,相合,调匀成膏,每以铜箸取少许点之。(《圣惠方》龙脑膏) 
12、治酒皶鼻,赤疱注上面脸者:脑子,真酥调涂敷。(《海上方》) 
13、治牙齿疼痛:冰片、朱砂。末,各少许揩之。(《濒湖集简方》) 
14、治鼻中息肉垂下者:片脑点之。(《濒湖集简方》) 
15、治烫、烧伤:冰片10克,银朱5克,香油100毫升。先将香油倒入铝锅熬开,后把银朱、冰片放入,加热成红褐色,即成膏。将创面消毒后涂抹,一天一次。(辽宁《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冰片 - 文献论述

冰片
1、《西阳杂俎》:"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呼为个不婆律。亦出波斯国,树高八丈,大可六七围。叶圆而背白,无花实。其树有肥有瘦,瘦者出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香在木心中。波斯断其树,剪取之,其青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入药用,有别法。"
2、《新修本草》:"树形似杉木,言婆律膏,是树根下清脂,龙脑是根中干脂,子似豆蔻,皮有错甲,香似龙脑,味辛,尤下恶气,消食散胀满,香人口,旧云出婆律国,药以国为名,即杉脂也。江南有杉木未经试。或方土无脂,犹甘蕉无实。"
3、《本草图经》:"冰片出婆律国,今惟南海番舶贾客货之。相传云,其木高七八丈,大可六七围,如积年杉木状,傍生枝叶,正圆而背白,结实如豆蔻,皮有甲错。香即木中脂,似白松脂,作杉木气;膏乃根下清液耳,亦谓之婆律膏......亦云南海山中亦有此木。唐天宝中,交趾贡龙脑,皆如蝉蚕之形,彼人云老根节方有之,然极难得。时禁中呼为瑞龙脑,带之衣紟,香闻十余步外,是后不闻有此。今海南龙脑多用火煏成片,其中亦容杂伪。入药惟贵生者,状若梅花瓣甚佳也。"脑入心经,非龙脑能入心也。"(《纲目》)
4、缪希雍:"冰片,其香为百药之冠。凡香气之甚者,其性必温热,李珣言温,元素言热是矣。气芳烈,味大辛,阳中之阳,升也散也,性善走窜开窍,无往不达,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热之性,能散一切风湿,故主心腹邪气及风湿积聚也。耳聋者窍闭也,开窍则耳自聪;目赤肤翳者,火热甚也,辛温主散,能引火热之气自外而出,则目自明,赤痛肤翳自去,此从治之法也。《别录》又主妇人难产者取其善走,开通关窍之力耳。"(《本草经疏》)
5、倪朱谟:"冰片,开窍辟邪之药也,性善走窜,启发壅闭,开达诸窍,无往不通,然芳香之气能辟一切邪恶,辛烈之性能散一切风热。故《唐本草》主暴赤时眼,肿痛羞明,或喉痹痈胀,水浆不通,或脑风头痛,鼻瘜鼻渊,或外痔肿痛,血水淋漓,或交骨不分,胎产难下,或风毒入骨,麻痛拘挛,或痘毒内闭,烦闷不出。此药辛香芳烈,善散善通,为效极捷,一切卒暴气闭,痰结神昏之病,非此不能治也。"(《本草汇言》)
6、张景岳:"味微甘大辛,敷用者其凉如冰,而气雄力锐。本非热,阳中有阴也。善散气,散血,散火,散滞,通窍,辟恶,逐心腹邪气。"(《本草正》)
7、刘若金:"冰片,其所疗诸症,如宗奭所谓通利关隔热塞,节斋所谓散热通利结气,中梓所谓气闭生热诸症,举能开之,是其散壅、利结、开团,对待不爽,更诸说皆以为从治之法者,良不谬也。故如喉痹肿塞,大人小儿风涎闭塞,舍此何以拯其危急乎?又如鼻瘜,舌肿,目赤内外肤翳,下疳,痔疮,小儿痘陷等患,何莫非热之结于血者。实本于热之伤气乎!如对症而施,谁谓不宜。又如类中属虚,缪氏亦切戒之,不知痰涎随风上潮,非此散壅开闭之味,他药何处着手乎?即谓痰涎宜下,然亦先散而后可下,且不如从治者之易于奏效也。虽然,此味概谓辛散,是矣。第非从里而达表之为散,乃无内无外,凡壅者、结者、闭者,随其所患之处而能散也。"(《本草述》)
8、汪绂:"冰片,辛香之气,固无不达......或疑辛味补肝,则不当寒,香气属阳,亦不当寒。岂知阴阳之中,又各分阴阳......郁金亦辛而寒,梅花独作寒香,勿谓辛香遂不寒也,但寒而香者,阴中之阳耳......冰片主散郁火,能透骨除热,治惊痫,痰迷,喉痹,舌胀,牙痛,耳聋,鼻瘜,目赤肤翳,痘毒内陷,杀虫,疮痔,催生,性走而不守,亦能生肌止痛。然散而易竭,是终归阴寒也。"(《医林纂要·药性》)

冰片 - 生药材鉴定

冰片

性状鉴别

1、龙脑冰片,为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呈半透明块状、片状或颗粒状结晶,直径1~7 毫米,厚约1毫米,类白色至淡灰棕色。气清香,味清凉,嚼之则慢慢溶化。微量升华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其结晶为棒状或多角形。燃烧时无黑烟或微有黑烟。以片大而薄、色洁白、质松、气清香纯正者为佳。
2、机制冰片:为化学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呈半透明薄片状结晶,直径5~15毫米,厚约2~3毫米。白色,表面有如冰的裂纹。质松脆有层,可以剥离成薄片,手捻即粉碎。气清香,味辛凉。燃烧时有黑烟,无残迹遗留。另有菊科植物艾纳香 Blumea  balsamifera  DC.的叶提取的结晶,习称艾片。

理化鉴别

1、取本品10mg,加乙醇数滴使溶解,加新制的1%香草醛硫酸溶液1~2滴,即显紫色。
2、取本品3g,加硝酸10ml,即产生红棕色的气体,待气体产生停止后,加水20ml,振摇,滤过,滤渣用水洗净后,有樟脑臭。

冰片 - 故事传说

有个失去父母的盲孩子,因为不愿在哥嫂家里吃闲饭,夜晚偷着摸到山坡上的一座小土地庙里。这是一座破败的土地庙,已经没有香火,庙门总是敞开的,并且传说有鬼怪出没。盲孩子怕冷就把庙门关上,蜷缩着睡在墙角。深夜山里呼呼地起了几阵大风。风声过后,有人在庙外说话:  
“咦,今天庙门还关上了,肯定有人在里边睡觉,那么咱们就别进去惊动了,坐在外边歇会儿就走吧。”“唉呀,蛇大哥,你总是那么善良真让我钦佩。”一个温柔的声音说。“不!说起来我还不如你,小兔妹妹,人们都更喜欢你,却害怕我,也憎恨我。”蛇长叹了一声。 
 沉默了一会儿,蛇忽然说到:“咱们赶快走吧!我已经感觉到了今晚睡在这个破庙里的是个瞎了眼的孩子,他孤苦无助,可别把他吓坏了。听到我们这蛇和野兔都会说话了,他肯定要害怕。既然他听清了,我就送他一件宝贝。我的家就在离这儿不远的小庙东边,一棵大树下,那有一个洞,洞里有一个小碗,碗里装着些冰块,他用冰块抹抹眼睛,从此眼睛就看得见了,我只是白天住在那里,夜晚我就出去漫游了。” 
盲孩子悄悄地把蛇的话记在了心里。又是几阵风声,已经有了非凡灵性的蛇神与兔神奔向了远处。 
山野恢复了故有的寂静。盲孩子摸索着出了土地庙,又摸索着找到了那个树洞,而且找到了那碗里宝贵的冰块;用冰块一点,他的眼睛顿时复明了。苦难的盲孩子就这样成了幸运儿[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7冰片功效与作用
冰片的作用
解密炮制 | 冰片与薄荷冰相似却不相同
香药——龙脑香
冰片的功效与作用
龙脑香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