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户外运动发展现状与展望

随着人们对户外运动的认识越来越科学、参与度越来越高,我国的户外运动蓬勃发展,总体来看呈现出户外运动项目多样化、个性化,参与人员全民化,运动装备细分化以及协会、俱乐部以及网络平台不断涌现等特点。同时发展中也存在我国户外用品品牌实力不强、户外运动用品行业生产标准不统一、户外运动者对危险认识不够等问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优化。

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刚刚过去的2017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9%,居民收入增长7.3%”。在经济飞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养生、保健等,对生活质量与健康越来越重视,这进一步的带动了户外运动的迅速发展。早期的户外运动其实是一种生存手段,采药、狩猎、战争等活动无一不是人类为了生存或发展而被迫进行的活动。如今的户外运动是人们体育休闲的手段,是一种更加自由、随意的运动方式。 

中国户外运动发展环境

户外运动,早已成为热门词汇,然而一直以来都没有关于户外运动的明确定义。李洪波教授在《2010休闲绿皮书——中国休闲发展报告》中总结梳理前人的学术角度和讨论后认为,户外运动应界定为:以休闲为目的,以乡野空间(环境)和荒野空间(环境)为主要活动场所,以非竞技性的运动形式和运动内容而进行的活动。随着户外运动的普及,一部分人不再满足于大众化的户外运动形式,作为户外运动项目之一的极限运动发展迅速。

(一)国家政策利好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重要标志。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党和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国民健康问题的考虑,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发,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宏伟目标,这也从国家层面促进了户外运动的发展。

(二)科技进步释放劳动力、提供技术支持

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就业职位的替代等各种影响将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技术的进步及推广促使劳动力与劳动工具重新组合,资本与劳动比率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正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在人们解决温饱问题之后,对健康的关注逐渐成为衡量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同时科技的进步更是为户外运动人群提供了更加大众化的场地、设施、器械、装备等,使得更多的人有机会并乐于参与到户外运动之中。如微孔结构的膨体聚四氟乙烯防水透气膜的防水防尘透气安全等级可达到IP65K-IP68K,具有憎水、憎油、促使湿气和蒸汽散发、极强的化学惰性、不脱落、抗紫外线、耐极端温度等特征,被广泛应用在户外装备用品之中。

(三)户外运动受众广泛

中国户外用品联盟(COA)2016年度的调查报告显示,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人们强身健体的重要形式,2016年国内户外用品市场零售总额已达232.8亿元并呈逐年递增趋势。户外运动的参与者中,16-45岁人群占比超过85%,一、二线城市占比超过93%,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比超过94%,是社会主流消费群体。同时,户外运动的参与者中,主力军是26-45岁的人群,占比高达64.3%(16岁以下1.8、16-25岁23.2%、26-35岁41.1%、36-45岁22.7%、46-55岁9.8%、55岁以上1.4%)。同时极限项目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调查显示,极限项目的参加者多是高收入、高学历人群。

二、中国户外运动发展现状与特征

(一)户外运动项目多样化、个性化

在物质生活条件极其匮乏的古代,户外运动是作为一种求生的手段出现的。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逐渐在固定的或室内或室外的场所工作、谋生,户外运动逐渐演化为人们放松身心的方式。户外运动的项目类型更是从最早的散步、慢跑等简单的运动项目发展为现如今的水、陆、空多种形式的空间运动项目,以及征服自然、融入生态的极限运动项目。大体上包括以下类型(见表2):

从表中可以看出,户外运动项目是多种多样的,活动范围更是包括海、陆、空等多个空间域。同时,作为比较特殊的极限运动项目,大多是根据参与者的个人体质、体能、控制能力、定向能力等多个影响因素结合评估而量身定制的,如极限轮滑、跑酷、定向越野等。结合高精尖的科技手段、特制场地以及专门器械等完成的运动项目,具有突破自我的刺激性,极具个性化。然而,目前这些词汇在无形之中已经主观化了运动项目的难易程度,笔者认为是不科学的。以跑步为例,如果仅仅是放松身心的短距离慢跑,则属于非竞技类、危险系数以及难易系数较低的运动项目,而如果是马拉松则应另当别论。全程马拉松全长26英里385码,折合为42.195公里,对于人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有一定的严格要求,可属于极限运动。

(二)参与人员全民化

户外运动项目的多样化也满足了很多参与者的个性化需求。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心理年龄的不断成熟,加之生活阅历的不断积累、更新,在户外运动项目的选择上,不同年龄段的人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青少年活泼开朗,可以快速的学习并接受很多新事物;青壮年体力充沛,拥有一定的知识以及成熟的心理承受能力,对一些运动强度大的、消耗体力以及刺激性的户外运动项目有所偏好;中老年人相对稳重,更乐于从事一些登山、徒步之类的运动项目。从图1中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户外运动参与人员呈现出全民化的特点。

(三)运动装备细分化

2009年国内市场共有户外品牌473个,较2008年的415个增长了13.98%,其中国内品牌为187个,增长了23.84%,国外品牌为286个,增长了8.33%。2016年户外品牌总数到达872个,其中国内品牌430个,国外品牌442个。随着生活方式和消费理念的不断转变,消费者对户外运动的认识不断提升,户外用品逐渐从“专业化市场”变成“大众需求市场”。运动装备逐渐呈现出品牌分化、差距加大、差异化、多类型、多模式等特点。如运动服饰,从原来的通用款向如今的女款与通用款的转变,这是适应市场需求的表现之一。同时,随着户外运动项目的分类越来越多,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难度的不断增加,运动装备企业适应市场个性化需求,锁定目标受众,逐渐推出了大量的装备用品。以户外运动装备中的个人装备用品为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类:1)背包类;2)野营类;3)照明类;4)炊具类;5)水具类;6)通讯类;7)其他。在这七大类中,每一类又从不同的功能属性出发,下分多种产品。以野营类(帐篷、地垫等)为例:1)不同性能的睡袋以及睡袋内胆等;2)抵抗不同风级及不同结构的帐篷以及帐篷地席等;3)充气式或简易防潮垫等;4)用来取暖、坐以及摄影反光板等作用的铝膜地席等;5)适合于各种驾车出行的车顶帐篷等。

(四)协会、俱乐部以及网络平台不断涌现

根据360地图2018年3月27日的统计数据与坐标呈现,目前全国共有122个户外运动类协会,其中114个户外运动协会,8个极限运动协会。然而,全国的户外运动类俱乐部已高达1792个,其中户外运动俱乐部1635个,极限运动俱乐部157个。以户外运动俱乐部为例,目前我国的户外运动俱乐部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及沿海地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探索,目前我国的户外运动俱乐部运营模式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捆绑式”运营模式。此类模式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户外俱乐部经营模式。主要是户外运动俱乐部与户外用品店相结合的形式;2)“单一式”运营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销售式经营为主;一种是以培训式经营为主,一般不销售和经营户外用品;3)“自发式”运营模式。是由户外运动爱好者自发组成的,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单纯以户外运动爱好为基础建立并组织而成的;4)“会员式”运营模式。主要通过组织和提供服务从而组建俱乐部吸收和发展会员参加,培养俱乐部忠诚的顾客和会员,以此获得经济效益。

随着网络的普及不断的发展壮大,依靠网络平台发展起来的虚拟俱乐部以及户外论坛,为户外运动爱好者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会员申请注册以及更多切实可靠的信息,同时网络平台具有大范围的全天候组织、召集、交流甚至户外运动装备售卖系统。线上俱乐部将成为我国户外运动俱乐部发展的一大趋势。

三、中国户外运动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户外用品品牌实力不强

亚马逊中国数据显示,户外运动产品销量超九成来自于国际品牌,户外消费向专业化进阶。2017年,年出货量超过1亿元的品牌数量从2016年的22个下降到20个,品牌数量比上一年度下降,国内品牌数量降幅高于国际品牌,其中国内品牌从2016年的519个下降到2017年的482个,国际品牌减少13个,下降到443个。国际品牌与国内品牌市场占有率基本持平,2017年国际品牌增速更快,市场份额占比提高。国内企业更专注于单一产品的研发,而国际品牌的研发已经延伸到观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在消费升级时代,户外运动用品行业面临着产业转型、消费升级的重大机遇,我国户外运动用品品牌实力不强,品牌定位明显无法为具有较高消费水平的群体提供高端的户外运动用品。

(二)中国户外运动用品行业生产标准不统一

在国际上,户外装备有统一标准,且规定得很细,一根绳子能反复使用多少次,负重80公斤时冲坠系数是多少,帐篷的耐磨程度、抗撕裂程度等都有明确规定。但是国内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户外用品标准,只能粗略地借鉴其他行业或部门的标准作为参考。各企业间大多是处于“各自为战、单打独斗”的阶段,参照的标准也各不相同,有的是普通纺织标准,有的是企业自定标准,有的则以国际标准为标杆,这造成了户外运动用品市场品质参差不齐,价格紊乱。目前,我国从网店到实体店,户外运动服装以及相关产品不仅在价格上猫腻重重,而且有的产品根本不具备户外运动产品应具备的功能,消费者的权益屡屡受到侵害。中国户外运动协会副主席周惠表示,当前户外运动行业中的户外服装问题已经大量出现在了各级消费者协会的投诉榜单上,行业竞争的残酷难免出现不良商家,有问题的户外产品到了消费者手中使人们初次感受户外的热情受到了损害,对整体户外行业认识产生了不良影响。标准的不统一,也给行业带来了激烈的竞争。一些企业自定标准,名目繁多,刻意推高价格,还有一些商家为了减少成本,在面料和加工工艺上偷工减料,种种原因使得价格竞争日趋激烈,户外行业进入“战国时代”在所难免。长此以往,标准缺失所带来的行业竞争,不仅仅会使坚持标准的企业损失客户,也让整个行业进入恶性竞争的死循环。

(三)户外运动本身具有危险性,部分户外运动者对其认识不够

回顾2017年,户外运动依然热火朝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户外运动中,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更多户外运动死亡事故发生。据《2017户外运动死亡报告》不完全统计,2017年户外运动事故中死亡人数为70人,其中69%为男性,31%为女性,与户外运动参与人数成正相关。在组织形式上,无责任主体的自发类形式占了47%,事故率最高,AA制、商业分别占32%和19%;在地区分布上,户外运动事故集中在多山地区,其中参加国外户外运动的事故最多;在运动方式上,多数死亡发生在徒步运动上,门槛较低的运动反而更容易出现事故。回顾2017年的户外事故,乌里·斯特克的坠亡在户外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也让更多人再次正视了户外安全的重要性。无论你是技术高超的顶级玩家,还是初涉户外的菜鸟小白,在大自然面前,始终都要心存敬畏。在五一假期,鳌太线3名驴友遇难,这只是鳌太历年事故的一个缩影。据《中国鳌太穿越事故调查报告》显示,从2012年至2017年夏季,不足五年,已累计失踪、死亡的驴友多达46人。除此之外,发生的户外运动事故还有小情侣喜马拉雅探险,被困44天后女方去世;27岁浙江女孩攀登惠特尼山,独自下撤时失足坠落;山友黄家新在拉萨启孜峰攀登时失踪遇难等等。户外运动死亡事故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四大因素:①滑坠、高坠、迷路;②山洪、潜水事故;③基础户外知识关注不足;④对危险认识不够。说走就走的旅行最危险,户外运动目的地越热门越要多加注意,出行要选择可靠的团队,因为自发组织活动和网络约伴中出现的事故远远高于有责任主体的活动,多起重大事故发生在独自出行中。

(四)户外运动迅速发展,公共管理亟需完善

户外运动迅速发展,公共管理亟需完善。目前我国户外运动相关管理条例与办法有《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及相关从业机构技术等级标准》、《登山户外运动俱乐部及相关从业机构资质认证标准》、《国家登山健身步道标准》(NTS国家标准0708)、《高山向导管理暂行规定》、《外国人来华登山管理办法》、《国内登山管理办法》、《户外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试行)、《全国攀岩运动员注册与交流管理办法》(试行)、《攀岩攀冰运动管理办法》等,但是这些标准与管理办法范围有限,而户外运动的活动项目和方式远远超越此范围,未来大众性与民间性的户外运动管理条例与办法有待完善。2016年8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助性户外运动安全管理暂行办法》(新政办发〔2016〕127号),这部地方性行政法规为我国户外运动立法进行了新的有益的探索。目前,国内司法机关在户外运动事故纠纷上主要采用了《民法通则》、《合同法》、《侵权行为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多种法律条款,这样就会造成法律责任竞合现象的出现,不同法官在运用法律上难免有所差异,进而导致对同类案件审理结果的不同,从而难以实现法律适用的统一。比如,历经两年尘埃落定的“中国驴友第一案”,二审一举颠覆了一审的判决结果就是例证。同样,户外运动法律制度的缺失也会造成许多“地下”户外运动组织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钻法律的空子,规避法律的监管,这种现象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

四、中国户外运动行业发展展望

随着民众运动健身意识的不断提高,运动休闲消费理念的提升,以及参与运动休闲的人数稳步增长,户外运动用品消费额的比重将进一步加大。《中国户外产业发展报告》的调查结果认为,2018和2019年中国户外市场的增速将重返两位数,2020年增速有望超过20%。未来中国户外运动用品行业将会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一)户外运动行业进入成长期,行业规模将持续性扩大

户外用品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按照行业生命周期理论(Industry Life Cycle),已经迅速从幼稚期进入成长期,并呈现出逐渐向成熟期转变的趋势。《中国户外用品2017年度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户外用品零售总额达到244.6亿元,增速为3.22%,出货总额137.9亿元,增速为2.61%,自2011年创下59.2%、50.9%的增速高峰后,连续6年下降,再次创下2002年以来最低增速。虽然中国户外产业增速在放缓,但民众购买户外用品的单价、消费水平比例都在攀升,未来几年,中国户外产业高速增势可望持续。由此可看出,中国户外用品行业的市场增长率较高,需求高速增长,但其增速逐年下降趋于平稳,技术渐趋定型,行业特点、行业竞争状况及用户特点已比较明朗,企业进入壁垒逐渐提高,已慢慢向成熟期转变。

尽管现阶段户外运动用品行业整体增速放缓,但是由于全民健身意识提升,参与到运动休闲行业的群体规模仍然朝着大规模的方向发展。国家体育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6-2020年体育产业的增加值为2.6万亿,年复合增速达到28.7%。中国近二十年来举办了不同规模的户外用品展览会,其中以每年一届在南京举办的亚洲户外用品展览会最为著名,自2006年创办至2017年已举办11届,规模不断扩大,参展品牌从2006年的174个增长至2010年359个,2017年增长到617个,2017年亚洲户外用品展览会的展会面积到达4.8万平方米,观众数量达19373名。亚洲户外用品展已经成为中国最具专业性和规模性的户外用品展览会,同时也成为世界三大用品展之一。除此之外,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户外用品展览会有上海国际户外用品及时尚运动展览会(2007年首办)、广州国际户外用品展(2004年首办)、北京国际户外用品展(2007年首办)等。由此可见,中国在户外用品行业占有一席之地,并持续稳定发展。

(二)户外运动用品向品牌化发展,市场集中度将提高

中国户外用品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强,一些知名品牌开始规模化运作。《中国户外用品2017年度市场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户外用品的年出货量超过1亿元的品牌数量从2016年的22个下降到20个,但过亿品牌的市场占比从2016年的76.9%增长至2017年的82.5%,连续5年增长,出货占比达到近5年新高。大品牌户外用品店逐渐扩大规模,占领市场,与其他小规模实体店逐渐拉开距离。但我国户外用品行业与国际品牌也还存在较大差距,2017年国际品牌在中国市场的增速更快,市场集中度进一步加剧,1亿元规模以上品牌数量略微下降,但市场份额占比提高。预计未来几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集中度将会越来越高,户外用品市场和人群愈发细分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加强。

户外运动大众化趋势带动了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同时也加速了户外运动用品的需求变化,从而形成了具有差异性的需求市场。因此,未来户外运动用品市场必然朝着精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大户外运动用品品牌也将紧跟市场趋势,深入挖掘细分市场,推出细分市场领域的个性化特色产品。在儿童户外运动用品消费群体方面,通过成人户外运动品牌推动儿童用品的发展壮大,形成产业规模,专注于儿童运动休闲细分市场的品牌逐步增多;在女性市场方面,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的统计,预计2025年运动人口达到5亿以上,女性人口占40%,女性户外运动用品市场也是市场细分下的重要领域,同时一些细分市场上,包括户外、极限运动,中国的本土品牌都在做一系列的尝试。

(三)科技和互联网与户外运动行业将进一步融合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主流消费群体运动消费需求层次不断提高,对户外运动用品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户外运动+科技”是户外运动产品开发的未来趋势,年轻一代寻求刺激、新鲜感,户外用品行业更应该与科技相结合,开发更具智能化的户外运动产品,借助科技的力量,不断加强消费者的体验。Garmin(佳明)的fenix5心率监测GPS户外功能运动导航手表就受到广大户外运动者的青睐,它兼具多种功能,包括电子地图导航、往返路线规划、三星定位系统、先进的Elevate光学心率技术、日常活动检测、训练指导、ABC技术(高度计、气压计、罗盘),内置游泳、骑行、滑雪、高尔夫、划船、桨板冲浪等多种户外运动模式,同时支持音乐播放、通话功能和数据分享等更是给这款产品赋予了更多的实用性功能。诸如此类的智能可穿戴、新材料科技户外运动用品定将成为时代的宠儿。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已经逐渐成为产业发展重要的晴雨表。通过实时监测、跟踪研究对象在互联网上产生的海量行为数据,进行挖掘分析,找到消费群体的检索、购买等规律,有针对性的调整产品结构,及时快速地掌握市场动态并迅速做出应对。通过对互联网数据的分析,为户外运动用品行业制定更加精准有效的营销策略提供决策支持,同时帮助企业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及时和个性化的服务。传统单一的实体店经营模式已经渐渐地不适应人们消费模式的转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传统的户外运动用品的营销渠道将会重点转移到线上交易。线上推广销售不仅比传统线下门店及时,而且更能顺应电子商务平台较快的发展趋势,并且推广成本低,运营灵活,具有良好的互动性等优势。线上销售、线下体验,线上慢慢地开始成为重要的消费终端。未来的户外运动用品的营销将会是线上线下共同推进。此外,除了助力用品开发,在用品的营销宣传方面,可以及时跟进消费者的体验和使用情况。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功能性更强、科技元素更多的户外用品将会在市场上拥有自己的一块领地。 

(四)国家扶持力度加大,管理制度日趋完善

随着中国体育产业的飞速发展,水上户外运动、户外航空运动、山地户外运动等户外运动产业也取到了长足进步。2016年10月,关于发展户外健身休闲产业的《水上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相继出台,为户外运动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作为户外运动的三大主导产业,我国水上运动产业起步较晚,依然存在水域开放程度不高、水上运动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航空运动的发展在过去形态较为单一,赛事、表演等都不能产生经济带动效益;另外,我国山地户外市场规模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巨大,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水、陆、空三规划”的相继出台,让我们看到:第一,我国拥有开展水上运动的丰富资源禀赋,并已具备较为扎实的水上运动产业发展条件,产业管理将不断规范,产业形态逐渐完备;第二,由《航空运动产业发展规划》引导的航空运动与旅游、教育、健康、文化等多方融合发展将激活产业市场潜能,其目标提出,未来仅飞行员及运营人员培训的市场直接需求就超过500亿元,由此将衍生出庞大的航材及飞行设备消费需求以及基础建设需求;第三,《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聚焦山地户外健身休闲产业领域,通过大力培育市场主体,强化创新驱动,推动山地户外运动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达到产业总规模4000亿元的发展目标。除了“水、陆、空三规划”的出台,2017年12月,体育总局等相关部门联合印发了《击剑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规划》、《马拉松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等,外运动将迎来迅猛发展的历史新机遇。

国内对户外运动的公共管理有待完善,户外运动相关的国家级管理办法与条例仅涵盖登山户外运动及专业运动员,没有一套完整的国家户外运动管理办法。近两年来,相继出台了一些与户外运动相关的发展规划,《山地户外运动产业发展规划》、《自行车运动产业发展规划》等,这些相关规划的目标与要求,以及刺激产业多方融合发展将大大激活产业市场潜能。2017年12月29日,国家体育总局对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760号建议的答复中提到,给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立全国山地体育旅游示范州大力支持,包括支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建设富有山地特色的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加大对体育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继续支持“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国家级、国际性的体育旅游高端峰会以及目前举办的万峰林国际徒步大会、贞丰三岔河国际露营大会、普安国际山地自行车赛、安龙国际攀岩赛等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继续加大资金和项目支持力度。从出台的相关发展规划以及对体育旅游的大力支持来看,不难发现未来户外运动的发展趋势:①户外运动将以水上运动、山地户外运动、航空运动、击剑运动、自行车运动、马拉松运动为主;②国家将给予户外运动产业大力支持;③国家对户外运动的管理将越来越规范。

本文作者:李洪波,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姜山、高立慧,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年我国户外用品行业发展趋势,提升产品质量才是王道「图」
我国户外用品PEST分析:政策利好促进发展 行业零售额呈增长态势
大牌云集!郑州运动及户外用品展开幕
户外运动主题农庄发展潜力巨大
2016年中国户外运动行业发展历程及市场规模预测【图】
2023年中国户外旅游行业发展现状:行业逐渐向信息化、大众化、差异化发展[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