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京城美食话杂面

      北京人爱吃面条,不时还要吃点杂粮做的面条,比如白面和玉米面掺和在一起做的面条,北京人称之为两样条,荞麦面条也是北京人常吃的,这些面条,多是用刀切出来的(饸饹面除外),常用素炸酱即鸡蛋炸酱拌面,另炸点虾米皮佐之,再放黄瓜丝等面码,有人还放点芥末,也非常可口。另外还有绿豆面和黄豆面做的杂面,杂面一般用羊肉汤或牛肉汤做浇头,虽然可以在家里做,但外面有现成的杂面可买着吃。成为北京的一项独具风味的吃食。

八十年代北京还有杂面卖,虎坊桥十字路口东南有一家小店,卖羊汤杂面,铺子很小,没有几张桌子,但杂面真好,面好、汤也好,进门就看见一锅羊汤,一角多钱一海碗,还可以添钱另加肉,一碗杂面,浇上羊汤,放上辣椒油,肥羊汤上飘着红油,放上点香菜,确实非常好吃。我以为,这种吃法,非是杂面才格外好吃,如换成白面,那味道就差多了。

菜市口路南的南来顺小吃店后来也买杂面,是牛肉杂面,小碗盛,我觉得没有虎坊桥那家的好吃,但后来虎坊桥那家没了,想吃杂面也就只好到南来顺来吃。现在南来顺也不知搬到哪去了,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杂面。其实原来很多回民小吃店都卖过杂面,北新桥路西的小吃店也曾卖过,但据我看都没有虎坊桥的好。

现在的北京大概是没有卖杂面的地方了,有时在饭馆里吃火锅,要份杂面,吃完羊肉,在锅子里涮点杂面,搁上点涮肉的调料、辣椒油和香菜,虽然不是羊汤杂面那味,但意思到了。 

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有些食物,非得到一定的年龄才能领略到其滋味之妙,幼小的时候,往往不得其味。杂面便是其中之一,小时候,极不喜食杂面,看大人吃的津津有味,往往不理解,觉得这有什么好吃?但等年纪大了些,没想自己也好上了这口。这也从一个方面解说了“少不更事”这句老话,很多事,包括吃,都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品味,才能得其精髓。

北京人认为绿豆属凉,所以杂面最好在夏天吃,用羊汤做浇头,放辣椒油大概都是为了消减杂面的凉性。杂面性凉属阴,还有清热、泻火、凉血甚至解毒的功效。中医理论认为“药食同源”,食物除了给人提供营养之外,同药材一样,按其属性也有不同的滋养健身的功效。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平五种不同的属性。所以,要分清食物的属性,不同体质者、不同季节要多食用凉热属性适宜的食物,一般体质之人,还应当配上凉热合适的佐料,以抵消其凉热属性,达于平和。因为大部分食材,也都入药,所以这些经验得到了几千年中医药实践的证实,是极为可贵的。

(转自新浪博客:老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帝都6家宝藏牛肉面,吃过才是真正的“拉面人”!
羊杂面的做法
羊杂面牛杂面配方
【旅游天地】沈阳最值得排队吃的面馆!肉多量大味儿还足,人均竟不超过10元!
重庆杂粮面,一定不一样
最近,宜昌人都在找这条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