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困扰物理学哲学三千年的“原子论”问题的阶段性终结
userphoto

2023.03.29 山东

关注

原子论,一个古老的科学、哲学问题,自人类有记录的历史以来,古希腊的著名哲学家几乎都思考过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思考探讨断断续续进行了近三千年,依然困扰着科学界、哲学家,一个至今没有进展的古老问题。

海天雨虹在《“5616”闲思录》(2023.3.20)中,对部分研究思考结果做了五个方面的简要汇总,其中第一条为:

物质组合单元,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历经千年反反复复,终于找到了那个科学哲学意义上的物质“原子”—“正电子、电子”及它们的最简组合体光子,这是构建宇宙万物的物质基本单元,有限(仅仅两个)物质单元实现了对宇宙全体物质的组合架构与解构,使得宇宙物质的存在、相互作用影响、相互转化,宇宙物质的生生息息、循环往复、往复循环,无穷无尽……

现在将古代科学家、哲学家等先哲们在“原子论”中透射出来的智慧光芒与海天雨虹理论物理研究思考团队的“《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做个对比,看看在“原子论”这个问题上的二者存在哪些相异之处、相同之处。

一、泰勒斯水是最好的水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元素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万物有灵都是有生命的

“水是最好的”对生命来说,水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而对于整个宇宙而言,物质没有最好,万物皆平等;所谓的好与不好,是人类根据自己的主观意识选定的。

水是世界初始的基本元素水不是宇宙初始的基本元素,也不是地球初始的基本元素。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水不能生成万物,万物也不是复归于水,但是,泰勒斯的万物不生不灭,循环往复,往复循环学说,正是“《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宇宙全体物质的组合架构与解构,使得宇宙物质的存在、相互作用影响、相互转化,宇宙物质的生生息息、循环往复、往复循环,无穷无尽……

万物有灵物质都是有生命宇宙中的物质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有灵性的,这种生命不是狭义上的生命概念,而是广义上的生命概念,万物有灵也是“《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天体生命特征,对天体公转、自转意义的研究思考,发现宇宙天体是具有生命的,天体的生命的特征参数为天体的公转、质量、体积、位置的综合;天体的体貌特征参数为天体的自转、质量、物质成分与体积。揭示了天体时空运动与天体内部运动特性与规律,对天体的孕育、成长、演化过程及其规律

泰勒斯思想中的三大要点,“《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符合其两点,都属于理论精华上的广义性相同:宇宙物质循环往复、往复循环;宇宙物质万物有灵。

二、阿那克西曼德万物都出于一种简单的原质,物质本原物质的“本原”是不定的或无限制的实在,认为:“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

哲学史上首次提出使用“本原”的哲学概念提出了必然性的思想了解并能运用科学的基础假设之一:有一种永恒的运动,在这一运动的过程中就出现了一切世界的起源在地球上发生的过程必然也会在宇宙各地发生。无尽磨难是自然的一种原料

万物都出于一种简单原质,物质本原这是有记载最早的关于物质本原说,认为本原物质不是可以见到的那种通常性的物质,是一种简单的原质,这里的一种,可以广义理解为“一类”,是组合成万物的本原物质;“《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认为:“正电子、电子和由“正电子+电子”组合而成的光子,正电子、电子是本原物质,是最小的物质基本粒子,而光子是正电子、电子组合而成的最小的稳定的物质,正电子、电子会同光子一起构成宇宙万事万物。

物质“本原”是不定的或无限制的实在物质本原在数量上是不定的、无限制的实在,表示宇宙物质的数量无限性,“《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认为,宇宙时空是无限的、宇宙物质是无限的,无限的何种程度这已经超出了人类目前的认知水平,有限生命的人类面对无限的宇宙长河,人类无法溯流而上,找到其源头,也难以顺流而下,穷尽其终点,人类能够做到的就是利用、保护好自己的家园,站在家门口仰望宇宙星河,观测研究现象,想想思考规律,漫漫宇宙长河,只能驻足于生命能及之段…,在谈论宇宙起源、宇宙终结之前,先研究思考一下,地球起源、地球终极,然后,由此及彼,畅想推知宇宙星辰、星辰之河与星辰大海。

万物所由之而生的东西,万物消灭后复归于它这是他老师泰勒斯“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的理论升华,是一个真正物理学、哲学意义上的物质“本原-万物-本原”循环理论。

必然性的思想《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认为宇宙万事万物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任何小概率的偶然事件,只要存在,在宇宙的长河中,这种小概率事件就一定会是必然事件,所有的物质存在、物质运动、物质相互作用影响、物质变化,都是有因必有果,有果自有因,而不是上帝掷骰子,随心所欲的。

无尽磨难是自然的一种原料所谓“原料”就是本原性的东西,一种是物质实在,一种是物质实在所具有的特性,阿那克西曼德没有对此进行展开解读,但是,泰勒斯的另一个学生阿那克西曾经以一个例子进行了形象性解读:就是物质“有序到无序、无序到有序”的物质结构变化时,过程与结果里存在着的某种东西,羊毛被压缩,它要被做成垫毯,这个过程需要外力的参入,羊毛成束、线束染色、地毯设计、地毯编织、地毯织成,这一系列过程中从杂乱无序的羊毛到最终有序完美的地毯,每一道工序都是一个赋能过程。“《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认为:宇宙物质是物质,能量是能量,质量守恒,能量守恒,质量与能量不能相互转换,质量是物质的本原,能量是物质本原组成的物质所具有的特性,这种特性与物质的质量(物质本原正电子、电子的数目)有关,与物质本原组合成为物质的结构(架构)有关,与物质的运动有关,对于确定质量的物质,物质的能量特性就是与物质的结构有关,称之为结构能(同质异构体之间的能量应该是有差异的),与物质的运动有关,称之为运动能量。

而且,物质的结构发生改变,从无序到有序或从有序到无序,都有力的作用,物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外力作用赋能,物质系统吸收能量,从有序到无序,内力作用释能,物质系统吸收能量;同样地,物质运动的改变,也一定有力的在起作用,由于物质的运动能量与速率的平方成正比,所以,有力的作用时,物质的运动速度一定变化,但是,物质运动的速率不一定也同时变化,物质的运动能量也不一定变化,物质运动能量的变化,依赖于物质受力速率的改变。

阿那克西曼德思想中五个要点,“《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基本与其符合,“本原实在性”、“本原无限性”、“本原-物质-本原循环性”、“物质存在运动变化规律性与必然性”、“物质本原组合结构性”而且更具体、更清晰、更明确。

三、阿那克西美尼 “气体是万物之源 火是最精纯或是稀薄化了的空气物质是通过气体聚和散的过程产生的

气体是万物之源显然,这不准确;气体可以认为是宇宙宏观物体的起源物质,星际气体的聚集,宇宙天体星云起源说,但是气体不是万物之本原。气体是万物之源,属于一元论,与原子论的基本思想是一致的,只是没有找到物质的本原。

火是最精纯或是稀薄化了的空气对火的理解错误,火不是空气,火是一种物质结构变化时释放出具有一定能量的光子的过程,这些光子与空气的物质分子发生颗粒碰撞、能量交换的现象,准确地讲,火是一种事物,是一种由物质参入的,有起始、有持续、有能量交换、有新物质形成的过程与结果的物理化学性事物。

气体是不是一种万能的东西,能进入生物灵魂,控制身躯。气体是珍贵的,“气体变稀薄变成火被压缩变成风”;“再压缩变成水”、“土地”和“石头这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创举,因为这是找寻物质与物质相互转化的所需要的外部条件与过程的一种思想架构世上所有的一切皆由气体形成 《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认为天体的演化起源于星云,星云中的气态物质凭万有引力相互聚集,形成初级天体,彗星、气体行星、固体行星、恒星等等,特别地地球物质是由地球内部运动高温高压作用形成的,是由小质量颗粒到大质量颗粒一步步形成的。

特别地,地球元素是由气体物质-液体物质-固体物质-重元素物质一步步进化形成的,详情请参见《天体公转、自转及其效应》。

阿那克西美尼的思想中“一元论”、“物质转化条件与变化过程”,在“《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中都得到了体现与应用。而其气体物质-火-本原说,不真。

毕达哥拉斯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原数是构成实物世界的基础

万物皆数数是万物的本原对这句话哲学家们给出了多种解读,海天雨虹团队认为,这句话不是说“宇宙万物就是数”,而是说,宇宙万物都可以数来描述。

物质存在,就有数量的多少,这个数量就是数。

物质存在,就有形,这个形就是有空间占据,就有计量的尺度,就有形态的描述,这就是数。

物质存在,是运动中的存在,就有快与慢、减速与减速,这也是数。

物质运动就有运动的轨迹,就有曲与直指,也是数与形,还是数。

物质存在就有结构,就有实在与虚空的搭配,这一些都是数与形的混合。

物质这一切都与数有关,都是数与形的混合,所以说,万物皆数。

数是构成实物世界的基础构成物质的本原是物质本原,不是数,数是表征物质本原数量多少、结构形态、运动状态的,数可以体现出物质的外在特性,这些特性是物质的构架基础,而不是数本身。数学适合于描述事物,不适合于解释事物,因为它不涉及事物的本质,重量、大小、形态、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两个物体,从数学上,是无法区别开来的,但是,不懂数学的狗狗,比如通过气味,却有可能将其区别开来,数学仅仅是数量、形态和运动变化的描述研究工具,所以,现代物理学数学的滥用,以为解方程可以解出宇宙各种物质存在变化规律,是的,在数学无限种解中,蕴藏着一种与宇宙实际存在相一致的那个解,但是,要从无限个解中,寻找出这个解,又回到了问题的起点,研究宇宙本质物质存在、物质运动、物质相互作用与影响、物质变化,还是应该踏踏实实研究物质本质,数学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工具,却不能迷信它。

《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努力从宇宙物质存在的本质去思考问题,从研究思考宇宙物质的“原子组分数量”、“原子组建结构”、“原子组合性质”、“原子组合分解”等等问题出发,去理解、解释、解读宇宙微观物质到宏观物质之间的物质联系、性质关联,寻找统一的普适的物质运动、相互作用影响与变化的规律。

赫拉克利特火是宇宙与万物的本源万物生自火,复归于火,火是万物变化生灭的活力之源万物皆流,无物常驻

火是宇宙与万物的本源,万物生自火,复归于火,在阿那克西美尼那里对火做过讨论,火的本原性是不成立的,但是,万物生灭的确往往都与火相关联,比如宇宙天空明亮的星星几乎都与火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但是,火不是物质本原,就不是一个物质概念,而是一个事物性概念。

火与万物可以相互转化火是一种物理化学过程,是一种物质结构变化、能量交换的过程,应当说,火是物质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产物,本质上所说的火,就是物质转化过程中,放出光子的过程显示,光子、光子运动及光子与周边物质的碰撞。

万物皆流,无物常驻在赫拉克利特的哲学中用火来代表它把它当作一个基本元素,它既是物质,又是一种动力,也就是这种质料因是颗粒性的实实在在的物质本原,又天然地自带动力

《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正电子、电子和光子不同数量、不同结构所组成的,这就是物质的唯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宇宙微观物质之间的作用力主要有同性电荷物质之间的斥力、异性电荷物质之间的引力和物质等效电偶极子电磁引力;宇宙宏观物质的等效电偶极子效应,是宇宙物质与物质之间关联影响的动力所在,这个动力就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电偶极子效应所形成的电磁相互作用力,万有引力,万有引力使得宇宙物质一直处于加速运动之中,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这是对物质一元性、多样性的循环的解释解读

这就实现了“原子论”物质的实在性的本原存在与物质的运动性的动力存在的兼备统一。

阿那克萨提出了“种子”(物质本质)“奴斯”(变化动力)、“万物无限可分

种子认为,宇宙物质是由各种物质种子,构成的,这就是否认了一元论,走向了多元论,而且,对多元种子给不出一个明晰的概念,走向了混沌说,而这却引出了星体的起源物质,就是混合气态物质的聚集。

奴斯用以解释物质聚合分离的动力,但是,这里,也没有给出一个方向性启发,

物质无限可分性这是一个多元论物质本原的观点,也是后来许多唯物主义者推崇的哲学观点,这一点,从数学、哲学的意义上讲,没有问题,但是从宇宙学、物理学的意义上讲,无限可分性则存在一定的瑕疵。

《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认为,物质聚合动力源之于物质之间的电荷异性或电偶极子效应下的电磁引力,物质散离的动力源至于物质引力作用下的聚合力超过一定限度时的物质颗粒之间的同等电荷和电偶极子效应下的电磁斥力。

保持物质某种性质的最小物质单元,就是物质此种性质的最小物质颗粒,不可再分的物质颗粒。而物质的最小的组成单元,以现代物理学的概念就是基本粒子,最小的物质基本粒子,到目前为止,就是正电子与电子,正电子与电子是不可分的最小的基本粒子,最小的稳定性物质颗粒为光子“正电子+电子”。

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5世纪中叶为真实事物不断变化,没有固定的形态世间的一切变化都是幻象感官是骗人的,与量子力学有些相似,“摸不准”,并把大量可感觉事物斥之为单纯的幻觉“冷”仅意味着“不热”,“黑暗”仅意味着“不光明” 认为宇宙唯一真实的存在就是“一” “一”是物质的占有空间的球形的,不可分割的,它的全体充斥着宇宙空间,无所不在。

将纯逻辑推理引了形而上学“你不能知道什么是非存在那是不可能的你也不能说出它来因为能够思维的和能够存在的乃是同一回事。”由此可见,只有一存在,没有生成没有消亡根据逻辑推理否认虛空的存在,同时,假定,一切变化都需要虚空,所以否定了变化,认为变化是幻觉。

留基伯约公元前 500—公元前440年明确提出了“万物由原子构成”的原子论的人,物质自然观推广到整个物理世界,提出了原子说认为原子大小、形状、重量等都各自不同,并且不能毁灭,也不能创造出来,宇宙万物都是由不可分割的物质原子合体原子数是无穷无尽的。 

把宇宙的形成解释为:宇宙间的原子在虚空中永远运动着,由于旋涡式的运动,把大的一些原子赶到旋涡中心而形成了地球,而较细小的水、气、火等原子被赶到空间,产生了环绕地球的旋涡运动。

地球以外的大原子聚在一起形成湿块,依靠它们通过旋涡时的运动,变得干燥而燃烧起来形成天体。

主张“存在”不属于任何在经验中展现的所有各种不同的质的规定,并主张存在的唯一性质是充实着的空间的性质,即实体性。

认为(之所以能够实现)事物的多样性以及事物在运动中发生的变化,是因为基本存在不是被另外的存在分开,而是被不存在的东西即非存在所分开即被非物质的东西、被虚空所分开

强调物质原子与原子之间是有虚空存在的,而不是物质原子与原子密合在一起,否则,就不容易形成多样性了,其实,就是讲的物质性和结构性。

这种非存在即“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存在” 的东西,也必须赋予一种存在的意味,或者赋予一种形而上学的现实性的意味。

认为“存在的”是无限永恒、不变、不生、不灭、有限、不可分”的细小颗粒。这些存在的微粒被称为原子有无数这样的原子,形态上变化无穷它们的体积必定小得难以觉察

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5—约公元前435,最先从一元论转向某种多元论为避免一种原始实体解释事物的多样性遇到的等诸多困难认为宇宙物质由“土、气、火与水四种“原素”构成,每一种都是永恒的,四种“原素”可以不同的比例混合起来,被“爱”结合起来,被“斗争”分离开来便产生了种种变化着的复杂物质。

“爱”与“斗争”是与土、气、火、水同属一级的原始原质“爱”是什么,“斗争”又是什么,是什么引起的没有答案,采用了一种拟人化的意识性行为,并且,两千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就没有人将爱与斗争加以思考,进行解释解读呢?

一切变化并不受任何的目的所支配,而是受 “机遇”与“必然”的支配。有一种循环存在着:当各种“原素”被“爱”彻底地混合之后,“斗争”便逐渐又把它们分开;当“斗争”把它们分开之后,“爱”又逐渐地把它们结合在一片。

每种合成的实体都是暂时的;只有“原素”、“爱”和“斗争”才是永恒的,“爱”和“恨”(引力、斥力)是永恒变化的原因。

恩培多克勒认为,物质的世界是一个球;在原始实体中,所有四种“根源”都被“爱”泥合在一起然后,当“爱”消失“恨”进人时,这些“原素”一部分分离了,一部分结合了。此后,这些“原素”全部分离了,“爱”也就在世界之外。最后,“爱”將“原素”集合在一起,而“恨”则又消失了

在黄金时代,“斗争”在外,而“爱”在内;然后,“斗争”便逐渐入内,而“爱”便被逐于外,直到形成最坏的情形“斗争”完全居于球内而“爱”完全处于球外为止。

而后——虽然因为什么原因并不清楚——就开始一种相反的运动,直到黄金时代又恢复为止,但黄金时代并不是永远常在的。这时候,整个循环就又重演借用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宇宙过阴则阳,过阳则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交替,阴阳转化,互为前提,循环往复、往复循环的

恩培多克勒以四种“原素”作为基本本原,实际上就是通常的真实物质存在,就是以少通常基本不同的实体的混合与分离,解释了事物的无限多样性是一种合理的妥协,既避免了一元论的困难,又容许建立某种秩序。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公元前370年率先提出原子论万物由原子构成原子唯物论学说的创始人之一继承和发展了留基伯老师的原子论,为现代原子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原子是非常小的,不但肉眼看不出来,用显微镜也看不出来。

那么在两千年前,原子论是怎么提出来的呢?上古时代的原子论尚未成为科学理论,科学、哲学界普遍认为它是一种哲学推测,而本质上,就是一种根据自然现象观察研究思考归纳总结的科学哲学。

认为,万物的本原或根本元素是“原子”和“虚空”,并以此指称构成具体事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微粒万物的本原是原子与虚空原子是一种最后的不可分的物质微粒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在虚空中运动着的原子构成

所谓事物的产生就是原子的结合原子处在永恒的运动之中,即运动为原子本身所固有的本性虚空是绝对的空无,是原子运动的场所

原子叫做存在,虚空叫做非存在,但非存在不等于不存在,只是相对于由充实的原子而言,虚空是没有充实性的。非存在与存在都是实在的,非存在存在于实在之间,结构与架构

原子的根本特性是“充满和坚实”,原子内部没有空隙,原子是坚固的、不可入、不可分的

原子数量上是无限的不能被从无中创生,也不能被消灭

原子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中,它的惟一的运动形式是“振动”

原子的体积微小,是眼睛看不见的,即不能为感官所知觉,只能通过理性才能认识

原子一直存在于宇宙之中,它们任何变化都是它们引起的结合和分离。

世界是由原子在虚空的漩涡运动中产生的宇宙中有无数个世界在不断的生成与灭亡人所存在的世界,只是其中正在变化的一个而已。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样的。在原子的下落运动中,较快和较大的撞击着较小的,产生侧向运动和旋转运动,形成万物并发生着变化,一切物体的不同,都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原子在数量、形状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

原子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它们没有“内部形态”,它们之间的作用通过碰撞挤压而传递。

根据这样的理论,德谟克利特还提出了他的天体演化学说,即在一部分原子由于碰撞等原因形成的一个原始旋涡运动中,较大的原子被赶到旋涡的中心,较小的被赶到外围。中心的大原子相互聚集形成球状结合体,即地球。较小的水、气、火原子,则在空间产生一种环绕地球的旋转运动。地球外面的原子由于旋转而变得干燥,最后燃烧起来,变成各个天体

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灵魂也是由最活跃、最精微的原子构成的,它也是一种物体,原子分离,物体消灭,灵魂当然也随之消灭。

原子论解释认识论问题从事物中不断流溢出来的原子形成了“影像”,而人的感觉和思想就是这种“影像”作用于感官和心灵而产生的,这就是他的“影像说”。

他还区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认为感性认识是认识的最初级阶段,人的感官并不能感知一切事物,例如原子和虚空就不能为感官所认识,当感性认识在最微小的领域内不能再看、再听、再嗅、再摸的时候,就需要理性认识来帮助

理性具有一种更精致的工具,思维是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分析仪

感性认识称做“暧昧的认识直觉的感受认知,把理性认识称为“真理的认识升华的归纳总结

在他看来,原子与原子之间,没有什么性质的不同感觉所感知的各种事物的颜色、味道都是习惯,是人们主观的想法其实,这是被感知物质的某种特性与感知者感官中的某种特质特性相互作用,经过与思维存储中的记忆比对形成的图像或结果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论思想是古希腊唯物主义发展的最重要成果,主张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都受因果必然性和客观规律的制约,认为原子在虚空中相互碰撞而形成的旋涡运动是一切事物形成的原因,称之为必然性,而在强调必然性时,否定了偶然性,把自然界的一切作用都归结为必然性。

德谟克利特哲学中原子间的虚空不是无;它是几何学和运动学的负荷者物质结构将虚空包含在其中,类似于住房,就是物质与空间的组合体它使得原子的各种排列与运动成为可能。但是,虚空的可能性永远是哲学的一个争论问题在广义相对论中,所给的答案是几何学由物质产生,或者物质由几何学产生这都是非物质的、唯心的数学演绎,这个答案更密切地符合许哲学家的观点,即间是由物质的广延所规定但德谟克利特显然背离了这种观点,使得变化与运动成为可能

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全都是具有存在特性的相同的实体但又有不同的大小和不同的形状这是一种折中

德谟克利特给原子保留了“存在”的性质,即在空间中广延的性质,形状和运动的性质物质最小的基本粒子是物质的实在性、最小的基本粒子可以凭引力相互组合链接成为较大的物质、可以凭斥力相互驱离将物质分解开来物质的可组合性、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吸引与排斥使得物质与物质具有的运动性

它们被描绘为在数学意义上是可分的数学上的无限可分性,是指意念中的无限可分性,日折其半,以至无穷,这在数学上是无疑义地可以实现的,无穷小的概念的产生

而在物理意义上是不可分的物理上的不可分性,是指物质是有特性的物质,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如数学一样日折其半,久而久之,物质已不再是物质,也就是物质在物理意义上有其物质的稳定性,有其最小的基本颗粒性。

这是物质最小基本粒子的物理学意义,这也是数学与物理学的最大区别,数学可以凭想象任意驰骋飞翔,而物理学必须与宇宙事物相关联,被宇宙物质存在、运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变化及其规律所检验与验证

原子能够运动能占有空间中不同的位置它们没有其他的物理性质,既无颜色,又无嗅味,也无滋味,感觉器官所感知的物理的性质,被设想为由原子在空间中的位置和运动所引起。正像悲剧和喜剧都能用同一种字母的文字写出一样,这个世界中事件的巨大多样性也由同样的原子通过它们的不同排列和运动而实现。几何学与运动学,是虚空才使得它们成为可能的,它们在某些方面显得比纯粹的存在更为重要。

曾有人引证德谟克利特的话:“物仅仅是显现出有颜色,仅仅显现出是甜还是苦,只有原子和虚空才是真实的存在(颜色、甜、苦、辣、咸、香、臭、冷、热等等都是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意识中的反映

有人认为德谟克利特在继承留基伯的原子说时,延续了留基伯原子不可分的思想,从而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这是一种误读,这与对原子论的理解有关,大多数人将原子论解释为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原子论,其实,原子论的理论基础还是对物理现象的广泛深入的研究思考,在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对宇宙物质的认识,更大的层面还是物理意义上的原子论,而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原子论,假如硬要往这学上挂靠的话,则应该属于科学哲学意义上的原子论而从科学哲学的角度去看原子的不可再分性就有其独特的本质性的意义,因为数学的、哲学的思考的无限可分性,与物理学研究的宇宙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是不一样的。而且,即使是数学上、哲学上的可再分性也是有定义的相对的可再分性,初看上去是没有尽头的,实际上,就数学意义上的可分性也是有界限的,比如,自然数集合中的元素,“一”就是不可再分的元素。

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却不认同“理念是实物的原型,它不依赖于实物而独立存在”的观点。认为宇宙乃是由各种本身的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是事物组成的材料“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一只鼓翅乱飞的鸡,这只鸡的“形式”是它会鼓翅、会咕咕叫、会下蛋等。当这只鸡死时,“形式”也就不再存在唯一剩下的就是鸡的物质,形式就是物质结构及其特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理性方案和目的是一切自然过程的指导原理。认为“主要有四种

质料因,形成物体的主要物质。

形式因,主要物质的结构与性状

动力因运动变化的原因,物质与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目的因,物体的运动变化趋向

亚里士多德着重研究物体的形式因和目的因,相信形式因蕴藏在一切自然物体和作用之内。开始这些形式因是潜伏着的,但是物体或者生物一旦有了发展,这些形式因就显露出来了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具体事物中,没有无质料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质料,质料与形式的结合过程,就是潜能转化为现实的运动;地上世界由土、水、气、火,四大元素组成。其中每种元素都代表四种基本特性(干、湿、冷、热)中两种特性的组合,土=干+冷;水=湿+冷;气=湿+热,火=干+热;白色是最纯正的光,各种颜色是因为某种原因而发生变化的光,是不纯净的

亚里士多德借鉴欧几里得用几何学证明宇宙本源理念,在宇宙本源的研究思考中创立形式逻辑人类历史上第一门逻辑学。这里的形式,不是事物的外形,而是思想形式,感知形式、认知形式。

逻辑形式,决定了万物飘荡的假象其实是被规定死的,从而才能解释万物假象的流变这叫形式逻辑在逻辑形式上导出了对万物的认识逻辑思维方式自始至终贯穿于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研究方法上,习惯于对过去和同时代的理论持批判态度,提出并探讨理论上的盲点,使用演绎法推理,用三段论的形式论证。

亚里士多德将“逻辑定义必然的导出,由此“因”必然有与之对应的“果”当给一定的素材,逻辑上推演的时候,结论是给定确定的。

这个被给定的结论是被逻辑形式给定的,因此这个逻辑形式才是真质料和形式,这是古希腊(科学、哲学)早年两路追问。

追问质料,追问出原子论,迄今整个人类物理学走到粒子物理学,现代物理学,海天雨虹研究思考团队的“新理论物理架构”

追问形式追问出数论形式、几何形式乃至逻辑形式,迄今人类的逻辑学精密逻辑没有走完。

动力因(由作用力、外部力作用引起的-5616)、目的因

亚里士多德说,这两路追问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处理,就是什么是万物运行或万物存在的动力。于是他提出动力因。

万物运行最终的归宿是什么?目标在哪里?这叫目的。万物演化它是有一定规律的,这个规律或者说万物演化它的动力从哪来?它究竟要到什么地方去?

这两个问题,亚里士多德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古希腊哲人也有过很多的猜测,但在当时条件下,他得不出结论,于是有三个东西被作为结论排除。

神,一种逃避,苏格拉底讲过,神的后面是无穷追问的一个余索

善,人类追求最美好的那个东西探讨动力因和目的因的一个思路。

智,也叫知知和智上无穷的追究,在知晓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思考求索,寻找知晓后面隐藏着的是物质的本质与规律使问题才能得到趋向于完美解释与解答

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论,仍然把这四因都不穷尽,让这四因仍然表达为继续追问态,这就是古希腊哲学的总体呈现由此形成了一个重要的系统,叫深层追问和精密逻辑。

不停的追问怎么追问通过假设,而追问的假设要想得到确立,或者至少得到当时的承认,得通过精密逻辑来求证。

起点哲学,终点变成科学。要特别注意纵深追问,后人不断的追问,不断的批驳和精密逻辑求证,不断地用精密逻辑去组织对这个假设系统破绽的弥补。

这个系列数千年的功夫,锻造了哲科思维和科学思维而且,当亚里士多德讲形式决定内容

古希腊哲人讲一个理念是万物的本源的时候尽管那个时候唯心主义,是认识论问题,也就是精神本身的规定性问题还没有开始探讨却已经为后续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亚里士多德讨论范畴不是客观世界的范畴,是逻辑和思维中有一些固定的模块。这个东西后来深深地影响了康德,康德后来也组织了四组12个范畴,来讨论这种一脉相承的知料追问、形式追问、逻辑追问、思想追问,构成西方哲科思威的长远深展

这些结论,它的展开是表达了追问和精密求证、假设和证明系统的不断纵深和思想,精密论证的不断调动和训练。出发点是一切在感知层面上获得的东西,都是需要进一步证明的的,而是不能确认的。这就是狭义哲学的开端,这个开端在古希腊经过数百年的锤炼,形成了一脉精密逻辑系统。

近代原子论

西方文艺复兴后  ,自然科学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以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为标志,自然科学进入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由于法国学者伽森第等人的努力,德谟克利特等人的原子论在17世纪得以复活。

然而,此时原子论者感兴趣的问题已经不是设想如何组成世界,而是如何在原子论的基础上建立起物理学和化学的基本理论。

笛卡尔否定了原子不可分割,最初的宇宙由大小相同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沿封闭曲线形成旋涡,结果造成今天的宇宙基本上由三种不同的粒子组成,这些粒子的性质可由质量、速度和运动的量等进行定量的描述。

博斯科维奇则试图以没有大小、只有力学作用的原子模型来说明所有已知的物理现象,这为后来的气体分子运动论打下了基础。

大多数科学家对原子论的主要兴趣是在化学方面,他们认为原子本身不可发生改变,原子在被纳入更大的单元时,只是采取简单的并列方式。

塞诺特已经清楚地区分了基本原子和经过组合而成的原子。

玻意耳遵循同样的思路,认识到组合而成的原子是以化学意义上的基本粒子的方式起作用。

道尔顿约翰·道尔顿,1766.9—1844.7,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原子理论的提出者。道尔顿在1803提出1803年,继承古希腊朴素原子论和牛顿微粒说,提出原子论,其要点:

(1)化学元素由不可分的微粒——原子构成,他认为原子在一切化学变化中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单位。

(2)同种元素的原子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不同元素原子的性质和质量各不相同,原子质量是元素基本特征之一。

(3)不同元素化合时,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结合。推导并用实验证明倍比定律。如果一种元素的质量固定时,那么另一元素在各种化合物中的质量一定成简单整数比。

道尔顿原子论认为,物质世界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原子是单一的,独立的,不可被分割的,在化学变化中保持着稳定的状态,同类原子的属性也是一致的。

道尔顿原子理论,是人类第一次依据科学实验的证据,成系统的阐述了微观物质世界,是人类对认识物质世界的一次深刻的,具有飞跃性的成就。

准确地讲,道尔顿的原子实际上就是现代物理学上的分子、原子混合体

十八世纪,科学家印象里的原子被看成不可穿透的刚性固体,任何一种化学元素的所有原子都假设为具有相同的重量,任何两种不同的原子则具有不同的重量。少数科学家把原子内部看成是其内部有相对运动的弹性体(对的-5616),而大多数科学家拒绝这种假设因为这样太复杂,也无法认知内部的实际运动及其影响。但是,两个非弹性原子碰撞时运动能量会有部分损失,因而,原子的一个集合体的动能也会随着内部碰撞逐步减少,这与实验观测结果不符。

博斯科维奇1711.5 -1787.2意大利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为克服非弹性原子假设问题提出了一种原子假设,认为原子只是起超距作用的吸引力和排斥力的中心,并且没有实际碰撞,安培、科希和法拉第都把原子视为没有广延性的,或仅仅视为力的中心,然而,原子没有广延性却有质量,并能被各种力所作用这样的假说,是十分难以想象的。

而克服非弹性原子的困难的另一种尝试是假定物质的最小微粒不是原子,而是一组原子,这就是后来的分子。

到十九世纪中叶,对原子、分子的使用还是含糊不清的,以“基本(或简单)分子”表示原子,以“组合分子”表示分子。

1873年麦克斯韦在英国物理协会演讲时,作为一个物理学家,把注意力集中在物质的微小部分上,他提出了原子意义上的“分子”一词,那就是“分子就是物质的微小的部分,这些微小部分的任意再进一步划分,都会使它们失去原物质所具有的特性”;并且“每一个分子内部的运动都是由分子成分中的转动和振动”组成的这是现代物理意义上的原子的概念。

进入二十世纪,化学、物理学、科学哲学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特别是原子物理学的发展对原子内部物质颗粒、物质结构的实验探索、理论研究都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到目前为止,电子、正电子、中微子、胶子、玻色子、夸克、中子、质子……;一百多种化学元素及无数种物质形态;天文学上,小行星、彗星、行星、恒星、白矮星、中子星、银河系、核外星系等等,对宇宙的认知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与深度。

那么,回过头来,请问现代物理学的角度,如何与古代的原子理论作比较?显然,原子这个词汇已经在现代物理学中失去了古代原子的概念,因为已经被化学的所占用,古代的水火、土、气自然也失去了原子的概念,因为它们都不是基本物质,甚至连单质都不是。将古代对原子的设计: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目的因,沿着古代哲学家的路子追问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这个有记载以来近三千年的物理学、科学哲学、哲学问题是否有解呢?退一步讲,是否有阶段性解呢?

对照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显然,从质料上讲,应该包括正电子、电子、质子、中子等等一系列更小的基本粒子,但是,具体地讲,那些是必要性质料基本粒子,那些是复合性质料基本粒子呢,会不会选定的质料基本粒子又成了十九世纪的“原子”?

对原子的要求,原子是不可再分性,通过原子可以组合出所有的宇宙物质,依照德谟克利特的思路,必须了解并记住这样一个事实,就是原子能够以它们的运动和排列来解释物质的性质—颜色、嗅味、滋味那么,它们本身则不能具有这些性质德谟克利特把这些性质从原子身上去掉,原子是物质的更为抽象的部分。德谟克利特给原子保留了“在”的性质,即在空间中广延的性质可以由小组合为大,由大组合体变小形状(空间占有形式,可以三维描述的)和运动(在时空中移动、振动、转动等等,没有涉及动力因)的性质

之所以保留这些性质,是由于如果这样一些性质也被去掉的话归根到底就很难谈论原子了

德谟克利特的难以解释几何学空间中的广延与存在,因为不能将它们简化为某种更基本的东西,基于这一点,有人认为,现代物理学中“粒子的现代观点似乎更前后一致和更为彻底。质子、中子、电子是基本粒子,但是, “中子”的确切图像是怎样的?有什么性质?中子们怎样与谁去组合形成宇宙万事万物?现代物理学中的中子,被称之为量子,有时把它描述为波或波包,理论上中子是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但是,它们是不是基本物质本原单元?现代物理学没有给出一个准确的中子画像似乎只有“没有颜色,没有嗅味,没有滋味”可以与德谟克利特的原子似。

而要从基本粒子身上找寻“德谟克利特给原子保留了“在”的性质,即在空间中广延的性质可以由小组合为大,由大组合体变小形状(空间占有形式,可以三维描述的)和运动(在时空中移动、振动、转动等等,没有涉及动力因)这些性质”,似乎就很难描述清楚了。

如果希望对基本粒子描述那么,唯一能写下作为描述的东西是一个几率函数显然,这不是准确描述,这是概率描述

而且,现代物理学关于存在的性质如果那可以称为“性质”的话也不属于被描述的东西了。因为现代物理学中所谓的存在仅仅表征一种可能性或这是一种倾向。

显然,,现代物理学的基本粒子比希腊人的原子更为抽象,已经有实在存在变成了可能存在根据基本粒子们的这个性质,似乎可以一致地作为解释物质行为的线索,但是仅仅是似乎

似乎按照德谟克利特的原子标准,现代物理学对物质的微观组成研究的越来越深,好像离“原子论”问题的解决越来越远了。

那么,对照赫拉克利特的学说,现代物理学在原子论问题上又会怎样呢?不用“基本粒子”而用“能量”一词替换赫拉克利特的学说“火”一词,现代物理学的观点似乎字不差来重述赫拉克利特的学说的命

能量实际上是构成所有的基本粒子、所有的实体,从而也构成万物的实体而能本身是运动之物。

能量是一种实体,因为它的总量是不变的,并且在许多产生基本粒子的实验中可以看到,基本粒子能够实际上用这种实体制成。能量能够转变为运动热,光和张力。能量可以称世界上一切变化的基本原因。

但是,能量与质量是有本质区别的,能量是一种做工的本领,而质量是一种物质实在,是物质的多少,也就是物质含有最小基本粒子的数量,能量依附于物质质量、物质结构和物质运动而存在,能量不是实体,是一种实体的性质,这种性质与实体的运动(运动能量)有关,与实体的架构(结构能量)有关。

在德谟克利特的哲学中,原子是物质的永恒的、不可毁灭的单位,它们绝不能相互转化。关于这个问题,现代物理学采取了明确的反对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而支持柏拉图和毕达哥拉斯的立场

基本粒子的确不是永恒的、不可毁灭的物质单位,它们实际上能够相互转化。事实上,如果两个这样的粒子以很高的动能在空间中运动,并且互相碰撞,那么,从有效能量可以产生许多新的基本粒子,而原来的两个粒子可以在碰撞中消失。这样的事件常常被观察到,并为所有的粒子均由同一种实体—“能量”—制成的论断提供了最好的证据。

但是,现代物理学的观点和柏拉图与毕达哥拉斯的观点的类似性还多少能进一步发展。

柏拉图的《蒂迈欧篇》中的基本粒子最终不是实体,而是数学形式。“万物皆数”,柏拉图应该是万物皆数本意应该是“万物皆可以数来表达”,“皆可入数”,而不应该是“万物都是数”,“万物有数量、有形状”,这是毕达哥拉斯的名言

以下小号字主要是引用海森伯《物理学和哲学》第四章的部分内容。

那时候,唯一应用的数学形式是这样一些几何形式,例如正多面体或构成它们表面的三角形。在现代量子论中,无疑地,基本粒子最后也还是数学形式,但具有更为复杂的性质。希腊哲学家想到的是静态的形式,并想象它们取正多面体形式。然而,现代科学从 16 和 17 世纪开创时期起,就是从动力学问题出发的。

自牛顿以来,物理学中的恒定因素不是位形,或者几何形状,而是动力学定律。运动方程在任何时候都成立,它在这意文上是永恒的,而几何形状,例如轨道(轨迹)却是不断变化的。

由此可见,代表基本粒子的一些数学形式,将是某种永恒的物质运动律的一些解,实际上,这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

物质的基本运动律还不知道,因此还不能用数学方法,从这样一个定律,推导出基本粒子的性质,但是,处于目前状况的理论物理学似乎距离这个目的已不很遥远了,至少能够说,我们必须预期得到怎样一类定律。

最终的物质运动方程或许是某种关于算符的波场的量子化韭线性波动方程,这里波场仪仅代表物质,而不代表任何特种类型的波或粒子。这个波动方程许和一些相当复杂的积分方程组价,这些积分方程具有物理学家所称的的“本征值”和“本征解”。

这些本征解最后将代表基本粒子;它们是要代替毕达拉斯的正多面体的学形式。我们可以在这里指出,这些“本征解”将从物质的基本方程推出所用的数学方法与以弦的微分方程推出毕达哥拉斯弦的谐振动的方法是十分类同的,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弦论的萌芽,弦论的就是由海森伯的《物理学和哲学》启发出来的

但是,前面已指出,这些问题尚解快也就是说,应用柏拉图、毕达哥拉斯的数学原子论暂时也是无解的

追随毕达哥拉斯的思路,可以希望基本的运动律最后将是一个数学上很简单的定律,即使对各本征态求值的计算可以是很复杂的。关于这种对简单性的期望,难以举出任何充分的论据—除了这样一个事实:即迄今为止,总是能够以简单的数学形式写下物理学中的基本方程,这个事实与毕达哥拉斯的宗教相符合。

而许多物理学家在这方面也具有同样的信仰,但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论据足以证明它必然如此。

在这里,可以对普通人常常提出的关于现代物理学中基本粒子概念的问题,再发一点议论。

这个问题是:为什么物理学家主张他们的基本粒子不能分成更小的部分? 这个问题的答案清楚地表明,现代科学比起希腊哲学来要更为抽象到什么程度

论证过程如下:怎样才能分裂一个基本粒子?当然只有利用极强的力和非常锐利的工具。唯一适用的工具是其他基本粒子。

可见,两个非常高能的基本粒子间的碰撞是能够实际分裂粒子的唯一过程。

实际上,它们在这样的过程中能被分裂有时分成许多碎片但碎片仍然是基本粒子基本粒子一词的滥用),而不是它的任何更小的部分,这些碎片的质量是由两不相碰粒子的非常巨大的动能产生的。

换向话说,能量转换成为物质,使得基本粒子的碎片仍然能够是同样的基本粒子

在将原子物理学中的现代观点和希腊哲学作了类比之后,必领补充一个警告,即对这种类比不应有所误解。

乍看起来,似乎希腊哲学家由于某种天才直觉而得到了与现代物理学相同或很相似的结论,而现代物理学的结论,却是经过几个世纪的,实验和数学方面的艰苦劳动才得到的。

现代物理学与古代科学家、哲学家们的原子论类比的这种解释,无论如何是一种完全的误解。

在现代科学和希腊哲学之间有着巨大的差别,那就是现代科学的经验主义态度

自从伽利略(Galileo)和牛顿的时代以来现代科学就已奠基于对自然的详细研究之上奠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之上这就是:只有已被实验证实的或至少能被实验证实的陈述才是容许作出的

为了研究细节并在连续不断的变化中找到经久不变的定律,人们可用一个实验在自然中隔离出若干事件,这种观念希腊哲学家是没有想到过的。

由此可见,现代科学在一开始就立足于一个比古代哲学更谨慎同时也更巩固得多的基础之上。因此,现代物理学的陈述在某种意义上比希腊哲学更严肃得多(实则并非如此,因为概率论本身就不是准确科学的,而是实用主义技术-5616)。

譬如,当柏拉图说火的最小微粒是四面体时,人们很不容易了解什么是他的真实意思。是不是四面体的形式仅仅像符号一样附加在元素火的上面的?还是火的最小微粒的力学行为就像一个刚性四面体或一个弹性四面体那样呢?用什么力才能够将它们分成一些等边三角形呢?还有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

现代科学到最后总要问:人们怎样能从实验上肯定火的原子是四面体而不是立方体?

因此,当现代科学说质子是基本物质方程的某个解时,这意味着我们能从这个解用数学方法推导出质子的全部可能性质,并且能用实验从每个细节上验证这个解的正确性。以很高的准确度并在任意数量的细节上用实验验证一个陈述的正确性的这种可能性,给这个陈述以古希腊哲学的陈达所不能具有的巨大分量。

尽管如此,古代哲学的若干陈述还是颇接近于现代科学的那些陈达。这只是表明,将我们未曾做过实验就具有的关自然的日常经验,同在这种经验中寻求某种逻辑秩序以便根据普遍原理来理解这种经验的不懈努力相结合人们能够到达怎样的境地

尽管现代物理学对原子的内部结构、组成物质颗粒进行的广泛深入的实验研究、理论研究和思考探索,给出了大量的实验成果、理论成果,但是,现代物理学因为量子论、概率论、测不准原理、质能能量等价性、光的二象性等等,一系列违背经典物理学理论、原理和原则的理论假设、量子概念、数学方法等等被滥用,现代物理学将设备精度、实验精度、科学认知水平等等综合考虑作为现象解释解读的理论基础,而又没有一个设备精度、实验精度和科学认知水平的准确的考量标准,因而,现代物理学变成了实用主义的科技理论,使得现代物理学与研究宇宙现实物质存在、物质运动本质的科学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变得越来越数学、越来越抽象、越来越玄学

现代物理学依然没有找到物质的基本建筑基石,因为现代物理中的基本粒子有N种之多,它们如何组合成万物,如何实现物质的特性显示,如何运动的、万有引力如何形成的诸多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所以,对“原子论”这个古老的物理学、科学哲学、哲学问题不仅给不出自己的答案,似乎有越来越远之趋势

按照《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由三大部分构成:

基本理论公

物质最小基本粒子、最小基本电荷假设正电子、电子为物质的两种最小基本粒子所有的物质都是这两种最小基本粒子不同数量、不同排列、不同架构的组合体

光子是一个正电子和一个电子构成第一种稳定的物质颗粒,光子被称之为正负电子对

所有的物质都是正电子、电子与光子的组合体,两个光子组成的物质称其为光子对;由两个以上光子组成的物质称之为光子堆

中微子、玻色子、中子等等都可以视为光子堆

由光子堆与正电子组成的物质为正物质,由光子堆与电子构成的物质为反物质质子是由一个正电子与一个近于中子大小的光子堆构成的正物质;原子是由质子(含中子)和远距绕行电子构成的动平衡态物质。

重要一点,所有的正电子、电子除了电荷符号异同之外,都是相同的,它们在光子堆中的位置、作用都是可以等价替代的。

电偶极子理论       

电偶极子理论,包括物质电偶极子的形成,光子是宇宙中最小的电偶极子。

宇宙宏观物质,是由微观光子堆组合而成的大等效光子堆,微观电偶极子效应累积形成宏观物质的等效电偶极子效应,宇宙宏观物质物质与物质的通过等效等偶极子效应发生电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宏观物质之间的电磁作用力就是宇宙宏观物质之间的万有引力

万有引力使得宇宙万物处于持续不断的加速运动之中,加速运动使物质的微观物质极性化程度增加,宏观物质的等效电偶极子效应也随之被进一步增强。

天体公转、自转及其效应

天体为宇宙生命体,天体的公转就是天体的生命特征参数,而天体的自转则是天体的体貌特征参数,天体公转是由天体与高阶天体(天体系主天体,如太阳系中的太阳)之间的引力相互作用决定的,天体自转是由天体公转与天体自身物质存在、物质运动决定的。

海天雨虹团队的“原子论”如下

1、正电子、电子是宇宙万物最小的物质本原,正电子、电子是不可在分的最小的基本粒子,正电子、电子不同数量、不同架构的组合体构成宇宙万物,万物皆由正电子、电子组合而成,万物解体回归为正电子、电子。

正电子、电子都为带电荷的最小物质本原,正电子带正电荷,电子带负电荷,二者电量相等、电性相反;都是带最小单位电量的电荷物质本原,正电子、电子除了电性相反外,没有任何差异。

2、带电荷的物质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力,作用力符合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同它们的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同电荷相互排斥,异电荷相引(作用时间呢)

正电子与正电子、电子与电子相互之间的作用力为排斥力,排斥力作用的目的是增长相互之间的距离,将对方推向更远处;正电子与电子之间的作用力为吸引力,吸引力作用的目的是缩短相互之间的距离,将对方拉向更近处。

3、正电子、电子没有结构,可以将其视为刚性球体,除了电荷特性外,没有其他特性,因而,没有质量,没有能量

所谓的正电子、电子质量,并非它们真实的质量,正电子、电子只有个数和电荷,通常所测的质量是荷质比,也就是电荷与质量的比值,其实,这种质量反映的物质本质特性不是质量是正电子、电子的数量,而经典物理学中的物质质量本质上就是物质含有正电子、电子的总数量,而之所以可以用质量反映物质的数量多少,在于物质的最小基本粒子组成都是带点颗粒,带点颗粒组成的物质宏观上具有电偶极子特性,也就是宏观物质之间有相互吸引力,所以,所谓的物质的质量实际上测的就是物质的电偶极子电磁场与周围物质电磁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由于地球上引力电磁场大致相同,地球与地球附近物质的相互作用力除却地球自转影响外,成正比例关系,这就是可以称量物质质量的原因,这是一种相对性比较。这就是说明,再大的物体在远离周边物质时,它的重量趋近于零,自由旅行者,会被最近的物体所吸引,向其趋近,这样就容易理解,太阳可以拖着一大家子在宇宙时空中遨游的原因了。

那么,物质的能量呢?物质的能量就是物质的运动能量和物质的结构能量,所以,运动能量是正电子、电子数量运动状态的函数;结构能量是物质中的正电子、电子之间位置排布状态的函数。

4、光子是由一个正电子和一个电子所组成的,所以,光子是最小的稳定的组合物质,是有结构的物质

光子的结构是一个刚性正电子球与一个刚性电子球的组合体,这个组合体是一个可以任意方向旋转摆放的组合体,既是一体的,又是自由滑动转动的,所以,光子在电磁场中运动时,会随着电磁场的变化随时调整结构方向。

光子又是一个由一个正电荷与一个负电荷组成的物体,因此,它具有自己的电磁学性质,在其正电子、电子结构中,正电子一端偏正电性,呈现正电荷电场特性,电子一端偏负电性,呈现负电荷电场特性,由于正电子、电子点接触在一起,所以,正电荷电场与负电荷电场相互作用形成融合性的电场叠加作用,形成一个极性电磁场,而光子则称为了最小的电偶极子,光子具有电磁性,这就是光子在宇宙时空中运动时,与宇宙时空中的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引起电磁场变化,产生电磁波的原因。

电偶极子属于极性化的,所以电偶极子与电偶极子可以连串形成更大的电偶极子,这就是物质的广延性的来源,也就是光子与光子可以相互串联聚集,形成更大的物质-光子堆

5、所有由光子组成的物质都是光子堆,微观上,物理学已经发现的粒子,没有电性显示的,都是光子堆物质,如,中子、玻色子、胶子、中微子,光子堆物质最典型的特性就是无电性显示,但有微弱磁场显示,由于它们与外部电性作用极小,而电磁性也极弱,所以,它们不易被发现,质量也不易测量,即使较大一点的中子也是如此。

暗物质主要是光子堆物质,是天体发光散布在宇宙星际空间中的物质,它们是天体分解出来的物质,也可以将它们视为未来天体的种子,这样,就实现了宇宙物质的实现与循环。

尽管光子堆属于弱电磁性物质,当超过一定的数量时,它们形成的综合超级电偶极子就会显示出超强的电磁特性,比如地球,具有地球自身的电磁场,电磁场使得地球物质聚集在一起,趋向于地心,形成地球内部超高压高温,高压来源于地球电磁聚积引力,高温缘之于地球内部物质高压下转动、移动的挤压力摩擦力。

地球物质由低原子序数到高原子序数物质组成,高原子序数物质是由低原子序数核聚变生成的。

6、由光子堆物质与正电子(电子)形成的物质为非光子堆物质,显然,非光子堆物质是有电性显示的物质。

由光子堆物质与正电子组合而成的非光子堆物质,则称为正物质;而有光子堆物质与电子组合而成的非光子堆物质,则称为反物质。

目前,地球所在的宇宙空间中,稳定的物质应该都是正物质,瞬时性存在的反物质也许会有,但是,瞬间就会被正物质所中和。

质子是由一个光子堆物质与一个正电子合成的,由于质子与中子的质量(正电子+电子总数目)差异不大,所以,一个简单地,将质子理解为一个光子堆中子与一个正电子合成的,同样地,中子也可以视为一个质子俘获了一个电子形成的。

由于光子堆物质为弱电磁性物质,所以,非光子堆物质既有电性特征显示,又有电磁性特征显示。这也是原子核内可以有质子与中子共核而居的缘由。

对于多质子的高原子序数物质,中子的介入是必须的,因为同性非光子堆物质之间靠近时,具有排斥力,不共核趋向强烈,光子堆是有相互聚集能力的,但是,非光子堆的电性特性远大于其非光子堆的电磁特性,为了增强聚集力,就需要增加光子堆的数量,这样,既增加了非光子堆之间的距离,又增加了光子堆之间的聚集力,这就是原子核内部中子与质子之间的相处之道,这也是稳定物质的原子核的稳定性来源,当然,对于一个原子来说,原子核中的中子数目也不是越多越稳定,这需要有一个相对比例,这个比例与原子核外的电子数目应该有关联,原子核太大,核外电子数太少,那么核外电子的运动就会受到干扰,原子核中的中子也会被衰变释放出来。

7、古典哲学中的“原子论”意义上的原子是两种仅仅有电性差别的最小的基本粒子,更没有想到仅仅由这两种物质最小基本粒子可以拼组出宇宙万物,可以演变出宇宙万事。,万事万物都是正电子、电子的组合过程与结果

正电子、电子具有电荷正负电性,是有物理性质的最小的物质基本粒子,这一点,与德谟克利特预言的有所不同,这是他那个时代所无法认知的,两个最小的物质基本粒子,能够组合成万物,并且,自带动力能够实现物质的组合过程、运动过程、相互作用影响(万有引力、引力与斥力、听觉、视觉、味觉、触觉、嗅觉、意念)过程、变化组合与解体过程、循环往复、往复循环

物质的气味,是物质分子性微粒子与生物感觉器官的相互作用在思维中的反应,与以往经验关联起来形成的认知性体验。

物体的颜色,是物体吸收反射的光子地在眼睛在眼睛中,引起的光感传输到大脑形成的印象。

8无限可分性,数学、哲学上的无限可分性,是人类思维意念中的无限可分性,日折其半,以至无穷,这在数学上是无疑义地可以实现的,无穷小的概念的即可由此产生

物理上的不可分性,是指物质是有特性的物质,实实在在的物质存在,如数学一样日折其半,久而久之,物质已不再是物质,也就是物质在物理意义上有其物质的稳定性,有其最小的基本颗粒性,这就是物质最小基本粒子的物理学意义,这也是数学与物理学的最大区别,数学可以凭想象任意驰骋飞翔,而物理学必须与宇宙事物相关联,被宇宙物质存在、运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变化及其规律所检验与验证

整个宇宙的物质的运动的起始与终止是一个哲学问题,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运动的阶段性过程的起点与终点,而不是整个宇宙物质运动的物质运动的起点与终点,人类应该承认对宇宙认知的相对的阶段性认知,而不是绝对性群时段全空间的认知,这是人类认知的局限性所决定的

9、万物有灵缘之于正电子、电子的电性,因为它们的电性使得正电子、电子对同类、异类具有辨别认知能力,并能够根据自己的认知去采取相应的作用方式,同类之间相互作用为斥力,共同努力使同类相互远离,开疆扩土,散布更远,不相往来;异类之间相互作用为引力,共同努力使异类相互靠近,牵手拥抱,永结同心,密不可分。正电子、电子相遇结合为光子,光子成为最小的稳定的物质基本粒子,具有电磁性,遇到他物质时,相互吸引,努力去抱团,做大做强,这不就是灵性吗?所以万物有灵

而且,组合为光子的正电子、电子和光子都对外界的电性、磁性具有极强的敏感性,都会针对外界的电磁波动做出反应,这就是宇宙物质之间的永恒关联,宇宙物质电磁性形成的电磁场,成为宇宙物质基底磁场,宇宙都始终处于加速运动之中,物质运动过程中,其自身电磁场会与宇宙基底磁场发生相互作用,引起宇宙基底磁场的波动变化,这种波动与变化反过来对物质的加速运动及其磁场分布产生作用与影响,所以,宇宙物质运动的电磁场对宇宙基底磁场的分布产生影响、波动,反之,宇宙基底电磁场也会对物质的电磁场分布进行反制,引起物质运动状态的变化、波动,这就是宇宙物质既为粒子,又有波动的原因,粒子是物质本质,波动是物质与他物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时的表现出来的特性

10宇宙物质运动的动力,起源于物质最小基本粒子正电子、电子的电荷特性中自带的引力、斥力,力与斥力不是物质本原而是物质本原具有性质而正电子和电子组合成的光子则具有电偶极子特性,电偶极子特性在物质聚集过程中,这种特性不会消失,还会获得进一步增强

宇宙物质中主要有三大特性:正电性、负电性和电磁性,带点物质都具有电性的一种,或正或负,除了电子、正电子外,所有的物质都具有电磁性,也就是凡是由电子和正电子组成的物质都具有电磁性,而且,同种电性电荷的可以累加,异种电性电荷可以等量消减,形成电偶极子,电偶极子具有电磁性,电磁性可以累加,也可以相互消减,但是不会湮灭,宇宙物质都是正电子、电子和光子的不同数量不同结构的组合体,这些组合体都程度不同的,与其运动状态和结构相关联的的电磁性,这是万有引力的物质基础特性,万有引力就是宇宙物质的电磁性作用力

宙物质的循环往复、往复循环,这是宇宙物质存在、物质运动、物质变化的物质基础和动力所在,宇宙物质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宇宙物质能量也不能创生也不能毁灭。

“《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通过一个有现代物理实验验证的的光子公理性假设,通过正电子、电子及其最小的组合物-光子,将物质本原追踪到了两个最小基本粒子,两个仅仅电性相异的最小基本粒子,而且恰恰是这电性不同,为宇宙万事万物的产生、存在、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运动、变化提供了物质保证、动力保证和能量保证实现了将宇宙万物归结为它们的不同组合体,万事归结为万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与结果 

“《新理论物理学》理论架构”理论,简洁系统地解决了万事万物的组合与作用机理等等诸多问题,使得五光十色的宇宙中的万事万物获得了一个科学的根本性的解释从而实现了对“原子论”这个古老问题,有史以来,阶段性的全面性的学解决、哲学的解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科学与自然科学
中华起源|阴阳五行《易经》八卦六十四卦史料六(太极八卦与西方科学对应关系)
上帝如是说:要有光!——便有了宇宙。
元子说无悖论新概念物理的阶段性成果一:场物理
4502.宇宙微观和宏观结构的思考
假如这条100公里长的隧道,能带来全新的物理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