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收藏好这份广西古建筑地图,开启说走就走的文化“自由行”

导语 //

古建筑,是地上的文物

(请欣赏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

许多人到广西旅游,只知广西有个“桂林山水”。若扎堆去到桂林,在人挤人的嘈杂之中,早已没了感受“甲天下”自然之美的心情。

其实,旅游完全可以“不走寻常路”,自己开辟一条既自在又有内涵的文化旅游路线!

广西值得一游的地方太多了!我手里这本《广西古建筑地图》便梳理了300多处广西古建筑,有史前遗址,还有民国时期的防御工程,更多的,是不同民族文化在广西扎根落户的遗迹。

我们常说,建筑是地上的文物,它们是不会说话的历史书,它们所见证的,不仅仅是广西的历史,更是一部中华民族文化融合史。

1

历史溯源之旅

据宋元时期著名的历史学家马端临的《文献通考·舆地考》中记载,今天的桂林漓江一带为界线,“荔浦以北为楚,以南为越”,换而言之,桂北一带继承了一些楚文化的特点。

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派出任嚣和赵佗两员大将统一了岭南,即今天的广东和广西包括越南一部分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象三郡,值得注意的,这个桂林郡指的可不是今天的桂林城。

据考证,当时的桂林郡主要管辖着今天的广西东部、中部的西瓯人,桂林的郡治设在了“布山”。这布山在哪呢?通过贵港汉墓出土的十余件漆耳杯上所烙“布山”字样,可推断出如今的贵港,即为昔日的布山。

贵港距离今天的桂林有将近400公里的路程,当地人讲粤语、客家语、壮语等,而桂林当地人说的则是西南官话,文化差异相当的大。

而象郡则主要管辖广西的西部、南部和越南北部的骆越人。先秦时期,西瓯和骆越为当地两大族群,随着秦始皇的统一而归顺了中原王朝。

不过,他们被纳入中原王朝版图之前,就已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比如位于广西左江流域的宁明县的花山岩壁画,就是一个非常值得一去的地方。据专家考证,这些岩画绘制于战国至东汉时期,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整个花山岩画非常壮观,高44米,宽170米,面积达到了7480平方米,实在无法想象古人是如何攀爬在悬崖峭壁之上,完成这么大的艺术创作的?

画面大多数是人物,也有动物和乐器。看起来数量很多,但是相当有秩序,每一组都以一个酋长式的大人物为中心,周围是正身或侧身舞蹈的人群。值得注意的是,大人物身上都有佩刀,前面还有一只犬,看来无论哪个民族,都早已经和狗狗成为了好朋友!

如今,广西锣圩镇和城厢镇还保留着一种独特的古骆越祭祀舞蹈——骆垌舞。十几名师公戴着奇特的傩面具,踩着鼓点跳着奇特的舞步,还原古时骆越人的祭祀、祈福、出征、点兵、行军、打仗、招魂、驱邪等场景。

想必,骆垌舞所传承的,正是花山岩壁画中的舞蹈内容吧!

2

少数民族地区探秘

广西除壮族之外,还有苗族、瑶族、侗族、毛南族、仫佬族、京族等少数民族,这些民族拥有不同的文化和信仰,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便是喜欢载歌载舞。

特别是广西的山歌文化,早已飞出山窝窝,震撼了海内外。大部分的少数民族的山歌为单声部,而广西的侗族大歌却是罕见的多声部民歌,根据人员组合,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

侗族有自己的语言,现代学者普遍认为,他们古代百越的一个分支。他们有自己的社会组织和政治制度,比如古代侗族有一种叫“款”的社会组织,当发生外族入侵或盗匪掳掠时,村寨之间便会立即形成“合款”,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政治和军事上的联盟。

侗族最重要的建筑是“鼓楼”,有人说它是侗族的“族徽”,也有人说,它是侗族人的“心脏”。据说,建造鼓楼的梁、柱、枋等重要构件,一定是由族里最德高望重者来选定。

我想,这就是他们能够形成“款”的重要场所吧,光是柳州的三江县,就有180多座侗族鼓楼,只要敲响鼓声,其他村寨同声相和,可以想象会有多震撼!

位于三江县八江镇的马胖鼓楼始建于1928年,重建于1943年,楼高15米,共有9层屋顶,全楼形成一个多面体的宝塔,屋檐层层叠起,逐层内收,楼面均以青瓦覆面,顶层屋脊中央还有双鸟花型雕塑,古朴浑厚,美观大方。

最为奇妙的是,全楼没有用一颗钉子,全靠工匠预期对结构构件、构造的合理安排,如此多的零件相互穿插套叠、纵横交错,各个构件互相依托,严谨牢固,尺寸分毫不差,令人惊叹!

同样巧夺天工的还有侗寨的风雨桥,同样采用榫卯结构,完全不需要一颗钉子便能将木桥架于大河之上,屹立百年不倒!

三江现存有上百座风雨桥,其中,位于三江县林溪镇的程阳永济桥是三江最大的一座,全长64.4米,宽3.4米,高10.6米,以19间桥廊相连接,不仅可以为路人遮风挡雨,还是男女青年对歌的场所,同时也是小手艺人摆摊做小营生的地方。

其实,三江我是去过的,但读了这本书才发现,错过了不少好地方,除了鼓楼和风雨桥,还有和里三王宫、丹洲古城、高定侗寨古建筑群等等,看来,有机会还得去!

3

品味桂味岭南文化

如果上网搜索“广府式建筑”,它会告诉你是指大珠三角地区、粤西地区的建筑。而实际上,广西也有许多典型的广府式古建筑。

广西的发展过程,也是中国多民族不断融合的演变过程。广西和广东上古时期都属于古越国,其后数千年虽有汉族移民,但数量并不算很大。

直到明清时期,因各种原因,使得大批的汉人涌入广西定居,他们将外来的建筑文化也带了过来,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建筑风格的独特风貌。

其中,桂东和桂东南地区以广东军事移民为主,特别自成化以后,梧州成为了两广总督军门驻扎地,万余名广东士卒云集于此,再加上商贸往来,此地便聚集了大批的广东地区移民。

粤商不仅将岭南的语言带了过来,也将其精致的手艺和建筑文化都带了过来,如今,梧州、钦海防一带的居民说的都是粤语,他们传承着古老的广府文化,整条街、整个村庄都一派广式风貌。

广府式建筑又被称为“镬耳屋”,其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用于压顶挡风。

"镬耳屋"一般都是砖木结构,多采用青砖、石柱、石板砌成,青砖和麻石用来砌墙,采用阶砖铺地,外墙壁会用花鸟或人物图案作为装饰。

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凸"字。据说,这个顶的收口处理工艺,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也是造价最贵的地方。

这种建筑非常科学,既通风透气,又可挡风入巷。如果发生火灾,此高耸的山墙还可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至少可以拖延些时间,把火扑灭!

位于钦州灵山县的苏村古建筑群便是典型的广府式建筑,它始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已经有400多年的历史,整座村落建筑整体保存完好,规模宏大,置身其中,恍惚有种穿越之感。

通过这规模宏大的古村落,我们便可以感受到这些广府人当年是多么勤奋努力,他们不仅在此扎根落户繁衍生息,还把岭南人注重休闲和享受的生活方式也搬了过来。这里的石雕、鱼池,配合着这里的山山水水,俨然形成了一座独特的桂味岭南园林。

4

结语

就整体的文化而言,你很难给广西下一个定义,它的内涵实在是太丰富了!

当然,“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城”同样也是历史文化名城,除了山水,它的历史文化底蕴也相当厚重,有机会再给大家捋捋桂林的历史文化路线!

随身带上这本《广西古建筑地图》,像打开“藏宝图”一样打开它,你还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走到哪玩到哪儿的旅行,像找寻一个个散落于各地的文化瑰宝一般,去发现美!相信,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行”方式,给您带来的惊喜会更多!

说明: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广西侗乡鸟巢
中国最美风水村(广西篇)
从广东出发| 贵广、南广两条高铁线,带你邂逅最美山水大戏
广西传奇人文24:贵港是西瓯之地,桂林郡郡治会从桂平迁往那里?秦始皇设岭南三郡的时候,为什么不把桂林郡郡治设在如今的贵港?
布山县治贵港说质疑(转)
2016年8月最绝美的古村落都在广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