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人最好的状态:不乱于心、不困于情

丰子恺先生曾说:“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

一个人的状态可为物所惑,为情所困。

但如果能够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心平气和,状态则更佳。

正所谓不乱于心,不困于情,往往是一个人的最好状态。

01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醒读

清朝名臣曾国藩,可谓是一生跌宕起伏。

青年时屡次会试未中,最终考了7次科举方成为朝中大臣。

他走入官场,手握权势,创立湘军,战绩显赫,最后却被废除兵权。

经历过人生的大起大落,他坦然从之。

曾国藩云:“得失有定数,求而不得者多矣,纵求而得,亦是命所应有。安然则受,未必不得,自多营营耳。”

纵有“求而不得”,但其存在乃身外之物,终其得失在于心。

不乱于心,心看开了,便是怡然自得。

不要因为得失而乱其心,属于你的,自然会来;不是你的,何必强求。

人生自有其浮沉,或高潮,或低谷,面对得失,从容应对,坦然接受。

真正的高情商,不因低谷而气馁,不因高潮而狂妄。

人这一生,所谓的“拨开云雾见月明”,其实就是自己的内心看开了。

当你学会遇事不乱于心时,得失随缘,自得月明。

所以,不如得之坦然自若,失之淡然自如,一切顺其自然,既来之则安之。

02

不宠无惊,豁然开朗

醒读

《菜根谭》中写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唐太宗在位时期,卢承庆掌管官吏考绩评功。

期间,一位负责运送粮食的督粮官由于沉船事故而受罚。

卢承庆在对他考绩评功时将他评定为“中下”等级。

但该督粮官得知此事后面不改色,辱而不惊。

而后卢承庆又将其评为“中中”等级,对方非但没有感谢,也依旧没有任何神色。

最后因为这位督粮官荣辱不惊,镇定自若,并未感情用事,卢承庆将其考评改为了“中上”等级。

因为宠辱不惊的态度,督粮官非但没有降级,反倒成功升级。

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如果你一直执着于奖惩,又如何得到更好的突破和发展?

荣辱固然重要,但并非你人生的全部。

更何况人的一生,不会都是荣宠,更不会都是惩罚。

辱非可耻,相反,这是督促人们反省和前进的动力;

宠非可荣,相反,这是教会人们谦卑和谨慎的方式。

所以,对待宠辱,当是不惊不喜,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阻于行。

只有不宠无惊,方可豁然开朗;宠辱释然,方可随心而欲。

03

不念过往,不负当下

醒读

苏轼于《定风波》云:“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不必回首,过去的已然成为过去,人生尔尔,白驹过隙,不念过往,不负现在。

一个人如果总是沉溺往事,耿耿于怀,那该如何去欣赏前路的风景;

如果总是困于感情,拘泥过去,又怎能拥有好的现在和新的开始。

凡成大事者,往往不念过去,不负当下,不困于情。

因为他们有勇气放下,重新开始的斗志更加强烈,不为二三事所困扰,他们勇于前行;

因为他们不和往事纠缠,不和自己较劲,不给自己添乱,没有了内心的负担,前行的路也变得更加坚定。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

没有一个人的过去是完美的,而放下过去的伤痕,迎接的便是阳光和温暖。

任何感情或喜或悲,人来人往,或伤痕累累;人走茶凉,或耿耿于心。

而过去终成过眼云烟,不妨选择放下。

不念过往云烟,不溺过去之情,不负当下光阴,不畏将来路远,才是人生该有的态度。

丰子恺的这句话让人通透清醒: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

人生在世,路遇荆棘或繁花,但以何种姿态去面对,归根结底由你的内心决定。

其实人生不过如此,得失坦然待之,宠辱不惊处之,过往不念淡之。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便是人生最好的状态。

与君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转载]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