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简述
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而无器质性疾病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早饱感、上腹胀痛、上腹灼热感、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
可能与胃肠动力障碍、内脏感觉过敏、胃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精神和社会等因素有关。
治疗以缓解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目的。

起病多缓慢,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常以某一个或某一组症状为主。多数患者有饮食、精神等诱发因素。
表现为餐后痛,亦可无规律性,部分患者表现为上腹灼热感。
上腹痛、餐后饱胀、早饱常与进食密切相关;上腹痛多表现为餐后痛或灼热感,亦可无规律;餐后饱胀是正常餐量即出现饱胀感;早饱是有饥饿感但进食后不久即有饱感。
多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

诊断标准:
①有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症状之一种或多种,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罗马Ⅲ标准规定病程超过6个月,近3个月症状持续);
②上述症状排便后不能缓解(排除症状由肠易激综合征所致);
③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
根据临床特点,罗马Ⅲ标准将本病分为两个临床亚型:
①上腹痛综合征:上腹痛和(或)上腹灼热感;
②餐后不适综合征:餐后饱胀和(或)早饱。两型可有重叠。
诊断程序:
45岁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有消瘦、贫血、呕血黑粪、吞咽困难、腹部肿块.黄疸等;消化不良症状进行性加重。
45岁以下且无“报警症状和体征”者,可选择基本的实验室检查和胃镜检查。亦可先经验性治疗2-4周观察疗效;诊断可疑或治疗无效者有针对性地选择进一步检查。
鉴别
与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的各种器质性疾病如消化性溃疡、胃癌等;
各种肝胆胰疾病;
由全身性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的上消化道症状如糖尿病、肾脏病、风湿免疫性疾病和精神神经性疾病等;
药物引起的上消症状如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其他功能性胃肠病和动力障碍性疾病如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綜合征等。

同时有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及其他功能性胃肠病并存,为症状重叠。

一般治疗
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烟酒及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避免食用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
兼顾心理治疗。
失眠、焦虑者可适当服用镇静或抗焦虑药物。
药物
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主要是经验性治疗。
1. 抑制胃酸药     
适用于上腹痛、上腹灼热感为主要症状者,可选H2受体拮抗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2. 促胃肠动力药    
适用于以餐后饱胀、早饱为主要症状者。
疗效不佳者,抑制胃酸药和促胃肠动力药可换用或合用。
3. 助消化药    
消化酶制剂可作为治疗消化不良的辅助用药,改善与进餐相关的上腹胀、食欲差等症状。
4.抗抑郁药    
疗效欠佳而伴随精神症状明显者可试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功能性消化不良是什么情况,该如何诊断、治疗、预防,来了解一下
功能性胃肠病
功能性消化不良,药物怎么选?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
【科普】腹胀、恶心?别轻视!这类患者约占门诊患者40%-50%!
胃肠功能紊乱有哪些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