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连载】中国各朝代的服饰与妆容——汉朝

服饰篇:

汉朝(前202年-220年)是继秦朝之后的大一统王朝,分为西汉、东汉时期,共历29帝,享国405年。汉武大帝时期武功之盛,四夷宾服,其他人敬畏我们,因此称我们为汉人。不过中华的传统服装被称为汉服并不是指汉朝的服饰,而是指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汉朝时期,人们为了追求更高的服饰生活水平,已经设立了较为系统化的管理机构。其有官营和民营之分,所供应的对象也会有明显的不同。主要有三个部分组成,包括蚕室、织室和服官。即有人负责养蚕,蚕吐丝后,会将丝送到专门的纺织加工厂进行编织、针绣等一系列工序。衣服生产完毕,不代表服饰制作完成,最后一个环节则需要把所有生产完成的布匹进行等级区分,因此就有了分类的叫法。

(仇英的《汉宫春晓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朝的纺织机械非常出名,有纺车、布机提花机等;有了这些机械,人工得到了缓解,纺织的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织染、刺绣等工艺也都得到了较快发展汉朝的丝织品样式五花八门,据统计,市面上有近20种类型。汉朝的百姓在服饰方面也有了更多的选择。

值得一提的是,汉朝丝织业发展得如此迅速与当时政府的支持有很大的关系。汉朝同时因为外交政策等原因,丝织文化也走向了国际。其中像北方的匈奴、西北的中东等地,对于汉朝的丝织品都是极其的喜爱的。其中锦、绣、布、纱、绫、罗、绸、缎更是广受好评。

汉朝以布衣材质为主。并结合汉朝特有的时代背景——“文景之治”统治风貌下的朴素之风,形成了独特的服饰审美文化。汉朝服饰整体的特点是:外衣领大,领口很低,穿着时要显示出中衣的领型。比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须露出来,最多达到三层以上,故称为”三重衣“。白色面料做里,袖口宽大,衫无袖。汉朝服装配饰极为考究,如腰带所用带钩以金制成各种兽形——螳螂形或琵琶形等。形象十分生动有趣,是衣裳中间显要的装饰物。汉带钩从形、颜色和工艺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设计制作精美。颇受男人们的喜爱,佩戴者众多。汉代男子配刀,但所佩之刀有形无刃,因此失去了实际的价值,主要是为了显示仪容。

和秦朝一样,汉朝也会区分礼服和常服。祭祀及各类重大场合穿礼服,平时穿常服。汉朝的服饰样式繁多,常服大体分为深衣、袍服、和襦(短衣)等。除此之外汉朝的衣服有襜褕(直裾单衣)、裙(下裳)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朝妇女的礼服,仍以深衣为主。颜色方面,按照季节的不同分为春青,夏朱,季夏黄,秋白,冬黑。不过西汉仍然流行秦时的曲裾深衣,即开襟是从领曲斜至腋下;不过在西汉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长可及地,衣摆一般呈喇叭状,行走的时候不会露出鞋子。由于衣服通身紧窄,能够把女子身体的曲线美很好地凸显出来。看起来华贵大方、端庄优雅。汉画像上精美的绣纹是贵族们区别于他人最大的不同。

        (曲裾深衣,图片来源于网络)

同时在西汉也出现了直裾深衣,只是到了东汉才以直裾深衣为主,男女均可穿着。之所以有这样的改变是因为汉昭帝时期的霍光擅权。而皇后又是他的外孙女,霍光希望皇后能够尽快有子嗣,但是后宫女子众多,好多人只穿裳或者无裆裤。皇帝想要干什么太方便了。于是就将裤子普及了。有裆,分前后,用带子系住。这种连裆裤被称为穷裤,又叫绲裆裤。由于连裆裤的出现,慢慢就没必要用曲裾的方式把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了。于是到了东汉时期,慢慢就以开襟从领向下垂直的直裾深衣为主了。但穿直裾会露出裤管,在汉代会被认为是无礼的行为,因此不能作为正式礼服。

          (直裾深衣,图片来源于网络)

两汉时期的深衣通过色彩、花纹、质地、头饰、佩饰等来表明身份的不同。除深衣外,还有一种服装叫“袿衣”,样式大体与深衣相似。因为在衣服底部由于衣襟绕转形成两个上宽下窄形状像刀圭的装饰,故而得名。是汉代宫廷贵妃礼服。

深衣与袍服颇有差异,前者上下分裁,效果相当于把上衣下裳连成一体;袍服则不分上下,基本失去了上衣下裳的意义,后来袍服逐渐被接纳为一种稳定的服饰式样,与上衣下裳的服制并行不悖。

汉代的袍服的主要样式有禅衣(单衣)、诸于、袍、短衣等。以大袖为多,袖口有明显的收敛,领、袖都饰有花边。袍服的领子以袒领为主,大多裁成鸡心式,穿时露出内衣。袍服下摆,常打一排密裥,有的还裁制成月牙弯曲状。

禅衣是一种单薄的长袍,是汉朝一般地主和贵族的常服,也可以用作官员朝服,但只能作为衬衣,穿在袍服里面。禅衣又有曲裾直裾之别。先秦时期,中国服饰还未出现连裆罩裤,因而“续衽钩边”的曲裾深衣较为流行。曲裾禅衣男女皆适合,但从曲裾深衣的设计上来看,其更适合贵族女子或是有钱人家的女子穿着。

          (素纱禅衣,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内衣的改进,先秦的曲裾的“续衽钩边”已经显得多余,因此又出现了下摆垂直的直裾,又被称为襜褕。

袍是一种类似襜褕的服装,不同的是袍有里(复衣),类似于后世的夹袍。袍里多用素纱。中间可以填之棉絮以加强保暖作用。不过棉花此时还未传入中国,所以汉朝时只有用蚕丝制作的丝绵,往衣物中填充丝绵、稻草等是当时重要的一种御寒方式。

袍也有多种样式,不同的阶级穿不同的袍。皇帝穿着的为龙袍,其特点是盘领、右衽、黄色;文武官员用作公服、朝服的袍叫做官袍;民间用于日常生活的袍叫做民袍。一般富人所穿的袍是纩袍,用上等棉絮填充;平民穿的袍粗糙低劣,被称为“缊袍”。在汉朝,官僚地主穿缊袍会被当做清贫乐道的表现。

内衣类服装的代表是杉和尃(原字是衤尃)。杉即单内衣,又称为单衣、汗襦、类似于今天的背心。其作用在吸汗,《释名》曰:“身受汗垢之衣也”。外短衣的代表则是襦和袭。襦是一种及于膝上的绵夹衣。汉代男子之裤有裆, 女子则无。因此女子经常穿着为上襦下裙。上襦较长,下裙只到膝盖位置,直到汉末才出现了上襦甚短而下曳长裙的风俗。劳动男子常服是上身穿襦,下身穿犊鼻裤,并在衣外围罩布裙。这种装束不分工奴、农奴、商贾、士人都一样。

汉代宫廷中崇尚短衣,因此襦成为贵族子弟中最受欢迎的便服之一。襦短仅至膝,所以一定要穿绔(裤子),绔以珍贵的纨来做,因此称纨绔。后来纨绔弟子成了浪荡公子的代名词。大约到东汉以后,人们开始在襦上绣织各种图案纹样。古诗文中“绣腰襦”、“罗绣襦”等都是指这种服装。

没有著绵絮的短上衣,则称为袭,或作褶。袭的形制出自左衽之袍的胡服。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北方游牧民族的服装就开始被引入中原。由于其多着短衣小袖、小口裤、一般圆领翻领,左衽。十分便于骑射和作战,因此在边疆地区十分流行。为了在适合边疆严寒的气候,边疆的袭也开始填充棉絮了。南方少数民族的服饰则更加绚丽,其擅长刺绣,绣工细致精湛,极具观光价值和艺术价值。现在的西南云贵地区的少数民族依然保留有蜡染、刺绣等传统的手工技术。

此外,汉朝服装还有一种常见的款式就是半袖。也就是短袖的外衣称为“半袖”,穿时外着短袖内着长袖。半袖的袖口有两种形式:一种宽大平直,没有装饰;另一种则会在衣袖边缘绣上装饰,并施加折裥。

汉朝的妇女穿着的裙子样式也多了,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西京杂记》中载:“赵飞燕为皇后,其娣遣织成上襦,织成下裳。”赵飞燕曾穿过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也叫“留仙裙”和现在的百褶裙差不多,衣着非常华丽。据说,汉朝宫廷当中还有一种广袖流仙裙(也许是南越进贡的“云英紫裙”),估计是太过艳丽,一般人也穿不起,后来消失了,成为了民间传说。

汉朝富贵人家穿用动物皮毛制成的裘衣,如狐、犬、羊、鹿、貂、兔等。

由于身份和职业以及场合的不同因此出现各种的职业服装,我们将这些服装统称为特种服装,主要有军服、囚服、丧服、祭服等。

汉朝时期虽然织绣技艺很成熟,但产量却不高,而且价格昂贵,因此只有达官贵人能够穿着丝绸织造的衣服。一般人家穿的是短衣长裤,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做的短衣]。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做“布衣”。因此,“布衣”和“衣褐”也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名词。由于汉朝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因而不准穿丝绸等华丽的服装。不过由于商人经济实力较强,他们往往会突破政府政策的限制,以至于“服文组彩牒,锦绣绮纨”。这说明官方的规定和现实生活尚有一定的差距。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下层人民赤身裸体,仅穿一条下裳劳作是常见的事。如山东省沂南画像石中的舞剑的杂技艺人,就是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这种短裤称之为“裈”,是当时下层人民常常穿用的。贫贱劳动者穿的则是另一种短裤,比“裈”更短小的是“犊鼻裈”,它只用一块三尺长的布帛围在腰胯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对于礼服方面的话,汉初总体承接秦制;一方面战乱之后,汉初的几位皇帝都信奉黄老的“无为而治”,以休养生息为主;另一方面,汉高祖刘邦本身就不拘小节,经常会叉着腿坐着,并且还曾用儒生的高帽当尿盆小便,因此其对于礼节没有过多讲究。汉初冠服清一色的黑,宽袖束腰。对一般服装,也没有什么禁例,等级区分并不明显。不过规定一般人不可以戴刘氏冠,即刘邦当亭长时用竹皮自制的一种冠。所谓“爵非公乘以上,毋得冠刘氏冠”(汉分爵位十二级,公乘为第八爵)。后来经叔孙通的说服,才叫叔孙通去制定礼仪。

冠服也就是在正式场合的礼服,包括祭服、朝服等。汉明帝的祭服、朝服制度包括冠冕、衣裳、鞋履、佩绶等,各有等序。他们的礼服都有十分明显的标志,以彰显其豪华和尊严。这个时期也增添了对服饰花纹图案的限制,追求极简减繁。因此也体现了大气、简练的服饰风格。

汉朝绣纹精美花样繁多,有龙纹、花纹、云朵纹、几何纹等等,属于贵族的有龙纹、凤纹、日月星辰、花鸟鱼虫、龙凤龟蛇。在封建社会,'龙’是作为皇帝的象征,它有着不可侵犯,凌驾于百姓之上,操纵着世间的一切权威。'凤’是皇后的象征,'凤’被古人称之为神鸟之王,姿态清高、雍容华贵。预示着世间一切美好的事物。因此,'龙凤’纹样多装饰于宫廷及贵族的服饰上。”以及上古就留下的十二章纹路大多数的纹。皇帝的礼服花纹用全份十二章,而诸侯和大臣可以用八章、六章等。

冠冕和佩绶是其中最重要的等级象征。同时,汉代承袭了自周朝以来的官绶制度,官员们要佩戴绶带,这样就可以看出官员们的品秩等级。

冠帽作为一个人或一个阶层身份地位的象征,在官场中对于官员来说是一个更能体现其威仪的“标签” 。男子二十行冠礼就需要戴帽子,但是帽子不能随便戴。其中不同的官职对应不同的冠帽的名称与官阶也基本上是一致的。有冕冠、长冠、委貌冠、爵弁、通天冠等16种。冠与冠的制作工艺各不相同,文官儒雅、武官威猛,因而文武官员冠的区别主要体现在饰物上,并且武冠与巾帻合戴可以把整个头部包起来。冠的用途也很有讲究,长冠被用作官员们祭祀时戴用;委貌冠用于公卿诸候大夫参加重大礼仪活动时戴用;通天冠、远游冠、高山冠和进贤冠是帝王和官吏儒生们日常穿戴的;普通人戴巾,干粗活的才会戴帽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汉武帝时期由于实行了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学思想并且汉武帝时期“君权神授、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服饰色彩上也体现的淋漓尽致。其一直非常热衷于探讨成仙不老之术的各种方式,其中以服饰仿仙人是最为典型的表现形式。并且开始“改正朔、易服色”。这个时期服饰承载着“礼治、道统”的思想,在对服饰颜色和图案设计上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古代布料染色遵从阴阳五行信仰,贵族阶级以暗淡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简约秀美的高贵气质,并且认为浅色较为低俗。《周礼》中就有记载,在汉朝时以红、紫为尊,青绿色较次,“散民不敢服杂采”。 到了西汉后期开始,才允许平民身穿青色、绿色服装。而色彩搭配以单色和独色为主。以炎赤两色并重,表现出神气凛凛不可犯的神界。

汉朝龙袍冠服的颜色也是等级制度的重要体现。秦朝规定“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汉初,随秦制,从水德,尚黑色。汉武帝时,官方改土德,尚黄色。王莽改制时期认为汉衰缺火,应火德,尚红色。实现了“色彩之美”与“德行合一”的高度契合,成为汉朝服饰遵循的定律。

          (汉朝龙袍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汉朝人们觉得赤黄色和当时的思想观念符合,也代表的是一种金木水火土中尊贵的元素。所以不论是皇帝也好,还是女性中身份地位更加崇高的太后和皇后也罢,因其身份尊贵,所以其冠服颜色都是赤黄色。像一些嫔妃或太妃都不可采用这种正统的赤黄色。然后再看诸侯和受宠的朝中大臣,他们一般都是穿深红色。像诸侯王,拜见天子去商量国家大事时,于正常且严肃的场合中,所穿冠服都是深红色,往往会略带一些黑色。这是当时等级制度中明确规定的冠服色彩选择搭配的标准。

再往下就是贵族和普通的大臣,绿色的冠服在这一等级身份中是最为常见的紧接着就是一些对国家建有功勋的将军或者其他的武将,冠服的主流色是紫色。再往下身份地位划分得会更加详细,但主要冠服颜色不会超过青色、黑色和黄色这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的冠服也标志着他们的身份不再是极其尊贵的,往往需要服务于上层人士。

                   (图片来源于网络)

汉刘秀时期的官员会在袍服外佩挂“组”、“绶”。“组”是官印上的绦带,绶”就是官印上用彩丝织成的长条形状的饰物以绶的颜色显示身份的高低,而且官员平时会随身携带官印,装于腰间的鞶囊中或系于腹前及腰侧,故称印绶。

汉朝规定皇帝、太后、皇后的佩绶是赤黄色,诸侯王的佩绶是深红色,诸国贵人、丞相的佩绶是绿色,公、侯、将军的佩绶是紫色,紫色以下分别是青色、黑色、黄色。普通老百姓的服饰色彩只能用复色,如茶褐色、黄棕色、棕色、灰色、银灰色和粉绿色。皇后的祭祀服是:上衣用绀色,下裳用皂色。皇后的蚕服,上衣用青色,下裳用缥色(浅黄色)。

但汉朝时期有一段时间比较推崇节约理念,举国上下都是素衣白布做成的服饰,但这也仅仅只是汉朝统治历史中的一个小插曲。

由于汉朝实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商人的社会地位低下,因而不准穿丝绸等华丽的服装。所以对于当时下层人民来说,最普遍的衣着是用毛、麻织的粗布裁剪的短衣。当时,把粗麻布做的衣服叫“短褐”或者“布衣”。因此,“布衣”和“衣褐”就成了平民百姓的代名词。不过由于商人所的经济实力较强,他们往往会突破政府政策的限制,以至于“服文组彩牒,锦绣绮纨”。这说明官方的规定和现实生活尚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古代的丧服为白色,秦汉也如此。《汉书·高祖本纪》曰:“寡人亲发丧,兵皆缟素”。但是穿白衣的并非都是丧服,汉时官吏被免为民则穿白色的服装,称为“白巾”“白衣”。久而久之,人们将诸司亭长之属等这种比较低级的官吏称为“白衣”,最后一般平民亦称作“白衣”。

汉朝太皇太后、皇太后,进入宗庙祭祀的时候穿的庙服是深衣(衣裳相连)。绀(深青带赤色)上皂下;蚕,青上、缥下(青白色),基本看不见领袖,且领袖边缘都会有花纹作为装饰。头上戴有头巾、发簪和耳饰。皇后的庙服和太皇太后、皇太后穿着的款式差不多,只有头饰和花纹是不一样的。皇后需要结发,插步摇,戴发簪和耳饰。《后汉书》载:“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服,绀上皂下,蚕,青上缥下,皆深衣制,隐领袖缘以绦。剪氂帼,簪珥耳珰垂珠。”
贵人穿蚕服(和周代的鞠衣差不多),纯缥(淡青)上下,深衣。戴有大手结和黑色的玳瑁首饰,又加簪珥。长公主会见客人时也会穿蚕服,头上戴步摇,公主也有大手结,皆有簪珥。从公主封君以上都有带绶(一种丝带),以彩色丝带为系腰,由于地位等级不同颜色也会不一样。
除了祭祀宗庙穿着华丽的衣服,在汉朝公、卿、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夫人皆以蚕衣为朝服。

然而在服装的样式上,似乎没有严格的制度。从出土的汉代陶俑及画像砖石来看,劳动者或束发髻、或戴小帽、巾子,也有戴斗笠的,身上穿的服装,几乎全是交领,下长至膝,衣袖窄小,腰间系巾带,脚穿靴鞋,还有不少赤足者,反映了这个时期劳动人民的生活状况。

汉朝的鞋履也有严格的制度:凡祭服穿舄、朝服穿率、出门穿屐。妇女出嫁,应穿木屐,还需要在屐上画上彩画,系上五彩的带子。

秦朝的车、骑、卒均有不同的服装,士兵、将军、御手等不同身份的军人也有不同的装备。其主要的装束有卷尾饰、组缨、长袍、甲胄、护胸、护腿、方扣翘尖鞋、皮靴等。汉承秦制并略有发展。汉朝时期因为冶铁技术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此时铁铠甲已经基本取代了皮甲的地位,成为了主要的装备之一,不过通常还会配备皮革固定甲衣。秦朝到西汉的军服多为黑色,而东汉则改为了红色,《论衡·谢短篇》载:“吏衣黑衣,宫阙赤単”,表明东汉的宫廷卫士也开始身穿红衣。汉朝的士兵肩膀上还出现了标志等级符号的肩章。

汉朝士兵内里穿着常服,士兵和级别较低的将领穿着以直裾为主,级别较高的将士以及谋士、贵族等存在着穿曲裾的现象。

            (汉朝兵佣,图片来源于网络)

秦汉时期的囚犯也有不同的服装。秦汉时期的囚犯的秋衣被称为“赭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汉书·刑法志》所言的“赭衣塞路”也就是囚犯众多的意思,司马迁也在《报任安书》中说“衣赭衣,关三木”,说明当时人们将穿赭衣作为囚犯的代称。西汉时期会将囚犯的罪名书写在其衣背,“怜其衣赭,书其背”。但是发配边疆的刑徒的服装则较为自由,《居延汉简》中记载刑徒冯宣被发配边疆时,并没有穿赭衣而是黑袍、白布裤、白皮制鞋。

妆容篇:

自汉朝起,化妆品制作技术逐渐成熟和发达,而且从皇帝到平民百姓都非常重视妆饰;妆容造型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是素装时代到彩妆时代的重要转折点。

汉朝人崇尚“粉白、黛黑”,但由于条件的限制,她们往往取用天然的“化妆品”去修饰自己的面庞,比如将食用的米粒细细研磨用来敷面,这种粉底更加健康,但增白的效果并不明显;当时许多女子选用铅粉来敷面,这种矿物粉虽然有毒,但它却有较强的增白效果。

燕支(胭脂)引进后,汉朝就开始大胆尝试红妆,不过那时候的“红妆”还有一个它本身的名字,那就是“慵来妆”不仅要擦粉,还要施朱,浅画双眉,鬓发蓬松而卷曲,给人以慵困、倦怠之感。甚至很多男子都以涂脂抹粉为乐。

                   (图片来源于网络)

石黛在汉朝使用非常的广泛,在汉墓中曾多次出土用以研磨黛的石砚这是一种黑色的矿物,将“黛”放入水中溶化,就会得到像墨一样的东西,然后就可以用它来画眉了。对于眉妆来说,两汉时期可以算是上承前秦列国之俗,下开魏晋隋唐之风,开辟了中国画眉史上的第一个高潮。汉朝时期的眉形,除了大家常听说的远山眉、蛾眉之外,还有一个比较流行的长眉。这样的长眉就和它的名字一样,纤细修长。虽说它与其他眉形看似有很大的区别,但是它也是从蛾眉演变而来的。长眉的眉形在目前看来依旧是非常符合现代审美的。同时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八字眉、惊翠眉、愁眉、广眉等诸多分类。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引领了“远山眉”之风。

朱砂是汉朝美人们的唇妆用品,在汉朝刘熙《释名·释首饰》就提到汉朝女子的唇部妆容“唇脂,以丹作之,象唇赤也”。丹是一种颜料,也就是诗词歌赋中的朱砂,汉朝的唇脂就是用朱砂和动物脂膏制作而成,既能保持唇部的光泽,又增添了艳丽的色彩,是一种深受汉朝女子所喜爱的化妆品。西汉时期最为特色的大概就是嘴唇的形状,形似“咬唇妆”。在描画这样的唇妆时,往往需要先在嘴唇上擦粉,将嘴唇涂成和肤色相近的白色,然后再去描画新的唇形。唇厚者可返薄,口大者可描小。

西汉时期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董仲舒开始从制度层面确立女性对男性的依附关系,提出“阳尊阴卑”“三纲五常”等学说,从此中国女性就开始追求一种所谓的“女子以弱为美”。因此为了顺应这种思想,女子的妆容也从西汉的淡雅逐渐开始转向东汉的柔媚娇弱。

此时的妆容换成了较为粗的眉毛,脸颊腮红晕满。这个时期女子多以朱砂作为腮红的彩妆用品,会让自己带有娇弱之感。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汉朝,妇女有一种妆叫白妆。白妆就是不施胭脂,单以妆粉敷面。如《中华古今注》记:“梁天监中,武帝诏宫人梳回心髻……作白妆,青黛眉,有郁髻”。

另外“啼妆”也风靡一时,相传是东汉权臣梁冀的妻子孙寿独创。就是眉毛是八字的,前面高后面低。用油膏薄拭目下,因为油膏它是永远都不会干的,就好像永远挂着一道泪痕,像刚刚哭完、梨花带雨的感觉。

                      (图片来源于网络)

她的发型叫堕马髻。是一种梳得特别松散的垂髻,而且在发髻的后面还会有一缕垂髾垂下来,缥缥缈缈的,就好像刚刚从马上掉下来,发髻摔松了的感觉。在步态上流行折腰步。就是躬着腰走路,而不是特别挺拔地走路。龋齿笑,笑的时候像牙疼一样捧着嘴笑“以为媚惑”。

为了使得面部的妆容拥有更加迷人的魅力,女子还喜面靥,由前一篇文章可知这种面窝起初是为了标记后妃月事的,后来宫女和舞姬纷纷效仿做面妆并传到民间,才成为一种妆容。这是汉朝妇女施于面颊酒窝处的一种妆饰。本来女子一笑露出酒窝就会异常的美丽,而在上面点上红点,则更能凸显出它的美丽之处。在汉朝的诗词歌赋之中,对于面靥的赞美也是很多的,比如繁钦的《弭愁赋》:“点圆的之荧荧,映双辅而相望。”傅玄的《镜赋》:“点双的以发姿。”可见这种妆法会使得女子的风姿更加富有美感。

为了使得妆容更加美艳动人,汉朝的女子还喜欢使用花钿。花钿又被称之为面花或者花子,是一种可以贴在脸上的装饰品。大多以彩色的光纸、云母片、金箔等为原料,制成圆形、叶子形、桃形、梅花形等贴在面部,色彩斑斓,精美非凡。

汉朝贵族女子的头饰常见有笄簪、钗、华胜、步摇等。簪,汉朝时,头发都是绾成髻的,绾髻之后要用簪将其固定,所以,簪在当时几乎是所有人都需要的头饰。《后汉书·舆服志下载: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簪“以玳瑁为擿,长一尺”。

        (西汉金步摇,图片来源于网络)



此为【连载】文章,感兴趣欢迎关注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漫谈中国古代服饰之变迁
中国汉朝时期的人们都穿什么样的衣服?可能和电视剧上有所差别
汉朝人的服饰
中国古代服饰特点及演变
汉代的服饰
服装欣赏之韩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