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跟我学中医| 儿童乙脑、流脑要防“痉”



儿童是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的易感人群,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又会导致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特征的痉证发生。



一、临床表现


痉证以肢体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主要临床特征。男女老幼均可发病,发病多数较急,也有慢性久病者。临床表现多样,轻者仅轻微项背强急,或仅限于某一脏腑、经络出现一定范围的拘挛、强急。邪壅经络,以发热胸闷,腹胀便秘为主;温热致痉以喷射性呕吐,自汗,口渴喜饮,两目上视,昏厥,谵语,牙关紧急为主;阴血亏虚是因禀赋素虚或失血失液、病后而发,伴神疲、气短、自汗等症。


二、病因病机


1.邪壅经络。风寒暑湿燥火“六气皆能致痉”,若患者感受外邪,留滞壅塞于经络,气血不能运行,筋肉失养而拘急发痉。


2.热甚发痉或外感火热之邪,或情志过激,内生肝火等,若火热炽盛,必耗灼阴津,筋脉失濡而挛急发痉。


3.阴血亏损多由误治或它病所致。临床若因误治,汗、吐、下太过,阴精耗散;或产后失血或汗证、血证、呕吐、泄泻、久病体虚等,伤精损液,导致津伤液脱,亡血失精,筋脉失养而成。即常说的阴虚生风、血虚生风。


4.瘀血内阻。多因患者病久入络,络血不畅而瘀,或外伤瘀血内阻,新血不生,进而闭阻脉络,血不养筋而发病。


5.亦可见因阳衰寒化所致者,即阳衰不能化精生血,筋脉失荣,渐生痉病。


中医认为,痉证为筋脉之病。肝主筋,脾土可营肝木,肾水可滋养肝木,本病与肝、脾(胃)、肾及督脉密切相关。总之,或虚或实,筋脉失养而挛急为其基本病机。


三、诊查要点


1.患者多突然起病,以项背强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张为显著临床表现。


2.发病前多有外感或内伤,或它病之后发病的病史。


3.必要时做脑脊液等检查,有助于痉病的诊断。


临床治疗时,首先要辨别外感内伤致病。外感所致者,多有恶寒发热,脉浮等表证,即使热邪直中,虽无恶寒,但必有发热、肢体疼痛等表证。内伤所致者则无表证。其次要辨别虚卖寒热。痉证有寒热虚实,一般外邪壅滞经络、热盛发痉、瘀血内阻的患者发病属实证,抽搐频繁有力且幅度大;产后失血、汗吐下后、久病体虚的患者发病属虚证,手足蠕动而无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三节 痉病
痉病
经络肢体病证>>痉证
中医内科学讲稿肢体经络第二节痉 证
痉证
痉病诊治精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