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猪病防治】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的特点和防制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多病原、多病因和环境条件共同作用下的猪群呼吸道疾病的一种总称。在生产临床上有其共同的症状表现:比如咳嗽、打喷嚏、喘气(急促喘息)、呼吸困难等等。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养猪业的快速发展,由于饲养模式(限位栏)、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的不平衡、引种频繁、病原体变异的加速、免疫措施执行不到位、抗生素的滥用等多种原因,致使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频率趋于逐年上升之势,特别是断奶仔猪和 23月龄的育成猪高发,死亡率高达达10%30%,给养猪场造成不可低估的巨大损失。即使是没有死伤的猪只,在饲料转化率方面,生长速度方面,防治费用以及劳动付出方面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不仅造成饲料浪费,还延迟了出栏时间。

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本病的临床特点及防控对策方面给大家做一简单的分析。


01

1PRDC的感染特点

1.1 PRDC与呼吸道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其防御性密切相关

呼吸道包括上呼吸道(鼻、咽、喉、气管)和下呼吸道(各级气管和毛细支气管),几乎都是由软骨作支架形成的,其结构既能保证呼吸道的畅通,又可影响进入气体的速度,有利于颗粒沉着于气管上皮粘膜;呼吸道粘膜中含丰富的血管和粘液腺,有利于吸入气体的温度和湿度的提高,粘液腺分泌出的粘液对吸入气体中的尘埃和微生物具有吸附作用,然后借助上皮细胞纤毛运动向喉的方向移动而咳出。支气管粘液含有有溶菌酶,铁蛋白、溶解素等生化物质具有杀菌性质,这些生化物质能导致吸入呼吸道的微生物生化性失调而失去感染力;此外,上呼吸道分泌的TgA和下呼吸道分泌的TgG分别具有抗病毒和抗菌作用。

在病原微生微和外界不良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呼吸道的免疫防御系统会受到干扰和破坏,致使机体的自身防御功能下降,从而导致呼吸疾病的发生和扩散。如副猪嗜血杆菌可使猪发生急性化脓性鼻炎和粘液纤毛细胞消失;猪蓝耳病病毒破坏肺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猪伪狂犬病病毒可造成猪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的紊乱,干扰机体的免疫力;猪肺炎支原体破坏和麻醉呼吸道粘膜纤毛系统;猪流感病毒也会破坏呼吸道粘膜纤毛系统,从而损伤呼吸道上皮细胞。另外,发病猪的发热和厌食也会影响到机体的免疫力和抗病力。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一般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常在秋、冬寒冷季节,早春气温骤变、潮湿、闷热、通风不良、饲养密集、管理不善等条件下发生,实践证明,猪传染性胸膜性肺炎、猪气喘病、猪流感、猪肺疫、猪传染萎缩性鼻炎等在外界因素改变的情况下发病或病情加重。

在我国猪场有三个高发时期:一是在6-8周龄左右,体重在15-20公斤左右;二是在13-15周龄,体重在30-40公斤左右;三是在18-20周龄,体重在70-80公斤左右。在国外又称“18周龄墙”。

1.2 PRDC病原复杂

1.2.1 病毒性病原

常见的有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2型(PCV-2)、猪流感病毒(SIV)、呼吸道冠状病毒等。

1.2.2 细菌性病原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链球菌、化脓棒状杆菌、克雷伯氏杆菌等。

1.2.3 寄生虫性病原体

弓形体、附红细胞体、蛔虫、肺丝虫等。

1.2.4 其它病原和因素

肺炎支原体(肺炎霉形体、滑膜霉形体等);霉菌与霉菌毒素(黄曲霉毒素、T-2毒素、伏马毒素等)。

以上病原中,猪蓝耳病病毒和肺炎支原体是最主要的原发性病原,也是决定PRDC病程和病情的关键病原,其次是圆环病毒2型、伪狂犬病毒和副猪嗜血杆菌等病原体。

1.3 PRDC的发生受饲养管理、外界因素影响很大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发生的因素复杂,常为多因子引起,而且是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除病原体外,还有饲养管理、温度、密度等。

饲养管理:营养缺乏,降低猪的抵抗力,导致发病;日粮中含有污染成分,如霉菌毒素,可降低猪抵抗力,引起免疫抑制;日粮中添加低品质的脂肪或过量应用硫酸铜等可导致维生素A的消耗;不同来源的猪群混养、不适当的猪群流动、不实行全进全出制度、不清圈而连续生产等会形成易感猪群。外界因素:有害气体(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等);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猪群密度;灰尘,灰尘中常常有细菌、病毒和霉菌,是肺炎发生的主要诱因。

02

2PRDC发病特征

2.1 猪蓝耳病病毒感染

以厌食、发热、繁殖障碍和呼吸困难(急促喘气)为特征,主要危害繁殖母猪和仔猪,往往引起怀孕后期的母猪流产,或者出现死产和弱仔增多,仔猪尤其是哺乳后期和保育仔猪出现呼吸急促、最后衰竭死亡,病程较长的有部分病猪四肢出现瘀斑,耳尖和四肢末端发绀,严重的全身发紫。剖检主要病变为间质性肺炎。


2.2 猪肺炎支原体感染

主要症状为喘气和咳嗽。病变特征为:在肺中间叶、尖叶、心叶和膈叶前缘出现红色或淡紫色、两侧对称的虾肉样病变,肺门淋巴结肿大,灰白色。在感染本病的猪群中,临床病例死亡率不高,但容易继发其它疾病。


2.3 圆环病毒2型感染

主要危害812周龄的仔猪,感染病猪被毛粗乱,喜扎堆躺卧,食欲减退,个别呼吸急促,皮肤苍白黄疸,有时腹泻,渐进性消瘦,往往衰竭死亡,不死的也变成僵猪。剖检见淋巴结明显肿大(34倍),肺脏呈弥漫性间质性肺炎,变硬呈橡皮肺,肾脏肿大,上面可见白色斑点,偶有胃溃疡的表现。


2.4 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

特征性症状为患猪呼吸困难,咳嗽、喘气,口鼻流出泡沫样分泌物。病理变化限于肺脏和胸膜,以出血性纤维素性肺炎为特征,慢性病例可见黄白色结节病灶,常与胸膜粘连。


2.5 混合感染

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和猪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圆环病毒2型、副猪嗜血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肺炎支原体混合感染等可导致猪的免疫功能降低,也可导致呼吸道的天然抵抗力降低,从而使疾病更加难以控制。

03

3、PRDC防控措施

3.1 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

实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饲养密度合理,避免不同来源的猪群混养;猪舍要保持清洁卫生,定期消毒;防热降温,防寒采暖,防潮排水,通风换气;为猪提供适宜的温度与湿度,降低氨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定期对猪进行血清学监测,淘汰阳性母猪和公猪,减少垂直传播的机会;把好引种关,对引进种猪必须严格隔离检疫,确认无病,方可混群。

3.2 提高营养水平,增强猪的抗病能力

猪是通过摄取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机体代谢和生长发育,当营养物质缺乏时,由于可造成机体抵抗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抗体的产生和吞噬细胞功能,容易招致疾病。通过提高猪群的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等水平,提高饲料的质量,提高断奶猪的采食量,每天供给猪足够的饮用水,以提高猪群对其它病原体的抵抗力,从而降低继发感染的发生率。

3.3 做好免疫接种工作

PRDC相关的主要疾病大多数属于条件性传染病,其病原体在正常呼吸道内生产不良,而在呼吸道受到损伤时才侵入到损伤部位定居、增殖而致病。因此,疫苗应用于健康猪方可产生免疫保护作用,必须是在良好的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才能发挥疫苗的最佳免疫保护效果,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接种相关疫苗,尽可能免疫母猪,通过母猪抗体来使仔猪获得保护。猪场应检查和改进原有的免疫程序,注意加强猪伪狂犬病、猪瘟、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免疫接种,两种病毒性弱毒疫苗接种间隔时间应不少于7天,以避免产生免疫干扰作用。对于猪传染性胸膜性肺炎、猪支原体肺炎、猪传染萎缩性鼻炎等的免疫接种问题,应根据各猪场的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3.4 血清治疗

在管理措施不易提高的猪场,采用血清疗法来防治PRDC具有重要意义,即采用来自痊愈期和健康肉猪或母猪的血清,以56℃加热处理1小时,加入抗生素,对25周龄的仔猪进行腹腔注射,每头510毫升,能减轻病情和降低死亡率。

3.5 药物防治

建立合理的药物预防方案,切断疾病传播环节

(1)哺乳仔猪在31021日龄分别注射长效头孢噻呋钠0.5ml/头;

(2)断奶仔猪在2835日龄分别注射长效头孢噻呋钠1ml/头

(3)仔猪断奶前后各1,用纽呼欣(20%替米考星)2公斤+板青连黄散4公斤+呼优(麻杏石甘散)5公斤+维康舒1公斤/吨饲料,同时,可在饲粮中适当添加氨基维多补。停一周后,用板青连黄散4公斤+呼优(麻杏石甘散)5公斤+维康舒1公斤/吨饲料,再连用2周。

(4)怀孕母猪使用板青连黄散4公斤+利通4公斤+猪长乐2.5公斤,拌料1吨,每个月连用10天,可长期添加,以达到改善母猪体质,增强抗病力的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完整)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综合防治措施
学习!冬季猪场如何预防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
猪群老咳嗽怎么办?
猪场如何渡过多病之冬--PRDC问题
《猪病学》第九版精华摘要1
规模场防范冬季暴发呼吸道疾病系统方案解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