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次患癌,两次收获

两次患癌,两次收获
                                                                                                                            

 

                                                                                                         北京   沈士芳
     1993年,我被确诊为乳腺癌。那时是我先生因中毒或过敏罹患一种人类罕见血液病的第八个年头,为先生治病是我们这个三口之家的重中之重,我除了上班外的角色就是病人家属。首先是为先生治病的过程磨砺了我,另外客观上我也没工夫想自己的事:住院前一天我还在为他往医院送饭,所以我在短暂的烦恼后反而因想到“这下我也可以歇一阵了”心中有一种莫名的轻松。我的第一次抗癌之路就是在这样一种与众不同的状况下开始的。由于看了太多先生在治病中的挫折与反复,我清晰地意识到终止疾病让身体一天天走下坡路的恶性循环,变成天天向上的良性循环是让生命从每况愈下“缓”过来的关键。靠什么来扭转?只能靠自身的力量,靠求生的本能,靠豁达的、积极的心态,其实也就是靠对“死”的释然。我进行了乳腺根治术(肿瘤直径6厘米,2个淋巴结发现转移),然后按要求进行了全程大剂量放、化疗。
  人的七情六欲我都有,我也曾幻想有一个坚实的肩膀可以让我依靠,我也曾含泪倾听心中鸣响的悲壮的命运交响曲,剧烈化疗反应也曾让我想躺倒不起,但是求生的欲望和本能使我躁动的心沉静下来,我必须直面现实——独立面对这一切。我在心里告诉自己:第一,不能倒下,要咬牙站立着;第二,必须给自己解决吃东西的问题,以保证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第三,要把自己当一个“自己的事情自己办”的正常人,我没有条件当受保护的“病人”;第四,只要我还能吃得进、喝得下、能走动,我的生命就大有希望。实践使我看到了人的本能有多么强大,生命在一个自然的人身体里是多么顽强。同时我还多次验证了:当我不把自己当病人的时候,当我简单地遵从着自己为自己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当我执著地认定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不让自己脱离社会的时候,当我把一个个小小的希望寄托在自己身上并一一实现的时候,我获得的不仅是轻松、快乐、阳光的心情,我还获得了重新归来的健康。十五年中我一直没有脱离工作,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很多同事、朋友都认为我的体力、精力以及我的精神状态完全不像得过大病的人。我也因此被医生不断介绍给新的病友们,让她们通过我的经历和现状汲取经验,建立信心。
  回顾第一次得癌的经历,关键词是“坚强”和“希望”。坚强使我始终不向病痛示弱,决心要与当时号称“绝症”的肿瘤决一高下,希望凭自己重获健康,能给重病的先生一个榜样,期望他也能积极起来,战胜疾病。但不幸的是疾病最终还是夺去了他的生命,1995年底他永远离开了我。
  我是一个热爱在自然中旅行的人,大自然总是会给我以各种启示和力量。1994年8月当时打完化疗的最后一针后仅一周,我就和儿子及同事去了泰山。虽然从南天门到玉皇顶这么一点路都让我双腿发抖,可我仍然兴致勃勃在山顶上住了一夜,第二天在众人迎接第一缕阳光的欢呼声中,我在心里自豪地喊着:我还顶天立地地站着!我赢了!
  我很享受在攀登与跋涉中战胜自己的过程,喜欢历尽千辛万苦,眼前豁然开朗的感觉。虽然我也认识到要善待身体,不要只是“使唤”和“命令”自己身体这样那样,但总的来说我觉得好身体是炼出来的。直到第二次得癌后,我的这些想法有了一些变化。
    2008年9月,当我从阿拉斯加的北极冰川旅行归来,脖子上的一个肿块使我再次成为了恶性肿瘤病人:病理诊断为“弥漫大B型淋巴瘤”,毒性中等偏上。我对此有些意外,也曾想分析出个为什么,但毫无头绪。我按照第一次抗癌的经验,计划仍是先把自己交给医院,等常规的治疗完成后(医生的方案是化疗6-8次),再靠积极的心态让自己康复。但事实却出了难题:仅一次化疗后,我的白细胞就掉到1000多,血糖也升高了;而且由于丙肝抗体阳性,肝功异常及早就存在的甲状腺弥漫性结节也被医生关注,等等。我面无血色、吃不下饭、走不动路、睡不好觉,用我的话说就是一切都乱了套,一付快不行了的样子。尽管以上种种问题都分别有解决办法:升白针、胰岛素、干扰素、抗病毒药物等等,但我仔细地权衡了利弊,体会自己身体的感觉后,觉得今天的我已年过六十,且是已受过一次重创的身体,靠“坚强”硬来恐怕不是好办法,拆东墙补西墙的办法也不可行,可能东墙一拆没等补西墙就整个塌架了,所以我决定走综合治疗的路。
    首先感谢那一次化疗,它使我“看不见”脖子上的那个肿块了,眼不见心不烦。
    我去看中医,调整我的身体状态。中医的三根手指搭在我的脉上,就像扎了他似的,迅速收回后说:你的性格不行!他又说,我的药只管50%,那一半是靠你的,你这心这么乱,吃不吃我的药都一样,好不了。这真是当头棒喝。十几年来,大家都夸我心态好,怎么遭到这位中医这样强烈地否定呢?我有一位学中医而搞心理咨询的朋友,她对我说你既不要把自己当病人,也不要把自己当专家。理解和践行她的话和看病中医的话,成了我6个月来最重要的“功课”。我的体会就是,关注自己身体的声音,过自然的生活:想吃就吃,想玩儿就玩儿,想睡就睡,不必有那么多的“计划”“规矩”,不跟自己身体较劲;六十多岁的人,身体各系统都不比年轻时候了,就像一辆骑用多年的老自行车,整体零件都已磨损,要“知己知彼”对付着骑,就能用更长时间;健康是一种平衡状态,而不必“纯粹”,所以提升自身的“正气”,就可以抵抗诸如癌细胞、病毒的破坏,达到邪不压正的时候,身体就是健康的,感觉就是舒服的,因此不妨就与那些“坏”东西和平共处,而不必为了“消灭”它们,而让身体成为战场遭受剧烈破坏;就像我们使用的东西一样,旧了就是性能不好了,身体这个“物”也不可能“修旧如新”,所以别妄想“彻底”治好,过度的修理只能使损耗更大。
  影响我心乱的还有一个方面是爱操心,这大概是母亲的常见病吧。因为担心儿子在国外九年,刚回来会不会不适应?常常一个小事就让我晚上睡不着觉,这样在看病的时候,中医总会指出:又操心了,火还是大啊。总是告诫我:要控制情绪,要学会转移关注点。我向豁达的妈妈们请教,明白了操心的实质是对操心对象的不信任。循此我逐渐在心理说服自己,儿子是一个非常理性的人,也是一个很善解人意的人,他也积极配合我,我正在从心里把自己解脱出来。同时我学习十字绣,让自己慢下来,原来不论做什么,心中好像总有一个催促的声音:快点快点;现在我会有意识地告诉自己:慢慢来,没什么事。我也逐渐明白,中医说的“火”,就是不平衡的主要那一方:吃多了是火,吃错了是火,想多了也是火,要想平衡就是方方面面注意“平和”。这个平衡是动态的,此一时与彼一时都不相同,所以没有绝对的平衡,也就不必把某时的不平衡当成负担,随时调整就是了。
  六个月来,我一边吃中药,一边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好像效果还不错,起码是我在过一个普通人的正常生活。无论看上去还是真正的体力都与普通人差不多。有关心我的朋友认为我没有去检查各项指标是不科学,他们觉得必须时时关心肿瘤是否“治好了”,如果没好就还得“治”。难道我现在不是在“治”吗?我知道,对于不少旁观者来说,都认为只有手术、放、化疗才是“治”恶性肿瘤,但我这个身在其中的人越来越明白,治疗并不只有一条路,综合经典的手术放化疗与中医、心理、营养、锻炼等等多种方式于一体的综合方法可以更全面地帮助病人康复。我愿意随时把我在这条康复路上的收获与体会与大家分享。
  如果给第二次对付癌也找个关键词,我选“从容”。“坚强”背后的支撑是“力挽狂澜”的勇气、决心,“绝地反击”的气魄;“从容”背后的支撑则是“波澜不惊”的淡定与自信,“顺其自然”的气度。
  治病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养病要把所学到的知识融会为“性命双修”的智慧;但“治”与“养”都不是“逃生之路”,还是让我们更多地认识自然,回归自然,顺其自然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老中医对癌症治疗的见解 作者:潘德孚
只有这样才能治愈癌症—请相互转告(转载)
肿瘤大夫患癌,放弃化疗,这个方法排出大量致癌物,可惜都不知道
美女老师患癌,放弃化疗,一年后“癌细胞”越来越少
癌症患者公布最致癌的6大恶习 切勿暴饮暴食
引用】破译食道癌千古不解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