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浅谈十二音体系
userphoto

2023.10.14 北京

关注

一、绪言

诸位,不知道你们是否注意到人民音乐出版社2019版高中必修《音乐鉴赏》教材的第三十三节是关于勋伯格的章节?不知道你们的音乐老师是否讲到这一节?勋伯格(Arnold Schönberg,1874~1951)作为第二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为世界留下了众多的精神财富。其中,就有这篇文章的主角——十二音体系。

二、背景:从音乐史的角度阐述十二音体系出现的必然性

从古至今,音乐都在不断地发展着。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在调性与和声方面的革新,通过对音高组织的革新和对不协和音程的解放,逐渐拓宽音乐语言与风格。

图1

大小调体系与功能和声体系自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发展,到巴洛克时期趋于成熟。功能和声体系就是在音程的“协和”与“不协和”中被定义的。大多数和弦是由三度音程叠置而成,而对于二度这种不协和音程,人们往往使用“和弦转位”与“和弦外音(延留音、先现音、辅助音、经过音)”等概念进行解释。

大小调体系与功能和声体系自诞生时就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大约在19世纪的浪漫主义时期发展到了顶峰。此时的作曲家尝试“冲破束缚”,如瓦格纳(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1883)在其作品中突出调性的不清晰及频繁转换,回避或拖延主功能和弦的出现,连续使用半音、不协和音等大量和弦外音,对于不协和和弦的连接不作解决等,最典型的作品就是《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Tristan und Isolde》),其序曲中有著名的“特里斯坦和弦”(见图2)。马勒(Gustav Mahler,1860~1911)的和声语言在其后期的作品中相当复杂,例如大量使用不协和和弦,乐曲终止式不明确等。此外,他广泛地使用全音音阶(见图3)等各种音阶。

图2
图3

以上的诸多现象,似乎在暗示大小调体系与功能和声体系的解体是个必然的事情。

在德奥作曲家革新的同时,法国作曲家德彪西(Achille-Claude Debussy,1862~1918)在“冲破束缚”的潮流中沿着与德奥作曲家不太一致的革新方向前进了重要的一步。在他的作品中,旋律逐渐丧失主导地位,色彩斑斓的和声成为了主要的表现手法;摆脱大小调体系的束缚,引进中古调式、五声调式、人为的全音音阶(见图3)等;淡化功能和声体系,扩大和弦范围,使传统的三度音程叠置的和弦独立,用附加音、省略音及四度叠置、五度叠置的方法构造特殊和弦,在和弦连接时不再极力避免“平行五度”与“平行八度”。然而,德彪西的革新止步于此,他的作品还是能被分析出在音阶中的某种“音高中心”。

虽然德彪西的革新方向与德奥作曲家不同,但是他的革新使西方音乐的音高组织由“调性中心性”走向“音高中心性”,并且在和声方面也有一定的革新,具有深远的意义。

勋伯格在其创作中期(1908~1923)时,在音高组织上使用了更激进的新方法,他认为八度内的十二个音具有相同的地位。在他的音乐中,每个音不再围绕特定的“调性中心”或“音高中心”;使用大量非三度和声以及非功能的线性关系,重视设计更复杂的音高关系。这种音乐被后人称作“无调性音乐”,勋伯格在这段时期的作品也被称为“自由无调性音乐”。

勋伯格在实践中发现,无调性语言一般只适用于创作小型作品(除非有歌词)。若是大型作品,就需要有种结构法,把乐思有条理地陈述出来,形成曲式,以代替调性原来在作品中所起的作用。

于是,从1915年到1923年,勋伯格经历7年的酝酿与实践,发明了一种新型的创作方法,即“十二音体系”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十二音体系的出现是历史必然的结果。

三、十二音体系

1.在论述十二音体系的基本规则前,我们先引入几个概念:

(1)音级

一组在任何八度上具有相同音名的音高。例如:音级C,包括音名为C的所有音高(C₁, C, c, c¹, c², c³, c⁴, c⁵)。

(2)八度等同

从音级的概念中,我们可以引出“八度等同”的性质,即:任何八度中音名相同的音高,从某种意义上讲,可视为等同。

(3)等音等值

在十二平均律中,有等音关系,例如E与♭F。虽然等音在调性理论体系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和意义,但是十二音体系不属于调性范畴,在后调性理论体系中,等音同属一个音级,具有相同的功能和意义,则E与♭F等音等值。

(4)数字标记

由于八度等同和等音等值,我们一共只有12个音级。我们可以使用整数标记音级,见下表:

(5)模12

图4

虽然在不同的八度中有众多音高,但我们只有12个音级。众多音高均可通过模12计算法(简称模12)归于12个音级。我们可以用0~11标记12个音级,任何大于11或小于0的整数均可通过加或减12(或12的整数倍)得到0~11范围内的数。设想一个钟面(见图4),钟面内任何一个数沿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移动12或12的整数倍,均能回到原位。该钟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模12。

(6)音程

由于我们现在研究的是后调性音乐,并且等音等值,我们可以使用半音数表示音程,不再需要用复杂的传统音程名称(例如大二度、减三度等)表示音程。下表展示半音数与传统音程名称的对照关系:

有序音级音程

有序音级音程就是指两个音级之间的距离,通常使用后面的音级代表的整数减去前面的音级代表的整数。假设后面的音级代表的整数为y,前面的音级代表的整数为x,二者的有序音级音程就是y-x,如果y-x<0,就+12,使最终得数位于0~11(因为八度等同)。我们也可以在模12钟面上进行推算,由y开始,沿逆时针移动x位,即可推算出有序音级音程。例如由G进行到D,有序音级音程就是2-7+12=7。

相加等于12的各组有序音级音程,互为“模12补音程”,互为模12补音程的有序音级音程一共有7组,即0和12、1和11、2和10、3和9、4和8、5和7、6和6。

描述音程的方式还有无序音级音程、有序音高音程、无序音高音程,但是此文章暂时不用这三者,所以就不对此做过多的赘述了。

2.十二音体系基本规则

由12个音级组成一个音列(或称序列),在12个音全部出现以前,不能重复音列内任何1个音级(但可以在下一个音级出现前重复同一个音级)。音列中的各音既可以横向依次出现,形成旋律;也可以纵向同时出现,形成和声。音列可以被移位至任何音高。

音列有四种基本形式:

原型(prime,简称P):音列的原始顺序。

逆行(retrograde,简称R):沿着与原始顺序相反的顺序进行。

倒影(inversion,简称I):以某音为轴,上下颠倒音列的位置。

倒影逆行(retrograde-inversion,简称RI):将倒影音列逆向进行。

图5

3.探究四种基本形式以及移位对于音列的影响

首先,我们拿出勋伯格《钢琴组曲,作品25号》“前奏曲”的谱例(见图6)。

图6

通过观察被框住的这些音符,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音列,这就是音列的原型(P),它的第一个音级是E,E对应数字4,我们可以将这个音列标记为“P₄”,即:

接下来,使用数字标记音列:

随后,计算每两个音级之间的有序音级音程:

接下来,对P₄音列进行移位,移至以0为开端的P₀音列。我们只需要将P4音列的每一个音级-4,若得数<0,就+12,使最终得数位于0~11,即可得到P₀音列。此外,移位至Pₙ音列,若n>4,就将P₄音列的每一个音级+(n-4);若n<4,就将P₄音列的每一个音级-(4-n)。

通过对于移位的探究,可以发现:移位能改变音列中音级的排序,但对于有序音级音程没有影响。

探究逆行(R)对于音列的影响。我们只需要将原型音列的前后顺序颠倒,即可得到逆行音列。注意:R音列的标记“Rₙ”的“n”为该音列的最后一个音级对应的数字。

下面,用P₄音列进行逆行排序,并计算其每两个音级之间的有序音级音程:

通过对于逆行的探究,可以发现:逆行能使音列的有序音级音程相较于原型,顺序相反,并且每个音程都由其“模12补音程”替代。

探究倒影(I)对于音列的影响。注意:I音列的标记“Iₙ”的“n”为该音列的第一个音级对应的数字。

有2种方法可以得到I音列:

(1)将P音列的每一个音级倒影,0与0互换、1与11互换、2与10互换、3与9互换、4与8互换、5与7互换、6与6互换(在模12钟面上左右对称的各组数字互换)。在计算出一个I音列后,可以通过移位得到各个I音列。

(2)用Iₙ的n减去P₀的每一个音级,即可得到Iₙ。

下面,用第2种方法计算出I₄音列,并计算其每两个音级之间的有序音级音程:

通过对于倒影的探究,可以发现:倒影能使音列的有序音级音程相较于原型,顺序相同,但每个音程都由其“模12补音程”替代;相较于逆行,除了顺序相反,其余的都相同。

探究倒影逆行(RI)对于音列的影响。注意:RI音列的标记“RIₙ”的“n”为该音列最后一个音级对应的数字。

有2种方法可以得到RI音列:

(1)将I音列逆行排序,即可得到RI音列。

(2)将R音列倒影排序,即可得到RI音列。

下面,用第1种方法计算出RI₄音列,并计算其每两个音级之间的有序音级音程:

通过对于倒影逆行的探究,可以发现:倒影逆行能使音列的有序音级音程相较于原型,除了顺序相反,其余的都相同;相较于逆行,顺序相同,但每个音程都由其“模12补音程”替代;相较于倒影,顺序相反,并且每个音程都由其“模12补音程”替代。

4.十二音矩阵

十二音矩阵,又称十二音序列表、十二音序列魔方,它可以帮助我们更方便地获得一组音列的48种形式(12种P、12种R、12种I、12种RI)。我们仍以勋伯格《钢琴组曲,作品25号》“前奏曲”为例,制作其右手第一组音列的十二音矩阵。

首先,在矩阵的第一行填写该音列的原型(即P₄)。

其次,在矩阵的第一列填写该音列的倒影(即I₄)。

最后,依照着第一列的每一个数字(这些数字就是相应各行P音列的第一个音级),将P₄移位至相应的P音列,依次填入各行。

通过以上的推算,可得到下表:

填写完毕后,应当仔细检查,各横行和纵列不能有相同的数字(因为在12个音全部出现以前,不能重复音列内任何1个音级),矩阵的左上角至右下角应当都是同一个数字(已在矩阵中加粗标识)。

十二音矩阵也可以通过音级的形式填写,将上方矩阵中的数字转化为音级即可。

5.有关十二音体系的理论并未到此为止,还有更深奥的理论等待着我们学习,由于篇幅有限,我仅向诸位介绍至此,感兴趣的同志可以自行翻阅相关书籍和论文,继续学习和研究。

四、总结:十二音体系出现的意义

十二音体系的出现,在音乐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时至今日,仍然饱受争议。有一些反对它的人,认为这是形式主义,将会把音乐引入歧途。使用它作曲,必须放弃一定的传统音乐作曲手法,并且它会使音乐听起来十分机械、抽象晦涩、不协和,许多听众因此难以接受它,最终使其出现“曲高和寡”的现象。但无论如何,它为音乐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为现代音乐开辟了更多的发展方向,为以布列兹(Pierre Boulez,1925~2016)为代表的“整体序列主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促进了音乐界的思想解放,使20世纪以来的现代音乐发展更加多元化。

五、参考文献

1.于润洋 主编《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

2.约瑟夫·内森·施特劳斯 著/齐研 译《后调性理论导论》人民音乐出版社

3.罗伊格–弗朗科利 著/杜晓十,檀革胜 译《理解后调性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

4.童忠良 著《现代乐理教程》湖南文艺出版社

5.李重光 编著《基本乐理通用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

6.伊·杜波夫斯基,斯·叶甫谢耶夫,伊·斯波索宾,符·索科洛夫 合著/陈敏 译《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音乐里的音高是如何确定的? ——从0乐理到“五度相生律”
10年经验总结的60条乐理基础知识,全是干货,音乐王国的英雄
试论乐理教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问题
《乐理新思路教程》“梦幻心语”选
【乐理一点通】第一周 音与音的高低
传统实用乐理—第一章 音的基础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