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不孝儿子嫌弃老母,终是天道轮回,孙子:我跟你们学的

光绪年间,在潭平乡红新村有一寡妇,大家都叫她张大娘,三十多岁的时候男人就去世了,给她留下了两男两女四个孩子。

张大娘是一个很好强的人,左邻右舍看着这几个未成年的孩子,都劝她找一个老实男人改嫁,可她担心别人对孩子不好,硬是一个人扛下了所有,把几个孩子辛辛苦苦的养大了。

先给两个闺女找了好人家嫁了,又给两个儿子盖了几间土房,娶了媳妇,分了家。张大娘终于松了一口气,总算熬出头了,可不到五十岁的她头发也白了,身子骨也不够硬朗了。

但她还是不能停下来,接下来就是帮两个儿子带孩子,干家务,直到有一天,她在老二儿子家带小孙子时,由于体力不支人有些晕乎,自己摔倒了把小孙子也摔到了地上。

老二媳妇听到孩子的哭声,看到这一幕,气不打一处来,一边抱起地上的孩子,一边对着张大娘破口大骂:“你是吃干饭的吗,抱孩子都抱不好,你还能干什么?我家不养闲人,既然你这么不中用,你就去大哥住吧!”

张大娘试图解释几句:“我不是故意的,就是头有些晕……”

老二媳妇根本听不进去,把张大娘连推带搡地推出了房门,“呯”地一声把门关上,自己去哄孩子了。

张大娘扶着墙休息了好一会儿,确定自己不晕了,才一步一步地朝老大儿子家走去。进了门,张大娘刚到正屋坐下,老大就走过来说:“娘,你不在老二家到我这边来干嘛?”

张大娘叹了口气说:“我这身子骨越来越不争气了,今天头晕,把孩子摔了一下,老二媳妇不高兴了,我先在你这里住几天。”

老大听说要在他家住,就愁眉苦脸地说:“娘呀,我现在四口人,只有两间房,你没地方住呀!”

张大娘想想也是,两个大孙子都十几岁了,需要有自己的空间,就对大儿子说:“老大,你把柴房收拾一下,我就住在那里。”

老大虽然也不太愿意他娘住在他家,但也不能让街坊邻居说闲话,就只能把柴房腾出来,给张大娘支了一张床,勉强住了下来。没想到这一住就住到了死。

老大媳妇嫌弃张大娘,从来不让她上桌吃饭,每次都是让大儿子小青给她送一碗小米粥过去。小青是张大娘一手带大的,他对这个奶奶还是有感情的。

有一天,他娘又让他给张大娘端粥过去,小青心里想,天天喝白粥,谁的身体也受不了,就拿起碗在桌子上夹了一些菜,拿了一个馒头,准备一起给张大娘送过去。

他还没到门口,老大媳妇一把抢过碗说:“你拿那么多干嘛,她一天又不干活,吃多了也是浪费。”

只有十几岁的小青也不敢说话,只能按照他娘的吩咐送过去一碗粥,张大娘在柴房里听着大媳妇的话,心里难过地掉下了泪,想想自己含辛茹苦的养大四个子女,现在老了,在他们眼里连吃口饭都不配。

就这样过了两年,张大娘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天她正在床上躺着,老大拿了一身新衣服到柴房说:“娘呀,有人给小青介绍了一个媳妇,女子家条件不错,明天就要过门了,你收拾一下,把这个新衣服穿上,明天早上就去正屋坐着。”

张大娘一听高兴得很,大孙子娶媳妇是好事,这老大儿子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这么和颜悦色的跟自己说话了,她颤抖着双手,接过新衣服,连声说:“好,好,好!”

老大又说:“你第一次见孙媳妇,要准备见面礼呀,不能给你大孙子丢人。”

张大娘想了半天说:“这些年我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东西,能给什么呢?”

老大盯着她的手腕说:“你手上这银镯子不给我,也不给老二,也该给你大孙子了吧?”

张大娘看了看手上的镯子,这是她这辈子唯一的东西了,还是她出嫁时娘亲手给她带上的,这些年不管多累多苦,都没有舍得拿出来,两个儿子多次提起要,她都找理由拒绝了。

这次是大孙子结婚,是该给孙媳妇一点见面礼,就点了点头说:“这个本来也是给小青的,我也老了,还能带进棺材吗?”

老大儿子一听,高兴地说:“这就对了嘛,不管怎样,你老了还是在我这里吃呀,住呀的!”

第二天早上,家里可真热闹,附近来了不少人,张大娘也高兴,早早地把自己收拾精神,在正房的大炕上坐着。

这时新娘子进来了,简单的仪式之后就是给各位长辈见礼,张大娘辈分最高,自然也是第一个,孙媳妇叫了奶奶之后,她还没来得及自己取镯子,只见老大媳妇拽过她的胳膊,把银镯子一把夺下来了。

笑眯眯地送到儿媳妇跟前说:“这是你奶奶给你的见面礼,赶紧戴上。”说完拉着儿媳妇的手,亲自给她戴上了。

这时有一双眼睛远远的看着这一幕,眼睛里都冒出了火,那就是老二媳妇,她低声的跟老二嘀咕说:“你要了那么多次,你娘都不给你,这不还是给了老大家,就你没用。”

老二本来心里就不爽,加上媳妇这么一怼,就更不高兴了,脸拉得老长,看着笑得最欢的大哥大嫂,更加确定自己再不要管老娘的事了。

婚礼办完,张大娘又被撵回了柴房,新衣服也被老大儿子给收走了,她又穿上了自己多年的补丁衣服,一切又回到了原位,最大的区别就是张大娘唯一值钱的银镯子也没有了。

张大娘没想到,没有银镯子护身之后,她接下来的日子更难了,以前还有人送三碗粥,现在一天能吃上一顿就不错了,老大媳妇经常指桑骂槐,嫌弃她。

张大娘心情不好,加上长期营养不良,身体一日不如一日。入冬之后,她就病倒了,柴房四处漏风,老大又不给她请大夫,她就一直这样在柴房里躺着。

终于在一个风雪交加的晚上,张大娘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双手一撒人就走了。两个儿子一点都不伤心,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时老大找到老二说:“娘我养了这么多年,丧事就该你办了。”

老二很轻蔑地看了一眼老大说:“大哥,娘的银镯子给你了,这些年你怎么对娘的咱俩心知肚明,这丧礼该你办。”

兄弟俩就这样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来了,也没有人再去管张大娘的后事,老二一生气,直接走了,老大也生气,直接把门一关,都不再管老娘的事。

两个闺女接到消息连夜赶回来,却发现两个哥哥什么都没有安排,连口棺材都没有,老娘还在柴房里躺着。

两个人去找大哥,大哥甩下一句:“我没钱,谁有钱谁去办!”

两个人又去找二哥,二哥也没好气:“大哥拿了娘的镯子,让他去办。”

两个闺女无奈,无钱也无力,只能跪在张大娘的尸体身边哭。最后还是小青拿了一床席子和棉被,把张大娘一裹,扛到东山上埋了,张大娘总算落土为安了。

张大娘下葬不到一年,两个儿子就出事了。先是大儿子五十不到就中风了,半身偏瘫,只有脑子是清楚的,半边身体没知觉,吃喝拉撒都得人伺候。

老大媳妇伺候了一阵,一个人搬不动,就叫小青两口子帮忙,小青是一路看着他们怎么对奶奶的,就甩出来一句话:“有事你们自己解决,别叫我们,这是你们从小就教我的。”

老大媳妇被呛得没话说, 只好自己一个人,默默地伺候着。可是到了夏天,老大在房子里拉呀尿呀,整个臭气熏天。小青媳妇说:“你们干脆搬到柴房去住吧,正房味道太大了。”

就这样老大两夫妻搬进了柴房,苟延残喘的过日子。

再说老二的日子也好不到哪里去,一天出门去山里砍树,一棵大树砸下来,刚好砸他腰上了,腰折了,人也站不起来了,老二媳妇也不伺候,直接跟人跑了。

可怜了他的儿子还没娶媳妇就要天天伺候这动不了的老爹。

村上的人呀,都说这是兄弟俩的报应,因为不孝顺寡母,不知道感恩,现在反过来也让他们尝一尝被人嫌弃的滋味。

写在最后:

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从古至今都是孝道当先,人在做,天在看,人的一言一行都被老天看着,伤天害理的事情做多了,早晚有一天会遭到报应。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你怎么对父母,将来你的孩子就会怎么对你,这是天道轮回。

▲本故事为【桃子姐姐】的原创民间故事,素材取自民间传说和原创虚构,旨在丰富读者业余生活,与封建迷信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间故事:真假媳妇
老大,老二,大媳妇,二媳妇!
【微小说】祖德
民间故事:母老虎
两兄弟打赌
民间故事:真孝无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