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故事:烈女蒙冤而死,初恋写藏头诗助知府查清真相擒真凶

古时候孟州城内有一张姓人家,户主张旺是一名商人,和妻子赵芸恩爱无比,谁知成家才两年,张旺不幸得重病去世。

张旺临终前,想着妻子年仅20岁,不想他年纪轻轻守寡,于是叮嘱赵氏,等他去世后,让赵氏再寻个好人家。

哪知赵氏死活不答应,她甚至还说要跟着夫君一起奔赴黄泉,惹得张旺感动落泪。

三日后张旺去世,几日后妻子赵氏在家中上吊自杀。

当时孟州知府得知此事,被赵氏的言行做感动,为表彰其贞洁烈夫的壮举,于是他特意上奏朝廷,希望朝廷能表彰此事,以感化众人。

赵氏年仅二十岁为夫殉节这事,引起仁宗关注。仁宗亲自发表谕旨,孟州知府得到皇帝旨意后,专门为赵氏立碑,并将仁宗皇帝的谕旨刻在石碑上。

由于碑石都是从云南大理运来的上等玉石,所以建立石碑颇费功夫,直到一年后才将石碑营造完毕。

石碑开启之日,孟州知府带着一行官员,还有当地市民前来祭拜,那天人山人海。

哪知当知府将幕布揭开后,现场一片惊呼声,居然有人用猪血在牌坊上写了字。

洁白的昆仑御碑,瞬间血迹斑斑,这可是皇帝御赐的石碑,众人无不愤怒,可谁如此大胆敢玷污贞烈?

知府陈才意识到这事的严重性,弄不好自己官位不保,还会丢了性命。

想到这些,知府借口要侦办此案,劝说乡亲们离去,然后带着衙役仔细勘察,希望能找到有用的线索。

突然陈知府抬头看了一眼石碑,发现石碑上貌似写了一首诗“孟州溪水向北流,女儿出嫁红盖头,真情应当比翼鸟,冤怨无处解千愁。”

话说北宋,文人辈出,当时全国上下,文学气息颇为浓厚,所以在陈知府看来,这首诗的创作水平很一般。

这是一首写女儿出嫁的诗文,可为何有人将此诗句写在石碑上?

陈知府反复念着这首诗,突然他一声大笑,原来他发现诗中端倪,这是一首藏头诗,取每句第一字连起来就是“孟女真冤”。可这孟女到底是谁?难不成是死去的赵氏?

想到这些,陈知府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让衙役封锁此地。

可案子一点线索没有,无从查起,不过陈知府想到那四个字,断定赵氏肯定蒙冤而死,作为当地一方官员,他有责任查清真相。

很快陈知府开始侦办此案,为了不打草惊蛇,一切调查都在暗中进行,他命令以张龙为首的衙役去赵氏老家摸底。

分工明确后,陈知府则带着贴身仆人,化妆为商人前去张家家走访。

到了目的地后,陈知府打着收购药材的幌子,出入各家各户,一边收购药材,一边借机与人谈赵氏守节之事,然而当地人闭口不说。

眼看着案子陷入僵局,没想到一场暴雨带来了有用的消息

那天暴雨如注,陈知府和仆人在客栈吃午饭,突然来了一位酒鬼老汉。

听着老汉口音,陈知府便有了主意,他赶紧跟老汉套近乎,还让店小二给老汉上了一壶好酒和几盘下酒菜。

很快陈知府和老汉混熟了,看着老汉有几分醉意,陈知府便话题转的赵氏,没想到老汉还是知情人。

老汉告诉陈知府,这张氏母亲刘花是一名寡妇,28岁便守寡。由于刘氏性格强势,而张旺从小畏惧母亲,所以万事都让母亲拿主意。

俗话说“寡妇门前是非多”,刘花带着儿子生活,本来日子过得不痛快,再加上儿子太懦弱,所以刘花觉得自己很苦,经常去亡夫坟墓前诉苦。

谁知过了半年,刘花走亲戚,认识了八竿子打不着一撇的亲戚刘富,此人四十岁左右。在刘花面前,刘富以表哥自居。

虽然刘富没啥文化,但他人脉很广,而且经营了一家酒楼,不说大富大贵,至少衣食无忧。

自从两人相识后,一个贪色,一个贪财,很快两人眉来眼去,而她俩的事,街坊邻居都知道,唯独儿子张旺被瞒在鼓里。

由于刘富有钱,对刘花很大方。自从跟了刘富后,刘花越来越注重打扮,而儿子张旺看着母亲天天浓妆艳抹,他非常生气,多次提醒母亲,哪知母亲狠狠骂了张旺。

没过几天张旺突然卧床不起,刘花赶紧请大夫问诊,可钱花了不少,儿子就是不见好。

这个时候邻居告诉刘花,说她儿子平日受了太多委屈,再加上性格内向,啥心事都藏在心里,时间久了,会熬出病,所以他提议结婚,说不定儿子一开心,病就好了?

抱着试试的态度,刘花立马操办儿子的婚事,很快将赵氏娶回家。谁知成家没几日,儿子一命呜呼了。

儿子去世后,刘花找刘富张罗儿子的后事,结果当刘富看到赵氏后两眼放光,他瞬间被赵氏的美貌所吸引,甚至用一万两银子,诱惑刘花撮合他和赵氏。

亲眼目睹婆婆和其他男人打情骂俏,赵氏很是厌恶婆婆,可她刚嫁人,丈夫刚去世不久,此时的她也不能回娘家,她决定暂时住婆婆家,等守孝三个月后回娘家。

谁知一天晚上,刘富在刘花的配合下,悄悄潜入赵氏房间,并侵犯了她。

赵氏自知无脸面对亡夫,趁人不注意,悬梁自尽。

刘花见儿媳身故,为了不引起官府注意,她和刘富商量后,便想出来赵氏为丈夫殉节的办法,后来刘富花巨资找人疏通关系,终于办成此事。

听完老汉诉说,陈知府不得不佩服刘氏的手段,可这藏头诗到底是何人所写?

李知府随后返回府衙,根据张龙摸排掌握的情况,得知曾经有个小伙马才在赵氏没嫁人前,经常帮赵氏干农活,所谓“日久生情”,马才对赵氏心生爱慕,可那时赵氏已经被母亲许配给张旺,在古代退婚可是大事,最终这对恋人有缘无分。

张旺去世后,赵氏托人给马才传话,说等她守孝三年后,如果那时马才不嫌弃她,那她就改嫁他。

马才高兴不已,谁知过了几天,赵氏突然死了,得知恋爱去世,马才接受不了现实,从此变得疯疯癫癫。

陈知府综合所有线索,感觉案件已经相当清晰,于是他派衙役同时将刘花,刘富二人抓捕归案,经过审讯,两人如实交代了作案经过,最后两人被判处死刑。

后来陈知府断定藏头诗乃马才所写,虽然他的做法大为不敬,按照律法应该斩首,但陈知府考虑到马才已经是废人,于是凑明皇上赦免其嘴。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生几十年,我们做人做事都要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切莫做违法之事,要知道“天网恢恢疎而不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事会》[作品赏析]老子知县儿知府
梁陆涛古代私情命案系列之——更深夜半怪鸱号
明代断案故事:连环冤案的真正凶手是谁?
民间故事:知府破大案,儿子报复害人命,县令糊涂判错人
民间故事:男子送妹妹回婆家,妹夫追贼被害,老汉:他俩有奸情
微型小说二则:饮者、赵氏牌坊(黄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