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轻轻松松读《荀子》(35)
userphoto

2023.08.11 宁夏

关注

 

         荀子《性恶篇》(第5节) 

【原文】

  凡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夫薄愿厚,恶愿美,狭愿广,贫愿富,贱愿贵,苟无之中者,必求于外;故富而不愿财,贵而不愿势,苟有之中者,必不及于外。

  用此观之,人之欲为善者,为性恶也。今人之性,固无礼义,故强学而求有之也;性不知礼义,故思虑而求知之也。然则性而已,则人无礼义,不知礼义。人无礼义则乱,不知礼义则悖。然则性而已,则悖乱在己。用此观之,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译文】

  一般地说,人们想行善,正是因为其本性邪恶的缘故。那微薄的东西,就希望它能够丰厚,丑陋的就希望能够美丽,狭窄的就希望能够宽广,贫穷的就希望能够富裕,卑贱的就希望能够高贵,如果本身没有的东西,就一定要向外去追求;所以富裕了就不羡慕钱财,显贵了就不羡慕权势,如果本身已经拥有了的东西,就一定不会向外去追求了。

  由此看来,人们想行善,实是因为其本性邪恶的缘故。人的本性,本来是没有什么礼义观念的,所以才努力学习而力求掌握它;本性是不懂礼义的,所以才千方百计力求了解它。那么如果只有本性,人就不会有礼义,就不会懂得礼义。人没有礼义就会混乱无序,不懂礼义就会悖逆不道。那么如果人只有本性,在他身上就只有逆乱了。由此看来,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就很明显了,他们那些善良的行为则是人为的。

秋雨堂浅见:

  荀子的立论真是太大胆了,他竟然说,人们想行善,就是因为人性本来是邪恶的。邪恶的人想行善?这不是自相矛盾吗?谁能接受这样的观点呢?你先别急着否定,再往下看看,看他说的有没有道理。

  他的理由是:人缺乏什么,就希望得到什么,比如薪酬太低,就希望能够高一些;长得丑的,就希望自己变得美一些;住房太小的,就希望能够住上宽敞的大房子;贫穷的人就希望能够富裕,低贱的人,就希望能够高贵。也就是说,人缺什么,就希望得到什么。因为人的本性是邪恶的,缺少礼义,所以就希望通过行善来得到礼义。你觉得他说的有没有道理呢?

  看起来荀子是想千方百计地证明人的本性是邪恶的,实际上他是在向人们强调礼义是多么的重要。

  试想一下,如果社会对人没有礼法的约束,任凭人人都从自己的本性出发去做自己想做的一切事情,这个社会将会是个什么样子?每一个人将会是怎样的一个人?所以,荀子反复强调人们的那些善良的行为都是人为努力的表现,而不是出于本性去做的。这就告诫人们,做善事是要付出努力的,而不是凭借本性和本能就能成为一个坚持为善的好人和君子。

  最近网络上热传的两件事也证明了荀子的观点。

  2023年6月13日下午,一名女子轻生从杭州钱江三桥上跳下,当时的钱塘江正值涨潮期,江水几乎要将其吞没。外卖小哥彭清林刚好路过,没来得及思索太多,他将随身物品一甩,从距水面12米高的桥面纵身一跃,跳入钱塘江将该女子救了上来。从网上发出来的视频可以看到,彭清林做了两次试跳的动作,表现了他当时的恐惧和犹豫。后来他说“因为不知道江水有多深、水下情况怎么样”,看到水中挣扎的女子,他把心一横跳了下去,把她救了起来。

  同样是在江南优美之地,发生的另一件事却让国人气愤不已。2023年6月29日下午,苏州市的一栋二十层大楼楼顶的边沿上出现了一个年轻人,像是要跳楼的样子,楼下站满了观看的人,后来有一个六十多岁的姓沈的老头等不及了,朝楼顶的青年大喊,“不跳不是人!”那个年轻人终于跳了下来,不治身亡。

  从这两件事里我们会不会看到人性的真相?荀子说,邪恶是人的本性,而行善是要付出人为努力的。上述两个事件中的两个人,哪个是出于本性?哪个是克制本性而付出了努力的?是不是很明显的事情?

  2023.8.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荀子·性恶》原文与译文(三百六十六)
荀子日课370丨人都有向善之心
人性本恶——《荀子性恶》
《荀子·性恶》(节选)及翻译
2、事实上人类是因为“爱”才创造了人类社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