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自媒体一年我发现学习真的太太太重要了

做自媒体一年,我发现学习真的太太太重要了,如果不学习,就无法持续的输出,

如果不学习,随时都会想放弃。

接下来为大家分享3条干货,建议收藏,对你一定有用。

1.如何才能继续学习

一般情况下,知识有两种,一类知识是实践型的,也就是书籍里没有的,或者书籍里有但是不容易找到的。比如怎么待人接物,怎么“搬砖”,毕竟每个人搬的砖都不太一样,有很多技巧在里边。

这类知识非常关键,往往是立竿见影的,而且对一个人来说事关重大,必须优先掌握。

就像有些商人可能看书并不多,但是他们一直在工作中解决各种难题,一直在实践中持续学习和思考,时间长了就变得很优秀。

另一类知识就是书本上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一般用处比较小,但是当一个人的知识大规模地积累,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涌现”效应。

以前在职场上的时候,每天会面对新的客户,也会有新的问题,所以我一直在学习和思考,这两年没有在职场上,我唯一学习的途径也是看书。

这一年里,我每天最少都要留出一个小时看书,任何可以用的碎片化时间我都会用来看书,比如核酸排队的时候。最夸张的时候是去年十月,我每天看5-6小时的书。

以前我看书都是纸质书籍,第一遍,边看边画重点,第二遍,把自己画的重点全部用文档打出来,第三遍,做成思维导图(这一步根据书的类型),或者是根据这本书某一个观点写成一篇文章。

现在我是微信读书和纸质书籍一起,微信读书做的笔记可以一键导出来,我觉得很方便,得空的时候再针对导出来的笔记进行整理。

读书过程中我们没办法把书抄一次,但是可以把收获的新知识用自己的语言发朋友圈,或者写一些感悟,加进去一点之前学习到的东西。这个过程坚持下来,就会对之前读过的书有个记录,也吸收了一遍刚学的知识,同时练习了文笔。

这点我朋友圈的喵姐一直在践行,有知识有思考,喵姐是一个不停学习不停思考的人,受喵姐影响,我也会时常发一些读书的感悟在朋友圈里,希望之后可以每天都坚持。

这是把新知识和已经有的关联一下。如果新知识连不到你的“认知树”上,很快就会忘了,就跟从来没出现过一样。

学习本身依赖你积累的知识的规模。你对一件事了解得越多,学得越快。

2.一个人如果想输出,必须依赖积累

很多人都说想开始写作,但是不知道写什么。也有很多人问我写作有没有速成,其实,写作这件事情没有任何捷径,一定是日复一日的大量练习。输入,思考和输出,一个环节都不能少。

刚开始写作的时候我们不用去思考写什么东西读者才会喜欢看?什么样的东西才是有价值的?

我最开始写作就是为自己而写,我写自己的成长经历,写自己的工作经历,写自己的原生家庭,写我的母亲,写我的女儿,写前任,写婚姻,所有成长过程中那些难以释怀或者印象很深的事情,我都通过文字的表达,既是对这件事情的自省也是让自己释怀的一个过程。

我不用在乎这篇文章是不是可以给别人带来什么价值,我只知道这是记录我自己的生活,这是对自己的自我疏导。

我曾经也有过这样的困惑,不知道该写什么才是对读者有价值的,直到后来我明白一件事情,当我能力不够,用户视角不强时,我根本没有办法知道读者需要什么,所以我没有办法给读者提供价值。

但是当我不停的看书不停的思考不停的与自己的生活经历进行连接之后,我写自己的情绪,写自己遇到的问题,写自己的障碍和思考,我就发现我在解决自己问题的过程,既让自己得到了成长,也帮别人解决了决问题,提供了价值。

所以如果你也想写作,那么刚开始,你可以不用考虑太多,成长过程中所有搅动你情绪的东西,让你触动的,感动的,惊讶的,欣喜的,愤怒的,悲伤的,反思的经历都可以写下来。

你也可以根据你的成长经历,工作技能,兴趣爱好,以及你的身份角色去写作,情感,教育生活,技能都可以。

虽然一开始,可能写出的内容很浅,只对部分人有价值,但最起码这样可以让自己进步。

而一个人,只要愿意持续写,那写作就会倒逼他,读更多书、思考更多问题。

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当你读了更多书,思考了更多的问题,你自然会进步很快,知识和能力也会随即提升。

为了克服懒惰的问题,大家可以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关键是每天目标一定要小,不要一下子把目标设置得太大,这样你很容易就会放弃。

想写作,先写再说,哪怕每天300字,每天只写一段话。

想看书,先从每天10分钟开始也可以,看了书以后,对今天有感悟的用自己的语言组织一下,这样既看书了又写作了。

为了让自己坚持学习,你可以适当地奖励自己,比如持续多长时间完成了一件事情,你可以给自己适当的奖励。

当你做一件事情坚持了一两百天以后,这个习惯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很多人都觉得写东西没感觉,一方面是写得少,另一方面是大脑存储得太少了,需要大量的阅读来解决。

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看完什么东西之后随手写点心得,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就可以,你会发现越写越利索,对思维的训练也非常厉害,能够让知识条理化,大脑清晰化。

3.如果真的想进步、提升自己,那么最好的选择就是让自己始终处于拉伸区(舒适区的边缘)

《认知觉醒》里说,无论个体还是群体,能力都以舒适区——拉伸区——困难区的形式分布,想高效成长必须让自己始终处于拉伸区(舒适区的边缘)。

贸然到困难区会让自己受挫,而始终停留在舒适区会让自己停滞。

偏偏人的天性正好与这个规律相反,人们总是急于求成,总想一口吃成个胖子,导致自己终日在困难区受挫,在行动上避难趋易,总是停留在舒适区,导致自己一无所获。

最佳的学习区域在拉伸区,这个区域,我们既有成就又有挑战,进步最快。只要让自己处在舒适区的边缘持续练习,你舒适区就会不断扩大,拉伸区也会不断扩展,这样,原先的困难区也会慢慢变成拉伸区甚至是舒适区。所以成长是必然的。

所以,如果你想学习什么东西,当你选择学习你已经比较了解的,那么你就是待在舒适区,但是你如果真的想进步、提升自己,你最好的选择就是在稍微比现在懂的东西复杂一点点的地方训练,也就是“训练区”,

而不是直接跑到挑战区去,因为挑战区难度实在太大。挑战难度大,你就难免受挫,受挫次数多了,你就难以坚持下去。

《向上生长》里提到特别厉害的人,一般分为两种类型:

一种是天赋异禀,这种是自身硬属性强。另一种是通过大量练习达到很高的水平。我们见到的有所成就的人,往往都是这种,天赋异禀的人并不是太多。

通过大量练习而达到很高水平的人,他们一直在训练区刻意练习,训练的东西总比当前自己知道的要复杂一些,但是他们又能努力通过这些训练,于是自信心越来越强,结果他们的舒适区越来越大,能力越来越强。

成长就是不断把“训练区”变成“舒适区”的过程,起初很有难度的事情,到最后就会举重若轻。

我也是在刻意练习中让自己的阅读走出了舒适区,以前那些工具书和心理学的书籍我从来都不考虑,但是现在我已经可以接触多个领域的书籍。

202211日我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一个月看5本书,今年的目标早已实现,但是现在我想调整一下,每个月看5本,一本育儿,一本理财类,一本心理学,一本小说,一本思维认知类或者是励志类,写作类,或者是工具类的都行。

总之一个月看5本,尽量涉及多领域,而不是只看单一的一类书籍。

写在最后;

社会实在是太大了,你觉得有很多竞争者,事实上又没有竞争者,你唯一的竞争者就是你心里那个好逸恶劳的小孩。

我们不需要和别人比较,只需要每天的自己比昨天的都有进步就好,你并不需要做第一,也不需要做第二,你甚至不需要跟他们竞争。

只要超过绝大部分“又懒又笨”的人,你就可以过上相对较好的生活,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迭代改进。

要有耐心,相信长期主义,拥有长期主义思维,当你坚持下去,到达一定的量之后,量变产生质变,就会发生质的飞跃。

我看到很多的博主迅速发展起来,有时候也会有点着急,但是我知道自己资质平庸,所以我肯下笨功夫,我愿意承认自己的普通,然后拼尽全力让自己与众不同。

以上,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读书,更要善读书
学习的9个误区,进步的1个方法
没有独立思考力的读书,只是“自我进步”与“功成名就”的自嗨
谈谈学习
​B站最爱拖更的UP主,我却舍不得取关
为什么你练字总是没进步,缺思考,书圣的一个方法让你进步神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