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校园到初入社会的几点感想
好久没有更文,最近后台有读者问我是不是离开了,那么久没写,惭愧惭愧,竟然快两个月没更了,忙起来就忘记了。‍‍‍‍‍‍
似乎我们总是很忙,忘了写文一天两天,就仿佛再难以打开界面,习惯的力量超出你我想象,这两个月,刚好是我从学校搬出来住的两个月。
中间经历了躲雨式搬家、工作的入职程序、自主学习(在准备其他的考试),仿佛写文这件可有可无的事,就被自然而然地忘记了。
我们真的低估了习惯的力量。
过去的两个月,7月和8月,发生了太多事情,日本排放核污水,电影《孤注一掷》大热,包括上海,多地实行“认房不认贷”政策。利好刚改置换,促进刚需上车。
不过现在竟然想开了,房子?最终的小盒子,才是我们永远的家,所以有没有房,也无所谓了。
就像是某博主说的,很多夫妻离婚,都是因为过不下去,不是因为没房或没车。
此外还有条新闻,北京某女律师盗窃超市盒饭和蛋糕被判盗窃罪(继此前成都律师半夜盗窃800余元财物之后的又一律师盗窃案,相信我,这不会是最后一起)……
但我最主观的感受,还是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学生,到初入社会的社会人的几点感受。
1


昨天晚上,合租的室友玲玲和男朋友打视频的时候说,这次感冒,我找室友(也就是我)买药,一共才花了7块钱哦!这句是用普通话说的,之前都是用她家乡话说的。‍‍‍‍‍‍‍‍‍‍‍‍‍‍‍‍‍‍‍‍‍‍‍‍
玲玲和我差不多时间开始工作,前些天,她刚来上海没多久的时候,皮肤过敏,打针吃药,几天就花了一千多块,那时,第一个月工资还没发,她找她爸要了一千块。‍‍‍‍‍‍‍‍‍‍‍‍‍‍‍‍
最大的感触是钱吧。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从前漫长的校园生活,学生时代,哪怕家境不那么富裕,父母也会定期给自己打生活费。‍‍‍‍‍
而步入社会,衣食住行,哪样都是要考虑的。‍‍‍‍‍‍‍‍‍
为了省钱,我开始自己买菜做饭,才发现,20块一顿的外卖只能吃一顿,20块的普通大米可以够我一个人吃一个月。‍‍‍‍‍‍‍‍
于是点外卖的次数变少了,虽然也经历过手指被菜刀切伤的无助瞬间。
我看着鲜红的血液喷涌而出,淌在菜板上,滴到地板上,不知所措,爸爸妈妈为我做过那么多顿饭,是否有过手指被切到的曾经?‍‍‍‍‍‍‍‍‍‍‍‍‍‍‍
而我心安理得地过了二十余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
2

其次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和同事的关系,包括公司的主管(领导)等,的关系,真的就是利益关系。
其实作为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也不完全是学生,因为硕士期间的生活,基本也和曾经的学生时代不同,也挺多需要像一个社会人那样考虑利益方面的问题。‍‍‍‍‍‍‍‍‍‍‍‍‍‍‍‍‍
但读研期间,起码还有块遮羞布,起码还是老师同学,环境也相对单纯,出了事你名义上也还是个学生,学校对你负责,有个兜底保障作用在。‍‍‍‍‍
可是一旦毕业了,离开学校,似乎不太行了。‍‍
刚吃完午饭刷朋友圈,看到读研期间的一些老师在转发新学期研究生招生的动态。是啊,又一届学生,但不是我们了。3年前满怀憧憬踏进研究生学校大门时的场景仍历历在目,转眼竟然就离开了。‍‍‍‍‍‍‍‍‍‍‍‍
本硕七年,也如前脚进后脚出一般转瞬即逝。愉快的,不愉快的,也都过去了。
于是需要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要小心翼翼。在社会上,在职场上,别人想整你,真的是不留痕迹,真的可能会死无葬身之地,真的可能连自己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3

第三点,我也感触非常深。那就是,毕业之后,能力情商等“实力”比所谓学历重要,学历真的只是敲门砖,一张废纸。
相比你哪所学校毕业的,老板更care你能为公司为ta本人,带去什么利益和价值。
我毕业于上海某普通211硕士,本科是双非普本,曾为自己学历深感自卑,但工作后(含实习),接触过华东师范、复旦、交大等不少名校生,有些甚至是留学生,学校还不太差那种,可能说英国前五十,世界前100那种。
我发现,所谓名校生,有的真的也很蠢,我的自卑感可以说减轻了一大半。‍‍
真的不必然。
比如我租的公寓,公共厨房有个做饭时会碰见的华东师范的本科生,与之相处一阵子,我最强烈的困惑有二,一是她真的毕业于985?怎么这么蠢?
肚子里毫无知识积累,情商也很低,对未来浑浑噩噩,没太多规划。如果真的是,问题二就是,她当初是怎么考上的。
之类的人我见多了。也遇到过那种心胸狭窄、见不得人好,处处给你使坏的复旦的硕士,或者花了父母一百多万在哥伦比亚大学读了三年JD回来一年十万都攒不下的留学生。
当然也有优秀的。只是说,我再也不会觉得名校毕业即优秀了。也见过那种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中年失业,只能背井离乡,来上海郊区的某个公司找份普通的工作……‍‍‍‍‍‍‍‍‍‍‍
大城市,给我的冲击是大的。
4


此前在小地方,我所在的高中,能有个考上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啥的的,都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了,考上好点的985,几乎就是楷模了,是实验班的前几名了。复旦交大之类,基本近二三十年基本没人考上了,偶尔一两个清华北大,还是得加分完了才压线进的。‍‍‍‍‍‍‍‍‍‍‍‍‍‍‍‍
此前,我完全无法想象,某天能和这种名校生一起云淡风轻地谈论中午点哪款汉堡,或是晚上一起做饭,手忙脚乱地揭开冒顶的锅盖。
我发现,所有人都是普通人。哪怕毕业于清华北大,也是人,也要面临吃喝拉撒睡等凡人的杂务。
此外,很想记录我最近听闻的几个朋友的近况。
小A本在包邮区某市工作,8月离职了,裸辞,去南方某风景如画城市旅游了。‍‍‍‍‍‍
朋友圈晒的都是旅游中的快乐见闻,希望对她来说,是个放松。
小B本在南方某大城市工作,前几天也离职了,准备休息一阵子。那就好好休息一阵子吧,还有一些存款,可以维持这样的生活。
小C是一个老乡,前几天看她发朋友圈,已经离开上海一阵子了,说此前上班的公司散伙了,她失业了,先回老家,准备国庆结婚了之后再找工作。‍‍‍‍‍‍‍‍‍‍‍‍‍‍‍‍‍
5


四周,失业的消息也仿佛出现得更加频繁了。在这个时代,似乎能过上一种普通人的生活,是十分不容易的。是十分奢侈的。‍‍‍
过去的7年,我在大学校园中,仿佛与世隔绝,小A和小B是认识超过7年的朋友,现在对比自己和她们,只觉得人生难以预料,她们仿佛各方面比我都成熟很多很多。而我,仿佛还是一副学生的样子。‍‍‍‍‍‍‍‍‍‍‍‍‍‍‍
我无意抨击现在的教育,只是说,作为个体,我们需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道路。
只能降低预期了。
现在,如果你能,身体还不算坏地活着(哪怕是亚健康,感冒等),有一点存款能维持生活,家里没有太多的负担,就已经胜过很多人的生活了。‍‍‍‍‍‍‍‍‍‍‍‍‍
最近送外卖的人,仿佛比以前更多了,配送费也更低了。甚至有不少女性和老人外卖员在风驰电掣。‍‍‍‍‍‍‍
这些人,哪里来的?
降低预期,降低预期,别换手机,清清内存还能用就别换了。活着,熬过去。这是我最近,最大的感触。

(这是一个随意的个人号,我就随便写点感触深的吧。以后坚持至少月更。本来准备做成一个专门写大城市年轻人流浪的公众号,作为一种青年指南,但是我发现我没有那个能力,我也只是个普通人,无法指导别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学校开除一学生, 气得全校学生退学, 另办一所, 如今成世界名校!
凌宗伟:“名校”凭什么收门票
无人机送“炸鸡”千万别“炸机”
学校·社会
让大墙内的你看看如此快乐的我 !“特别关爱”在行动
[转载]后高考时代:被名校录取的⑦大好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