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感而发》4丨寻诗之旅 四:杜甫草堂

一、诗:

《杜甫草堂》

通韵十一安/林旭生

诗人入暮年,经历世间难。

颠沛流离路,忧国心难安。

余生十五载,写尽世饥寒。

满目疮痍事,风吹草舍残。


二、旅:

D3.1--(2019年2月6日) 成都-《成都》

       成都,是一个来了不想走的都市。

      赵雷的民谣小调《成都》,表面听,唱的是爱情;仔细听,唱的是安逸。

       看了“大冰的旅行三部曲”后,才了解到赵雷曾经的流浪歌手生涯。俨然,待赵雷流浪到成都后,“挪窝”少了,且为此城写了这么一首经典的民谣。

       鲁迅:生活得太安逸了,容易被困难吓倒!反过来说,在其他都市待得太久了,来成都会感觉太释怀了。生活的本身,为的就是追求自己将来能够安逸,追求家人能够安逸、追求子孙能过上安逸,大多数国人都是这么想的。

      当下的苟且,是为了以后能不再苟且,若被理解为文艺青年所说的诗和远方也行。诗需要文化积淀,可以去多读书;远方需要“川资路费、衣食给养”,需要蝇营狗苟去打工、创业。现在是春节年假,暂且放下苟且,从中原内陆而来,沿着杜甫颠沛流离的入蜀路线,来远方的成都看看。 

D3.2--(2019年2月6日) 成都-大熊猫基地

      都说来了成都不带孩子去看下大熊猫,会是件遗憾的事。都这么说,随众后就成了"人山人海"。

      物以稀奇为贵,人以猎奇为癖!

      要想变得大熊猫般无欲无求、任性慵懒的条件是:首先得让自己拥有某些"稀有性"才行,否则还得继续蝇营狗苟。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苟且是必须条件,"没有苟且,何来远方?"毕竟,我们无法把《画》里的精神生活,照搬进现实中生存,除非你有马良的那支神奇画笔。这支神笔不光我们没有,诗圣杜甫更是没有啊!

D3.3--(2019年2月6日) 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年轻时,也曾鄙视过蝇营狗苟的生活,渴望过“诗和远方”,只是在经历了朝廷腐败、安史之乱后,思绪大变,从以前的浪漫主义,回归到了现实主义。

      乾元二年(759年),杜甫因厌恶污浊的时政,而放弃了华州司功参军的小官,颠沛流离、几经辗转到了成都,投奔在好朋友严武的门下。在成都西边浣花溪畔,在严武等朋友的帮助下,建起了一座草堂,后人称之为“杜甫草堂”, 亦称“浣花草堂”。

      杜甫这第一段在成都的生活,大致有三年左右,这期间是安逸的,这就有了能够静下心来回首往事,把对时政的看法,引入诗作的创作、发挥空间。虽然杜甫在成都居住时所创作的诗文不算多,但成都无疑是杜甫过得还算体面的一个地方。所以,在广德二年(764年)春,严武再次镇蜀时,杜甫又回到成都,只是第二次回成都后,仅在草堂居住一年有余就被迫离开了,因为一直照顾、接济他的严武病逝了。

      好朋友严武这个靠山没了后,杜甫寄人篱下、生活困苦,其中因为茅屋破败、饥饿难眠,他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而这还不是杜甫最困苦的时候,因为杜甫未到成都前的苦难日子里,还经历过小儿子饿死、自己被叛军抓住这样的危险(因为官阶太低,叛军并未对杜甫严加看管,他趁机逃脱)

      当下的杜甫草堂,已成人文景区,是1952年在原址上重修、扩建而来。景区内除了草堂旧址外,还有梅园、草堂寺、诗史堂、工部祠、万佛楼等辉煌建筑。附属的建筑如回廊、照壁、正门、柴门等也景观极致,其间流水萦回、小桥勾连、竹树掩映、浣花戏鱼…整个杜甫草堂,俨然成了一座宏伟的园林,占地近300亩的规模,实际上已不再是“草堂”了,比别墅(唐代叫做别业)还要气派。若诗圣能看到其茅屋后来有如此排场,那首经典的“秋风所破茅屋”歌不吟也罢!

《杜甫草堂》

通韵/林旭生

诗人入暮年,经历世间难。

颠沛流离路,忧国心难安。

余生十五载,写尽世饥寒。

满目疮痍事,风吹草舍残。

      “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与李白放浪不羁爱自由的游山玩水不同,杜甫的远游不可能洒脱,目及所处,那是满目悲生之事。

       成都,是杜甫最后一段“漂泊”之地。在杜甫颠沛流离十一年的岁月里,经常过着寄人篱下、饥寒交迫的日子,他爱和底层百姓交往,而厌恶官场,他总是在关怀着国家的安危和人民的疾苦,虽然其经受着官场、社会的打击,但依然对朝廷、社稷保持高度热爱。我觉得这应该就是杜甫被称为“诗圣”的最伟大之处,即便其余生十五年里过得穷困潦倒,但依然保持着“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愿望和热情。

        子美先生,你的思想太美!

D3.4--(2019年2月6日) 成都-武侯祠、锦里

《武侯祠》

唐/杜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杜甫写《武侯庙》这首五言绝句时,并非在成都,因为武侯庙有很多,成都的武侯祠只是众多祭祀诸葛亮的庙祠之一(杜甫的“武侯庙”,写于重庆奉节)。但,这首诗适用于所有武侯庙。

       因为“拜读”过杜甫草堂后已经天黑,计划的时间有限,所以趁夜场逛了逛武侯祠、锦里。春节期间来成都的游客摩肩接踵、络绎不绝,有几个是带着寻诗之旅的问心而来?很少吧!特别是看到这里无数的美景、无数的美食后,我觉得问心的少、问吃的多!我们家也是一样,孩子早就不耐烦我逗留古建前的时间太多,而在美食摊前的时间太少。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带着爱人、老人、小人(孩子)逛一逛成都的夜景,享受一下人间烟火,也真真是极美的!

      诗圣杜工部大人,请不要羡慕作为河南老乡亲的我们,今晚在你老人家的草堂附近去逛吃、逛喝、逛景哦!

   元朝施君美:“宁为太平犬,莫作离乱人。”

     小人(孩子)们不懂朱元璋常说过的那句话“宁做太平狗,不为乱世人”。当你读懂诗圣的漂泊十一年后(只有在奉节的三年多算是不再漂泊,真正的安定),你就会彻底理解这句话的涵义。

      我们不是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世界,只是千年有幸,作为华夏人,生活在当下这个幸福的国家!

—正文完—


附图:

一、人山人海的成都大熊猫基地

 二、杜甫草堂

 三、武侯祠、锦里

四、四川博物馆(了解一个城市文化的最快捷途径就是,看她的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丁尚明作品丨行走成都
小游说|跟着诗词歌赋游成都
成都杜甫草堂
国内著名的名人故居,游客络绎不绝来打卡,其实是“假”的?
万里桥西杜甫草堂 百花潭水即沧浪
去掉“诗圣”滤镜,带你还原生活中的杜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