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956年之前老烟台没有自来水,你知道那些“井水养活一城人”的日子是什么样的吗?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如今,自来水管网覆盖整个市区,只要有居民区就有自来水入户。可是,你知道1956年之前老烟台没有自来水吗?你知道那些“井水养活一城人”的日子吗?

    一家两口缸,一个盛漤水,一个盛甜水

当时,我家住在芝罘区小海阳袁家胡同(现中心大酒店附近),在毓璜顶西路警备区北墙外的一个大院子有口漤水井。被老百姓称为漤水,是因为水中矿物质、杂质含量高,喝起来发涩,只用来刷锅、刷碗。若用漤水洗衣服,洗净后还要再用甜水漂洗一遍,不然穿到身上会有一种发卤的感觉。水井在大院东面,院子里种了些菜,院子西边还有两间破瓦房,住着一个沉默寡言的老人,菜就是他种的。

挑漤水也不容易,因为水井很深,水面距地面至少四五米,要用很长的绳子把空水桶放到井里。摆水桶是门技术活儿,一旦在井里晃动水桶时用力不当,水桶的倾斜角度不合适,水桶里只进了小半桶水,再打满一桶水就很难了。往往只能把这小半桶水拔上来倒掉,重新再来。刚开始,我往往需要反复三四次才能拔上一桶水。可是,种菜的老人却能一桶接一桶地把水拔上来,一会儿工夫就把菜园浇完了。

我多了个心眼,默默地站在井口边看老人摆水桶的技巧,看了两次才找到窍门:老人不急不躁地把水桶稳稳地放到井里,待桶底紧贴水面后,轻轻一摆,不用上下晃动水桶就满了。

那时家家都有两个水缸,一个盛漤水,一个盛甜水。甜水用于做饭和饮用,是花钱买或自己去挑的。

卖水到户是一个行业,俗称“送水的”。“送水的”拉一辆木头轮子的大板车,车上装一个纺锤形的大木桶,大木桶前面的顶上连着一个正方形的大漏斗。大木桶打着许多铁箍,估计能盛十担水。在大木桶后面的最低处,连接着一根半米多长、直径约4厘米的铁管,铁管上紧套着一块车内胎,是出水口。放完水后把内胎向上一折,用细绳绑到铁管上就行了。“送水的”按照用户预订的日期和桶数,把水直送到户并倒入水缸,每担水4分钱,他们的水是到有甜水井的地方买的。

开始我家都是买水,等我长大了一些,就跟着胡同里七八个比我大的男孩子,挑着水桶浩浩荡荡到南洪街中段一个大院去挑甜水。大院门朝南,有个甜水机井,交上1分钱后自己压一担水。我们这群半大小子一起去一起回,路上一起休息,虽有意思但真的太累了。一桶水三十五六斤,一担水就是七十多斤,我家距甜水井足有一里多地,很是体会到了远路无轻担的滋味啦!周日挑3担甜水,就占去了半个下午,且累得精疲力尽。

没有自来水,最大的困扰还是卫生和环境问题,市区不论是公厕还是私厕,全是旱厕。五冬六夏臭气熏人,成为无法解决的卫生死角。

另外,洗衣也是难题。家家都赶在夏天拆洗被褥和洗大件的衣服,就是因为夏天雨水多,洗衣服不用往家挑清水也不用向外挑浑水。

    井水水源不足,制约了工业发展

没有自来水不仅生活不便,也制约了工业的发展。一些用水较多的工厂,如:造纸厂、染织厂都在院子里打水井,还要用砖和水泥砌一个大水塔。水塔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是一个由砖和水泥砌成的基座,基座高约20米,是上面直径略小、下面直径略大的圆台形状的建筑物。水塔的上部是一个储水池,直径比基座还大,高约两米。储水池有两根大管子,一根是上水管,一根是下水管。为了防冻,两根大管子的地上部分都做了保温处理。

用抽水电泵把井水源源不断地抽到水塔上部的储水池里,当浮标升至所需的水位时,水泵就会自动停机。下水管可以通过分支管路把储水池里的水输送到各个用水工序,水压还是很大的。不足之处在于,一旦遇到停电,工厂里用水的工序就要停产。另外,时间长了储水池里的沉积物就会增多,需要停水进行人工清理。水井里的地下水总是有限的,若用量大则水源不足,大大制约了工厂的生产规模。

老烟台街从事捕捞的人很多,当时有动力的机器船很少,三条桅杆的帆船就算是大船了。秋季拉拖底网,老百姓戏称拖底网是扫地穷,网底有重砣紧贴海底,水下的鱼全都能进网,有大偏口、小偏口、大鸦片、劳子鱼(有人称老板鱼),有时候还能拉上来河豚鱼。

春秋两季的鱼汛,每次出海渔民都能满载而归,但是这么多鱼卖不了,放上两天就不新鲜了。没有自来水也就没有大型制冰企业,在西南河南头的捷敏街有家制冰厂,但生产规模不大,产量总是供不应求。

鱼没法保鲜怎么办?第一个办法是趁新鲜时卖给鱼行。当时在北马路两旁有20多家鱼行,他们收购鱼批发给小贩,余下的腌制加工。第二个办法就是低价卖给小贩,他们用畜力车运到距海较远的农村去卖,等鱼运到往往就不新鲜了。“臭鱼烂虾卖给栖霞”,是当时老烟台人常说的一句话。

因为没有自来水,制冰成本高,冷藏设备和冷藏技术也不足,导致渔民们顶风破浪,冒着生命危险打来的鱼卖不上好价钱,丰产不丰收。

新中国成立初期,尽管百业待兴百废待举,国家仍把老烟台安装自来水作为一件大事提到议事日程。1954年5月,烟台市自来水筹建委员会成立并开展工作,年末国家计委批准立项。1955年5月,福山县东陌堂村开建我市第一个自来水厂,1956年1月就开始向市区供水。这是烟台建市以来的一项创举,老烟台喝井水的历史从此结束了。

你可能还想看:

我和晚报的故事 | 52年后,我找到了当年那个泪流满面的6岁男孩

烟台街·往事如昨 | 准女婿埋头大吃,老丈人只得三番五次地喊:“再切些来!”

烟台街·烟台故事 | 他每收一名学生,就种一棵柳树,于是就有了万柳村

烟台街·烟台故事 | 烟台开埠之初,我的曾祖父创办了这家油漆店

来源 | 烟台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水井、水窝子和送水车
鲁北往事:取水记
祁阳人祁阳事之 县政府旁的那口井
井水苦 井水甜
北京饮用水净化简史:从甜水到自来水|明朝|自来水|甜水
老北京开通自来水先要破迷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