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中专还是高中,那年中考填志愿我违背了父母的意愿

烟台晚报烟台街,一条有故事的街

请点上面蓝字,来烟台街逛逛

中考那年填志愿,中专或高中,我毅然决然选了高中。

高中可以考大学,中专虽然能立刻把户口迁出去,农村人变城里人,但是不能考大学。打小,我的学习成绩就很好,人们都说我是上大学的苗子。虽不知大学为何物,但能听出来是个殿堂般的存在。

父亲笑着说:“我闺女,有志气!”母亲却面无表情。

收拾完东西准备返校时,母亲叫住我。她坐在炕上,扭着身子靠在叠摞起来的被子上正对着我,手中难得没有活计,既不缝补也未编织。记忆中,她从来没有这样正儿八经地专门与我说过话。她总是很忙,上山下地、烧火做饭……虽有疑惑,却也欣喜。这么多年过去,其实我还是一直盼望着母亲能够看到我,看我时心里眼里都没有别的。

母亲说起家中的艰难:“农村日子苦,你们都在读书。你哥今年上高二明年该高考了。我和你爸天天勒着裤腰带,亲戚朋友都借遍了,到处是白眼,见了都绕道走……”我盯着脚上那双毛了边快要破洞的鞋,手指头不停地揉捏卷搓着衣角,欣喜退潮。

“农村闺女有几个念书的?中专多好,还能早点儿把户口迁出去。成了城里人,就不用在泥地里刨食儿吃,还能早点儿毕业,帮帮我们供供你哥。”原来这样郑重其事,是想让我改志愿,改成中专。

胸中一团火苗腾腾升起,烧灼着我。凭什么?!凭什么让我读中专,哥哥却可以读高中上大学?还让我早点儿毕业供他读书!他是哥哥,他怎么不早点儿工作来供妹妹!不!我不干!母亲就是偏心,重男轻女。还不承认!我要读高中!我要上大学!

母亲眼神灼灼地盯视着我,我低头垂眼紧咬嘴唇。

无声对峙。钟表滴答。

母亲长叹一声看向窗外,我拎起书包推着自行车出了门。父亲追上来,说要送我。还是父亲疼我,知道我委屈,不善言辞的他以这样的方式宽慰我。

到了学校,父亲要我带他去一趟班主任家。班主任是我们家的远房亲戚,按辈分我管她叫姨。

“谢谢你啦……她老师……老是照顾她。”父亲笨拙地说着感谢的话。

“大哥,咱们是亲戚,叫我大妹就行。孩子知道学习,还不读死书,不用人操心。放心吧,肯定能考上高中,大学也没问题。”

“也亏你操心……大妹啊……你看看……能不能改改……改成中专?”

我浑身一僵,班主任一脸震惊地看向我,我的泪水一下子涌出来。

“大哥,家里挺难的吧?”班主任轻声问。父亲抿着嘴,一脸窘迫。

“你看现在的形势哈,前几年中专挺好,毕业包分配,工作也还可以。可是这几年不行了,不包分配,学费还高,就算勉强安排个工作,工资都不一定能按时发下来。”班主任递了一根黄瓜给父亲。

父亲欠欠身,颤抖着双手赶紧接过黄瓜,屁股差点儿从椅子边掉下去。

“是,上高中还要再读三年,再花三年钱才能考大学把户口迁出去,大学还得读四年。万一考不上呢?三年钱白花了,还是农村人。”班主任轻声慢语接着说。父亲哽着喉咙直点头。

“一般人会有这样的顾虑,可咱孩子学习好。咱往远处想想啊,就算现在上了中专,早早把户口迁出去,可中专的学费那么高,一年抵高中三年。毕业后分配不了工作,或者光干活儿拿不到钱,不是更闹心吗?大哥,你说是不是?”班主任的语气很轻、很温柔。

父亲紧紧握着那根黄瓜,我的泪珠儿滚瓜一般落下来。

“可上大学就不一样了,学历更高,社会也重视,找工作容易,工资也高。想想到那时你们家的日子,再想想孩子的将来。就是眼下你和大姐,要吃更多苦受更多累。”

我低下头不再流眼泪,父亲手里的黄瓜握得更紧了。

父亲沉吟半晌,说:“大妹,你说得对,孩子的前程要紧!”

我猛然抬起头,看了父亲一眼,又低下头,泪水盈满眼眶。

从班主任家出来,父亲拍拍我的头,轻声说:“好好读书,其他别管!”

我点点头,“嗯”了一声。看着父亲黝黑的脸,我担心地说:“我妈——”

“没事,你妈疼你。放心吧。”夕阳中,父亲扯出一个勉强的笑,我想到“凄楚”一词,还有“决绝”。

我知道,父亲回家后肯定会遭到母亲的埋怨。我能想象到,母亲一边剁菜一边数落,一边赶猪一边责骂,一边做饭一边摔打……而父亲闷头干活儿不作声。

目送父亲迎着晚霞慢慢地走远,我返身走进校园,在学校办公室旁停下。抬头看着山墙上的光荣榜,我的名字在第四位。不久前,学校举行表彰大会,父亲还有其他上榜同学的父亲站成一排,校长挨个给戴上小红花。他们的脸上满是害羞和自豪的笑,阳光下,黝黑的脸庞居然很灿烂。

一阵风吹过,几缕头发飘到眼前,我拢了拢,使劲咬咬嘴唇。

两个星期后考试,然后回家。

我和母亲一直没有说话。

苦苦等待了一个月,成绩出来,我考上了!九中,县里的重点高中。

那天晚上,父亲笑着喝下一杯酒,母亲的神情松动很多。

一个月后,我来到县城上高中。三年时光迅疾又漫长,欢喜也煎熬。高考结束那天,父亲来接我。当我收拾完东西从宿舍楼里出来,看到父亲蹲在墙角半天没站起来。他一手扛包一手捂腰,脚步有些蹒跚,我心中泛起酸楚。

路上,我不止一次设想,如果母亲问考得怎么样该如何回答。可她没问。家里的空气沉默而沉闷。

终于,一天夜里,电视上出现我的名字——689分!高出本科分数线64分。我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听到心里有块石头“吧嗒”落了地。

接下来就是报志愿。厚厚的一本参考书,那么多城市那么多学校那么多专业那么多招生计划,我有些茫然。

“听说,师范专业和农业专业学费少。”对面传来母亲弱弱而清晰的声音。我嘴上没应声,眼睛却留了意。确实,师范专业和农业专业的学费,是普通学校普通专业学费的一半。

“省内挺好,离家近,路费也少。”

“大城市东西贵,去了遭罪。”

……

母亲看似随口无心,却句句入我耳。

想起去年暑假的一天,母亲坐在灶膛前烧火。火都快灭了,她也不往里添柴,拉出来的风箱杆也不推回去。莹莹灶火前,两行眼泪默默流淌。我知道她是为学费发愁,眼看要开学了,我们兄妹俩(哥哥那时已上大学)的学费还没着落呢。

我又想起父亲捂着腰蹒跚走路的样子,拿起笔在本省两所师范院校下重重划了两条长线,恍惚听到母亲轻轻地呼出一口长气。

最终我去了省内离家最远的一所师范院校。毕业后回到镇上当了一名高中教师。每个周回家一次,有时两次,每次都带些吃的用的,菜肉蛋米、油盐酱醋、电视柜、洗脸架等,还有父亲爱喝的酒。村里人常跟母亲说:“这下好了,家里什么都不缺了。缺什么,闺女就给你带回来了。”母亲每次都笑着说“哪里哪里”。

一年中秋节,我带着爱人孩子回家,从未喝过酒的母亲,居然喝了一杯红酒。当女儿再次端起饮料,母亲已经醉眼迷离,晃晃悠悠地碰了碰杯。女儿一饮而尽,她却没有立刻喝,而是梦呓般地说:“你妈啊,有主见。幸好没考中专,考了大学。”

爱人脸上带着问号:“妈说什么?”

我没有回答,只是难以置信地看着母亲。

母亲没有看我,只是慢慢地将酒杯举到嘴边,缓缓地喝下最后一口,然后倒在炕上睡着了。

母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样想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自己心中那股曾经十分强烈的怨气,早已消散。

母亲就是个农村妇女,善良淳朴、老实本分,她爱自己的孩子,不论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所以她穷尽所有哪怕赔上尊严和健康,也要供我们读书,让我们有机会逃离当时穷困的农村,有机会过上更好的生活。饥饿困顿、四顾茫茫中,她和父亲已经承受了太多不能承受之重。要求她彻底突破几千年根深蒂固的传统性别认知,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那过分了。

我的怨气,什么时候消散的?或许在中考后的那个暑假,在我和母亲的“冷战”中就已经消散了吧。

你可能还想看:

我和晚报的故事 | 52年后,我找到了当年那个泪流满面的6岁男孩

烟台街·往事如昨 | 准女婿埋头大吃,老丈人只得三番五次地喊:“再切些来!”

烟台街·烟台故事 | 他每收一名学生,就种一棵柳树,于是就有了万柳村

烟台街·烟台故事 | 烟台开埠之初,我的曾祖父创办了这家油漆店

来源 | 烟台晚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手写我心】师范那些事儿(粗心的志愿)
代殇.第一部
本来想上大学,后来上了中专:写给三十年前的中专生
一个农村贫三代的苦逼生活
25岁,祝自己生日快乐!
我的中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