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镇做题家”的优势仍然需要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认为,“学校就是这样一种地方: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最重要的东西在学校里学不到’这个真理。”¹日本与中国一样,学校教育的主阵地都是课堂。我理所当然地认为,村上春树的这句话隐含着对学校课堂教学的不满意。

[1]董卿.《朗读者Ⅱ.2》[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91.

上海市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在接受“巨浪教育”采访时说,“课堂,有些学生是接受,有些学生是享受,有些学生是忍受,有些孩子(学生)是难受,因为我们给有差异的孩子无差别的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郅庭瑾教授认为,“(应试教育干扰下)繁复的练习、盲目的抄写、无休止的记诵成为教师和学生奉若神明的教学方法。于是,每一个鲜活、灵动的大脑一旦接受过教育的加工,就犹如生产线上产出的思维标准件,整齐划一,中规中矩。”²

[2]郅庭瑾.《为思维而教》[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这样观点的专家、学者很多。他们对传统教学方式及“小镇做题家”的学习方式提出强烈质疑。
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我承认专家们陈述的的确是当前中小学校课堂教学的一种普遍弊病:强调统一进度的集体教学,客观上造成了学生“主动学习”以及“思维发展”面临严重危机。但我不完全赞同这样的观点,集体教学和小镇做题家的不足与问题无疑被过度夸大了。
我们仍然需要知识的学习。
有观点认为,现在知识更迭速度太快,且信息可得性越来越强,知识随手可查,因此无需背诵和记忆知识,以避免知识的堆积影响大脑思维的运行。
但我们知道,事实性知识先于技能与思维。人是懒惰的,很多时候并不愿意思考。我们大多数时候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依赖以往的记忆、经验和习惯,希望在大脑中能够直接“调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知识的丰厚积累和系统建构,可以帮助人们形成极其丰富的人脑环境信息。
同时,知识也是思维发生的基础。掌握知识的多少、知识积累的厚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人脑建立形成丰富且成体系的信息环境,为人们提升信息理解与加工的效率,进行缜密、深入地思考,开展批判性、创新性思维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因此,知识的背诵与记忆是存在于人的一生的学习过程中的,只不过,随着年龄的增长,通过“死记硬背”方式获取知识的比重应该不断降低。
我们仍然需要技能的训练。
这里所讲的“技能的训练”,主要指学校里常讲的“刷题”。
刷题,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刷题过程必然反复用到已经掌握的事实性知识,从而巩固对知识的记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刷题,是一种习惯或状态的形成。这在语言类学科的学习中体现尤为明显。英语学习时常常说到的“语感”,某种意义上就可归结为这一类。选择某一问题的答案,依赖的是一种长期的习惯和直觉,不需要思考的下意识行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刷题如“练兵”,可以让学习者保持相应的学习状态。
刷题,是扩充、丰富信息环境的重要方式。优质的题目,是命题者学科思想的结晶。刷题,增加了学生与优秀命题人学科思想碰撞的机会,有助于学生构建更加丰富、多元的大脑信息环境,为学生进一步学会解决问题、产生高阶思维、掌握客观规律,提供了广阔的场域与丰富的情境。
“刷题”其实不是问题,不少“学霸”成功秘诀之一就是保持一定的刷题量。需要理性对待的是“刷什么题?”“刷多少题为宜?”。
事实上,在知识学习、刷题练习中,学生的“思维运动”必定参与其中,学生的“思维品质”或多或少得到发展。
但在传统班级授课制模式下,受应试教育导向、班级学生数量、学生学力层次、教师课堂改进意愿及教学能力等因素的影响,“重知识灌输、套路教学,轻思维训练、素养培育”现象长期存在,对学生个别化关照的因材施教难以较好施行,学生的“个性思维”常被教师过度牵引与压制,得不到较好地舒展与进阶。
这,不完全是传统教学方式之过,也不完全是以考上大学为第一要务的“小镇做题家”的问题。

盐渎苏迅

因为认真,所以优秀

美好,

孕育于昨日的耕耘,

结晶于今天的奋斗,

面向明天的梦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让学生学会总结数学题,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小学数学“优化练习设计”课题方案
数学成绩是软肋?
初三毕业班中考复习期间教学与管理的几点建议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教学策略研究
学生解题的心理障碍与疏导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