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边关兵之初 边陲小镇马鬃山

终于到了边防小镇——马鬃山镇,只有稀疏的几座二层或三层小楼鹤立鸡群,剩下的一律都是平房,在这偌大的戈壁滩显得异常孤单。马鬃山镇是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与蒙古国接壤的唯一边防小镇,也是甘肃省的唯一边境地区和唯一的边贸口岸。马鬃山是一个拥有1200余人口,面积达3.8万平方公里的边陲重镇,从地图上看,马鬃山镇的面积是肃北县的一半,你可不能小觑这个小镇,它位于黑戈壁腹地,黑戈壁北抵中蒙界山,南达祁连山冲积扇平原,东至阿拉善盟,西到哈密东天山,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比内陆的一些省还要大。

马鬃山镇所有的牧民每家都有三处住房,分别是镇上的定居点、草场附近的砖土房和移动的蒙古包。位于黑戈壁腹地的马鬃山没有常年性的地表径流,水的来源全靠地下水。而方圆数百公里,最大的一眼泉就是“公婆泉”,一眼不大的泉水从小镇前山坡上的砂石中喷涌而出,汇集成一股细流溪缓缓地向北流去,泉水周围植被茂盛,芦苇有一人多高,还有红柳、沙枣等灌木。相传一对公公婆婆曾在此放牧骆驼,久而久之,人们也习惯上称马鬃山镇为“公婆泉”。

镇中心耸立着三只北山羊雕像和一块石碑,高耸的台基上方雕有一个威武挺立、头颅高昂、长着长长犄角的公北山羊;右侧是一只母北山羊,身旁偎依着一只活泼可爱的小北山羊,山羊雕像为边防小镇增添了边地气息和生活情趣。碑上用汉文和蒙文写着“三羊城”及“和泰荣兴”。由于矿产资源的开发,到马鬃山煤矿、铁矿、金矿打工的外来人员增多,让向来萧条的马鬃山镇多了些人气。北山羊属于国家级保护动物,生长于马鬃山黑戈壁一带的丘陵之中,来往人员都会瞩目观看这个带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雕像。夕阳斜洒在“三只羊”的标志性建筑上,小镇就像内陆七十年代西部乡镇一样,显得那样恬静整洁、肃穆祥和,没有人群的喧闹拥挤,没有汽车的嘈杂。

据史料记载,马鬃山地区与蒙古乃至俄罗斯进行民间贸易往来明清时就曾几度繁荣。明末清初,内陆的内蒙古以及新疆的商旅,利用庞大的驼队,贩运丝帛、布匹、日用铁器、砖茶、炒米、皮毛、沙金等货物,经桥湾或明水,汇聚到公婆泉打尖休憩,补充草料食物后,由那然色布斯台抵达外蒙古乃至俄罗斯进行贸易。为行商方便,在桥湾、伊哈托里、那然色布斯台沿线建有方便住宿的土房,掘有水井,久而久之,形成了一条较为固定的通商路线。清顺治二年(1645年),清政府有限开放与蒙古、新疆、西藏的贸易,允许内陆与嘉峪关外的少数民族进行生活日用品贸易。乾隆至同治年间,由于朝庭的支持和保护,内陆与外蒙古的贸易更加频繁,马鬃山传统商路的商贾行迹也日渐多了起来。外蒙古独立后,中蒙商人仍不时通过这条商路往来经商。

车子经过马鬃山,没有休息片刻,仍然一路北进,又是两个小时紧张的车程。“快到了,醒醒”,带兵干部不紧不慢地说道。新兵们纷纷睁开惺忪的睡眼,再一次用惊奇的眼光打量着眼前的这个陌生的世界,一座巍峨高耸的深褐色大山出现在他们的视线里,半山腰“艰苦奋斗,卫国戍边”八个白色大字在冬日夕阳的照耀下发出眩人的光彩,一排排砖瓦房就像一块硕大无比的褐色锦缎上打了几个灰色的补丁,悄无声息地偃伏在大山脚下。

这就是他们向往已久的兵营吗?新兵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稚嫩的眼睛神色慌张地重复打量着戈壁深处的这座兵营。“收拾行李,准备下车”,中巴车驶到营区大门口,新兵们像兔子一样跳下车来,早已列队等候的老兵们快速敲起锣,打起鼓迎接着这批戴着红花,背着背包,手里拎着行李的新兵,栖息在沙枣树上的几只麻雀瞬间就被惊得不见了踪影,空旷寂静戈壁军营顿时热闹了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边地马鬃山: 留在记忆深处的戈壁
【田野素描2】一个边境小镇蒙古人的牧业生计及其变迁
狼山的灰色崖壁上,没有一只岩羊能逃过她的眼睛
2018再驾新疆4黑喇嘛城堡与明水要塞
丝绸之路上的让人闻风丧胆黑喇嘛
范长江“中国的西北角”节选(十三)——玉门安西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