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以柔克刚——浅析鲜为人知的纸甲

如果提起我国古代发明的防护用甲,相信大家会提起明光铠,锁子甲等这一类厚重威武的金属衣甲,或者藤,皮等甲具,再稍微了解一点的,会知道棉布做的衣甲,但可能很少会有人提起“纸甲”。没错,这种甲的制作原料正是纸,可能有看官会疑惑:薄薄的纸还能挡住刀枪剑戟的进攻?稍等,听我细细为您解说。 根据史料,早在南朝齐时候,就有了对纸甲的记载,曰为“纸铠”。但纸甲的大规模运用,还是在唐宋时期,装备规模达到数万副,而且效果得到了一线官兵的强烈认可。根据出土的实物来看,一直到了清代,纸甲仍然在军队和民间镖局等武装中装备。贵州省就曾经发现了一件咸丰、同治年间的纸甲实物。

(清代的纸甲实物)

那么问题来了,人手都能大卸八块的纸做成的铠甲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功效呢?这个测试很容易做,你拿着家里的菜刀去砍自己不用的旧课本就会明白,更不用说特制的纸甲了。根据清代书本记载,制作纸甲:先要将纸锤轮,叠成三寸厚(清代一寸为3.55厘米)。每方寸钉四个钉子,然后裁制成甲。试想一下,如此雄厚的纸甲,不知道要比课本结实多少,能挡住冷兵器的杀砍,也就不足以为怪了。

(纸甲的构造)

宋朝时期,纸甲成了士兵们贴身的防御利器,南宋真德秀任泉州知州时,上枢密院的奏折称:“所有本寨军器都稍足备,但水军所需者纸甲。今本寨乃有铁甲百副,今当存留其半,而以五十副就本军换易纸甲。”可见,轻便灵活的纸甲比沉重的铁甲更适合作战,尤其对于在江南水乡作战的军队和水师,是在好不过了。明朝时期,南方抗倭的戚家军也使用了这种纸甲,因为气候潮湿,铁甲往往会生锈,大大减少了防护能力,可纸甲就不会有这个问题。虽然大家都明白纸遇到了水就很容易破烂,但经过锤轮压缩制成的纸甲,吸水不但不会烂,反而更强,甚至能抵挡燧发枪的铅子,因为浸了水的纸甲韧性更强,也能对穿甲的箭头和铅子产生更大的阻力与摩擦。

(纸甲的样式)

古代生产力低下,金属原料开采困难,制成铠甲更是所需人力物力巨大,如 :果国力不足,根本难以满足动辄几万乃至十余万部队大量需要。况且铠甲是消耗品,耐久值到一定程度就会报废。所以纸甲,棉甲之类替代品就登场了。北宋司马光的《涑水纪闻》卷12在记载了这条材料之后,又云“诏委逐路州军以远年账籍制造”。可见,宋代的纸甲是用陈年账簿即废纸制造的,这样的废物利用着实节省了大量资源。相比于工时较久,制作困难的锁子甲,明光铠等金属甲,纸甲的制作工艺就相当于入门级别了,成本又低,以至于宋代有法律规定:严禁私自制造纸甲,以打击假冒产品。而更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冰冷的金属甲,纸甲有特制的硬布作为裱骨,因此,它还有对伤口止血的作用,这一点和棉甲有同样的功效。

可惜,纸甲有一些先天不足是难以避免的,比如耐久度较差,往往每场作战后都要更换;再比如虽然有桐油和生漆作为防水处理,稍微沾点水自然没事,但如果真正进了水里作战,或者遇到磅礴大雨,那就麻烦了,很有可能会造成脱落,连接不稳等现象。因此,在明清时期,随着棉甲的近一步发展,纸甲的缺陷对比之下就更明显了。棉甲还可以加装铁片,防御力更加强大,还能满足使用者对舒适性的要求。所以,纸甲一步步走向没落在所难免,直至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但不管怎样,我们还是要敬佩我们的先祖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往往能够利用可掌握的简易资源,并不复杂乃至堪称简陋的技术与工具,却创造出令人惊叹的作品,这一点,才是所有想迈向“中国智造”的企业所要思考的。

阅读 46 · 文章内容不代表UC平台观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古代,胖棉袄一样的“棉甲”,到底防御力有多少?
盔甲制作材料简析:制作材料的变化不是更新换代,而是优胜劣汰
古代有神秘的纸甲和棉甲,专家经过试验,复原了这两种“宝贝”
UC头条:唐宋时期的军队都是铁甲 明清时期棉甲为何取代铁甲
传承几千年的军事装备,断绝?今日尚且存在!
在古代战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的“铠甲”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