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代经典五言律诗10首,都是千古名篇,脍炙人口,值得收藏学习

    〔1〕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五言律诗,可谓句句经典。此诗作于公元757年春,正值安史之乱时期,身处沦陷区的杜甫目睹了长安城一片萧条零落的景象,触景伤怀,故而创作了这首传诵千古的名作。

前四句写春日长安凄惨破败的景象,饱含着兴衰感慨;后四句描写心系亲人的境况,声情悲壮,凄苦哀思,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思念亲人的美好感情。全诗感情深沉,铿锵有力,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经久不衰。

诗中写道:国都虽遭侵占,但山河犹在,长安城里的杂草和树木依旧茂盛地疯长。有感于战败的时局,每次见到花,便不禁泪流满面。内心充满惆怅与怨恨,每每听到鸟鸣便会心惊胆战。

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了一个春天,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无尽的愁绪萦绕心头,我搔头苦思,白发越搔越短,几乎无法插上簪了。

〔2〕

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是一首充满诗情画意的送别诗。青山流水,落日白云,景物错落有致,作者通过描写送别的环境来表达出依依惜别的情感。

首联交代告别的地点;颔联以孤蓬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颈联寓情于景,将离情的哀愁融入壮丽的景色之中;尾联借马鸣之声作别离之声,使得离情别绪更加感人至深。整首诗情感真挚,境界开阔,有声有色,朗朗上口,是李白送别诗中别具特色的代表作之一。

诗中写道:青翠的山峦横卧在城墙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着城东潺潺而过。我们在此地一经离别,你就像蓬草那样,随风飘荡到很远的地方去了。

游子的心像浮云一样漂游不定,夕阳徐徐下山。和老朋友再次挥手,友人骑的那匹马似乎也不愿离开,临别时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情谊。

〔3〕

望月怀远

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古人对月有着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写于公元736年张九龄遭贬荆州长史以后,是望月怀思的名篇。全诗紧扣“望”和“怀”,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月抒怀,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月圆之夜思念亲人的心情,寄托遭谗言受贬谪的情思。

开篇“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雄浑阔大,为千古佳句,与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有异曲同工之妙。

诗中写道:一轮明月从茫茫海面上升起,远在天涯的亲人,此时也在望着同一轮明月。多情的人都怨恨月夜太漫长,彻夜不眠,心里泛起无限的思念。

熄灭蜡烛,满屋皎洁的月光令人怜爱,我披衣走到屋外,不知不觉间露水已经沾湿衣衫。不能把美好的月色捧在手心送给你,只能够期望能在梦中与你相见。

〔4〕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公元737年,唐玄宗命王维奉命出塞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该诗即作于王维奉命赴边疆途中,

诗中生动地描绘出一幅塞外风光画卷,展现了大漠的辽阔与壮美,诗人被排挤后内心的孤寂与悲凉,在塞外雄浑景色的熏陶下得到了净化,展现出一种豁达的情怀。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心驰神往。

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气象雄浑,境界开阔,描写了边陲大漠奇特壮美的景象,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诗中写道:我轻车简从,到遥远的西北边塞居延慰问边关的将士。我们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边塞,北归的大雁正在高空翱翔。

在浩瀚的沙漠中,一缕孤烟直冲云霄,黄河之滨的一轮落日显得又大又圆。当我到达萧关时,遇到了侦察的骑兵,得知主帅仍在前线未归。

〔5〕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常建,开元十五年登进士第,仕途失意,一生潦倒不得志,寄情山水,游览名山古刹,其田园诗意境清远,风格淡泊。此诗是作者游览破山寺后禅院时所作的题壁诗。

诗中描写清晨后禅院的景色,呈现出一个空灵幽深、清新静谧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全诗文笔自然,层次分明,构思巧妙,意境浑融,简洁明净,被宋代洪驹父誉为“全篇皆工”,由本诗演化的成语“曲径通幽”、“万籁俱寂”,更是沿用至今。

诗中写道:清晨,我走进这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高耸的山林。一条曲折的小路通向幽深的后院,禅房被掩映在繁茂的花木丛中。

山中景色明媚,鸟儿怡然自乐,潭水空明清澈,深潭倒影,令人俗念全消。此时此刻万物,万物沉默静寂,只有那悠悠的敲钟击磬声回响在山中。

〔6〕

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这首诗是田园诗名篇,描写诗人隐居鹿门山时,应邀到一位农村朋友家做客的经过。首联写诗人应邀到朋友家做客;颔联刻画村庄环境的优美,绿树环绕,青山横斜,犹如一幅清淡的水墨画;颈联描写欢聚畅饮的场面,亲切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尾联写于朋友相约重阳节相聚。

诗中描绘出一幅闲适恬静的乡村图画,抒发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初读此诗,似乎平淡无奇,细细品味,便觉如一幅浓郁的田园风光图画。尤其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更是传颂千古的经典诗句。

诗中写道:老朋友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家做客。周边翠绿的树林将村庄围绕起来,青翠的山峦横斜在村庄外面。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和菜园子,两人共饮美酒,闲谈农务。约定等到九九重阳节那一天,我还要来这里与朋友一起观赏菊花。

〔7〕

登岳阳楼

唐·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公元768年,杜甫从夔州来到岳州,登上向往已久的岳阳楼,望着烟波浩渺的洞庭湖,触景感怀;联想到自己飘泊无定的晚年生活以及灾难深重的国家,感慨万千,于是写下这首意蕴博大的名篇。

首联今昔对比,抒发初登岳阳楼的喜悦心情;颔联描绘了洞庭湖浩渺壮观的景象;颈联描写诗人窘迫的生活状况;尾联表达报国无门的悲怨之情,抒发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这首即景抒情之作,沉雄悲壮,意境深远,跌宕起伏,感人肺腑。

诗中写道:过去就听说洞庭湖波的盛名,今天终于如愿登上了岳阳楼。只见吴楚两地被浩瀚的湖水分割于东南,日月星辰和大地仿佛都浮于其上。

亲朋好友们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只有乘舟四处漂泊。北方边关的战争烽火仍未停止,我凭栏遥望,不禁泪水横流。

〔8〕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公元713年,诗人刚中进士不久,出游吴地,当行船停泊在北固山下的时候,恰逢旭日初升,春潮涌动,江水浩渺,潮平岸阔,残夜归雁,触发了诗人心中的情思,备感羁旅之愁,于是,吟就了这一千古名篇。

诗人以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北固山下的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的景色,抒发了深深的思乡之情。特别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富含哲理,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给人以乐观向上的力量,历来广为传诵。

诗中写道:旅客要走的道路,就在郁郁葱葱的北固山下,乘着行船走在碧水之间。春潮正长,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显得更加开阔,顺着风,船帆好像悬挂在碧蓝的空中。

一轮红日已经冲破残夜,在宽阔的江面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经有了融融的春意。写好的家书如何才能寄回家乡?北去的归雁啊,请把我的信带回洛阳吧。

〔9〕

野望

唐·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王绩自幼好学,博闻强记,然而遭逢乱世,两度出仕,皆因失意而归隐,其诗以田园山水为题材,诗风清新朴素。

此诗描写了隐居之地的清幽秋景,秋日傍晚,诗人放眼四望,只见一派秋意颇浓的景色,恬静安详。全诗语言质朴清新,自然流畅,在闲逸的情调中,带着几分彷徨,孤独和苦闷。

诗中写道:黄昏时分,我站在山的东边纵目远望,心中徘徊不定,不知道将去向何方。眼前每棵树都染上秋天的色彩,每一座山峰都沐浴在落日的余晖中。

放牧的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骑着马,满载着猎物归来了。大家彼此相望,却互不相识,于是放声唱一曲长歌来怀念古代采薇而食的隐士。

〔10〕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这首诗抒写了朋友间恋恋不舍的深厚情谊。诗人的朋友要到四川去做官,王勃在长安相送,临别时赠送给他这首送别诗,意在慰勉友人勿在离别之时悲哀。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至今仍被传颂。志同道合的人并不需要永远在一起,只要朋友知心,哪怕天各一方,也好像近在咫尺。

诗中写道:三秦环绕护卫者都城长安,透过风云烟雾,似乎能望见蜀川。和你分别,心中怀着无限的惜别之情,只因为你我都是在宦海中浮沉的人。

四海之内只要有了知心朋友,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我们在分别之时,不要像青年男女一样,为离别泪湿衣巾。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诗中最经典的十大“五言律诗”
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诗歌100强排行榜
初中22首古诗阅读欣赏题及答案
晨读《唐诗小札》
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荟萃
初中古诗词背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