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认知觉醒》:反思与觉知,晚做总比不做强
userphoto

2023.04.21 上海

关注

“我发现每天有事情做不代表觉醒,每天都努力也不代表觉醒,真正的觉醒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立足长远,保持耐心,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

这是《认知觉醒》序言中的一句话。作者周岭在序言中提醒我们:忙碌≠正确。

我发现许多人都是这样,甚至包括我们自己的父辈。我们似乎都本能地认为,每天忙忙碌碌,不虚度时光,就是“对”的事情,而很少有人愿意停下来多想一想,究竟做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应不应该,值不值得等等。

美团创始人王兴说,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情。商业大佬看人性可真够犀利的。

朦胧之中,大家都想要过“更好”的生活,获得一种广义上的“幸福”。但是究竟自己的“幸福”是什么,在哪里,能否实现,也没多少人明确知道。但是周岭倒像是人间清醒的一位。他是如何做到突破认知,成就自我的?这吸引了我的好奇心。

一、认知和元认知,以及周岭其人

一查资料,巧了,发现人家的公众号就叫“清脑”。据说公众号的logo代表日环食,如同人在混沌之时,一旦遮挡移开就会觉醒,看到越来越光明的世界

除了作家和自媒体人,他的身份标签还有一个“心智探索者”,相信这是他的自我定义,正好也对应了公众号名字的涵义。

但是网上关于周岭的信息好像并不多,令他显得有些神秘。他的成名本身也有些突然:36岁才突然顿悟,开始大量读书,学习包括脑科学、人之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等领域的知识,努力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并持续早起、阅读、写作、健身。

他写的文章引发许多读者的共鸣,遂有了《认知觉醒》这本爆款畅销书,后来还写了姊妹篇《认知驱动》,以及《认知觉醒(青少年学习版)》。

其实关于认知的定义,书中并没有正面表述过,可能觉得没必要去解释这个约定俗成的概念。但是书里却详细解释了什么是“元认知”。所谓“认知”,简单来讲就是“个体认识客观世界的信息加工活动。”而元认知,“就是最高级别的认知,它能对自身的'思考过程’进行认知和理解”。元认知能力即我们习以为常的反思能力。我们可以用元认知能力来审视自己的认知,从而改变认知和行动。

思维改变了,人生轨迹很可能也会发生逆转,而这一切,周岭只花了短短三年时间,答案可能都在这本书里。

不过,在得到答案以前,至少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他一定也曾如《刀锋》中的拉里,在书海中游弋,苦苦思索与寻求人生的奥义。光是这一点,已足以令人佩服。

此外,周岭还在序言中安慰我们,任何时候开始改变自己,都是最好的时机。其实作为一个混完了青春资本的人,我更想说点丧气话:年龄越大越困难。

别忘了张爱玲那句长盛不衰的“出名要趁早”。76岁学画,80岁办展的“摩西奶奶”毕竟是凤毛麟角。王德顺在79岁走上T台,但他之前9年都在健身,而且30岁前已经成为了一名演员,一直耕耘在艺术领域。褚时健74岁开始的“褚橙”事业也是一般人难以复制成功的,同样在背后有他个人独有的阅历与积累。

周岭自己也是默默写了160篇“每日反思”,才开始写公众号的。坚持到写这本书,他已经写了1000篇反思文章,算起来至少坚持3年了。等我们知道他时,还以为是一朝成名,未必知道他前面的积累。

可是也没必要杠。大多数人都不甘于庸庸碌碌地等死,虽然结果未必如人意,至少努力过还能换个心安。而且你现在过的每一天不是都比明天更年轻吗?的确是几岁开始都不算晚。

反观我自己,也曾和他过去一样,有着一点“小聪明”,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总有充足的理由不去触碰。但这样往往完全没有行动力,任何目标都会沦为脑袋里的空想。不过我现在已经抛弃了那样的“理性”,只任凭兴趣的驱使了。虽然年龄已经太大,毕竟还来得及亡羊补牢。


二、重新认识大脑,从根源上克服焦虑

当看到作者介绍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的区别时,感觉挺涨知识的。至少我终于知道,为啥稍微动点脑子就会又困又饿——因为理智脑运行时非常耗能啊!为啥我的笨脑壳想点啥都特别耗时——因为理智脑运行速度贼慢啊!嘿嘿,一下又多了好多开脱的理由。

为了生存,我们在生活中的大部分决策,不得不被本能脑和情绪脑主宰。然而,“成长就是克服天性的过程”。

早已有许多声音说,改变固有习惯靠毅力往往既痛苦又无效,所以应该靠方法。比如《微习惯》这本书所倡导的,将小目标定得很低,低到几乎不可能失败的程度,这样才有可能用多余的精力去超额完成计划。

搞清楚本能脑、情绪脑和理智脑的概念,对于理解全书都有重要作用。比如下面要说的如何从根源上克服焦虑的方法,你就会用到这个概念。

焦虑感在现代人中非常普遍。周围几乎没听说完全没有焦虑过的人。

周岭为我们剖析了焦虑的根源。焦虑的原因是“想同时做很多事,又想立即看到效果。”简言之,能力与欲望不匹配。这是由于人类急于求成和避难趋易的天性造成的。

为了战胜焦虑,他提出几个刻意反着来的方法。我一一对照进行了小小的反思。


  • 克制欲望,不要让自己同时做很多事;

这是许多人都容易犯的错误。安排了太多事,越多越做不完,越做不完越焦虑。好在现在年纪大了,早就知道自己的“不可救药”,那就尽量把任务精简再精简,简到我真心认为,一天能做好一件有价值的事情就已经足够了,其他的就不要强求了。所以对于网上众多付费课程,我从来不轻易加入,不管多诱人。因为知道自己难以坚持。

  • 面对现实,看清自己真实的能力水平;

这点是尴尬又真实的。我们很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低估我们的工作。这就是为什么工作量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多,工作时长也总是超预期的原因。

例如身为文字工作者,常常会沉湎于文字与思考,以为很快就能写就一篇短文,结果竟然不知不觉用去了半天时间。

再例如你以为自己智力足够,学习一项新的技能用不了太久,结果呢,刚开了个头就知难而退了,不得不承认这玩意没个十年八年不可能像个样子。与此同时,别的事情又在热情地召唤你,于是你永远停留在了入门的地方。

  • 要事优先,想办法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这点不难做到。比如打卡这种事,头天晚上准备好内容发到手机上,第二天早上就想办法尽快完成,会更容易坚持。假如你把这种事留到每天晚上临睡前的一刻,那么做起来会痛苦得多,而且随时会因为抵挡不住的困倦而中断。至少对我来说就是这样,毅力什么的面对困乏时毫无作用。

  • 接受环境,在局限中做力所能及的事;

这点我在有孩子以前一直不懂,总觉得环境与命运的关系很大,因为缺这少那,所以总是没时间和条件去做喜欢的事情,过想要的生活,只能庸庸碌碌地混日子。可是孩子来了,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你会发现,以前的没时间,真不叫没时间;以前的没条件,真的不叫没条件。当你所有的时间和空间全被小孩和杂事占得水泄不通的时候,连睡个好觉都是奢望的时候,你反而会非常强烈地想要为自己做点什么。于是在没完没了的喧哗之中,心反而突然静了下来。因此许多事情也就水到渠成了。

  • 直面核心,狠狠逼自己一把去突破它。

这点大概最难,因为真的涉及到觉悟和决心、耐心与持久力。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的loser,我不太赞成纯靠“武力”的解决方案。周岭也说,培养耐心的最高级方法:“请本能脑和情绪脑出动来解决困难。”

做一件事情,如果能在找到乐趣的同时,再增加一些觉悟和认识的东西,才是最理想的。例如正是因为找到了阅读的极大乐趣,才能一头扎进书本的世界。如果与此同时,还能认识到坚持做一件事的真正好处,有意识地去克服一些阻碍,耐心还能更久一些,就更完美了。

自认为现在的自己就是这样一个平衡的状态:享受阅读,享受写作,于是尽量想办法克服生活中的鸡零狗碎,努力保持内心的清明。


三、当你处于低谷:消除模糊,直面痛苦

周岭建议,对于痛苦事件,“要想不受其困扰,唯一的办法就是正视它、看清它、拆解它、化解它,不给它进入潜意识的机会,不给它变模糊的机会。”就像那些心理医生或催眠师所做的,都是为了“唤醒潜意识里的痛苦事件,让患者重新面对它、看清它、从而将其彻底化解。

去年接触过一些创业者的心理咨询资料,对此深有感触。心理医生循循善诱,就是为了引出受访者内心深处的自我与记忆,寻找他们苦恼的根源,帮助他们去面对,直到改善甚至克服。

现代人的心理问题实在太多了,而且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也越走越强,青少年心理咨询需求暴增。例子不需要多举,大家都知道。

并不是抑郁症、躁郁症、精神错乱这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才叫有病。有些人可能只是有些难解的心结,或者异常的表现,其实也未必不可求助于心理咨询。但是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可能都是自认为没有心理问题,或者觉得有心理问题很丢脸而绝不愿意承认,以致于终生难有机会疗愈。

正好看到其他书友说起一本《我在精神病院抗抑郁》,也感慨抑郁症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感叹国人羞于承认自己是精神病的理念,造成很多人因为错失就医时机而走向死亡。

希望随着心理咨询行业的发展,以及全民认同程度的提高,将来有更多的人可以活得更从容一些,更轻松一些,更幸福一些。

另外,作者在最后一章里提到的冥想,我认为也是一种针对日常不良情绪的自救。遇到困境时,即使有人安慰,也大多是隔靴搔痒,非得自己想清楚才行。

不过冥想的好处虽然一直听说,我自己却没有去做。倒不是不相信,只是就个人而言,大多情绪上的问题已经可以靠时间去解决。更有可能的是,或许在这个过程中,我早已践行了冥想而不自知罢了。


四、在“拉伸区”进步最大

书里提到的在“拉伸区”进步最大的概念,和作者所说《刻意练习》的核心方法论基本一致:“不要重复练习已经会的,要不断寻找那些稍有难度的部分。”

相比于那些烧脑耐读的半文言历史、小说,我其实是把工具书当作一种消遣来看的。这本《认知觉醒》我就规定自己每天只读一两小节,绝不超过,所以读起来格外轻松愉悦。读一小节毫不费力,有空的话还能超额完成,读个两三节。只在终于生病卧床,不想做深度思考时,才下定决心全部“消遣”完毕。

其实对于这种“道理都已知道”的书,我可能无形中提前运用了类似难易搭配的方法,游走在“舒适区边缘”。此外这也有点像“最小化目标”,以及所谓的“微习惯”,看似躺平,反而驱除了自我要求过高的焦虑,更能平稳地达成目标。

当然这样做的前提是养成习惯,坚持下去,不然大的项目被拉得太长,很容易因为中途有变而断送。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用在阅读上,做任何觉得困难的任务都可以考虑可否应用,包括健身、劳动、学习新技能等。私以为,读工具书就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如果不能知行合一,还不如不要浪费时间。上次深度阅读《卡片笔记写作法》就获益良多。哪怕能够吸收应用的东西其实很有限,也比为了读书而读要强得多。

说实话,谁能将读过的道理全部用于指导实践呢?但哪怕有一点点收获和改变也是很值得的。比如上次读完《卡片笔记写作法》我已经离不开flomo,虽然更复杂的工具还有待熟练,但至少对于闪念的记录已经大有改进。仅凭这一点,已经感到切实的好处。我的许多阅读记录、灵感碎片,现在都是借助flomo的便利而得以整理成文的。

好了,顺个便,再次不厌其烦把邀请链接发一遍。通过下面这个链接下载注册flomo,可以免费得到28天会员(自己下载注册只能获赠14天),同时我也会获得7天的会员。

https://v.flomoapp.com/register/?MTA3NzM0Mw

已经注册的,只要仍在3天内,也可以通过输入这个邀请码:MTA3NzM0Mw,得到28天的会员。不过要注意的是:只能在网页端兑换邀请码哦!


五、你知道自己的人生使命吗?

这本书里提到的“熔断不读书法”,其实也是许多人,包括我自己读书时一直在用的。遇到受启发的内容就停下来,让思绪飘一会。不过看电影的时候我倒是不愿意打断故事的流畅,除非还有机会再看第二遍。

听说Obsidian有个插件可以实现视频笔记,就是在视频中随时插入书签,大概这个意思。这应该是个不错的解决之道,感兴趣的可以去研究一下。不过技术盲如我果断决定放弃,何况现在视频看得也少,需要做笔记的就更少了。自从有娃,追剧观影一概无缘,以致于得到过许多正反馈的影评都不再写了。

总之,“先用感性能力帮助自己选择,再用理性能力帮助自己思考。”这大概是许多人出于本能都会做的事情,不算新鲜的概念,只是周岭换了一种方式表述。

虽然“感性”很重要,但“理性”的作用也是举足轻重的。因为不动用“理性”,是很难加工处理靠“感性”得来的信息的。

例如书里这个问题,我也曾经用感性加理性的方式思考过:“如果没有任何经济压力,你会如何度过余生?”

从小到大,读书总能令我找到各种各样的乐趣。只是我时常把这种乐趣弄丢,浑浑噩噩混过了多少年。然而为什么说,此后孩子的出生对我是一个转折呢?(应该是对于许许多多人都是的。)

因为在此之前,我也跟其他人一样,总是在忙着工作、挣钱,走在必经之路上。结果呢?钱没挣到多少,反正人生就这么耗过去了,但又被生活裹挟向前,觉得不得不如此,似乎没有其他更好的选项。我没有时间停下来思考,就算思考过也无力掌控,就算挣扎过也终于失败。这就是个无底的漩涡。

然而假如没有理会内心的召唤,当我即将离开世界,回首一生时,一定会感到非常非常后悔……

“小事听从你的脑,大事听从你的心。”生活被逼到极致,人有时候反而可以思考起来。想想自己退休以后,会过什么样的日子,最想过什么样的日子?还不是读书写作而已?这个目标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很难,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简直唾手可得。那为什么现在不马上做起来呢?对金钱的追逐没有尽头,而时间总是可以挤出来的。

于是改以兴趣优先,辅以灵活转换,配合自我认知,我终于得以在夹缝中读点书,写点字了。老年的时候能不能卓越倒还是其次,至少我现在已经一半实现了退休以后的惬意。


六、对照《认知觉醒》,我的复盘与反思

高大上的元认知能力原来就是人人都会的反思能力。

私以为,反思以改变自己这种事情,不必刻意而为之。例如,这么多年过来了,我对于自律的提倡早已免疫,说白了就是“自暴自弃”,自认烂泥扶不上墙。不过也不能说是完全的自暴自弃,只是换了种方法督促自己。因为我发现,适度的压力要比纯靠毅力管用多了。

反正管不住自己,那就让社会来管嘛!不能早起,那就去个远一点的地方上班。拖延症发作,那不还有个截止日期吗?不能坚持每天读写,那就加入一群人互相监督鼓励。不能控制刷抖音、小红书的时间?相信我,真正忙的人是没有时间下载抖音的。你既然能每天看上两三个小时,说明还是太有空了……

压力太大当然不行,人会吃不消;没有压力,像我这种懒人就会一事无成。所以我自己的经验是,压力在承受范围内就好。有时候,甚至完全没有压力最有用。

例如,我几乎是一个无时不刻不在走神分心的人,所以专注力对于我来说,是要比发散思维稀缺得多的一种资源。不过我却并不想与之硬抗。

我的对策是,同时做许多不同的事,例如读书的时候可以不同类型的书换着看,也可以夹杂其他事情来休息大脑。其实“番茄闹钟”用的就是类似的原理。走神了别忘记提醒自己放下,去做另一件事就好了。当然,具备主动走开的意识也很重要,否则手头的事情很容易就会变成低效的磨洋工。

总之,也许是知道了自己爱分神的天性,我索性选择顺应,同时庆幸自己已经脱离考场N年,因为传统的学校教育对于自由的天性真的非常痛苦,效率极低。(当然,谁不爱自由?几个人不觉得上学苦呢?只是每个人的自我约束力区别很大。)

而且写作这种事,本来就是专注与发散思维的组合。我平时更喜欢任自己的思绪随意漫游,而不求长期集中于一点。这也是天性与现实所达成的一种妥协。

啰嗦这么多,其实就是曾经的自我反思,而且是反思过许多遍的两个简单道理。但是仔细想想,也是从阅读和延伸思考中得到的。

反思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改变。而我也是反思了许多遍,刚刚才真正开始践行的。如果忘记反思过什么,就是白反思了。因此最好可以把思考记下来,但是记下来也一样会忘记,更不如尽快用起来。一旦实践多了,养成习惯,你就不用再害怕忘记了。我想把这种顺其自然的状态戏称为武术境界中的“不武而胜”,或者“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


七、目标要清晰可执行

之前说的是消除痛苦的模糊性,现在说的是保证目标足够清晰的重要性。

“想清楚”这件事一直是我自己的弱项。

我习惯于趋易避难,对于重要问题和目标的决策,大部分时候只能做简单的推理,得出模糊的结论,以至于难以践行和坚持,所以注定成不了学霸,也没有什么大的成就,甚至有时连眼前也难以顾到。

例如,我小时候经常连作业都完不成,晚上往往磨蹭到一打哈欠,一切放弃。谁不知道“好好学习”才是正道呢?可是怎么样才是好好学习,每天要达成什么小目标,那时却一点意识都没有。家长也没时间管,自己也会假装认真地磨洋工。至今忘不了高中时代,每次父亲一离开家,我就偷偷打开电视看日剧韩剧的场景。现在想来仍感羞愧,当初那个傻孩子是看不清学习对于未来的影响有多么深重的。

长大了之后也是一样,上学后要干什么?工作赚钱,或者继续学习?至于怎么工作才能赚钱,怎样才能继续升造,还是不清楚。别人也不能替你知道。什么都是懵懵懂懂,感觉一直被人推着往前走:推着上学,推着工作,推着嫁人,推着生孩子……

如今人生已过小半(乐观推测),依然没有多少改进。看来这块是需要着力反思的,哪怕依然庸庸碌碌,至少可以忠告下一代避坑嘛,哈哈。何况亡羊补牢,虽然还是缺少清晰的规划,至少我已经本能地重启了写作,自己可能唯一擅长,也许还来得及去做的事情。只不过写什么,写多少,要不要设置时限,依然没有特别明确。但我知道,只有写得足够多,才会看得越来越清晰。


八、刻意练习的正确姿势

专注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是即使能做到专注,也未必能达成卓越,如同把一个字照抄100遍,很可能最后只是感动了自己。“方法不对,功夫白费。”

那么,怎样才是刻意练习的正确方法?作者给出四个特征。每个人可以结合自己在做的事情去延伸。

(一)有定义明确的目标,即前面所述的消除模糊性。

(二)练习时极度专注,也就是高效和低效耗时的取舍。

(三)能获得有效的反馈。以读书的经验举例,可以多与他人交流。

(四)始终在拉伸区练习,即难易匹配,保持合理的弹性安排。

对照自己,我发现第一条还有待提升,自己始终不是一个会做计划和擅长做计划的人。第二条和第四条现在已大有改进。只有第三条暂时是主动达成了。输出与交流,以“教”代学,这也是我读完书后会写笔记或评论的意义之一,不仅对于他人还是自我都是很有益处的。我经常给人博览群书的错觉,实际上只是喜欢记录罢了。

不过目前,我的注意力和沉浸度仍然容易下滑,练习量也不够,因为并没有和刻意练习的概念挂钩。

另外值得单独一提的,作者周岭自己也承认《认知觉醒》,不小心和费曼学习法“撞车”。他还推荐了一本书叫《别逗了,费曼先生》,好像真的很有趣,有时间应该读一读。


九、认知体系≠知识体系

有关“深度学习”的概念对于我并不陌生。在各种畅销书里,这是个热门词汇。自己基本上也已经在践行,比如读书尽量读原典等等。只不过这种输入方式肯定是耗时而又不轻松的。比如《道德经》这本薄薄的小书,就远不是浅读一遍足够的。所以想要做到“深度学习”,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

周岭指出我们如此热衷听书的本质,只是因为我们焦虑于读书的数量而已。那么,不追求数量不就行了?能读几本是几本,反正我现在就是这种摆烂的态度,反而更能享受阅读本身。

而且我发现,学会深度思考甚至可能是比阅读本身更重要的事情。对此,写作倒是个很好的锻炼途径。当然并不是规定说人人都该做读书笔记。读完了尽量对他人讲述,多与人交流,也是很好的回顾与思考过程。总之,知识真正变成自己的,才能为己所用,否则永远只是别人嚼剩下的馒头。

万维钢说:“只有当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决策的时候,它才是你的知识。”

现在回想起曾经做过的课堂笔记,尽管都是老师倾囊相授的浓缩的精华,但的确是大部分都已忘光,并没有真正融入自己的知识体系里。更别提知识体系不等于认知体系了。融入认知体系之后,是可以和原有认知产生强联系的。

不过,反而是那些脱离学校之后,自己主动学习所获得的认知,记得更牢。比如阅读或写作时需要了解一段历史背景,那么你自己通过一番努力所得到的知识,要比在课堂上被动地听老师讲并记下笔记,印象深刻得多。

虽然长久不用,什么都会忘记。但一个人本来就不用记住所有的信息。经过时间的筛选,能记得的可能只有最重要或最简单可行的那些东西,也就是最后沉淀的个人认知体系的核心内容。


十、一样的懒,不一样的态度

有一点我倒是跟周岭很像:从来不做思维导图,不过区别还是有的,我当然首先是出于本能的懒。

我日常写书评也非常随性,主要是写能触动自己的点,而不是通篇记录书中主要内容。如果只是为了稿费,循规蹈矩地按照固定框架去写一篇万儿八千的八股文,自己就会写得想吐。

关于打卡的话题已经不新鲜了,我之前也多次对人说过。因为知道做不到,所以以前从不参与任何日更写作营,不给自己树立任何flag。这很符合我一贯的懒散。

偶尔会有模糊的很长期限的目标,比如,5年之内写出一部小说之类的,最后很可能是过了期限才能发奋完成。这样的目标当然不靠谱,很容易偏离与遗忘。但是我的本意都是,明知烂泥扶不上墙,那就确保不给自己施加任何压力,索性一瘫到底。

不过现在我也已经隐约意识到,自己现在的摆烂和小时候的摆烂已经不太一样了。

小时候的摆烂,只不过是不听课,不做完家庭作业,沉迷电视之类的;现在的摆烂更是一种自洽的人生哲学。

在这样一个焦虑、抑郁丛生的社会,我主动退出了“拼搏上进”,顺应内心,反而收获了更多。在适度而不过度的压力之下,我可以更加从容地获取生活的主动权。

例如读一本书这种小事,不需要为了考试去读,而纯粹就是出于兴趣。以前总觉得读小说太奢侈,疲于生计。现在失业了,反而可以尽情享受文字的愉悦。小时候极度排斥死记硬背的学科,包括历史,现在却觉得特别有意思,遇到不懂的地方会主动去查相关资料。……

也许有人会说,你这不叫摆烂,叫凡尔赛,你在炫耀这种“退休生活”。其实叫什么不重要,一切都是随意的无心之举,“无为而无不为”。我自己反正是乐在其中,不问前程的。


十一、正向反馈与作品意识

自从我把公众号“一寸书”(qy-talk)的文章分享在朋友圈,就有老同学对我说,很羡慕你还能坚持阅读。

我回答说,我没有坚持过,这才是刚开始。其实更确切地说,虽然以前也偶尔读过几本书,但持久并且深入的阅读,真的才刚刚开始。

其实这也牵涉到周岭所说的主动学习的概念。

就拿最近写书评的例子来说吧。其实今年以前,对于我这样“喜新厌旧”的人,再好看的小说、电影,也不想再看第二遍,就像吃撑了某样喜欢吃的东西,再让你多吃一小口,你也会连连摆手拒绝的。

仔细想想,之所以一直那么排斥重读,是因为重读本来就是一种反人性的事情啊!

但是,正向反馈却有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

前几天,看到自己发在百家号上的一篇书评下面,有人虔诚地评价道:“感动,听完金句满满的文章,从头跟读了一遍。”说实话,那篇文章是我认为自己评论《刀锋》最不走心的一篇,不知道为什么却有最多的收藏和点赞。后来想想可能正是因为这篇最水,反而最浅显易懂,因此才更容易被人所接受。

所以看到评价时,我虽然深受感动,但其实不太敢相信。这句评论我读了好几遍,以确定人家说的是书评不是小说,因为小说那么长,不太可能很快再读一遍。

还有就是,被人夸奖“文采好”的时候,我也总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因为自认文字平实,还经常口语化,根本跟文采搭不上边。可是不管收到怎样的夸赞,心里还是很感激的。无数陌生人、朋友、老师、家人以及所有人的肯定和鼓励,都将成为我继续“苦读”的动力来源。

不过在作品意识方面,我好像还有很大的欠缺。虽然在书评写作上,这些年断断续续地,勉强算没有停下脚步,但只是因为读书相对来说比较轻松,书评只是顺手的副产品。然而真正的文学创作是不可能太轻松的,于是内心里我总是在避重就轻。

不是每一次的反思都有用,但自我敲打总归会留下一点痕迹。


十二、积极主动的自我教育

番茄钟我是用过的,一开始也很惊叹它的作用。但是难以坚持,一是因为很难有成块的自由时间,有孩子后更是连25分钟不被打扰的时间都很难有;二是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去替代它。

不过工作时我却是用不到番茄钟的。

虽然是个学渣,但是我这个人对于工作却格外尽心尽责,如果有一份工作摆在我面前没有完成,那是连觉都睡不好的。所以工作上的文章经常被夸写得又快又好。是对自己不够负责,但对别人却特别有责任心?抑或是金钱给了我足够的马力?

不管怎么说,在那种情况下,我自己首先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所有能用的哪怕碎片时间,一切为了工作。然而一旦松弛下来就不行了,毕竟一个人不可能永远保持高强度的工作状态。

好不容易把孩子拉扯到上幼儿园之后,现在的生活虽然仍然一切以他为中心,我却感觉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最重要的是一种心灵上的宁静与自由。

既然已经没有了deadline的约束,我反而可以根据自己的状态灵活安排。孩子闹就管孩子,孩子自己玩的短暂时间就抓紧读几行字,或者做些其他杂事;孩子上学或睡觉就可以码字,不上学就陪玩。不想动脑子就读轻松的书,精神好就读深一点的。总之,彻底离开了学校和公司,反而开启了主动的自我教育。

有趣的是,我在第七章最后一节还看到了胡适的那句名言:“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这正是我的“一寸书”的由来。

书是永远读不完的,读一点是一点,学一点得一点,放松心态,不用焦虑,不用着急,不管你已经多大年纪。与君共勉。


十三、早起不是最重要的, 清单上的第一件事才是最重要的

关于早起,我之前写过几篇文章,也践行过。对于我来说,早起已经不是什么难事,不过最重要的还是灵活,有时候甚至比坚持早起本身更重要。

不要为了早起而早起。举个例子,如果前一天有事或不小心睡得太晚,第二天不妨多睡一会,好好恢复一下精力。再比如生病了怎么办?就像我那天感冒咳嗽,虽然6点醒了,但还是跟孩子一同好好睡了个回笼觉。而此前一天,因为发烧头痛,我更是小睡了好几次,第二天才觉得好多了。别说早起了,阅读会很低效,写作更不可能。

此外,每天晚上,好不容易熬到孩子睡着,很想写写文章或者排版发布,但是这样就很容易熬夜,从而影响到第二天的状态。而且,更多时候是这样的情况:不是在给娃读睡前读物的时候把自己先哄睡(然后被娃一声“妈妈,你怎么不念了”惊醒),就是我自己面对着电脑,已经边打字边睡着了。这种情况下还搞什么?上京赶考中状元吗?管它呢,一切放下,先睡觉。

我从来不逼迫自己,可能是有点消极,对自己也许太好了一点。不过这样也有些好处。毕竟健康第一,没有意外的情况下,还是活得久一点才能看更多的书,写更多的文字。毕竟人不是机器,随机应变很重要。

所以说,早起不是最重要的,但是早起后做了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为此好像很有必要列一份早起后的任务清单。然而,清单虽然必不可少,执行程度却又是另外一回事。

很可能简单的事情容易解决,做起来难的事情却一直留在清单上。而且拖了太久之后,有些目标完不成可能也就不了了之了。所以一直以来,我列清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而非规定自己什么时候必须得完成。换句话说,就是不设deadline。对一件事情真有兴趣,会比自制力管用得多。没有兴趣又不是硬性任务,还不如忽略。

不过周岭的个人清单倒是提醒我,健康第一的重要性。尤其是前阵子被孩子传染感冒,折腾了很久,除了躺下休息,什么也不想做。真的是一病毁所有,体会深刻。

如果有选择,我也宁可学习周岭,把锻炼身体作为每天早起后的第一件事,保证一个小时。

《认知觉醒》告诉我们,“运动能够使大脑长出更多的新的神经元,这意味着运动可以在物理上让人变得更'聪明’。”而且接着看下去才发现,原来运动不是关键。关键是在运动后1-2小时内,进行高强度、高难度的耐力活动。“好的运动方式,一定同时包含有氧运动和复杂运动。”例如,在10分钟的有氧热身之后,练习瑜伽、舞蹈、体操、太极等。

这个说法也为早起运动、阅读或写作提供了又一个理论支持。对于久坐不动的职场人士也是提了个醒。以前上班时我确实也试过早起健身,但是现在每天还没睁开眼就都是忙孩子,就连睡眠质量都难以保证。早起倒是被迫做到了,锻炼却成了奢望,可能要留待未来去实践了。

总之,最需要考虑好的是清单上的第一件事。因为时间有限,我们真正能做到,做好的事情其实真的很少,所以有必要调整策略:只做最重要的那一件。

说实话,关于这一点,我至今还未做到。这也想做,那也想做,都不能长久坚持。对照自己的写作,就发现有很大的问题。什么都想写,跟干其他事一样,最后总会一事无成,在任何领域都不会写出好作品。总之,我目前仍然面临目标清晰化的问题。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只有三四个字,真理本身也很精简。有时候不光要懂得放弃,更重要的是直面内心,不要逃避。


十四、主动阅读,开启自我改变原动力

对照自己,我也曾是周岭所说一个“醒着的睡着的人”。人生是单行道,年龄也只会增加不会减少。很多事情都不会再有第二次机会。自以为知道许多道理,然而真正做的有意义和有价值的事情却少之又少。就像书名的后缀一样,我们需要“开启自我改变原动力”。

原动力强调动力产生的根本,是内在的、原始的、自发的;而源动力强调的则是作为动力来源和支持的力。自我改变来自于内在认知能力的提高,是一种自觉自救的行动,而不是仅靠外界支持就可以办到的。

但即使你有意识想去改变,如果没有正确的方法,即“如何激发和保持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如何变苦涩的毅力支撑为科学的认知驱动”,无法坚持,也一样会重新“睡着”。

周岭说:“我发现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因为认知影响选择,而选择改变命运,所以成长的本质就是让大脑的认知变得更加清晰。”他的确是找到了这个答案,也因此写了这本《认知觉醒》出来。

私以为,开启自我改变原动力成本最低的方法,依然是读书。

“当人们开始厌恶现状,期望变得更好时,第一件想做的事通常是读书。”的确是这样。当我的生活全被孩子和生活琐事占满时,对阅读的渴望反而比任何时候都要强烈。

周岭个人的觉醒过程也是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写成一本书,是要先看许多书的,看看那些著作的参考书目就知道了。有人感叹平时没有素材可以写,我给出的建议是:当你输入足够多的时候,输出想打也打不住。

我最近忍不住写了一篇又一篇文章,就是因为阅读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和想法太多。但又不单纯只是记录而已。“真正读好一本书,往往需要花费数倍于阅读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并输出自己的东西——可能是一篇文章,也可能是养成一个习惯——这个过程比阅读本身要费力得多。”对此我深有体会。

但是读书真的会改变命运吗?不一定。只是你的内心肯定会发生很大的改变,例如更加从容、安定。而且读书本身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真的不能贪多求快。因为消化和真正实践一本书,绝对不是件轻松容易的事。

我在一开始读《认知觉醒》时就觉得,自己把读后感写成了自我反省,不自觉地一直在对照自己。然后写着写着又看到,自己还写出了许多重复或者说相似的反省内容。

因此我发现,反思也是会重复的,因为就算反省过很多次,也未必就解决了问题。所以读这本书的过程也是一个反复提醒自己的过程。越是误以为道理都知道,越是需要时常被提醒。

Better late than never. 晚做总比不做强。如果读完《认知觉醒》,你我真的能有实质性的行动与改变,才算没白读,真觉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五件套,开启改变自我的原动力
思屹讲书|《认知觉醒》:如何消除焦虑,做成一件事情
《认知觉醒》:一切原动力的产生都来自于觉醒的认知
读书:《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是我摘抄较多的一本书,书中干货满满,例子也很丰满,讲了改变自己的方...
合集·《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逐章精读(1/24)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