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2014全国小语赛课教学设计:《清平乐·村居》(内蒙古 刘方姝)
  【教师简介】
  刘方姝,女,1975年9月出生,现任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教研培训中心教研室小学语文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
  先后荣获全国阅读教育“先进个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学能手、自治区优秀教研员、自治区级课题研究实验先进个人、呼伦贝尔市教学能手、满洲里市优秀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满洲里市名教师、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参与人教社教科书、参考书编写工作。多篇教学论文获国家级、自治区级、盟级、市级奖励,并在《小学时代》《小学科学》等教育期刊上发表。做各级各类观摩课、示范课百余节,在长期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善于钻研,勇于创新,始终以快乐语文为理念,课堂教学自然灵动,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清平乐·村居
          内蒙古自治区满洲里市教研培训中心  刘方姝

教材分析:
《清平乐·村居》所在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主题是“童年生活”,本单元的读写重点有三:一是通过阅读,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美好,体会词句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通过对比阅读,领悟文章的一些表达方法;三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并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感受。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首描写乡村生活的词作。作者通过对乡村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环境的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形象的刻画,抒发了他喜爱乡村安宁平静生活的思想感情。整首词以白描的艺术手法,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语言浅显易懂,可供开发的文本资源非常丰富。这首词处于第二单元的开篇,在教材中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学习古诗词,积累语言,感受生活的情趣,开启本组“童年生活”之旅,故确定学习目标如下: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正确书写本课“媚、剥”等四个生字。
2.通过借助注释、自主合作学习,正确理解这首词的意思,着力体会“醉”“无赖”等词语的情味。
3.通过反复诵读、插图辅助、想象画面、介入词人资料等方法感受词中描绘的田园生活美景,体会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4.通过比较、发现,初步了解关于词牌及“词”这种体裁的知识。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体会词的意境,有感情朗读与背诵。
教学难点:图文结合感悟词中田园生活的意境,体会词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向往。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围绕诗词展开谈话交流。
一、导入新课
1.(过渡:高鼎的一首《村居》让我们看到清新的乡村风光,闻到了淡淡的泥土花香,感受到了在和谐中人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古诗这种文体是中国传统文化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这条长河中还有另一颗明珠——词。(出示:词是唐朝时候兴起的一种文体,到了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因此我们有唐诗宋词之说。)『这部分谈话内容根据学情也许放在课前交流』板书:村居。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词,(补充板书  清平乐)谁来读读课题?指导读题(解释词牌和题目)
师:“清平乐”就是我们今天学的词的词牌,村居便是这首词的题目。在读的时候注意在词牌后面稍作停顿。(师范读,学生学读)
3. 辛弃疾的这篇词作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画面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清平乐·村居》吧。
二、初读全词
1.学生自由读:借助注释,读准字音。
2.师检查自读情况。(正音)
3.解决“剥”的读音:课件出示多音字剥 bāo  bō, 正音之后指导书写。
4. 读出节奏。
(1)教师适时点拨:词分上阕和下阕,在诵读时,上下阕之间停顿时间稍长。(同时指出有些词不分上下阕)
(2)请同学圈出这首词押韵的字,再读出词作押韵的味道和节奏。
『设计意图:小学阶段,学生接触的诗比词多,因此通过比较帮助学生感知词与诗的不同。』
三、品读全词
1.这是一首文字浅显易懂的宋词,老师相信你们能够借助自己的力量读懂。注意老师给你的提示:(课件)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读文,展开想象,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小组合作交流。(交流时表达的方式:当我读到                    
时,眼前浮现出              的画面。)(可以在书的空白处把自己喜欢的画面用文字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对照读这首词,采用“以图画为先导,以语言描绘作引子”的方法,让学生在想象中朗读,朗读中想象,使文中之境成为学生心中之境、口中之言。让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合作探究,借助“文下注释”来帮助理解本词,感受田园的意境。让学生在读中思考,在读中讨论,在读中探究,在读中感悟,同时进行书面练笔和口语表达的训练,有效突破重难点。』
3.全班交流,师随机指导。(预设重点词句的理解:“醉里吴音相媚好”、“无赖”、“卧剥”)
4.随着同学的描述,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幅清新、美丽的画面,在看到这些画面的同时,我们也弄懂了词句的意思,这就叫做“词中有画、画中有词”,借助画面、理解词义。
5.发现线索:作者巧妙地运用一个景物把多个的画面融在一起,引导学生再来读文,找到线索。(整篇词作围绕着小溪,布置画面,展开人物活动,景中有人,景中有情。)
6.领悟词作特点。简单的几句话虽然极为通俗易懂,但却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描绘出耐人寻味的意境。尤其是 “卧”字用得极妙,它让小儿天真活泼的顽皮劲儿跃然纸上。下面就让我们为这首词谱上曲子,吟唱出来吧!
7.感情诵读,配乐吟唱。
过渡:词人辛弃疾在晚年创作了如此温馨、幸福的田园小词,其实他的词风是以豪放为主,让我们再一同来感受这位诗人的其它作品!
四、比较阅读
1.简单介绍作者:辛弃疾(1140.5.18-1207.10.3)南宋爱国词人。
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爱国者、军事家和政治家。现存词作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2. 与辛弃疾其它词作做比较阅读。
『设计意图: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阅读方法,强调自主阅读、比较探究,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通过对同一词人不同词作的比较阅读,使学生积累体验,进一步体会到田园生活的恬静、和谐,领悟了内蕴,在读中获得情感的熏陶。』
五、总结全课
1. 作为爱国诗人的辛弃疾,经历了多年的战乱,曾经在沙场上征战多年,看到多是战场的残酷,人民流离失所的苦难,他发出的多是收复河山的慷慨之声,多是救民于水火的激昂之声,他的诗词大多是豪放的,当他来到山村看到这和谐温馨的情景也忍不住婉约了一回,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有色有声、有情有景的乡村朴素又恬静的生活画面。
2.感情诵读
六、作业:
1.必做:背诵诗词,抄写或默写1—2遍。
2.选作:将词中描绘的生活画面用自己的话讲给别人听,也可以加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小练笔。
板书设计:
        清平乐·村居

      词  (牌)  (题)

        声    色    青青草
              情    相媚好
              景    剥莲蓬      溪  
  
课文: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音同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课堂实况
阅读(人教版 五上)
清平乐﹒村居
                                                                     执教:内蒙古  刘方姝
课前谈话:
自我介绍。同学们平常喜欢玩什么?你知道文字也能玩吗?你玩过吗?猜字谜玩过吗?还有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个字——你来了。谁来读一读?一起用欢迎的语气来说一说?还能用什么标点符号?简单的三个字把他加上不用的标点,读出不同的重音,就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这就是中国的文字。
玩对诗游戏。老师背的这两句诗你觉得老师在想什么?引出五言、七言。
有一首诗是高鼎写的《村居》,学过吗?读一读。读了这首诗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i看到了一群快乐的孩子?其他同学呢?还有吗?同学们看到的都是诗中的画,这是学习诗歌的好方法。
还有一首诗白居易《忆江南.江南好》。齐读。这是一首词。比较诗词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介绍词)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宋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南宋词作,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课题,在心里默读。板书:清平乐.村居。
齐读课题,正音“乐”。明确词牌名和题目。
2. 读了题目,你想问什么?
二、初读全词
刚才我们读的高鼎的《村居》,描绘了……..,那么这首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有又是描绘什么的呢?自己读,要求把字音读准。
自读、齐读、指名读。
1. 学习生字。
老师出示生字,每个读两遍。这里有个多音字。剥,读两遍。
2. 一首词不仅要读准确,还要读出节奏,现在请同学们自己画画节奏,小声的读一读。
指名读。指导停顿。
在词里不叫分段,叫分阙。叫上阙、下阕。齐读。
3. 读出节奏还不行,还要读出诗词的韵味。你们知道韵味是什么吗?
现在找一找每句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圈一圈韵脚。
并不是每个韵脚都要读长猜能突出它,你可以或长或短,或小声或大声。自己读一读。指名读。
三、品读全词
1. 一首词读出节奏、韵味还不行,还要读出意境来,请同学们根据默读任务,来默读词。老师给一个交流提示:借助注释,结合插图读文,展开想象,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你读懂了什么?(生默读)
2. 小组合作交流。
请小组内自己交流你们写的批注。
谁来跟我们分享你写的。
生1:青青草(第一句)
有同学要补充吗?你看到这样的景色有什么感觉?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送给大家吗?(板书:青青草)一起来读一读这句。
生2:卧剥莲蓬。(最后一句)
你觉得他怎么样?剥莲蓬是干嘛?既然小儿在劳动,为什么你们觉得是在悠闲自在?从哪里看出他是躺着的呢?“卧”字让他感觉到了悠闲,你还感觉是怎么样的?“无赖”看出顽皮,“卧”也说明调皮。你眼前看到这个小男孩了吗?读出来。(男读女)
生3:大儿锄豆溪东……
如果你也有这样三个孩子,你有什么感受?用夸赞的语气来读一读。
你还看见了什么?
生4:醉里吴音相媚好……
让人看到了老翁和老妇的好。这里有个“醉”字,也是我们的生字。看这个“醉”字你看到了什么?
他们很高兴很快乐,这就叫做“相媚好”。他们为什么高兴?
有这么多的理解和感受,相信你们会把这句读好。来读一读。
请你带这些感受来读一读这首词?(指名读)
这首词围绕着一个景物来写,同学们找一找,是什么?——溪。
作者围绕着一条小溪给我们描写了衣服画面,你听到了什么?(板书:声)看到了什么?(板书:色)
辛弃疾用了46个字给我们描绘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这样的的词我们还可以唱。
配乐,师生合唱。
就让我们眼中有画,心中有境的背背这首词吧。
四、对比阅读
1. 写了这样一首词人的辛弃疾,你了解吗?(介绍作者)
2. 对比阅读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配乐师读,生齐读。
3. 被流放的辛弃疾来到这,看到这样的画面,辛弃疾会想什么?
带着你的了解和想象的画面再来背这首词。
五、小结。
这节课老师很高兴和你们分享一段你们的光阴。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能更上杆头。下课。
清平乐.村居
(声)青青草(色)
(情)相媚好
剥莲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6清平乐村居
最实用讲课模板!原来特级教师是这样上课的!
《清平乐村居》教案
遇见朱老师|寒假学习第二讲及《清平乐·村居》课例
预习:部编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第1课《古诗词三首》图文讲解+朗读
彰显“词”教学的文化品位——《清平乐·村居》教学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