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无畏挑战的“天问一号”火星任务:我们所知道的一切

中国多年来在成为降落在荧惑之星——火星上的第三个国家的目标指引下不断探索前行,但中方航天局一直对这项新任务的动向守口如瓶。

       

     

     近日,一位艺术家通过电子邮件将其对中国三艘宇宙飞船的看法将发送至火星。

     7月23日中午,长征五号火箭于南海海南岛中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它搭载了三位由中国航天局设计的机器人探险家,进行一场史诗般的火星之旅。此次探索任务的名称“天问一号”来源于中国古代伟大诗人屈原的同名诗作《天问》,可略译为"向天堂发问"。

     然而这项已临近发射日期的探索任务却被重重难题所困扰,因中国天文方面一直对该任务的主要里程碑守口如瓶,相关信息也难以进一步获取。

       

     

     每周的最新科学动态将会从遥远的实验室来到你的收件箱,你可以随时随地获取令你叹为观止的数不胜数的新鲜科学事件。

     负责为天文在线报道中国太空计划的记者安德鲁·琼斯表示:"进行这项重大任务的数月时间里,广播媒体几乎没有任何有关此次任务的新闻报道,这着实令人沮丧不已。在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成功之前, 我们未获取到任何相关资讯。'’

       

     

     嫦娥四号登月任务是中国太空探索计划所取得的一项巨大成就。2019年1月,中国将探测器成功送置月球远端——成为历史上首个取得了如此壮举的国家。不同于美国宇航局和SpaceX最近在国际空间站进行的任务,长征四号卫星的发射过程未对全球进行实况播出。当科学家和工程师知晓他们的成功之时,没有火箭发射的云直播和中方天文任务指挥中心的庆贺镜头相伴。

     我们虽知天问一号的发射地点,但其发射过程的具体细节仍为众人留下悬念。中国日报表示,飞船已被运往发射台以待发射。已在7月23日中午成功发射升空,已经得到证实。

       

     

在中国国家航天局的英文网站上并没有与天问一号火星任务相关的跟进报道。对此,中国国家航天局并没有针对舆论马上给出相关的回应。

而在中国的社交媒体微博上则是另一番景象。马里兰大学的天文学家叶泉志说,截至7月24日,微博上共发布了29000条带有“天问一号”标签的微博,其阅读量更是高达1.5亿。叶泉志指出,在天文任务执行前中国人通常都不大谈论与之有关的话题,但在过去的十年里,他已经看到了中国在天文交流上取得的进步。他提到,“现在你可以在媒体报道上看到科学家谈论与天文任务有关的术语和概念,也可以在微博上看到很多和中国天文项目有关的讨论。”

       

     

关于天问一号,我们知道些什么?

登陆月球是一件难事,登陆月球的背面是难上加难,而登陆火星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这颗火红色的星球将会在7月底到达火星近地点,到那时,他距离地球大概3600万英里(5800万千米),但天问一号在2021年4月的某日登陆火星前仍然需要航行比这更远的距离。这就需要高精度的导航,最后还要经历惊心动魄的着陆。就像美国和俄罗斯所熟知的那样,火星非常擅长损毁机器探测器。超过半数的火星任务都因此而失败了。

中国此次的火星探测任务会将探测火星的难度提升好几个档次。天问一号任务存在三重挑战:它包括一个轨道航行器,一个着陆器和一个探测器。天问一号任务的首席科学家在7月13日的一篇写给《自然-天文学》杂志的短文中写道:“在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的尝试中,天问一号将会沿火星轨道航行、在火星着陆,并放出一个火星探测器。同时,天问一号将会使用轨道航行器配合进行对火星的探测和观察。纵观人类天文发展的全过程,从来没有任何行星任务是通过这样的方式执行的。”

       

     

我们会有机会观看这具有历史性意义的航天发射的直播吗?叶泉志针对在微博上传播的谣言指出,天问一号的发射将会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进行直播。

       

     

      随着三艘探测器发射前往火星,中国这一次希望能对整个火星进行一次“全球的、广泛的调查”,同时利用探测车对火星表面的位置进行科学考察。

       7月13日,《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详述了中国在2018年首次提出的这次火星探测的五个核心科学目标:创建火星地质图、探索火星土壤的特征并尽可能找到水冰沉积物、分析表面材料成分、调查火星表面的大气和气候、了解行星的电磁场和引力场。

      “天问一号”飞行器配备了七台仪器。它包含两台全景相机,一台地下穿透雷达,一台用于显示火星表面矿物成分的光谱仪,以及用于分析火星大气中带电粒子的仪器

       “天问一号”探测器的重量约为中国“玉兔号”月球车重量的两倍,约为240千克(530磅)。“玉兔号”载有六种仪器,还包括两个全景相机,雷达和三个探测器,这些仪器可用于了解火星的土壤成分和磁场。

       

     

        “天问一号”的着陆点一直是人们猜测的主题,但《自然》杂志的文章证实“天文一号”将在火星北部的一个广袤平原——乌托邦(Utopia)的某个地方着陆,也就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海盗2号任务着陆的地方。预计“天文一号”的着陆日期大约是它进入火星轨道后的两到三个月,因此,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那么我们可以预计它将在2021年4月或5月的某个时间着陆。

       对于火星来说,七月和八月似乎是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繁忙时间。

        不仅中国将发射“天问一号”,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也将向火星发射自己探测器:一个名为“希望”的轨道飞行器。这个探测器将检查并分析火星上的稀薄大气层,以试图阐明其为何如此异常的原因。

       

     

         此外,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加入了从地球迁徙的行列。美国航天局计划在7月30日前发射“毅力号”探测器,下一代火星探测器还将携带一架名为“创造号(ingenuity)”的直升机,这是一项旨在成为第一架飞越另一颗星球表面的飞行器的技术演示。

作者Jackson Ryan

FY:Astronomical volunteer team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作者删除

转载还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翻译:天文志愿文章组-协作翻译小分队

联合署名绝地欧皇QASH,Ran,空白

审核:天文志愿文章组-

排版:零度星系

参考资料

1.WJ百科全书

2.天文学名词

3.原文来自:https://www.cnet.com/news/chinas-daring-tianwen-1-mars-mission-everything-we-know/

本文由天文志愿文章组-绝地欧皇QASH,Ran,空白翻译自Jackson Ryan的作品,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于三十日以内联系运营者删除。

注意:所有信息数据庞大,难免出现错误,还请各位读者海涵以及欢迎斧正。

结束,感谢您的阅读与关注

全文排版:天文在线(零度星系)

转载请取得授权,并注意保持完整性和注明出处

浩瀚宇宙无限宽广 穹苍之美尽收眼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欧空局2016火星探测计划:再寻宇宙生命
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实施火星捕获 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环绕火星获得成功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天问一号
“天问一号”已抵达火星,为何要100天之后才能着陆?
起飞!“天问一号”成功发射升空:向火星探险迈出第一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