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药物的性情

 🎋 【1000天阅读挑战赛】
时间:4月30日
进度:5/1000
分享者:青柠檬
分享书籍:《医学源流论》
作者:徐大椿
分享章节:第五章
————————————
【重点摘抄】
🌱又同一热药,而附子之热,与干姜之热,迥乎不同;同一寒药,而石膏之寒,与黄连之寒,迥乎不同。一或误用,祸害立至。盖古人用药之法,并不专取其寒热温凉补泻之性也。

【感悟】
🌱先直译(必要时意译):同样是热药,附子的热跟干姜的热完全不同;同样是寒药,石膏的寒跟黄连的寒完全不同。如果误用了,祸害马上来到。所以,古人的用药方法,并不是单单看它的寒热温凉补泻的功效(特点)。

所以,“或取其气,或取其味,或取其色,或取其形,或取其所生之方,或取嗜好之偏,其药似与病情之寒热温凉补泻若不相关,而投之反有神效。”

有的利用(中药的)气味色性质性情实地等来推测中药的药性,实际上,药性寒热与各药具体功效的关系这一重大理论问题,清楚意到药物的寒热只是药物功效的一种抽象概括,并不是具体功效,也不可代替功效。因此,用药的时候,应知道药性,更要洞晓功效!

🌱🌱拓展:寒热温凉,意思是说药性分为寒热温凉,是以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四时气候特征来作比喻的。因为药物的四气禀受于天,是因天气差异而引起的。

补充:同样是热性的药,同样是寒性的药,为什么误用了会产生危害呢?那就是因为功效不准确。一药有一药的性情功效,这个药能治哪个病,古方中用它治哪个病,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然而一药不止一方用之,其他的方子用了也有效果为什么呢?因为药的功用不止一个方面,在这个方子则用其这种长处,在那个方子则用其那个长处,真正能知道其功效之实,自然能曲中病情而得其力。


🌱🌱在这里,想到一句话,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入乡随俗嘛?人再怎么入乡随俗是不能违背自己的原则。

【行动】
🌱考我语文呢,看这玩意我想哭。
🌱学好每一个药,每天一个,一年就是365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一节 四性
徐灵胎:中药有专能,临床需辨识
一药“多味”与“多性”
略谈《神农本草经》的学术成就
中药治疗疾病的底层逻辑是“调气”,怎么调,您知道吗?
中医学课件12_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