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厥阴病解

🎋 【1000天阅读挑战赛】

时间:2023年9月12日

进度:506/1000

分享者:青柠檬

分享书籍:《医理真传》

作者:郑钦安

分享章节:第2章

————————————

【重点摘抄】

🌱厥阴经证解 

    按厥阴一经,以风为本(厥阴之上,风气主之,故也),少阳为中气(胆与肝为表里),厥阴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有经症,有纯阳症,有纯阴症,有寒热错杂症,不可不知也。(以下承接少阴经)少阴之客邪未罢,势必传于厥阴,则治厥阴,必兼治少阴;若全不见少阴经症,而独见厥阴,则专治厥阴,方为合法。

    经症者何?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是也。夫厥阴之木气,从下起而上合于手厥阴包络,包络主火,风火相合为病。风火相煽,故能消;火盛津枯故见渴,包络为心之外垣,心包火动,故热气撞心而疼;木气太盛,上凌脾土,土畏木克,故饥而不欲食;蛔虫禀厥阴风木所化,故吐蛔;木既克土,土气大虚,若更下之,故利不止(是促其生化之机也)。主以当归四逆汤、乌梅丸两方(当归〔四逆汤〕是经症之主方,乌梅丸是厥阴之总方)。方中寒热并行,重在下降,立法大费苦心(细玩长沙歌括方解,便易明白)。

    至于纯阳一症,乃客邪从本经之中气所化也(少阳主相火,客邪从火化)。故见热深厥深,上攻而为喉痹,下攻而便脓血(外现张目不眠,口臭气粗之火象,有似阳明腑症形),在上则以黄连二冬阿胶鸡子清,在下则以黄连二冬阿胶鸡子黄治之,此润燥救阴之意也。 

    若纯阴症者何?原由客邪入厥阴,不从中化而从标化,标为至阴,客邪亦阴,故病见纯阴(外现必目瞑倦卧,身重懒言,四肢逆冷,爪甲青黑,腹痛拘急等形,是也)。法宜回阳,阳回则阴消,而病可瘳矣。

    至若错杂者何?标阴与中同病也(外现腹中急痛,吐利厥逆,心中烦热,频索冷饮,饮而即吐者,是也),法宜大剂回阳,少加黄连汁同服,寒热互用,是因其错杂,而用药亦错杂也。 

【我的思考】

 🌱今天分享厥阴病解。

厥阴病,以风为本,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厥阴为标。有经症,有纯阳症,有纯阴症,有寒热错杂症,这是不能不知道的。少阴病的客邪没有解除,那就传入厥阴,治疗厥阴病的时候,肯定要兼治少阴病;要是没有看见少阴病经症,只有厥阴病,那就专治厥阴病,才是合法。

少阴病经症者有什么症状呢?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但是不想吃东西、一吃东西就会吐蛔、(误用)下法之后下利不止的也就是了。

这不就是厥阴病的提纲吗?《伤寒论》第326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之木气,从下起往上合于手厥阴包络,包络主火,风火相合为病”,这里说的是厥阴风木之气自肝上升至心包化火,可以看作是木生火的过程(需要推演)。风火相互鼓动,所以能消;火比较旺盛,导致津液枯干,所以出现口渴;包络是心的外垣,心包火动,这个心包的火肯定也会影响心,所以热气撞心而出现疼痛;木气太盛,往上侵犯土,土怕木克(说的是木气旺盛克土,木克土),所以,虽然感到饥但是不想吃东西;蛔虫是因为厥阴风木所化,所以吐蛔;木既然克土,土气太虚,所以,如果误用下法,就会导致下利不止。主要是以当归四逆汤、乌梅丸这两个方。方子里面寒热并行,重点在于下降,这是大费苦心的立法。

至于厥阴病纯阳症,是客邪从本经之中气所化的。所以,见到热深厥也深,往上攻而导致喉痹,这种情况以黄连二冬阿胶鸡子清治疗;往下攻而导致排脓血便,这种情况以黄连二冬阿胶鸡子黄治疗,也就是润燥救阴的办法。

厥阴病纯阴症是什么症状呢?原本由于客邪进入厥阴,不从中化而从标化,也就是说,标为至阴的情况,客邪也是属阴的情况,所以这个病症属于纯阴。适宜用回阳之治法,有了阳气阴就会消除了,病也就有可能减轻了。 

厥阴病错杂者是什么样的呢?是标阴与中同病的缘故,适宜用大剂量回阳的方法+少量黄连汁同服,毕竟寒热互用,这是因为其寒热错杂,所以用药也应该有寒热。

还是放上一些相关条文:

《伤寒论》335.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336.伤寒病,厥五日,热亦五日,设六日当复厥,不厥者自愈。厥终不过五日,以热五日,故知自愈。

337.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338.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温故而知新:

《如何辩厥阴病?》

《补血液、调营卫的方剂》

《厥阴病证型》

《热厥的转归?》

《手脚厥冷的原因》

《为什么热也会有厥冷?》

《厥阴病的经典方》

《这也是厥阴病的经典方》

《厥阴病的经典方以及蛔厥证的专方》

《厥阴病的经典方(四)》

《针对寒热虚实错杂的又一汤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理真传(30)
厥阴病是什么病?
《医理真传》3.1:厥阴经证解(译文)
《医理真传》卷一厥阴经证解 按厥阴一经,以风为本(厥阴之上,风气
六经证解
厥阴病之乌梅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