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千里通信
userphoto

2023.04.13 上海

关注

本篇为本公众号《改变世界》轻科普系列第二篇《千里通信》,欢迎拍砖。

别忘了文末点个“在看”哦!


一  万有引力和进化论也不是“纯原创”
上回书我们谈到了80年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八个字,“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说完了电灯,这次谈谈电话的故事。
不过呢,首先要解决上次的历史遗留问题。
上回书《点亮黑夜》里谈到,爱迪生不是第一个发明灯泡的人,而是改良灯泡的人。
瓦特、卡尔本茨也都不是蒸汽机和汽车的原创,都是改良者。
于是,我说了一句,哪有什么纯原创,牛顿尚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那么问题来了,牛顿的万有引力不是纯原创吗?
不是!
我们再回到那个苹果的故事。
苹果会落到地上的现象,司空见惯。
很久很久之前,人们已经知道了这么一个事实,
你把什么东西扔到空中,它一会儿肯定会掉下来。
于是,人们慢慢地就提出了“大地有引力”这么一种观点。
直到牛顿,他进一步发展了这个观点。
如果苹果树很高呢?苹果依然会掉下来。
如果苹果树和月亮一样高呢?也应该会受到地球的引力而掉下来。
也就是说,月亮应该也是受到了地球的引力,但月亮为什么没掉下来呢?
哦,应该恰好是地球给月亮的引力提供了月亮绕地球旋转的向心力。
然后各种计算,得出了引力与距离平方成反比的规律。
万有引力,石破天惊!

 
达尔文的进化论是不是纯原创呢?也不尽然。
进化的思想很早就存在了,达尔文的祖父就表达过类似的观点。
但是,直到达尔文,他才搜集了大量的进化的证据。
比如达尔文到了澳洲,他发现那里有袋鼠等奇怪的动物。
难道澳洲的上帝和其他大陆的上帝不是同一个?为什么造出来的动物完全不一样呢?
足够的证据足以提出进化论了,但为什么进化还是个问题。
之前有些观点说,进化是动植物为了完善自身,使自己趋于完美。
达尔文觉得另有原因,直到他读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和马尔萨斯的《人口原理》,
“自由竞争”的思想击中了他,于是“自然选择,生存斗争”的观点破土而出,达尔文进化论逐渐完善。
 
二 古代信息传递
《明朝那些事儿》里有个观点,好人一般当不了好皇帝,好皇帝也一般不是好人。
西周的周幽王,显然是个好人,起码在现代的女性观点来看,是个好丈夫。
为了让老婆开心,烽火戏诸侯。
像极了现在一些女孩子说的,好男人就要不惜一切代价满足自己女朋友(老婆)的想法,我想要吃冰淇淋,你就要大冬天大半夜顶风冒雪跑两条街去给我买,不然就是不爱我。
烽火狼烟是古代军事活动中传递信息的一个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呢?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骑马,驿站,这是比较普遍的方法。但是有个误区,比如“千里马”“六百里加急”,并不是一匹马可以连续跑一千里,也不是一匹马可以连续跑六百里。
六百里加急,大概每三十里就设置一个驿站,你每到一个驿站,都要换一匹马,当然,人累了也换。也就是说,每匹马只是跑了三十里而已。
 

千里马更是夸张说法。第一,古代的度量衡和现在不一样,古代一千里大概也就现在300——400多公里。第二,马一天跑400多公里几乎是不可能的,根据198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主持编写、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马驴品种志》的记载,我国曾于1903年举办过一场北京至天津的长途骑乘比赛,赛程全长120公里。当时,参赛的38匹马全是蒙古马。最终,冠军马跑完全程一共用了7小时32分钟。除非古代的千里马和现在的马不是一个品种。
马这种动物,爆发力好,耐力一般。而且,它是食草动物,草的营养肯定不如肉,很快就会消耗掉,跑不多久很会饿。
 
还有信鸽。到底什么原理,好像还没有定论。有的说是地磁场,有的说嗅觉,有的说是特殊智商···比较乱,这里按下不表。
 
电报是一位画家(莫尔斯)发明的 
电报是人类第一次信息传递的飞跃,很多人也都知道所谓的“莫尔斯电码”,但却不知道这位电报之父莫尔斯不是什么物理学家,而是一位画家。
在莫尔斯之前,已经有人提出过电报的想法。
一个最初的设计是这样的,简单粗暴。
在两个城市架设26条电线,代表26个字母,每次给其中一条线路通电。
比如你想发送 I LOVE U,你就依次给I L O V E U 对应的线路通电,另一侧就能接收到对应信息。
但是这个原始的设计问题还是很多的。
 
直到画家莫尔斯出现。
1832年,莫尔斯在欧洲出差结束,乘坐由法国驶往美国、横跨大西洋的一艘轮船回家,他急切地想回家,他想他老婆了。
大西洋惊涛骇浪,船行驶地很慢,大家都很压抑。
船长就安慰大家,当年哥伦布在大西洋上也是如此,没有办法,人在茫茫大西洋里太渺小了,就算有危险,咱们也没办法和陆地通信求救,只能慢慢走。幸好咱们船只坚固,食物充足,肯定没事的,大家就耐心忍一忍吧。
这时,有个物理学家为了给大家解闷,在甲板上给大家表演最新的电学实验——电流的磁效应。你看,通电瞬间,导线旁边的小磁针就会偏转;断电瞬间,小磁针就又转回去了,好玩吧。
莫尔斯被这个实验吸引住了,过来询问电学和磁学的知识,他知道了电的传播速度几乎是瞬间,太神奇了,物理比美术还要多姿多彩呀!
晚上躺在床上,莫尔斯翻来覆去,想,电的传播速度这么快,而通电和断电影响磁性,能否根据这样迅速传递信息呢?
回到美国后,莫尔斯把他的画室改成了电学实验室。
26个字母太多了,影响传递效率,能否用几个简单的信号的排列组合来代表呢?
莫尔斯电码被发明了出来。
现在看来,莫尔斯电码用几个符号代表26个字母和现在计算机用01二级制取代常用的10进制思路是很像的。
十年辛苦不寻常。
各种问题都被解决了,电报机,线路,莫尔斯电码说明书。
1844年,莫尔斯在华盛顿向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城亲手发送了人类的第一份长途电报,“上帝创造了何等奇迹”。
从此开启了电报通信的百余年历史。
 
电话的发明 
电报改变了通信方式,但问题仍然很多。
比如,电报很贵,一般人用不起。
再比如,发送电报和解读电报都需要专门知识,稍有不慎,可能发生信息误读。
据说,著名的泰坦尼克号沉没事件,很可能跟电报错误有关。

一般认为,贝尔是电话的发明者。
贝尔是教育世家,他的祖父是个聋哑学校的老师,他自己一开始也是供职于一所聋哑学校。
因为工作的原因,贝尔老师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等格外感兴趣,可称得上是语言学家。
当时电报已经发明,很多人包括贝尔,觉得电报不能即时通信,而且不能传递说话人的语气,有待于改进。
屡次实验失败的贝尔,遇到了电气工程师沃特森,两个人达成了共识,电话的基本原理应该是这样:人说话时薄膜振动改变电阻使电流变化,在接收处再利用电磁原理将电信号变回语音。
可是,又进行了多次实验还是失败。
正在二人没有思路的时候,有个人说了句,我觉得送话器和受话器的灵敏度太低了!
于是,他们又改进了机器,提高了振动的敏感度。
当他们改装完毕还没来得及实验的时候,贝尔不小心碰洒了一瓶硫酸溅到腿上,疼的他大喊“沃特森先生,help!”
结果,在另一个房间的沃特森通过电话的受话器清晰地听到了这句话。
这句help也意外成了人类第一次清晰的电话通话。
 
从此,各路科学家、工程师对电话不断进行改进。
1946年,贝尔实验室发明了第一台移动电话,但是因为体积太大,并不能真的移动。
1985年,真正可以移动的移动电话发明了,三公斤重,也就是比板砖还要稍微重一些。
1992年,移动电话可以发短信了。
2000年,移动电话可以拍照了。
2007年,苹果公司发布了智能移动电话。
当然,以上说的移动电话,就是手机。 
 
木心先生有首著名的诗《从前慢》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
 
要我说,慢有慢的浪漫,快有快的方便
还是快了更好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气象学史:12.消息比人快
《野外生存拓展》送给驴友.莫尔斯电码
莫尔斯电码抄收练习:如何抄收本地中继台上的莫尔斯电码
【火腿快新闻】别了,莫尔斯电码!日本航空系统通信队终止持续64年的莫尔斯通信
解密战争中摩斯密码的使用,教你学会求救摩斯密码
好奇号漫游者在火星留下“莫尔斯电码”轮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