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魏传礼:家校社协同育人 你我他共享成果

以往对“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认知局限于家校合作共建,更多的是停留在学校德育特色打造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家校社协同育人观念,更没有上升到建设高品质学校的战略高度。经推荐我参加“教育家型校长培养项目——吴甡校长工作室”第2期学习,在吴甡校长的鼓励和启发下,我倾听了吴甡校长的《双减与家校协同育人》报告,拜读了各位教育同仁的感悟见解,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结合实际工作,我一下子找到了解决当下及今后难题的路径,找到了现阶段我校最急需、最有效破解困局的手段。

2021年9月,我接手的龙潭实验学校是一所由九年一贯制学校分开后保留在原校址的区属小学。学校地处新市政府驻地中心区,招生范围辖5个城中村改造回迁社区,20余个规模不等的商业开发小区。建校六年,学生从256名激增到现在的96个教学班4886名,爆炸式的规模扩张带来了诸多问题。

上任两个月,接到48个家长反映诉求的政务热线,这是我以前从没遇到的现象,我很震惊。于是召开校长办公会分析根源,同时召开家委专题会征求意见,通过广泛了解、客观分析,总结出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学校底蕴和发展速度不能满足家长对优质教育的要求;二是家校沟通不畅造成误解;三是部分家长因对教育政策不了解产生不满;四是部分家长对学校有不当要求。

基于以上问题和实际,在吴甡校长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将进一步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作为当下学校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努力创办群众满意的高品质学校。近期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澄清“家校社协同育人”认识

家校社协同育人是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共同承担育人责任,协同合作,共同完成立德树人目标的完整育人体系。三者密切关联却又各有边界、相互独立、分工不同,其中:

家庭教育是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的成长上家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家长的言行举止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孩子的成长。

学校教育是关键。作为专业的教育机构,学校不仅要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同时还有责任引导家庭教育,为社会教育奠定基础。

社会教育是延伸。社会教育既是学校、家庭教育的实践基地,又反过来深刻影响家庭、学校教育的效果。

从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运行机制上看,学校应该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成为家校社协同育人理念的倡导者、行为的推动者、结果的分享者。学校作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主渠道和主课堂,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不能功能扩大化,不能承载过多的责任,永远代替不了家庭和社会教育。

学校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意义,主动做好顶层设计、理念倡导、牵头实施,促进家校社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各自的育人功能,产生强大的教育合力,达到1+1+1>3的效果。

二、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

1. 成立“三级家长委员会”。

成立“班级、年级、校级”三级家长委员会,通过共商共管、合作交流,积极探索新时代家校沟通的有效方法,共建和谐家校关系。

一是班级家委入班,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学校设立家长开放日,班级家委组织有意愿的家长进入班级听课,参与班级活动。通过参与班级管理,让家长体验教师工作的辛苦,体会管理学生的不易,了解学生学习生活,增强彼此的认同感,做好其他家长和班级之间的沟通协调,产生教育合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是年级家委进校,参与学校大型活动学校各类大型活动均由年级家委邀请有热情的家长参与,让她们参与活动组织管理,经历活动育人过程,见证学生的成长。

三是学校家委参会,参与学校管理。邀请校级家委参与学校发展规划研讨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校周边综合治理联席会,通过参与会议、列席会议了解学校理念,明确学校任务目标,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了解与认可,助力学校协调社会资源强化外围管理。

2. 建立“家校社共建委员会”。

主要依托学校社会层面的教育关联单位、关系单位等组建“合作共建委员会”。如:体育中心、科技馆、图书馆、新华书店、社区、高科技企业、劳动实践基地、红色教育基地、志愿服务团体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开展学生实践体验教育。

一是成立社区教育工作站。依托社区公共资源对外开放,假期开展教育服务,为特殊孩子提供免费学习指导;依托疫情防控网格化管理,开展疫情防控教育宣传;依托社区卫生所,开展入校核酸检测工作。

二是丰富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活动。以研学、社会实践参观、劳动体验等活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培养学生社会参与、动手实践等能力。

三是开展爱心志愿教育活动。通过红色教育、公益劳动、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升华认识、锻炼劳动能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全面发展。

通过家长、社会人士参与,让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协同一致,共同塑造未成年人良好的成长空间,唤醒全方位的教育力量,提升家校社共育效果。

3. 建立“慧爱志愿者协会”。

一是成立“慧爱”辅导团。组织有专业技能的家长组成课后服务社团辅导团队,为课后服务相关社团授课。学校课后服务采取“1+X”模式,即:一节作业辅导课+社团。学校开设了50多个社团供参与课后服务的学生选择,其中学校引入的“非遗系列社团”“传统体育项目”“传统艺术项目”等均由家长志愿者组成的“慧爱”辅导团担任辅导教师,开展社团活动,拓宽学生视野,进行传统文化教育,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二是成立“慧爱”护导团。因学校地处市驻地中心区,上学放学时段交通压力巨大,为了更好地保障学生安全,由校级家委会牵头成立了“慧爱”护导团。每天四个时段在学校南北两侧路口执勤护导,维持学生上学、放学秩序,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确保学生安全。

三是成立“慧爱”陪餐团。因近一半生源为城中村改造回迁社区学生,中午不能接送学生的家庭较多,故学校中午对有需求的学生实行集中配餐服务。为更好地监督配餐质量,保证营养全面均衡,学校成立“膳食委员会”,对配餐质量进行全面监督考核,由膳食委员会组织“慧爱”配餐团坚持每天陪餐,每天对配餐质量进行考核打分,与膳食委员会沟通意见,形成书面报告,及时向配餐公司通报,督促改进。

三、搭建“家校社协同育人”平台

1. 建立家校联系平台”,密切家校沟通联系。

随着智慧校园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种交流平台相继推出,我校搭建了家校联系平台,极大的方便了家校沟通,减轻了家长和教师许多负担。使通知信息发送、线上家长会、收费交费、填表报表等各项工作更加方便快捷,特别是线上教学期间,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保证了线上教学的效果。

2. 设立预约家访日”,拉近师生关系。

建立学校全员家访制度,班级每学期对全体学生进行至少一次实地家访,班主任老师根据实际在学期初做好规划,将家访分散到每一周进行。学校将每周三、周四下午确定为“预约家访日”,与学生预约,与家长预约,进行家访。家访不告状、不批评、不抱怨;聊学校理念、聊成长目标、聊激励措施。通过面对面交流,既有利于教师关心学生、了解学生的家庭氛围及家庭教育方式,更有利于教师与家长进行平等的沟通和互动,共同探讨教育细节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找到教育学生的有效途径。充分增进师生感情、密切教师家长关系,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塑造家访“新样态”。

3. 开办“家长学校”,提升家庭教育层次。

要转变孩子,首先应该改变家长;要提升育人效果,首先要提升家长认识水平。学校依托钉钉平台开办线上家长学校,通过每周一期的“家教在线”,向家长推荐家教文章;每月一次家教“专家报告”,向家长推送全国知名专家的家教视频。让家长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体悟,在理论学习中不断提升,最终实现家校合育共赢。

4. 创办“家长成长营”,实现亲子共成长。

每年八月底,在一年级新生入学前学校都要创办“家长成长营”,进行集中研讨交流,通过六年级优秀家长代表专题报告、成长目标共商、亲子约定、家校合约等方式实现家校协同、共育良才之目标。也是通过这一方式启发家长设定六年的培养目标和自我成长目标,达到亲子共成长的效果。

四、共享“家校社协同育人”成果

1. 开办“品慧大讲堂”,共享家校合育经验。

良好的家教做法如果经学校要求和建议,往往有教导之嫌,有些家长不容易接受,有潜意识的抵触,但同样经家长倡议后效果会很好。正因如此,我们每学期家长会第一阶段都是固定内容,首先开办“品慧大讲堂”,推选优秀家长代表介绍家校合育经验,分享成功家教成果,用身边的例子启发大家,引领家长与学校双向奔赴,协同育人。

2. 开办“幸福时刻”栏目,共享学生成长经历。 

利用线上家长学校开办“幸福时刻”栏目,每周每个年级都要推选一个优秀案例,推荐给全体家长学习。主要展现孩子在家点滴成长进步瞬间,分享家长教育心得和孩子成长的幸福,以自身和孩子的成长感召大家重视家庭教育,享受家庭教育幸福。

来源:作者原创投稿授权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连云港市青口中心小学家校社共育行动方案
多向赋能破解家校社用力不均、使力错位难题 | 关注
教师节,说说如何减少教师的家校矛盾
家校合作活动实施方案
在线学习下的班级管理
看数据 | “90后”教师什么样?他们会给教育带来哪些改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