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挈天地的豨韦是哪路大神,他和猪神崇拜的关系?

挈天地的豨韦

  豨(狶)韦是传说中的古帝王名。《成玄英疏》:“豨韦氏,文字以前远古帝王号也;得灵通之道,故能驱驭群品,提挈二仪”。在《庄子》的《大宗师》、《知北游》、《外物》等篇都出现了豨韦氏。在《外物》篇里庄子说:“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且以狶韦氏之流观今之世,夫孰能不波?”意思是:得道的人是能随世而行不固执的人。尊崇古代而鄙视当今是学者之流的短见。况且用狶韦氏的观点观察当今时代,谁能不偏波呢?

  《庄子·大宗师》:“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豨韦氏得之,以挈天地;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维斗得之,终古不忒;日月得之,终古不息;勘坏得之,以袭昆仑;冯夷得之,以游大川;肩吾得之,以处大山;黄帝得之,以登云天;颛顼得之,以处玄宫;禺强得之,立乎北极;西王母得之,坐乎少广,莫知其始,莫知其终;彭祖得之,上及有虞,下及五伯;傅说得之,以相武丁,奄有天下,乘东维、骑箕尾而比于列星。”

  庄子这段所讲,可以简单解释如下:大道是真实存在并可信的,本身不会有主观的作为且无形,道可以传授但又无法直接得到,通过实修可以掌握,可意会不可言传。道是天地未产生时固有存在的,是万物之根本。道赋予帝与鬼神力,创造天地。道比太极都要久远,比这个六极的三维时空更深远,比我们认为的最久远的天地产生更久远,我们认为的上古,在它看来其实也称不上老。豨韦氏得道而撑持天地,伏羲氏得道而维系元气运行,维斗(天枢北斗)得道而永恒转动,日月得道永不停息,勘坏得道而维系昆仑亘立,河神冯夷得道而维系河流奔腾不息,山神肩吾(陆吾)得道而维系山峰林立……

  可见庄子是把豨韦氏作为开天辟地大神看待的,从豨韦氏一路下来都是宇宙创造维系的各路大小神明和得道的帝。很明显庄子历数了古今得道之神明和伟人,以狶韦氏居首,而且狶韦氏有流传下他的相关知识教导。中国神话中有盘古开天地,也有伏羲女娲创世造人,又有一个豨韦氏挈天地,所以会令后人不解底谁创造宇宙和万物,为什么有这么多种说法当然从庄子所说“伏戏袭气母”,伏羲是维系宇宙生命元气的一位,而挈天地也不同于盘古劈开天地,而是撑持天地之意。因为中国神话流传下来相对零散而不成体系,不过对比相对完整的印度神话体系,就能更为清晰。

  在印度神话当中掌管宇宙维系及善良属性的就是维施努,中国人说的伏羲就是维施努,伏羲音来自维施努(Vishnu)一词的“Vish”,他的坐骑是大鹏金翅鸟嘎茹达(Garuda)。掌管宇宙创造的及激情属性的是大梵天(布茹阿玛,婆罗贺摩),对应中国神话是四面的黄帝,开天辟地的盘古,他是宇宙中第一个被创造的生物体,是万物的始祖,具体负责创造万物的工程师,他诞生自伏羲躺在宇宙之洋的形象,从伏羲肚脐长出的一支莲花之上。还有希瓦(shiva,湿婆,大自在天)掌管宇宙的毁灭以及愚昧属性,豨韦和“shiva”的读音相近。这三相神对应三原色,是三重物质属性能量的掌管,三生万物就是由此开始。

  虽然说希瓦掌管毁灭,但其实也是推动能量,推动这个物质宇宙形成的能量就是愚昧属性能量,愚昧属性力量有多强大,这个物质宇宙撑开的量就有多大。希瓦掌管的是中脉和脉轮的业力系统,宇宙是因业而生,业力或业报就是一个错乱的引发了应力和张力的磁场。因此,这个物质宇宙的创建是从希瓦那里开始,那在希瓦的整个扩张到物质宇宙最边缘的过程当中,是张力在起作用,物质宇宙的展现本身就是张力的展现,所以才会从主希瓦那里开始这个张力的展现,在整个宇宙创造的过程当中都极为重要。就从希瓦那里开始整个物质宇宙被推开,那像这个物质宇宙被推开,它是需要一个点、一个点、一个点的支撑,不容许任何的这些力量去破坏和干扰,这些在守护着不去让外界力量去破坏和干扰这个物质宇宙展现的这个支撑力量,就称为护法,它是个职位,藏传佛教实际上是护法传承。

  宇宙空间是通过希瓦运用业力张力把它撑开的,所以没有天地万物之时,就是一片黑暗的宇宙空间。《庄子·大宗师》中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 对这种“玄冥之境”,西晋玄学家郭象注:“玄冥,所以名无而非无也。” 而唐初的著名道家学者成玄英则这样记述:“玄者,深远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称。”所以庄子用“玄冥之境”来形容的这个道,就是宇宙撑开后,万物还没有创造前虚空黑暗一片时,希瓦可以说就是那一片虚空玄冥。

  所以挈天地者是希瓦,在中国远古称为豨韦,也叫东王公或东华帝君,对应西王母。就像伏羲、黄帝一样,被后世人认为是远古帝王,实则是管理宇宙的神明。通常这些神明也是成双成对出现的,维施努伴侣是幸运女神,也就是女娲,希瓦的伴侣是帕瓦蒂,也就是物质自然女神。女神是能量的载体,而男神是能量的展现体,也可以说女神就是内在能量的人格化展现,而男神就是外在能量的人格化展现,内在能量是本源能量,外在能量是活动能量,是同一能量的一体两面的存在。

  梵文数论称世界有两大本原,神是原始的男性(purusa),而他的能量(prakrti)是原始的女性。能量prakrti就是原初物质,简称“原质”,旧译“自性”,而purusa就是最高精神,旧译“神我”。这个原初物质能量要化显,就必须要purusa参与,就像宇宙黑暗一片时,虽然有物质能量存在,但物质能量本身是不活动的,需要通电才有光明,才有活动。庄子说的“伏戏氏得之,以袭气母”,梵文经典有说至尊主瞥视了一眼物质自然女神,在她体内就开始孕育,其实伏羲以元神(超灵)的形式进入每个原子,遍存万有,才激活万物开始活动展现,这就是他的维系之责,维施努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向四面八方扩散,佛教称为遍入天。所以庄子说的这两句话很有深意,包含有宇宙创造的奥秘。

上古华夏“北斗猪神”

  后世人认为豨韦氏是个崇拜猪的氏族,因为豨就是猪的意思,豨韦氏是个猪神,他反映的是比黄帝、神农、伏羲更遥远的时代以前的一个时代——猪崇拜时代,有上万年历史。内蒙古红山文化遗存中发现之猪头龙身玉雕,辽宁牛河梁女神庙遗址出土之猪头神象,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之陶猪等,皆彰显了新石器时代普遍存在着的猪神崇拜。

  冯时先生从天文考古学的角度破译了史前时代中国人以猪象征北斗的传统。《初学记》卷二九引《春秋说题辞》:“斗星时散精为彘,四月生,应天理。”彘是指大猪,论述了猪与北斗的关系。冯时先生认为猪形象的中间是极星,应当是北斗星宫中的天枢星。先民用猪比附北斗,猪也应该是斗魁四星及其中天理四星的象征。

  在佛典里也确实记载有一位以猪为车舆的摩利支天菩萨,梵名 Marīci ,又作摩里支天、末利支天。意译威光天、阳陷天,或称末利支提婆(梵 Marīci-deva)。而摩利支天的形象正是坐在七个公猪拉着的双轮战车上,跟着太阳奔走。所以摩利支天又被称作金色的破晓女神,这个形象也来自印度神话中猪首人身的光明女神。她的法相有非常多种,有一种是以天女的形象出现,有的是坐,有的是站在莲花上;左手在胸前拿着天扇,右手下垂,身如阎净檀金色,光明如日,顶戴塔,着天衣彩裙,以腕钏、耳珰、宝带、璎珞等等华严!还有一种愤怒相,有三面,每面有三目,同时还有六只手臂(也有八只手臂),骑乘于野猪上,或坐于七野猪拖车之上;左边的手,拿着无忧树、罥索及弓弦;右边的手,拿着金刚杵、针、箭与金刚斧。

  藏密也叫金刚亥母,形象为四个头时就有一面是猪面。亥母红色身,头右侧长有一褐色猪头,是辨认此尊的重要标志。左手托着盛满鲜血的嘎巴拉碗,象征她获得了极乐的体验,修证事业成功。左臂夹持喀章嘎,其上部有骷髅、干枯人首和新鲜人首,象征她压服了贪、嗔、痴的侵扰。右手上举,持钺刀,象征清除人的一切愚昧,勾召智慧真性。左腿单腿舞蹈立姿,踩踏人尸,表示战胜外在的敌人。此天威力极大,上管三十六天罡星,下管七十二地煞星,二十八宿皆为此天所管。

  摩利支天在道教中被尊称为“斗母元君”或“斗姥元君”,其大儿子和二儿子是“四御”中的“勾陈大帝”和“紫微大帝”,其余七个儿子就是“北斗七星君”。除此之外,在梵语中,摩利支的意思就是我们说的威光;这种威光,并不是大家一般想像中的光,而是一种能映夺日月光明的强大巨光。同时,斗姥元君也被大家视为是原始的阴体,是混沌未开之前的阴气,与原始阳体,是两个面相。天尊是极为无为的静态之神,斗姥元君是生化亿万星君的有为之神;天尊是阳中之阴,斗姥元君是阴中之阳!因此,斗姥元君也被视为,是在混沌初开时,阴极而阳且巨大、同时具有爆炸性的巨大光明能量;因此被后世尊称为“圆明道母天尊”。

  印度神话中摩利支的原型并非女相,而是北斗七星七大圣哲之一,他的坐驾就是七头小猪拉的车子。他是太阳神(surya)之父,梵天之子,玛鲁塔(Marutas)众兄弟之一。Marichi/Marici 意为“光线”,《湿婆往世书(精缩本)》创世篇说:“起初,水充满世界。在这水中,毗湿奴造了一个巨蛋(anda),他显出他巨大的形体,进到了蛋中。与此同时,梵天开始静坐祈祷。在他冥想时,他创造了诸圣者,这其中有卡达玛(Kardama)、达克刹(Daksha)和摩利支(Marichi)。摩利支之子是迦叶波(Kashyapa)。达克刹有六十个女儿,其中十三个嫁给了迦叶波。迦叶波和达克刹的十三个女儿们生了阿底提耶(adityas)、岱提亚(daityas)、檀那婆(danavas)、各种树木、鸟类、蛇类、高山以及各种蔓生植物。世界因此而充满生灵。”《博伽梵歌》也有提到至尊主说:“在阿迪缇诸子 (Äditya)中,我是维施努;发光星体中,我是光芒四射的太阳;雷电诸仙(Maruts 玛茹)中,我是玛瑞祺(摩利支Marichi);群星之中,我是月亮。”所以摩利支在诸仙或七圣人当中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位。

  北斗七星围绕北极帝星旋转,在紫微宫当中,紫微垣整体二十八颗星,组成一个“王”字的形态,称为宇宙之轴。整个宇宙所有的能量散发是从宇宙之轴散发出来的,因此这个宇宙之轴是整个宇宙星系运转最主要的能量来源,也是整个宇宙最核心的管理层。其中最上面的是五星围绕着一星的希瓦所在星球,下面是北极星,北极星之下是六芒星,就是六颗星围绕着中间一颗星。中间直线六个星下来,最下边是八颗星围绕着中间一颗星组成的梵天九圣城。六芒星对应的就是北斗七星有紫微七圣人,梵天九圣城就有灵台九圣人。

  古人将二十八星宿分为四象,以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兽来指代。实际上玄武用龟蛇来代替紫微宫,其中蛇代替的是希瓦,希瓦脖子上有条蛇,蛇代表时间,也可以代表脉轮这个业力系统。龟代替的是梵天九圣城的九大圣人,九大圣人当中梵天在最中间,所以龟板是以九宫分列。所以蛇龟玄武代替的是紫微垣对应的第七界管理层,而朱雀代替的是太阳神,太微垣对应的第五界。青龙指的是所有的圣人,白虎指的是所有的女神。

  由此古人有对应的图腾崇拜,“玄鼋”或“天鼋”就是指梵天九圣,“轩辕”指代宇宙之轴,那以猪象征北斗七星也是正常的,都是对宇宙最高管理层的崇拜。根据文献记载,上古北斗猪神的神名,有“封豨”(《淮南子》)、“封豕”(《左传》)、“并封”(《山海经》)等等;中古北斗猪神的神名,有“北斗星君”、“北斗真君”、“斗斋星神”、“天蓬元帅”等等。把猪视为北斗之神的证据很多,但不能认为豨韦是个猪神,而是北斗星君以猪为坐驾,这才是以猪象征北斗的真正原因。而因北斗七圣离希瓦所在很近,七圣哲经常会去请教希瓦,因此将他们混为一谈了。

  佛教的很多人物都来自于吠陀体系,然称为Marīci-deva,“deva”一词指的是男神,摩利支是七大圣贤之一。藏秘金刚亥母手拿盛满鲜血的嘎巴拉碗的形象明显是希瓦妻子杜尔迦女神的样子,不管佛教中描述为光明女神或中国视为是原始的体。这些女神形象和掌管的事物,对应的都是希瓦的妻子物质自然女神的面在吠陀奥义中初的阴性能量(prakrti)就是物质自然女神夏克提(shakti),夏克提是宇宙初元的创造力量,也表示女神的生殖力,代表了推动整个宇宙的动能力量。希瓦被称为玛哈戴瓦(maha deva),伟大的半神人,是所有圣人的代表;那物自然女神就是玛哈戴薇(maha devi),伟大的女神,是所有女神的原型。也就是说宇宙创造之初,由希瓦以众生的业力撑开形成宇宙空间,然后不论是光,还是形成天地,以及万物,这些物质展现的是夏克提能量的运作,维施努是激活而维系能量运作的,而负责具体创造的工程师是梵天,他只是运用了物质自然的能量达成创造。

  物质自然女神就是中国的西王母,她有很多神性的面向,并且有许多化身。她的每个化身都用不同的名字表达,在印度的地区印度教故事中为她提供了100多个名字。比如格刹(Gauri):意为“金光闪耀的”。杜尔迦(Durga):意为“难以接近的”。迦梨(Kali):意为“黑色的”。自在(Isvari):意为“主宰一切”,密教的“金刚界自在母”即源自于她。所以在中国有不同的名字,都可能是指同一个人格展现也是正常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豨韦氏、豕韦氏与韦氏
上古流传至今的良渚神徽之谜终被破解 | 神话不再只是传说……
庄子《大宗师》——有情有信、无为无形的道
光明日报:大化
上古创世主大猪神豨韦氏,比伏羲氏还牛逼,你不想了解一下(8)
惊天揭秘之十六:谁是华夏最古远的人文始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