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鄂嫩河-克鲁伦河的地缘中心为何在温都尔汗,而不在呼伦贝尔?

在蒙古高原的东部板块中,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是鲜卑、契丹、女真和蒙古人的龙兴之地,虽然因为战略安全以及游牧帝国平衡东西两大地缘板块的考虑,没能取代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成为整个蒙古大草原的政治中心,但却凭借优质的草原牧场以及衔接大兴安岭西侧的“草原走廊”,而成为蒙古高原中仅次于色楞格河流域的重要板块,留下了“”欲征伐中亚中原,必先统蒙古高原,欲统蒙古高原,必先下克鲁伦河。的箴言。

欲征伐中亚中原,必先统蒙古高原,欲统蒙古高原,必先下克鲁伦河。

于是我们不禁好奇,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的地缘中心又在哪里?克鲁伦河全长1264公里,源头在肯特山(即狼居胥山)东麓,先是向南奔流出肯特山支脉之后,转而一路向东注入呼伦湖,从额尔古纳河流出,成为黑龙江的南源。克鲁伦河下游有一处号称中国最美的草原-呼伦贝尔大草原,虽然这里的草场更为肥美,但也更靠近游牧与渔猎的界限大兴安岭,也远离草原帝国的政治中心—鄂尔浑河-色楞格河流域,所以在游牧政权看来,呼伦贝尔过于边缘的地理区位,注定是难以担起东部板块中心的重任。

在游牧政权看来,呼伦贝尔过于边缘的地理区位,注定是难以担起东部板块中心的重任。

当然,在匈奴冒顿单于击败东胡尽占其地后,其中一支逃入大兴安岭北段的鲜卑山隐藏,一直等到匈奴被汉朝击溃西迁远遁之后,才再次现身,最终成为蒙古高原第二任王者。没错,说的就是鲜卑。所以作为管辖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的匈奴左贤王,其很有可能会定期驻牧呼伦贝尔草原,因为这里的草原着实诱人,当然更重要的是作为匈奴帝国的边陲,也需要时刻保持在这里的武力存在,以防止东胡部落死灰复燃。

边界是存在诸多不安定、不安全因素的地带,且缺乏足够广阔的防御纵深,出于防卫的考虑,不会成为政治中心。

但在边界建立牙帐作为统治中心,确实不现实,不是任何草原帝国或者农耕王朝都能像明朝永乐大帝那样将国都设立在边界一侧。因为边界是存在诸多不安定、不安全因素的地带,且缺乏足够广阔的防御纵深,出于防卫的考虑,往往被任何政权的政治中心所远离。况且永乐帝虽然迁都北京城,但是在北京城外的燕山山脉上设置了两条全长一千多公里的内外长城,从秦皇岛到张家口以西呈弧形展开,像两条手臂将北京城环抱其中。

北京城外的燕山山脉上设置了两条全长一千多公里的内外长城,从秦皇岛到张家口以西呈弧形展开。

内外两道长城均配备有边墙、卫所、军堡、关隘、烽燧、军驿等不同设施,彼此串联最终结成完整的北京城防线。

况且内外两道长城还均配备有边墙、卫所、军堡、关隘、烽燧、军驿等不同设施,其中卫所下辖军堡,军堡负责用来屯兵和具体线段的防卫,军驿负责传递军情,相邻军堡首尾相连,彼此串联最终结成完整的北京城防线。而对于管辖克鲁伦河流域的左贤王而言,将牙帐放置在呼伦贝尔草原就需要配套庞大的防御措施,这是不现实更是不划算的。

克鲁伦河是一条典型的草原河流,河水流量不大,支流不多,一年中若遭干旱偶有断流。

既然克鲁伦河下游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不合适,那么只能再往上游巡查。但克鲁伦河是一条典型的草原河流,河水流量不大,支流不多,一年中若遭干旱偶有断流,所以中游也并不合适。此外蒙古人有句谚语:“宁在杭盖当牛马,不在戈壁滩做人。”而杭盖便是山麓森林边缘的牧场,也就是说克鲁伦河上游,更靠近肯特山麓的地方,即有高大山脉在后,同时又有河流穿过的丘陵盆地才是最有可能成为鄂嫩河-克鲁伦河流域的地缘中心。

克鲁伦河以圆弧形掉头向东奔流,形成一个巨大的河曲,河曲的终点处便是蒙古帝国都城大斡耳朵。

参考克鲁伦河的流向,从肯特山汇集而来的水流并没有直接向东奔腾到呼伦湖,而是先向南流淌了240公里之后,转而以圆弧形掉头向东奔流,形成一个巨大的河曲,河曲的终点处的北岸便是蒙古国东部的畜牧业中心--温都尔汗。这个地方学过历史的中国人应该都比较熟悉,是林帅的殒身之地。不过在蒙古帝国时代,这里有另外一个名字:大斡耳朵。

1206年铁木真击败克烈部、乃蛮部统一蒙古高原之后,便在温都尔汗西南建立了蒙古帝国的第一个都城。

所谓“大斡耳朵”,在蒙语中意为宫帐或宫殿,是游牧民族大汗所居之宫帐。1206年铁木真击败中、东部的克烈部、乃蛮部统一蒙古高原之后,便在温都尔汗西南建立了蒙古帝国的第一个都城,成吉思汗时期共有四大斡耳朵,分属4个皇后,此地是第一个,也是成吉思汗原配弘吉剌·孛儿帖的所居之地,之后大斡耳朵由“幼子守灶”的四子拖雷继承。

弘吉剌部游牧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这个部落没有勇士,但有无数以面貌秀丽、肤色光洁著称的美人和智者。

这里延伸介绍一下教育出蒙古四大汗国创建者的弘吉剌·孛儿帖,本是弘吉剌部人。弘吉剌部游牧在呼伦贝尔大草原,是蒙古草原上一个十分奇特的部落,这个部落没有勇士,但有无数以面貌秀丽、肤色光洁著称的美人和智者,所有的蒙古部落男子都以能娶到弘吉剌部的女子为荣。凭借这一优势,弘吉剌部通过与草原上有实力的部落首领联姻,而保持一种超然的地位。

孛儿帖为人端庄、聪慧贤明,在成吉思汗最难之时,不离不弃嫁给他追随他,辅成吉思汗奠定蒙古帝国基业。

铁木真9岁时,在其父也速该带领下与弘吉剌部德薛禅的女儿孛儿帖定下婚约,返程途中被宿敌塔塔尔人毒死。孛儿帖为人端庄、深明大义、聪慧贤明是一个才情兼备的美貌女子,在成吉思汗最难之时,不离不弃嫁给他追随他,辅成吉思汗奠定蒙古帝国基业。当然她也是最受成吉思汗信任、敬重、得宠的结发妻子,年迈后亦是如此。1214年成吉思汗还与弘吉剌部结为世代姻亲:“弘吉剌氏生女,世以为后;生男,世尚公主,世世不绝。”之后蒙哥汗以及元朝历代皇帝的皇后皆源自弘吉剌部。另外成吉思汗的母亲诃额仑也是弘吉剌部人。

温都尔汗所在的位置正是肯特山地与草原相交的杭盖地区,南侧奔流的便是克鲁伦河。

言归正传,其实从自然环境来看,温都尔汗所在的位置正是肯特山地与草原相交的杭盖地区,而且成吉思汗所在的乞颜部原驻牧地便是斡难河源头,也就是鄂嫩河与克鲁伦河之间的上游河谷地区,温都尔汗正处于两河之间的南缘,所以成为蒙古高原东部的地缘政治中心并不奇怪。2013年蒙古国将温都尔汗更名为成吉思汗市。

随着蒙古帝国疆域的扩张,以及平衡高原中西部的需要,政治中心从温都尔汗迁到了杭爱山南麓的哈拉和林。

不过,后来随着蒙古帝国疆域的扩张,以及平衡高原中西部的需要,1235年蒙古帝国的二代目窝阔台汗便将政治中心从温都尔汗迁到了杭爱山南麓的哈拉和林(距乌兰巴托市西南365公里),使这里成为了13世纪中叶的世界中心,罗马教皇的传教士、南宋朝廷的使节团、波斯商人的驼马队、高丽王国的进贡者…都汇集到了这里,而且哈拉和林及其周围景观与2004年成为蒙古国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

1260年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夺得蒙古帝国汗位后,政治中心南迁到北京,哈拉和林成了元朝岭北行省的首府。

不过1260年忽必烈击败阿里不哥夺得蒙古帝国汗位后,政治中心南迁到北京,哈拉和林便成了元朝岭北行省的首府。当然这都是后话了。

上期回顾鄂嫩河-克鲁伦河:不只是鲜卑、契丹、女真、蒙古人的龙兴之地

备注:本文是《蒙古国合集》系列连载的第13期,仅为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转发。另文中配图部分引自网络,如有版权私联请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走的都城”:蒙古帝国历代的政治中心灭亡记(2)
新论明朝疆域(连载02)
克鲁伦河
蒙古国的几千条河流基本上全部流向了俄罗斯
匈奴地理经济以及左右贤王王庭所在地(1)
此女丧夫后生下三个儿子,族人问儿子哪里来,她说:神人所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