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双林寺

历史沿革

创建时期

关于双林寺的起源,现推测在北魏年间至北齐武平年间(公元386-571年)。原因有三:一是双林寺原名“中都寺”,源自于选址所在为西汉开始设置的中都县;二是双林寺极具佛教色彩,而根据《平遥县志》,自北魏(公元386-534年)佛教传入平遥;三是由寺内石碑记载,北齐后主武平二年(公元571年)重修此寺庙。故判断双林寺创建于北魏至北齐区间中。[8][4][10]

发展期

有历史记载北齐时期曾重修双林寺。北宋时期,出于释迦摩尼往生后,双树白花盛放的“双林入灭”说法,由“中都寺”改名为“双林寺”。[8][3]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为彩塑制造奠定基础,双林寺发展达到鼎盛且修缮颇多,如明景泰到正德年间(公元1450-1521年),大规模重修大雄宝殿、佛母殿等。[2][11][12]双林寺曾多次遭受火灾,但是比较考证不清晰,故不清楚具体情况。所谓“七重楼阁,奇可望省”无法再现,至今留下的遗迹也多为明清时期产物。[2][13]

近现代变迁

民国时期国家形势严峻,双林寺遭受较严重的损毁,如抗日战争时期,民国时期晋系军阀首领阎锡山曾驻兵于双林寺,把大雄宝殿作为伙房却不慎失火烧掉了殿内300余尊塑像。新中国成立后,双林寺发挥学校功能以致历史遗存减少。文革期间,其又作为当地粮仓深陷“破四旧”泥潭。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传统文物的破坏和管理职责的缺失,双林寺面临重大的发展困境。[4]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双林寺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中都乡桥头村北,距平遥县约西南6公里。桥头村以古堡为聚落,形成七个自然堡共存的局面,双林寺位于其腹中。该寺坐北朝南,台基高3米,以矩形为总体布局,总占地面积约1.5万平方米。[2][6][7]

地形地貌

平遥县位于黄土高原东部、太原盆地西南,西北紧邻汾河谷地,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由于靠近黄河中游,冲积平原带来大量上游的肥沃土壤,所以平遥县桥头村一带地势平坦。[2][4][10][14]

气候

双林寺位于黄土高原,属于温带半干旱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平均气温为10.60摄氏度。同时光照充足,降水量少,主要在7-9月份,雨热同期。春秋冬季多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2][4][10][14]

水文

中都河,原名惠济河,是桥头村内的一条重要水系。它流经平遥古城东南端和桥头村北侧,全长45.20千米,流域面积294平方千米,为当地的生活和农业生产水源。此外,每年雨季来临,中都河上游的红粘土受到沿途持续冲刷研磨,颗粒细致。[2][10][15]

寺院特征

寺内布局

寺院由东西两部分组成,从朝西的大门进入左拐为正门。西部为祭祀区,面积为7400平方米,沿中轴线坐落着三进院落,由风格不一的十一座殿堂组成,前院为释迦殿、罗汉殿、伽蓝殿、土地殿、地藏殿和天王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房。[7][8][4]

彩塑造像

双林寺中的彩塑继承了唐、宋、辽、金、元时期的优良传统,高度写实,是我国明代塑像中的优秀之作。这些彩塑形神兼备,艺术价值高。抓取选取表达对象一瞬间的表情和动作,将作为静态艺术的雕塑艺术动态化,表现对象的动态美,起到栩栩如生的效果。并且双林寺彩塑将形体与线条巧妙的结合,在一体一面中融合传统艺术中绘画和书法的线,使得彩塑灵动且充满力量。同时受到佛教氛围的影响,多彩塑运用连环画形式展示了佛陀从出生到涅槃的故事。总览双林寺彩塑,其艺术特征主要分为以下三点:一是精巧布局,层次分明;二是连环画形式,情节连贯;三是雕塑与彩绘相结合。[16][17][18][19][20]

主要建筑

双林寺西部坐落三进院落,前院为释迦殿、罗汉殿、伽蓝殿、土地殿、地藏殿和天王殿,中院为大雄宝殿和两厢的千佛殿、菩萨殿,后院为娘娘殿和贞义祠。东部为禅院、经房。其中以释迦殿、天王殿、大雄宝殿和千佛殿最为著名。[7][8][4]

释迦殿

释迦殿内,释迦牟尼正中高坐,两边辅侍文殊、普贤,即释迦三尊。运用圆雕及深、浅浮雕手法,采取分层组合、连环壁塑的形式,殿内四壁的刻画表现了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从投胎降生到涅槃成佛以及四方传教普渡众生的佛教故事,如“白象投胎”、“四门问苦”、“修成正果”、“双林入灭”等等。二百多尊人物形象身份不同,神态举止各异,构思构图精巧。[6][21][22]
释迦殿影壁墙后,一尊渡海观音坐于红色莲台之上,四周波涛环绕,是双林寺彩塑中的典型代表。用圆雕手法塑造渡海观音,身形突出而神情自若,面容温柔而坚定行进,既鲜明对比于波涛汹涌的海浪背景,又引起静中有动的独特艺术效果。[6][7][22]
渡海观音

天王殿

走入城堡式卷拱形寺庙正门,见到的第一个便是天王殿,檐下挂一竖匾,上书“天竺胜境”。天王殿廊檐下塑有四大金刚,一字排开,每尊高约3米,形象呼之欲出。这四尊金刚的独特之处在于突破了一般寺庙金刚瞪目恐怖的造型模式,而是被塑造成具有“人性的”威猛大胆和张扬豪放的栩栩如生的形象。天冠弥勒菩萨结跏居中而坐,帝释、梵天供奉左右。南墙为四大天王,北面及两侧为八大菩萨,都各有特色,具有独特的参观价值。[6][7][23][16]
四大金刚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是全寺最高大的建筑。因为原建筑“七层楼阁,高可望省”毁于大火,明代重建时采用原柱基,其前栏立柱比原柱要细得多,但规模大不如前。大雄宝殿主像为“三身佛”,两侧则是文殊普贤坐像。三身佛像前有一铁铸包泥“接引佛”塑像迎门而立,身体前倾,已有数百年历史,保存完好。[6][16]

千佛殿

东厢房为千佛殿,悬山式建筑,殿内彩塑达500余尊。其中为主像,俗称“自在观音”,意指观音随意而坐,自在潇洒。这一观音像面相丰润精美、形态舒畅惬意,打破传统冷静自持的形象,是历代寺庙中少见的观音主像形态。[6][7][24]
观音左右两侧分别塑有韦驮和夜叉立像。其中左侧韦驮像最为特别,也十分著名。它全身呈“S”形,重心为左脚,刚柔相济,静中有动,神采奕奕,充满力量。造像观音的衣冠铠甲雕刻精细,中央美术学院钱绍武教授曾评价:“双林寺韦驮雄姿英武,可谓全国韦驮之冠。”殿内四周墙壁布满悬塑和壁塑,五百菩萨分为五到六层,或驾祥云,或骑异兽,浑然一体,自然天成,与主像联系密切,表现了世外群体的潇洒意气。另外,该殿门后两侧和窗台还塑有供养人像30余尊,据传根据真人真事塑造改编,生动写实。[6][24][25]
韦陀像

相关传说

“双林赶会遇神仙”

据说很久之前在一次庙会上,老人在双林寺前谋生卖凉席,往来人群众多却无一人驻足。炎炎正午,饥饿难耐,老人拿出了准备好的干粮以饱饥。恰恰此时,另一位头发花白、衣衫褴褛且无人理睬的老爷爷停留下来盯着老人手中的馍馍,目露羡慕之意。秉承着一颗善心,老人与他分享自己的馍馍。老爷爷开心吃完后到一处窑洞(即今日“遇仙洞”)中休息。后一阵凉风传来,再回首,老爷爷竟消失不见。凉席上却飘来芬香,吸引了众人寻香而来,竞相购买。于是,“双林赶会遇神仙”由此流传开来。[2][26]

“睡姑姑与药婆婆”

据说桥头村一员外家为心爱的儿子挑选了一位贤淑的姑娘,婚后两人琴瑟和鸣,而命运弄人,新婚一年后儿子竟意外死亡。婆婆伤心欲绝,慌不择路断定是儿媳克死了儿子,对其又打又骂。家里的小姑子看不过去,帮助嫂子,甚至为了照顾嫂子不愿嫁人。二老双亡后,两人相依为命。而小姑子深受病痛折磨,嫂子也是竭尽全力照顾小姑子。终究小姑子逝去,嫂子守在身旁坐化而去,成为悲剧。为了纪念这一对重情重义的姑嫂,在双林寺娘娘殿东南处有一小殿堂——贞义祠里,人们供着“睡姑姑”和“药婆婆”。[2][7]

活动习俗

庙会活动

由于农历四月初八是佛祖释迦牟尼的生辰之日,所以作为佛教寺院的双林寺,在每年四月初八,全国香客都会来到双林寺祈福求愿,为庆祝佛祖诞辰而举行盛大庙会。当天锣鼓喧天,沸腾快乐,展现了民众对热闹氛围的喜爱和美好生活的愿景。[2][27]

逢九赶集

为应对封建时代物资的稀缺性和分散性,提高村民之间相互交易的便利性十分重要。所以桥头村在很早时候就利用双林寺此公共区域,相约在每月农历初九、十九、二十九在此集中对各种生活日用品和农副产品进行交换,来满足生活需要。经过长期的发展,便形成了这样的“逢九赶集”的共同习惯。[2]

面塑剪纸

在长期生活实践中,传统手工艺技能也占据一席之地,其中面塑和剪纸十分突出。面塑,俗称捏面人,是民俗具象与神灵信仰的融合体。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村里邻近几家便相聚一起,将提前准备发酵好的面团,通过多种工序作出各式各样的面人以供奉祖先和神灵,并直接与彩塑艺术的传承相关联。[2]
关于剪纸习俗,每当逢年过节或重要日子,都会将一张张红纸剪成表示幸福运气的样式,粘贴在衣柜、窗户等处,期盼美好的发生降临。[2]

开发与保护

由于历史和管理问题,双林寺开发和保护工作尚有不足,出现了历史格局被改变,传统建筑被随意破坏改造,宗教氛围淡化等问题,得到下列开发与保护活动:[2]
1965年5月24日被列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4]
1979年3月10日双林寺正式对外开放。[24]
1987年8月7日双林寺彩塑艺术馆正式成立。[24]
1988年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
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文录。[29]
2005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5]
近几年,政府提出在“实施平遥古城文物保护修缮工程”中做好双林寺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修缮前期准备;[30]同时依托浙江大学等高校为双林寺建立高精度的数字档案,推动双林寺数字化保护。[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醉美古中国”之平遥双林寺(中)
平遥双林寺解说词
【鉴赏】30幅珍贵图片,走近造像艺术
山西平遥双林寺
古香古色的平遥古城
山西 | 平遥地区名胜古迹、简介,都在这里,建议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