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附:圆运动读法学法

彭子益其人清末民初医家彭子益所著《圆运动》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全的中医著作。彭氏本于中医理论名家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理论,精研《伤寒论》《金匮要略》。私淑温病派实战名家王孟英、叶天士,批注《王孟英医案》(惜其注本已失传)。遍阅前贤之书,金元四大家、喻嘉言、陈士铎、徐灵胎等皆有涉猎。无论是理论还是临床实践,彭氏均颇有造诣,仅《圆运动》一书并不足以复原彭氏的真实水平。欲学成彭氏之水平,必博览群书。现时有许多学彭氏之人,将圆运动理论奉为圭臬,不屑于学习其他医家著作,往往将自己固步自封于低水平,其眼界与格局远不及彭氏,遑论医术。彭氏著作本已散落民间,后经李可先生及其学生费尽周折地收集整理,才有我们今天看到的《圆运动》。但目前所见的《圆运动》下篇并非原书,而是在原书失传的情况下,从彭氏其他著作中辑录而来。故而现在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重校合订本)》其实可以称为“彭子益医学全书”,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圆运动》以外的彭氏学术思想。《圆运动》的成书背景由于李可先生对《圆运动》的大力推崇,许多初学者欲从此书入手学习中医,然而笔者不得不说一句大实话:《圆运动》本不是为初学者所准备,初学者自己阅读《圆运动》,往往会陷入教条说理的牛角尖。这就不得不说一说《圆运动》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彭子益在概要中自述如下:此书自民国十年起历充太原北平成都重庆医学教本,南京中央国医馆特别研究班、昆明市中医学特别研究班教本。前后二十余年,新旧同学二千余人,一致欢喜,认为确能使人认识中医学本身真相,增加功效,缩短学程之本。共修正过三十余次,此书原名系统学,从同学诸君之请,改名圆运动的古中医学。这本书最终的样貌就是用于南京、昆明两个研究班的教材,这种高级的研究班往往都是给已有基础的学生甚至是医生来进修的。对于有基础的学员,基础知识自然不必赘述,故而彭氏主要讲述的是如何使用圆运动理论统御基础知识。所以我们发现讲基础理论的“原理上篇”竟只有短短20页,而中医理论细节繁多,如果要详述基础理论,根本不是200页所能讲完,何况20页。如果没有考虑到《圆运动》的成书背景,可能会想当然地觉得彭氏仅用很短篇幅就讲完理论是“执简驭繁”,但看到后面就会发现彭氏对于藏象、气血津液等理论细节信手拈来,如果没有基础就会变成看热闹,看不出门道所在。故而接下来在学习“原理上篇”的过程中,笔者将引用其他中医书籍将彭氏所略过的理论细节进行补充,以免学得本末倒置。对中医理论与天人合一的科学认知(本节需要一点数据科学的基础知识,可略读)网上时常有关于中医是否科学的争论,而充满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的中医理论往往首当其冲,被认为是中医“不科学”的铁证,其实这恰是中医科学的部分。中医的科学是数据科学,中医理论则是古人在实践中构建的人体模型,中医体系就有如一个会治病的人工智能。古人没有现代科学技术,无法窥探人体内部的细节,即便做了解剖也无法看出脏器的具体功能。但至少古人能够看见人体表现出的症状与用药之后的反应,这些外在表现给了古人反推人体内部运转模式的机会。脏腑经络,隐不可见,然有其外著者焉。——《金匮悬解·卷一》于是古人细致入微地观察病人的表现,尝试用一些药之后再观察症状是减轻了还是加重了。经过无数古人前赴后继地努力,终于总结出了病因、症状、药材之间的关联,形成了最初的药方。随着药方的积累,古人不再甘于使用已有的药方,而是开始寻找更深层次的关联,也就是如何给每个病人设计个性化的药方,这就催生了中医理论。古人知道人体很复杂,想要用理论描述出人体这样复杂的系统,最可行的方法就是用另一个复杂系统进行类比,于是古人找到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参照系统:气候。余闻之,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素问·气交变大论》正如古人无法精确描述人体的运转一样,古人也无法准确预测明天的天气,只能掌握四季变化等大致的规律,但这两个系统偏偏就被别出心裁地类比到了一起,不得不叹服古人的智慧。看到春天天气转暖,万物生发,古人说,人体内部也有一种生发的力量,叫做木,也叫做肝。看到夏天天气炎热,万物已生长繁茂,古人说,人体内部也有“夏天”,叫做火,也叫做心。通过这样的类比,古人建立起了中医的生理与病理,发展出了辨证和方剂。如果有人问,你说的“木”到底是什么呢?能不能拿出来一看究竟?当然不能。用数据科学的话说,这只是模型的参数。用白话说,这种生发的力量在身体内处处都有,凡是有生发性质的功能全部被归入“木”或“肝”,这怎么拿得出来呢?不过拿不出来不要紧,我们能通过这个模糊的意象来治病就可以了。AlphaGO能够给人讲出来它下棋时都用了哪些定式吗?能够讲清楚它为什么下这一步吗?讲不清楚,但它依然能赢棋。初学中医容易踩的坑接下来说说初学最容易犯的错误,那就是“捷径”。很多人刚接触中医的时候都企图一步登天,找一条比其他人快的路线,恨不得学一周就成名医了。这种心态其实是虚荣心作祟,使人陷入看似不同实则相同的坑。有的人抱着《内经》啃几年也不看别的书,有的人连字面意思还没搞懂就背《伤寒论》条文,有的人听了一两节网红老师的课就出去给别人卖弄,有的人偏信《辅行诀》几十味药包治百病。表现不一,但实际都是不想按部就班,不想多读书导致的。笔者此处可能说得太直接了一些,但这种虚荣心如果不被狠狠批判,就会继续蒙蔽初学者,让人以为自己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反而是“勤奋好学”。初学的时候是最适合广泛阅读各家著作的,先长见识,后期再选一家深入学习。但实际上这种综合各家、不偏不倚的入门书几乎找不到,所以大家往往都是从某一位医家的书入手的,比如《圆运动》。但这样就会导致初期的见识不够,路就走窄了。所以为了避免被一家之言带偏,我们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也会引用各家相关的论述以拓宽视野。《圆运动》书中经常能看到彭子益批判一些古代医家,很多心急的初学者在学到真本事之前先学到了这些批判的说辞,以至于各家之言皆不入眼。殊不知彭子益之所以能够评价这些古代名家,正是因为他认真读过这些名家的著作,已经将能为自己所用的部分吸收,余下一些与自己的体系矛盾的地方才加以批判。初学时没有完整体系,无法形成定见,模仿彭子益批判别人只是拾人牙慧,反而有碍于自己的成长。其实彭子益本人的格局是很大的,他所批判的名家在他眼里并不是庸医。他在昆明研究班的毕业证书上写道:惟望同学诸君于研究本讲义之外,根据原理以研究金匮,研究本草,研究脉法,研究前贤医案,以达到整个贯通之境。彭子益自己就是博览群书,故而也希望他的学生能够不拘泥于他的讲义,也就是《圆运动》,而要像他一样多读书,方能贯通。我们接下来也要开始学习彭子益的学术思想,自然也要不负他的期待。学习顺序彭子益自己给出了一种顺序,见于“本书读法次序”一篇,前几篇基本是重校合订本的目录顺序。但笔者认为当先择实用的部分学习,而后其余部分便可以在读其他前贤著作的同时自己慢慢读完。我们将要共同学习的顺序如下:上篇·原理上篇上篇·古方上篇上篇·古方中篇下篇·金匮药性脉法医案女科外科读法篇上篇·温病本气篇上篇·时病本气篇上篇·药性提纲篇下篇·汤头改错篇其余各篇,在学完以上几篇后都会有新的认识,也会有自己的判断。“汤头改错篇”汇集历代名方,若参照《医方集解》《汤头歌诀》原书及其他方书,甚是精彩。上篇中的“生命宇宙篇”是彭子益在缺乏科学知识的情况下用浅薄的西医及现代科学知识联系中医所产生的牵强理解,当跳过不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家小传(彭子益,补充很多史料)
意有千意,理只一条: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合集
衍生著作《圆运动的伤寒论》 (评论: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中医著作《伤寒明理论》
黄帝内经灵枢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
Vol. 438 梅 C. 奎恩:女性主义法律现实主义 | 法律与性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