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新生儿窒息复苏最新指南:7大步骤,详细拆解!(附流程图)

目录

一、分娩前准备

二、复苏的基本程序

三、复苏的流程

四、复苏的特殊情况

五、继续或停止复苏

六、复苏后监护

七、团队合作和复苏培训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历经2005、2007、2011、2016、2021年多次修订。本次主要解读2021年最新版指南要点。

一、分娩前准备

1、产前咨询四个问题
· 孕周多少?
· 羊水清吗?
· 预期分娩的新生儿数目?
· 母婴有何高危因素?
准备的人员及复苏物品。
2、组成团队
每次分娩至少有1名能够实施初步复苏并启动正压通气的医护人员在场,负责护理新生儿。

如果有高危因素,则需多名医护人员在场,组建团队。团队要明确组长和成员的分工,复苏计划。
3、准备物品

二、复苏程序

程序是“评估-决策-措施”的循环。
基于呼吸、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其中心率是最重要的指标。

三、复苏流程

1、快速评估
4项指标:(1)足月吗?(2)羊水清吗?(3)肌张力好吗?(4)哭声或呼吸好吗?

如4项均为“是”,应快速彻底擦干,与母亲皮肤接触,进行常规护理。
如4项中有1项为“否”,则进入复苏流程。
如羊水有胎粪污染,则进行有无活力的评估,并决定是否需要气管插管吸引胎粪。
2、初步复苏
①保暖:
产房温度为24~26 ℃。

辐射保温台:提前预热辐射保暖台,。足月儿32~34 ℃,早产儿时根据其中性温度设置。

所有婴儿均需擦干头部并保暖。

足月儿用预热毛巾包裹、擦干后置于辐射保暖台上。

<32周和/或出生体重<1 500 g的早产儿,将头部以下躯体和四肢包裹在清洁塑料膜/袋内,摆好体位。

避免高温,防止引发呼吸抑制。

新生儿体温(腋下)应维持在36.5~37.5 ℃。

②体位:
头部轻度仰伸-鼻吸气位。

③吸引:
不建议常规进行口鼻咽部及气道吸引,以免增加心动过缓和呼吸抑制的风险。如气道较多分泌物且呼吸不畅,可用吸引球或吸痰管清理气道,先口后鼻。吸引负压80~100 mmHg(1 mmHg=0.133 kPa)。

④羊水胎粪污染(简称羊水粪染)时的处理:
2015年国际新生儿复苏指南已不再推荐羊水粪染无活力新生儿常规给予气管插管吸引胎粪,但对于正压通气时有气道梗阻的新生儿,气管插管吸引胎粪可能有益。

中国指南:建议当羊水粪染时,仍首先评估新生儿有无活力:有活力时,继续初步复苏;无活力时,应在20 s内完成气管插管及吸引胎粪。

如不具备气管插管条件而新生儿无活力,应快速清理口鼻后立即使用面罩气囊开始正压通气。

擦干和刺激:
快速彻底擦干新生儿头部、躯干和四肢,去掉湿毛巾。彻底擦干也是刺激新生儿诱发自主呼吸的方法。如仍无自主呼吸,用手轻拍或手指弹新生儿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以诱发自主呼吸。如上述努力无效,表明继发性呼吸暂停,需要正压通气。
⑥评估呼吸和心率:
初步复苏后。心前区听诊首选,计数心率6 s,数值乘以10。
3、正压通气
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关键是建立有效的通气。
1、指征:
(1)呼吸暂停或喘息样呼吸;
(2)心率<100次/min。
黄金一分钟内实施。

如果新生儿有呼吸、心率>100次/min,但有呼吸困难或持续紫绀,应监测脉搏血氧饱和度,可常压给氧或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20]。经上述处理,血氧饱和度仍不能达到目标值,可考虑正压通气。

有自主呼吸的早产儿,出生后如需即刻呼吸支持,应给予持续气道正压通气而不是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2、方法
(1)压力:20~25 cmH2O,少数2~3次30 cmH2O压力通气。最好同时提供呼气末正压。
T-组合复苏器需预先设定吸气峰压20~25 cmH2O、呼气末正压5 cmH2O、最大气道压40 cmH2O。

(2)频率和吸气时间:正压通气的频率为40~60次/min。用“吸-2-3”的节律大声计数以保持正确的速率。无论足月儿还是早产儿,正压通气的吸气时间≤1 s。

(3)用氧:使用空氧混合仪及脉搏血氧饱和度仪。无论足月儿还是早产儿,正压通气均须在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的监测指导下进行。

足月儿和胎龄≥35周早产儿开始用21%氧气进行复苏。

胎龄<35周早产儿自21%~30%氧气开始。

根据脉搏血氧饱和度调整给氧浓度,使脉搏血氧饱和度达到目标值。

自动充气式气囊得到4种氧浓度:

气囊不连接氧源,氧浓度为21%(空气);
连接氧源,不加储氧器,氧浓度为40%;
连接氧源,加袋状或管状储氧器,氧浓度分别为100%或90%。

脉搏血氧饱和度仪的传感器应置于新生儿动脉导管前位置(即右上肢,通常是手腕或手掌)。在传感器与仪器连接前,先将传感器与婴儿连接有助于最迅速地获得信号。

(4)判断通气有效性:
有效的正压通气表现为胸廓起伏良好、心率迅速增加。在胸外按压时,推荐使用3-导联心电监测。

(5)矫正通气步骤:
如未达到有效通气,需做矫正通气步骤。
首先,检查面罩和面部之间是否密闭;
其次通畅气道,为鼻吸气位、清理气道分泌物;
最后,适当增加通气压力。
上述步骤无效,气管插管或使用喉罩气道。

(6)评估及处理:
30 s有效正压通气后评估新生儿心率。

①如心率≥100次/min,逐渐降低正压通气的压力和频率,同时观察自主呼吸是否良好。如心率持续>100次/min,自主呼吸好,则逐渐停止正压通气。如脉搏血氧饱和度未达到目标值,可常压给氧。

②如心率在60~99次/min,再次评估通气的有效性,必要时再做矫正通气步骤,可考虑气管插管正压通气。

③如心率<60次/min,再次评估通气有效性,必要时再做矫正通气步骤,给予气管插管,增加氧浓度至100%,连接3-导联心电监测,开始胸外按压。

(7)其他:
持续面罩气囊正压通气(>2 min)插入胃管,用注射器抽出胃内气体,保持胃管远端开放。
4、气管插管
1、指征:
(1)气管内吸引胎粪;
(2)面罩气囊正压通气无效或需长时间正压通气;
(3)需胸外按压;
(4)经气管注入药物(肾上腺素、肺表面活性物质);
(5)特殊复苏情况,如先天性膈疝等。

2、准备:
3、方法:
具体方法另文讲解,要求在20~30s内完成。

4、深度:
出生体重(kg)+(5.5~6.0) cm
5、插管成功:
(1)胸廓起伏对称;
(2)听诊双肺呼吸音一致;
(3)无胃部扩张;
(4)呼气时导管内有雾气;
(5)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上升。
5、喉罩气道

喉罩气道多用于体重≥2 000 g的新生儿。
适应证:
(1)新生儿存在口、唇、舌、上腭和颈部的先天性畸形,面罩气囊难以形成良好的气道密闭,或使用喉镜观察喉部有困难或不可能;
(2)面罩气囊正压通气无效及气管插管不可能或不成功。
6、胸外按压
①指征:有效正压通气30 s后,心率<60次/min。在正压通气的同时,开始胸外按压。

②方法:胸外按压的位置为胸骨下1/3(两乳头连线中点下方),避开剑突。按压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按压和放松的比例为按压时间稍短于放松时间,放松时拇指不应离开胸壁。

胸外按压采用拇指法,操作者双手拇指端按压胸骨,根据新生儿体型不同,双拇指重叠或并列,双手环抱胸廓支撑背部。拇指法可改善新生儿血压和减少操作者疲劳。

胸外按压时,需气管插管进行正压通气,将氧浓度提高至100%,同时进行脉搏血氧饱和度和3-导联心电监测。

③胸外按压与正压通气的配合:胸外按压与正压通气的比例应为3∶1达到每分钟约120个动作。胸外按压者大声喊出“1-2-3-吸”。

④胸外按压时心率的评估:胸外按压开始后60 s新生儿的自主循环可能才得以恢复,因此应在建立了协调的胸外按压和正压通气60 s后再评估心率。尽量避免中断胸外按压。

如心率≥60次/min,停止胸外按压,以40~60次/min的频率继续正压通气。

如心率<60次/min,检查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操作是否正确,以及是否给予了100%氧。如通气和按压操作皆正确,做紧急脐静脉置管,给予肾上腺素。为便于脐静脉置管操作,胸外按压者移位至新生儿头侧继续胸外按压。
7、给药
新生儿复苏时很少需要用药。新生儿心动过缓通常源于肺通气不足及严重缺氧,纠正心动过缓最重要的步骤是有效的正压通气。
①肾上腺素
(1)指征:有效的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60 s后,心率持续<60次/min。

(2)剂量:应使用1∶10 000的肾上腺素。静脉用量0.1~0.3 ml/kg;气管内用量0.5~1 ml/kg。

(3)方法:首选脐静脉给药。如脐静脉置管尚未完成或没有条件行脐静脉置管时,可气管内快速注入,若需重复给药,则应选择静脉途径。静脉给药后用1~2 ml生理盐水冲管,气管内给药后要快速挤压气囊几次,确保药物迅速进入体内。骨髓腔也是给药途径之一。

必要时间隔3~5 min重复给药。如果在血管通路建立之前给予气管内肾上腺素无反应,则一旦建立静脉通路,不需要考虑间隔时间,即刻静脉给予肾上腺素。

②扩容剂
(1)指征: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怀疑有低血容量的新生儿尽管给予了正压通气、胸外按压和肾上腺素,心率仍然<60次>3 s)、心音低钝和大动脉搏动微弱。如无低血容量表现或急性失血史,不常规扩容。

(2)扩容剂:生理盐水。

(3)方法:首次剂量为10 ml/kg,经脐静脉或骨髓腔5~10 min缓慢推入。必要时可重复使用。不推荐采用外周静脉进行扩容治疗。

③其他:
分娩现场新生儿复苏时不推荐使用碳酸氢钠。

④脐静脉置管:
脐静脉是静脉给药的最佳途径,用于注射肾上腺素以及扩容剂。当新生儿需要正压通气及胸外按压、预期使用肾上腺素或扩容时,复苏团队中的1名成员应放置脐静脉导管,而其他人员继续进行正压通气和胸外按压。

置管方法:常规消毒铺巾,沿脐根部用粗线打一个松结,如断脐后出血过多,可将此结拉紧。在夹钳下离脐根部约2 cm处用手术刀切断脐带,可在11、12点位置看到大而壁薄的脐静脉。脐静脉导管连接三通和5 ml注射器,充以生理盐水,导管插入脐静脉,导管尖端深入脐根部以下2~4 cm,抽吸有回血即可。早产儿插入脐静脉导管要稍浅。避免将空气推入脐静脉。

四、复苏的特殊情况

如果按照流程规范复苏,新生儿的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肌张力会有所改善。如无良好的胸廓运动、未闻及呼吸音、持续紫绀,可能存在某些特殊情况。

新生儿持续紫绀或心动过缓可能为先天性心脏病,但此类患儿很少在生后即刻发病,因此所有无法成功复苏的原因几乎都是通气问题。

五、继续或停止复苏

如果复苏的所有步骤均已完成,而心率始终无法检测到,应在生后20 min后与团队和患儿监护人讨论,做出继续复苏或停止复苏的决定。决定应个体化。
对于生存机会很小、可能早期死亡或有严重合并症的新生儿,经专家讨论,监护人参与决策。

六、复苏后监护

接受长时间正压通气或高级复苏(如气管插管、胸外按压或给予肾上腺素)的新生儿可能有病情变化的风险,稳定后应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接受密切监护和治疗。
对于胎龄≥36周的新生儿,如果接受了高级复苏,应评估有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证据,以确定是否符合亚低温治疗标准。有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时,应按照相应的诊疗规范进行亚低温治疗。

接受复苏的新生儿应及时检测脐动脉血气,尽快监测血糖水平,并给予相应的治疗;同时应进行各器官系统功能监测,并对症处理。

新生儿稳定后,如体温<36 ℃(无计划进行亚低温治疗)应立即进行复温,以避免低体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包括死亡率增加、脑损伤、低血糖和呼吸窘迫)。

七、团队合作和复苏培训

良好的团队合作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强调复苏前讨论和复苏后总结的重要性、应至少每2年进行一次复训。
中国新生儿复苏流程图(2021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16年北京修订)|临床指南@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收藏丨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更新点与备忘图标(2016版)
新生儿复苏指南,2011北京修订版
【解读】韩彤妍:《中国新生儿复苏指南(2021年修订)》解读
新生儿窒息复苏.docx
新生儿复苏,只有一分钟的黄金抢救时间,一定要牢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