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裘沛然立方遣药经验

【转载】裘沛然立方遣药经验

作者 王庆其 来源 中华中医药杂志(原中国医药学报)1993

裘沛然教授治疗疑难病证积有许多经验,其中对某些病机表现为气血同病、寒热错综、虚实夹杂、病邪深痼的病证,常采用大方复治的方法,即广集寒热温凉气血攻补之药于一方,以取药性之相逆相激、相反相成的作用,常收到出奇制胜的疗效。兹举例阐析,从中略窥先生用药经验之一斑。

1.敛散同用

敛,指收敛耗散之阳气阴津;散,指解散邪气。敛散同用法适用于正虚邪恋的复杂病情。例如,慢性咳喘病,肺气已虚,伏饮留恋,或又复感新邪,此时,先生常仿仲景小青龙汤法,用麻黄、桂枝、细辛宣散在表之邪。以细辛、干姜散寒蠲饮,配合五味子、诃子、白果等收敛耗散之肺气,两者一散一收,使邪气去而肺气和。又如,治疗慢性肾炎因触冒外邪而诱发蛋白尿者,常用羌活、防风、蝉衣、苍耳草、白芷等发散在表之邪,复以覆盆子、芡实、金樱子、乌梅、五味子等收摄肾精之品配合运用,不仅症状可以改善,且对某些患者之蛋白尿也可望消除。如果有湿浊内蕴见症者,先生总是以收敛药与猪苓、茯苓、薏苡仁、玉米须、泽泻、汉防己等通利之品为伍,一涩一通,而奏良效。

2.润燥互用

即以辛香苦燥药与阴柔滋润之品合用,适用于湿滞不化而阴津已伤之证。症见口苦而粘,燥渴欲饮,苔厚腻粘着或如积粉堆砌,舌质干燥少津。此时若单用辛燥则津益伤,专以滋阴则湿愈滞,唯有润燥互用,可令湿化津复。先生常选生地、熟地、天冬、麦冬、芦根、玉竹与苍术、厚朴、陈皮、半夏等相佐应用,可收殊功。盖湿乃浊邪,其性粘滞,若阴亏之体感染湿邪,或湿郁化热伤津,遂成湿滞津亏之证。用养阴生津药后,津润液充则胶痼之邪浮游,再佐以化湿之品,俾邪去津复。又如,对老年肺肾亏虚,水泛为痰的咳喘,先生惯用金水六君煎加细辛、白芥子等治疗,收效甚好。方中半夏、陈皮、茯苓燥湿化痰除饮,熟地、当归滋养阴血,一燥一润,标本兼治。清代医家陈修园曾抨击此方“燥湿二气,若冰炭之反,景岳以骑墙之见杂凑成方”。先生则不以为然,使用此方治疗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每多得心应手。他认为用古人之方,非泥方以治症,唯审证而用方,方随证变,其法始活,疗效方著。

3.寒热并投

临床所见一些疑难病证其病机属纯寒纯热者较少,而以寒热错杂者为多,此乃阴阳互根,寒热转化之理。如慢性肾炎伴慢性肾功能不全者,多因病邪久羁,阳气被戕,阳虚而生内寒;另一方面,余邪热毒蕴结未消,盘踞下焦,证见寒热兼夹。欲补阳者必益其阴,无阴则阳无以化;阳气得振则浊邪潜消,再佐清泄,其效益著。先生选用附子、肉桂、仙灵脾、巴戟肉、肉苁蓉、补骨脂、生地、熟地、山茱萸、黄柏、黄连、半枝莲、知母、漏芦、泽泻等,阴阳寒热并调,每多建功。又如,治反复发作的口舌生疮,用细辛、肉桂与黄连、木通相配;治少阴头痛,以附子、细辛与黄柏、龙胆草同用;治顽痹,以乌头、桂枝合知母、生地共投;治胃痛,用干姜、良姜与黄芩、黄连为伍,等等。

4.补泻互寓

秦伯未曾云:“治内伤于虚处求实,治外感于实处求虚,乃用药之矩矱”,无论外感或内伤,病经迁延,证见病邪内蕴与正气削伐并存,属本虚标实者多。故补泻兼施几乎是治疗疑难病证的通则;治疗时根据虚实之多少又有“寓补于泻”及“寓泻于补”之殊。如先生治肝硬化常取大黄zhe虫丸、一贯煎、当归六黄汤三方运筹变化。大黄zhe虫丸在大队活血行瘀药中佐以地黄,此“寓补于泻”;一贯煎在多味滋阴养血药中伍入川楝子,乃“寓泻于补”;当归六黄汤补气养血与清热解毒并重,移用于治疗肝硬化,别开蹊径。临床应用时按邪正盛衰的具体情况,三方参伍,消息进退,收到较好疗效。又如,先生倡用“养正徐图法”治疗恶性肿瘤。积验甚多。常用人参、黄芪、当归、熟地、白术、茯苓、枸杞子、麦冬、巴戟天、肉苁蓉等扶助正气,略参薏苡仁、牡蛎、白花蛇舌草、莪术、半枝莲、三棱、夏枯草等消肿软坚、活血解毒之品为辅助,消补兼施,常能改善症状,延长存活时间,有的甚至可以获得痊愈。

5.动静结合

人身本乎阴阳,阴阳见乎动静。动静合宜,气血和畅;动静失调,气血乖乱。故凡治病用药,必须把握动静变化。先生善用炙甘草汤治疗心肌炎后遗症及各类心律失常。是方在益气养血滋阴药中辅以桂枝、生姜温经通脉,乃静中佐动,故知仲景这方寓有深意;先生还加入丹参一味,通行血脉,使之相得益彰;若气虚明显,再加大剂黄芪,所谓“大气一转,甚气乃散”。再如治胃气虚弱所致的心下痞满,腹胀雷鸣者,先生常重用甘草,党参、熟地、大枣等补气健脾厚肠之品,佐以半夏、干姜、黄连、木香等辛开、苦降之味,静中有动,补中寓行,俾胃气健而能运,气机畅则痞满消。清末医家多言“中满者忌甘草”,但先生重用甘草治中满,获效显著。实则仲景早有甘草泻心汤治“心下痞硬而满”,而此法往往被后人所忽视。

总之,先生处方用药配伍变化甚多,不能一篇尽言。先生尝云,人身之病变化无穷,岂可以一法应无穷之变?立方遣药并不拘于药味之多寡,主要在契合病机。大方复治并不是杂凑的方法,其中实寓有巧思及严密的配伍,有制之师多而不乱,无制之师少亦无章,先生自言:“对此法我只是略涉藩篱,但这是中医处方学上一个深奥的课题,值得我们继承发掘,不断探索研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裘沛然遣方用药经验举隅
(学习笔记)裘沛然先生遣方用药经验举隅
裘沛然医案医话
话说中药配伍的“去性存用”
裘沛然证治经验 作者:裘沛然
S中医脉决详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