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传统中医辨证施治究析. 临证的视角 (三)

        中医四诊之二:闻而知之谓之圣。

      许慎在《说文》中解释:“闻,知声也。”就是听见。闻也有嗅,嗅到气味之意,如《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圣”在《孟子·尽心下》:“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辞海》释圣,为道德极高,仅次于神。藉听声音、嗅气味便能诊病,如此功力当然十分了得,称其为“圣”亦属情理之中。

     《难经·六十一难》:“闻而知之者,闻其五音,以别其病。”《灵枢·邪客》将五音“宫商角徵羽”对应于五脏。滑寿《难经本义》注解五音闻诊:“肝声呼,音应角,调而直,音声相应则无病,角乱则病在肝;心声笑,音应徵,和而长,音声相应则无病,徵乱则病在心;脾声歌,音应宫,大而和,音声相应则无病,宫乱则病在脾;肺声哭,音应商,轻而劲,音声相应则无病,商乱则病在肺;肾声呻,音应羽,深而沉,音声相应则无病,羽乱则病在肾。”由于五音其特性与五行相应,五脏影响五音,故五脏之变 “藏于内而能形于外”。《礼记·乐记》指出:“盖人病蕴于内,声音显于外。乐声乱则五音不和,人声乱则五脏不和,所以听声音验人之疾病也。”

       故闻而知之者,闻五音一也,听声音二也,嗅气味三也。但现在我们中医所常言闻诊,多指病人呼吸、语言、咳嗽、肠鸣及嗅气味等,独“闻五音”匿而不现。这方面资料亦鲜见于相关文献,故闻诊中最主要的“闻五音”可能掌握在极少数人手中秘而不宣,或确实已经真的亡轶了。

        闻声音

       音声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病变,如脾病声慢、肾病声沉、肺病声促、心病声高、肝病声郁。仲景《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指出:“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黯然不彻者,心膈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扁鹊亦曰:“病人五脏已夺,神明不守,声嘶者死”。宋·杨士瀛《仁斋直指方》提出:“心为声音之主,肺为声音之门,肾为声音之根。” 张介宾《景岳全书》称:“声音出于脏气,凡脏实则声弘,脏虚则声怯。”健康平人声音以自然、圆润、和畅为贵。男声多低而稍浊;女声高而清;稚子轻快、尖利清脆;老人浑润、和缓而低沉。一般新病、浅病,其声大多不变;久病、沉疴声音常有变化。

       如语声高亢尖厉或粗、多言而躁者,常属实热证;

       少气懒言、微细轻清、语音低沉、断续无力者,多为虚寒证。

       小儿阵发惊呼、声尖惊恐,常是肝风内动、扰乱心神之惊风证;

        语言塞涩多是中风;

       打人骂詈、狂躁妄动、不避亲疏、登高而歌、弃衣而走、少寐多梦等,见于狂证;

       沉默呆滞、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或喃喃自语、时悲时喜、哭笑无常等,见于癫证;

       咳重浊声粗,多属实证;

       咳无力而轻清,常属虚证;

       干咳阵阵而无痰为燥;

       咳时痰声辘辘,多因痰湿所致;

       咳嗽昼甚夜轻,常为热为燥;

       夜甚昼轻者,多是阴虚或痰多有饮;

       呼吸微弱、短促,似不相接续,但得引一长息为快者,常属虚证;

       呼吸粗急,唯以呼出为快,甚则仰首目突者,多为实证;

       呃逆高而短,响亮有力,发作较频者,常是实热证;

       呃声低而长,微弱无力,发作非频者,多见于虚寒证。

        闻气味

       中医闻诊除听声音外还包括嗅气味,亦应重视。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指出:“口臭者,由五脏六腑不调,气上胸膈。然腑脏之气臊腐,因蕴积胸膈之间,而生于热,冲发于口,故令口臭也。”如《太平崔默庵医多神验》:一少年新娶,未几出痘,遍身皆肿,头面如斗,诸医束手。延默庵诊之,其六脉平和,惟稍虚耳,骤不得其故。久之,视其室中,床榻桑椅漆气熏人,忽大悟而亟命别迁一室,以螃蟹数斤生捣,遍敷其身,不一二日,肿消病愈。

       又,沈源《奇症汇》:葛可久治同郡富家女,年可十七八,病四肢痿痹,不能自食,目瞪,众医莫治。葛视之曰:当去房中香奁(音lián,意女子梳妆用的镜匣)流苏之物,发地板掘土为坎,畀(音bì,意付与、给与)女子其中,扃(音jiōng,意关门)其屏。戒家人俟其手足动而作声,当报我。久之手足果动而呼,投药一丸,明日坎中出矣。

       上一案是漆气所毒;二案为此女平日嗜香而脾为香所蚀故也。

       古称“国色天香”,虽喻女子容颜、香气非凡,亦可指健康平人常有一种自然的淡香。

       如口臭,多为肺胃有热;

       吐黄稠痰,常是实热证;

       吐白清痰,多见于虚寒表证;

       鼻涕稠浊腥臭,常属肺胃郁热;

       鼻涕清若水状,多是伤风表证;

       大便酸臭,常为肠有积热;

       大便稀薄而气腥,多属肠中有寒;

       小便混浊臊臭,常是下焦湿热;

       月经、白带稠粘秽臭为湿热;稀薄而有腥气属寒;清稀而无气味,多是虚;

       汗有腥膻味,常是湿热久蕴于皮肤,津液蒸变所致。

       室有血腥味,多为失血证:因寒而致多呈血腥气,因热所成常是腥臭之气;

       室有腐臭气味,常有浊腐疮疡;

      室有腐臭、尸臭气味,多是脏腑衰败,当属危证;

       室有烂苹果味,常属消渴重症,亦可见于重度妊娠恶阻之人;

       室有尿臊臭味,多见于水肿晚期,常由脾肾衰败而湿热浊气内蕴,正衰邪恋所致;

       室有酸腐味,常为表邪入里化热,热结胃肠,与肠道糟粕互结之阳明腑实证;

        室有酸臭味,多见于久病多卧者。

       闻而知之,闻诊又何须泥于言语、喷嚏、太息等,如风声、雨声、雷声、踏足、叩门、犬吠声等,又何尝不能为其所取者耶?临证之际,业者也并非能够获取到全部信息,病声不可能,也未必一涌而出供其所用,故“但见一声便是”即有可为。积久自能圆融通慧,声出虽转瞬,仍可洞见于须臾,作出因果分析而知之,如此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四诊,被闲置的闻诊,到底有没有用呢?
中医诊断学
何谓”四诊法”
中医基础:四诊
闻声辨病——听声音可以判断脏腑疾病
中医四诊本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