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感】每次割麦子,我都有想死的心!
楼主:逸远0 于 2018/6/6 14:36:18
割麦子是我这一生最不愿意干的活儿,没有之二。
我家种地最多的时候,有十三四亩,这是按面积统计的。如果按块儿算的话,也有十三四块儿。最大的不超过两亩,最小的一两分。最高的几乎在山顶,最远的要走近一个小时。通往地的路,最宽的可通架子车,最窄的两人相向错不开身。
麦忙天到了,母亲的脸上满是愁容,父亲的脸上尽是急躁。往年的经验告诉我肯定“在劫难逃”,脸上写满了不情愿。可已经焦头的麦子是不等人的。这是一场战争,父亲要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不打无准备之仗。
头一天下午,父亲拿出几把已经锈迹斑斑的镰刀,在院子里的磨石上,撩着水,来回细细的磨。磨一阵,拇指在镰刀口上刮一刮,感觉一下锋利的程度。然后把架子车轱辘的气打得足足的,撂地上能蹦起多高。车尾插上拉麦子的专用工具——仰角。拿出一捆指头粗的麻绳,挂车把儿上。
还有一个主力成员也是跑不掉的。为了让它吃得饱,明天好有劲拉车,父亲到晚上要起来两三次,给它添加草料。
母亲蒸了好几笼糖角(三角形的馒头,里面包了红糖)。有时是支起油锅炸许多油饼。拌了咸菜丝,装玻璃瓶子里。
早上五点钟左右,我就从被窝里被揪了出来。揉着眼睛,一走三晃,来到院子里。父亲把牛绳塞我手中。
我牵着牛,牛拉着车,哥驾着车。姐背着吃的东西。爸妈一溜小跑,不一会儿,就把我们远远甩在后面。
我是重点专政对象。父亲给我划了一小片麦子,命令我割完才能休息。早上的露水很大,麦秆很润且有韧性,我力气小,割不动。气恼了,把镰刀一扔,揪着麦秆连根拔。父亲在远处发现了,大声呵斥,再这么干,就过来揍我。我只得拾起镰刀,一次握住五六根,像弹吉他一样地割。
爸妈的腰弓的像个虾米,头使劲往下扎,只能看见他们的背。割一大把,用镰刀拢着,转身放在身后的麦腰(用两小把麦秆,有麦穗那一头的颈部相互绞缠,然后展开放地上)上。一行麦子,割不到头,头都不会抬一下。哥姐经过几年的专政,早已训练有素,紧随其后。
一行割完,父亲回头捆麦子。蹲下身,揪住麦腰的两头,使劲往一起拉,辅以膝盖的力量把散麦秆压瓷实。然后拉住麦秆两手交错,一扭一压,就捆好了,怎么甩都不会开。单就这个技术,我学了好久,都不得其法,手一松,便又崩开。
太阳出来的时候,他们都已割了两个来回。而我,仅仅放倒了席子大一片。即使这样,麦芒还是把两只胳膊上、手背上刺满了红点点。头上脸上汗流不止,抬起胳膊擦一下,又被汗水里的盐分一蛰,火辣辣的痛。
爸终于发话可以休息一会儿。我迫不及待拿了糖角过来,不管手脏不脏,撕开就吃。母亲早上用铝水壶烧了一大壶水,现在还是温的。大家都直接对着壶嘴喝。
不过十分八分钟,爸又吆喝着开始干活儿。并特别讲出一套理论,说越歇越累,坐时间越长越起不来。这套理论是否正确,我深表怀疑,却不敢辩驳。
日头慢慢变得毒辣,脖子露出来的部分,晒得通红。汗珠子从头发窝里往外冒,满脸都是水道子。眼睛已经有些睁不开了,开始用两只袖子擦,后来袖子都湿淋淋的,只得撩起衣襟擦。后背的衣裳被汗水吸住,紧贴着皮肤,难受异常。看得出,哥姐都撑不住了,割一个麦个儿,就直起腰来东张西望一番。
爸呵斥了几次,不管什么用,不耐烦地冲哥说,去去去去!不想割,带着你弟去装车拉麦子吧。我盼的就是这句话,立马扔下了镰刀。心里想,干什么都比割麦子强。
我们哥俩开始装车,有麦穗的一头冲里,麦秆朝外,一层层往上摞。有时还需要我爬上去挨个踩一下,直到装的跟个小山似的。最后拿一根长木棒放在最顶层,再用绳子挽住木棒的两端。这时父亲也过来,和哥他们两个,手脚齐用力,叫着号子往下拉。直到一车麦个儿压得像个大压缩饼干,才罢手。装车也是一个技术活,装不好,后果很严重。
仍是哥驾着车,我牵着牛。最喜欢下坡,因为需要我站在车尾上做配重,以减缓车的速度。
那个时候,路全是土路或者石头路。坑洼不平,一走一颠。麦秆本身就很光滑,随着颠簸,一点一点往外拱。稍不注意,满车的麦个儿“轰”地散落一地。我们俩傻了眼。只得一个个捡起来,重新装。废了好大力气,流了许多汗,终于都装上了,可是没有爸的帮忙,我俩把绳子拉不紧。没办法,只能小心翼翼地走。看着一车的麦个儿颤颤悠悠、摇摇欲坠,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怕啥来啥,没走多远,车子个一趔趄,呼里哗啦麦个儿又是满地乱滚。哥有些崩溃了,眼镜通红,冲我发火:“你这么牵的牛,跑那么快!”我当然不服气,反唇相讥:“还不是你的装车水平不行。”哥冲过来就要打我,我丢了牛缰绳,撒腿就跑。哥怕牛再跑了,捡起牛缰绳,喊道:“赶紧回来,不然回家看咱爸怎么揍你!”我明白跑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乖乖回来,继续第二次装车。
太阳在正头顶上,一动不动。地面都被晒的煞白,直恍眼睛。没有一处凉荫,没有一丝风。浑身没有一寸不是难受的。我俩也没有一句话。那一刻,十二岁的我,心里只有恨,可不知道恨的是谁。
这一次我们装车更加认真,也尽力把麦子绑的更紧。但快到家时,又变得四分五裂,只好停下车,不敢多走一步。哥回家拿了好多绳子过来,把一车麦子绑的跟个网兜似的,才勉勉强强拉到家。
我们在家卸了麦子,又回到地里时,已经十二点多。爸妈和姐他们刚刚放下手里的镰刀,都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爸汹汹地看着我们俩,质问道:“你俩咋恁肉类,去哪儿歇了,一车麦拉大半天!”我实在是忍不住了,“哇”一声大哭起来。妈瞪了一眼爸,说:“不问孩子咋了,厉害啥厉害类!”转过脸对我说:“别哭了,乖,赶紧过来吃点东西,喝点水。”哥怎么不吃东西,也不说话,一个人蹲到了树后面。
这块地面积比较大而且离家又远,中午回家吃饭太浪费时间,于是就在地里吃些干粮。简单吃过后,每个人都拿一个麦个儿当枕头,席地而卧。大家都累的一句话也不想说,很快就睡着了。
好像是还没睡几分钟似的,爸又在吆喝;“都醒醒,都醒醒,两点多了,再不起来,今个儿这块地就割不完了!”
整个下午我感觉都是在洗澡,浑身粘糊糊的。就盼着太阳赶紧落山。大家最亲的就是水壶。割不了几个麦个儿,就跑过去掂起水壶,仰面朝天咕咚咕咚灌几大口。
爸估计也是实在累的受不了了,割麦的姿势从站立变成了半蹲,但仍在顽强支撑,一点点往前挪。而妈几乎就是半跪,割一会儿,就得双膝跪地,拿镰撑着地,头挨着镰把儿,休息片刻。
天色微暗的时候,我们终于把这一大块麦子完全放倒。
回到家,哥姐去卸车、整理麦个儿。爸把铡草的大铡刀搬出来,我帮着他铡草喂牛。
等我们回到屋里,母亲的饭菜已经做好。
平常,爸是只下命令,不解释,我们只有干的份儿。今天估计看我们都太累了,才稍作说明。“不是非要赶这么紧,咱这么多地,不紧紧收了,过几天麦子都焦头了,收到收不回来。”
妈说:“做农民,就是要受一辈子罪。你们好好上学,这辈子不要再当农民。”
弱水
2018/6/6 16:13:44    跟帖回复
写得太好了,文笔好,特真实!
就是经过五六年割麦子的折磨,才让我们兄妹四人拼命读书,好在,都改变了命运!
现在我们这里正在收麦子,苦难的农民!!!我们这里是丘陵,收割机用不上,基本还是和楼主说的一样割割割!
zaqjjjj 
2018/6/6 16:24:51    跟帖回复:
割麦尤可,打麦机口的活儿那才叫一个恐怖。连续几个钟头,整个人被浸泡在灰尘、草屑、汗水和机器的轰鸣声中,一刻不停地挥动杈把,将如山的麦草齐齐过一遍手。等机器停下时,浑身散了架一样,只想躺平了在任何地方。吐口痰出来,一点不夸张地说,那就是一大团稠泥。鼻孔得彻底清洗才能恢复呼吸。此刻最幸福的事,就是将整个人连头带身子,一起塞进水泵的出水口,不管不顾猛冲一阵。
回帖人: 骝马土著2 
| 2018/6/6 16:46:16    跟帖回复:
当年农村的农活只是苦!而最恶心的却是交公粮这个环节!将自己辛苦收获晒好的粮食,翻山越岭的挑到镇上的粮站交给政府。问题的核心在于,那粮站的收购员,却是基本上每次会百般刁难,晒得很干了的粮食,在他的手上,从来过不了第一关。每次在期待中听到“不合格”的那道冷漠声音响起的时候:无法形容的屈辱感怎么都挥之不去,几乎成为梦魇!因为这意味着,要不将粮食再辛苦的翻山越岭一次带回家去继续晒,要不就只得逗留在镇上,将带来的粮食再晒上一天或两天,后者需要住宿,需要吃饭开销,这让本就窘迫的生计更加的窘迫,在我记忆中,基本上都是自备一点干粮,在粮站外守着自己的粮食露宿,如同一个无家可归的乞丐。
51劳动节,在整个成长史中,就是每年要过的一道劫难之一!其中收割麦子是最为痛苦的事。不仅仅是弯腰那么简单,炙热的天气就算了,仅仅是每束麦穗上的那密密匝匝的刺须,就是噩梦!小半天的作业,手上,胳臂上,脖子上,小腿上,凡是裸露出来的地方,都会被划出无数的伤痕,再配合汗和尘土的浸蚀,痛与痒的滋味,远远超过劳作的疲劳。基本上要一个月的时间,它留在身上的道道伤痕才可能消失。我曾经的劳动节,基本就算是一周的劳动改造了。
不用机械的农活,是全世界最苦的劳动,中国的农民,不是一般人能当的,这活我干过。
现在的农村,新一代青年人没人愿意干农活,宁可城市流浪捡垃圾打零工,都不愿干农活,在干农活的,都是50来岁的的老一辈。
说农村好,农民得优惠的,都是养尊处优没干过农活的吃干饭的城里闲人。
一剑光寒 
2018/6/6 17:09:35
割麦子的时候不算最累,最累的是割早稻,因为是水田,软绵绵的水田里走一天特别累。蚂蟥还不是一般的多,夏天的太阳比割麦子的端午节毒了很多,必须是长袖长裤,否则锋利的水稻叶子,毒辣的太阳,都给找麻烦。
小时候第一次割水稻,镰刀把手给拉了,至今很大一个疤,也中过暑,割着割着就站不住了。想凉快点,早上四五点就开始干活,蚊子特别多!
割完水稻就是插秧了,这时候水田不是一般的臭,全是大便,这是从家里挑出来,给水田施肥的,所以腿上最后不要有伤口,容易感染,但是有伤口也得干活,反正就是插一天秧苗,在大便水里熏一天!
大人总是说,让你多干点农活,不好好读书,以后就是当农民挑大粪,当时想,还是好好读书吧,问题是大部分人都不好好读书,反正我也是稀里糊涂的上了大学再也没干过地里活了。现在回老家看看,基本上没什么田地了,都给镇政府卖了搞开发区,村里人没事干赌博的多,也没分到多少卖地的钱。
孤灯如豆
|| 2018/6/6 18:29:40    跟帖回复:
楼主说割麦子累,知不知道南方稻田里的人们都羡慕你们。割稻子比割麦子工作环境还要差。由于缺水和抢耕的原因,南方水田往往割稻子时也还有水,所以经常是在水里作业,在烂泥里走路都累,不要说工作了。有大太阳的时候,背上烤也就算了,水面的热气迎面冲击,分分秒秒都在桑拿。
老万_n88 
2018/6/6 18:47:24    跟帖回复:
楼主的照片可以看出还是平原,如果是我们四川高丘地方,你更受不了,没有车拉,全是人力挑,经常走到半路暴肚子(整捆麦秸散开)散落到处都是,挑回家用手钯。收麦子还不是最苦的,我认为收甘蔗最苦,全身暴露的地方被叶子割得稀烂。
在南方,割早稻和插秧连在一起,叫“双抢”——抢收抢种,必须赶农时。
当知青的时候,双抢是每年必须过也是最难过的一道坎,那时是把双抢叫做“战斗”的,确实同战斗差不多。
同北方割小麦用的那种镰刀不同,我们用的镰刀刃口上有一排细齿,不用磨就很锋利了,然后越用,刃口越锋利。但是一旦疏忽,割到了手,那伤口就不是一般的破皮了。好在双抢时,卫生员背着药箱在田里巡回,为大家送医送药。一旦割伤了手,可以及时得到包扎。但包扎好了,还得继续割。
至于闷热、疲劳、腰酸背痛......那就不用多说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忆往日:割麦,从来不是风吹麦浪的惬意,而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绝望
散文||麦 香
『我醉乡土』第63期||静莲丨麦子熟了(回味儿时的农村记忆)
马勇:麦 收
散文丨麦熟
老辕马(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