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夷山/特级
   2010-03-06
武夷大红袍,是中国名茶中的奇葩,有“茶中状元”之称。它四武夷岩茶中的王着,堪称国宝。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市东南部,
大红袍生长在武夷山九龙就窠高岩峭壁上,这里日照短,多光反射,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
的特异品质。

          武夷山的红袍外形条索紧结,色泽绿褐鲜润,冲泡后汤色橙黄明亮,叶片红绿相间,具有明显的“绿叶红镶边”之美感。
大红袍品质最突出之处是它的香气馥郁,香高而持久,滋味醇厚,饮后齿颊留香,“岩韵”明显。

         武夷名丛中数大红袍享有最高的声誉。可谓是乌龙茶中的“茶中之圣”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使岩茶爱好者更增加了对它的好奇心,传说颇多。有的说:茶野生绝壁,人莫能登,每年茶季,寺僧以果饵山猴采之。还有的说:树高十丈,叶大如掌,生峭壁间,风吹叶堕,寺僧拾制为茶,能治百病。当地还传说大红袍为岩上之神所有,寺僧每于元旦日焚香礼拜,泡少许供佛前,茶可自顾,无需人管理。有偷窃者,立即腹痛,非弃不愈,因此系神所栽,凡人不能先尝。

       大红袍产于天心岩九龙窠的高岩峭壁之上。两旁岩壁直立,日照不长,气温变动不大,更巧妙的是,岩顶终年有细小甘泉由岩谷滴落,滋润茶地,随水流落而来的还有藓苔类的有机物,肥活土地,使得大红袍天赋不凡,得天独厚。

        古时,采摘大红袍,需焚香礼拜,设坛诵经,使用特制器具,由精练茶师进行。从1941年林馥泉对大红袍采制所作记录中,可见其贵在“看青做青”。上午8时半采摘,9时半晒青,历时1小时,翻拦一次,10时半凉青,历时15分钟。10时45分移入青间,至次日1点45分时炒青。摇青历时14小时40分,摇青7次,摇青转数顺序为16、80、100、40、144、100、60。其中交替做手三次。摇青后,初炒、复炒、初烘、复烘。

         据行家评定,大红袍的品质很有特色,它与其他名丛对照,大红袍冲至第九次尚不脱原茶真味--桂花香,而其他名丛经七次冲泡味已极淡。

        现在,游客在武夷山游览,可以尝到小巧包装的“大红袍”岩茶极品,领略范仲淹诗中所说的“不如仙山一啜好,冷然便欲乘风飞”的意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行者】武夷月色,伴岩茶
大红袍的岩韵要如何感知?
大红袍
中国茶文化中国名茶典故与鉴赏(武夷岩茶篇 )
[转载]中国茶艺——基础篇13
借一步说茶:大红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