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9岁就闭经?不怕,两个方子让经血再次光临!

01

闭经就是没有经血了吗?



大姨妈的问题,好像伴随了女人的一生。年轻的时候,嫌弃大姨妈来的太勤快了,结婚后吧,又说怎么还不来,不会是怀孕了吧;等到人到中年了,又常抱怨说怎么还不来,要不就是说怎么就来这么点。

女人这一生真的太不容易了。做人已经很难,做个女人更难,做一个健康女人更难。

《黄帝内经》中说:“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这个意思就是正常女子四十九岁左右闭经进入更年期,然而当今生活压力、情志不遂等多种原因,导致女子病理性闭经多发。

如果说到了这个岁数月经不来,大家早就已经有了心里准备,虽然有点感伤,但也不会大惊小怪。但是这位大姨妈有的时候真的比自己的亲妈还难伺候,脾气说来就来,它不来了,没到更年期它就不来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闭经”。

啥叫闭经?说白了就是没有经血了,地主家没余粮了。

西医学将闭经分为原发性闭经和继发性闭经。原发性闭经是指女性年逾16岁,虽有第二性征发育但无月经来潮,或年逾14岁,尚无第二性征发育及月经。继发性闭经是指月经来潮后停止3个周期或6个月以上。

闭经古称“经闭”“不月”“月事不来”“经水不通”等。主要是冲任气血失调,有虚、实两个方面,虚者由于冲任亏败,源断其流;实者因邪气阻隔冲任,经血不通。

下面将给大家分享一个闭经的病案,给大家治疗闭经提供参考。

02

闭经病案



李某,女,39岁,6月17日初诊。

主诉: 月事不行近2年。

现病史: 患者自述2年多之前意外怀孕了,因已有2个孩子,不想再生3胎,故去某医院做了人流手术。术后20多天左右,因家里来朋友了,天气热和朋友一起吃了大量瓜果和生冷食物,次日即感小腹冷痛。当月,经期来潮量少,色淡,有小血块,小腹凉,怕冷。第4个月月经推迟半个月未来,去医院检查也没有怀孕,服用西药(具体药物不详)后,当月月经来潮,但量很少,之后月经未来至今。曾服中药数十剂,未获效,西医诊为“继发性闭经”。现经朋友介绍到我处就诊。

症见:面色青白,四肢不温,少腹冷痛,得热痛减,倦怠乏力伴头晕,饮食欠佳,便溏,白带量多,唇舌紫暗,脉沉而紧。

西医诊断: 继发性闭经

中医诊断:闭经

辨证: 寒凝血瘀,气血两亏证。

治法: 温经散寒止痛,化瘀养血调经。

方药: 温经汤合八珍汤加减

当归15克,川芎15克,炒白芍15克,肉桂10克,人参10克,香附15克,丹参20克,吴茱萸10克,小茴香6克,茯苓15克,艾叶10克,熟地20克,干姜10克,炒白术20克,莪术10克,牛膝10克,鸡血藤20克,益母草20克,炙甘草10克。10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服用。

二诊:患者自述服用中药后,月经来潮,但量少,色淡,有少许血块,食欲增加,少腹冷痛好转,白带量多。经来药停,月经干净后服药,改方如下:

当归15克,川芎15克,炒白芍15克,肉桂10克,人参10克,香附15克,丹参20克,吴茱萸10克,小茴香6克,茯苓15克,艾叶10克,熟地20克,干姜10克,炒白术20克,莪术10克,牛膝10克,鸡血藤20克,益母草20克,炙甘草10克,芡实15克,海螵蛸20克。10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服用。

三诊:患者自述服用中药后,面色改善,白带、四肢不温等情况好转,大便有点溏,改方如下:

当归15克,川芎15克,炒白芍15克,肉桂10克,人参10克,香附15克,丹参20克,吴茱萸10克,小茴香6克,茯苓15克,艾叶10克,熟地20克,干姜10克,炒白术20克,莪术10克,牛膝10克,鸡血藤20克,益母草20克,炙甘草10克,白扁豆15克,肉豆蔻15克。10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服用。

四诊: 患者自述服用中药后,面色气色,便溏,怕冷等各方面症状改善,身体各方面都好转,继续巩固,处方如下:

当归15克,川芎15克,炒白芍15克,肉桂10克,党参20克,香附15克,丹参20克,吴茱萸10克,小茴香6克,茯苓15克,艾叶10克,熟地20克,干姜10克,炒白术20克,莪术10克,牛膝10克,鸡血藤20克,益母草20克,炙甘草10克。10剂水煎服,日一剂,早中晚服用。

五诊: 患者自述月经来潮,经期时虽推迟了2天,月经量比上次多,颜色比上次红,没有血块,其他各方面症状都好。经来停药,月经干净后,嘱咐患者原方继续15剂,以进一步巩固疗效。次月月经按期来潮,各方面症状痊愈。半年后随访,月经一切正常。

本人现在坐诊地址是:武汉市东西湖区东西湖大道立方时空C座 武汉庸胜堂中医门诊部

03

辨证论治



导致闭经的病因复杂,有先天因素,也有后天获得,可由月经不调发展而来,也有因他病致闭经者。常见的分型有肾虚、脾虚、血虚、气滞血瘀、寒凝血瘀和痰湿阻滞等等。

本病案的患者就属于寒凝血瘀、气血两亏型。患者小产后过食生冷,血为寒凝,滞于冲任,壅于胞脉,以致经闭不行,属寒凝血瘀闭经。故我在治疗中以温经汤为主,因患者正值小产之后,气血亏虚,故加八珍汤以益养气血。

方中肉桂、吴茱萸、艾叶、干姜、小茴香温经散寒暖宫止痛,小茴香还可以把药引到腹部;当归、川芎、熟地、白芍四物汤养血活血调经,川芎活血行气,乃血中之气药,合当归以调经;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四君子汤补气健脾,使气血生化有源,补气活血养血调经;香附、鸡血藤是我临床常用妇科调经的有效之药对,鸡血藤可以活血补血,香附为女科之主帅,气中之血药,调经之要药;莪术、牛膝、益母草活血化瘀调经,牛膝可以引血下行;芡实、海螵蛸增强止带之功;白扁豆、肉豆蔻健脾温中涩肠止泻;芍药、甘草缓急止痛,甘草可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温经散寒止痛,益气养血,化瘀调经之功,故收效较捷。

04

常用中药



艾叶

出自《名医别录》,为菊科植物艾的叶。以湖北蕲州产者为佳,称“蕲艾”。夏季花未开时采摘,除去杂质,晒干或阴干,生用、捣绒或制炭用。性味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调经,安胎之功效。

艾叶气香味辛,温可散寒,能暖气血而温经脉,为温经止血之要药,适用于虚寒性出血病证,尤宜于崩漏。主治下元虚冷,冲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可单用本品,水煎服,或配阿胶、芍药、干地黄等同用,如胶艾汤。艾叶既可加强止血,又可防大队寒凉药物而致凉遏留瘀之弊。

 本品能温经脉,逐寒湿,止冷痛,尤善调经,为治妇科下焦虚寒或寒客胞宫之要药。常用于下焦虚寒,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宫寒不孕及带下清稀等证,每与香附、川芎、白芍、当归等同用,若虚冷较甚者,再配伍吴茱萸、肉桂等,如艾附暖宫丸。用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冷痛,可以单味艾叶煎服,或以之炒热熨敷脐腹,或配伍温中理气之品。 本品为妇科安胎之要药,临床每多与阿胶、桑寄生等同用。

 《名医别录》:“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辟风寒,使人有子。”“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药性论》:“止崩血,安胎,止腹痛。止赤白痢及五藏痔泻血。”“长服止冷痢。又心腹恶气,取叶捣汁饮。”

《本草纲目》:“艾叶服之则走三阴而逐一切寒湿,转肃杀之气为融和;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

小茴香

出自《新修本草》,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辛,温。归肝、肾、脾、胃经。可散寒止痛,理气和胃。

本品辛温,能温肾暖肝,散寒止痛。临床常与乌药、青皮、高良姜等配伍,用治寒疝腹痛,如天台乌药散;同时亦可治肝经受寒之少腹冷痛,或冲任虚寒之痛经,多与当归、川芎、肉桂等同用。

与高良姜、香附、乌药等同用,可治胃寒气滞之脘腹胀痛;与白术、陈皮、生姜等同用,可治脾胃虚寒的脘腹胀痛、呕吐食少。

 《新修本草》:“主诸痿,霍乱及蛇伤。”

 《本草汇言》:“蘹香,温中快气之药也。方龙潭曰,此药辛香发散,甘平和胃,故《唐本草》善主一切诸气,如心腹冷气、暴疼心气、呕逆胃气、腰肾虚气、寒湿脚气、小腹弦气、膀胱水气、阴颓疝气、阴汗湿气、阴子冷气、阴肿水气、阴胀滞气。其温中散寒,立行诸气,及小腹少腹至阴之分之要品也。”

【温馨提示】 请在专业中医医生的指导下辨证论治,精准用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痛 经
痛经散:
「经典验方」这么简单就能治好女朋友的痛经?
温肾种子汤「组成」 艾叶12克 香附9克 当归9克 川芎9克 熟
一张阴阳并补的千古名方
月经量少推迟,你倒是想想办法啊!办法来了,而且靠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