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种粮真得有规模

  春耕时节,记者在山东省聊城市采访,发现尽管有农机合作社,部分农户依然用传统的手工方式进行播种和耕作,因为每户种植面积少,合作社不爱接“小活”,春耕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也受到一定制约。在东昌府区闫寺街道办事处王庙村,拥有30多台农用机械的顺丰农机合作社因农户分散种植而“吃不饱”,每年运营40天至少要花费柴油钱4万多元、管护费2.5万元,耗费这么大成本,合作社得耕作3000多亩地才能实现盈利。

  从走访的山东、辽宁等地的情况看,今后谁来种粮不是问题,问题是以什么方式种粮、种什么粮。耕作需要规模,不达规模,就没有效益,就难以推广机械化服务。2011年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7736元,一个4口之家至少要种30亩地,才能达到当地农民平均收入水平。解决效益问题,出路之一在规模经营。

  可没有那么多土地怎么办?事实上,农村土地流转目前的比例并不大。山东全省土地流转比例大约在9.8%,记者在聊城市东昌府区了解到,最大的种粮大户经营面积也只有116亩。农民不愿流转土地,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担心土地流转出去收不回来。二是担心有钱买不到粮,自己种粮吃踏实。三是对土地的感情深,不愿意流转。目前,种粮农户干活人手中妇女和年龄超过50岁的老人较多,再过20年,这批人干不动了,下一代不愿种、不会种,土地自然会加快向大户、合作社集中。

  粮食生产要稳定,根本出路在于规模生产经营和农业社会化专业服务。回顾近几年发展,农业生产中出现许多新生事物,病虫害专业防治队从无到有,浇水合作社应运而生,农机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粮食生产从种到收各个环节都出现了专业化服务,推动了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转变。

  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老龄化加剧,未来1520年,将是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组织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的时期,土地的集约化经营程度将越来越高,生产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也将越来越高。在这样趋势下,种粮效益将会得到提高,如何促进土地规模经营,如何组织农业和粮食生产,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应在鼓励土地流转、扶持粮食大户、增加种粮补贴、扩大订单生产、发展专业服务等方面出台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加快我国农业和粮食生产的规模化、专业化进程,促使粮食生产、加工等产业链条的整合。(信息来源:经济日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种1/10的地,产1/5的粮?
金土地:2016年全国农业三项补贴改革,你能被贴补什么?
家庭农场:未来粮食生产生力军——来自浙江海盐县的实证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状况调查与思考
鼓励承包土地向大户流转会在将来带来哪些影响?
种粮大户纷纷退还流转土地,地谁来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