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书法五千年 第三集 篆脉舒卷
本节目主要内容:甲骨文是现在已知成型的最早汉字系统,甲骨文对于文字形体就已经在有意识地追求某种美感,这是萌芽阶段的书法意识。甲骨文字早期的书写方法,大多是契刻,当时以刀锥为笔的书家也有精细的美感意识。后来甲骨文也开始间杂一些毛笔蘸朱墨的书写,在用笔节奏的舒缓急骤、墨法的浓淡滑涩,布局的精心细致上都可以看出那时的书法意识。在商代,与刻写在甲骨上的文字并存的还有一种铸造在青铜器上的文字,被称为金文。后代的文字学家根据甲骨文和金文的结构特征,把他们归纳为篆。陕西宝鸡市渭河南岸有一座石鼓山,因为1300多年前这里发现了10个古代的石鼓而得名。石鼓被学者们大致推定为战国时代的秦国刻石,石鼓文是以籀文刻写的四言诗,像甲骨文金文一样,籀文也属于大篆书体,但石鼓文的字里行间已经找不出甲骨文式的象形图画痕迹,而完全是由线条组成,结体方正匀整,舒展大方,线条饱满,横平竖直,壁画粗细基本一致,严谨工整,集大篆之成,开小篆之先河,是由大篆向小篆衍变而又尚未定型的过渡性字体。在书法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秦国统一天下之后,开始推行统一文字的工作,在没有印刷术的时代,统一文字的重要方法就是统一书写方法。所以,在很大程度上说,大秦帝国是用统一书写方法的方式统一了文字。在两汉时期,篆书失去了日常使用功能,变成古体字,但篆书并没有因失去实用价值而很快消失。反倒因为古雅的特点经常被使用于更加郑重庄严的领域,最值得注意的是,后来的朝代叠经变换,篆书体却被长久保存在各朝代象征权力的官印里。在文字神权化时代产生的篆书永远定格于权力体系,似乎成了巨大的历史隐喻。流逝的岁月没有湮灭篆书独特的审美价值,直到唐代,大书法家们有不少都是篆书好手。唐代书法家中,李阳冰的篆书成就最大。大致从李阳冰中兴篆书的唐代开始,书法家们为篆书找到了一片坚固的世界,这就是纯艺术的篆刻。篆书代表人物邓石如的篆刻得力于自己出类拔萃的篆文书法,他提出了印从书出这一著名制印理论。时至晚清,篆刻领域出现了另一位代表人物吴昌硕,他将篆刻、书法、绘画浑然融汇,篆刻艺术被发展成为抒发内心深挚情感的最佳寄托,开创了篆刻艺术表现的新境界。
360doc_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篆刻入门:“篆书”小传
《高中篆刻 篆书篇》——篆书概述
书法的来龙去脉(上)
《浅说中国书法》
微头条
篆书书法的学习经验分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