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瓶炉三事|熏香,传统文化,小品|景苑文化~::e景苑::~放眼天下风物秀,容思古今景苑香~esgweb.net~
  自宋代发明隔火熏香后,出现了箸瓶、香盒,与香炉统称炉瓶三事。提到炉瓶三事又少不了红袖添香。最生动的莫如《西厢记》中,张生夜读,崔莺莺前来红袖添香。红袖添香伴读书除了能找到一个陪读的伴儿,以消除漫长读书生涯的寂寞以寂劳外,正重要的还是红袖添香所营造的那种温馨的情调和令人心醉的氛围。图为明清仕女画,皆为女子日常生活的描绘。

  【释义】焚香用具:一个香炉,一个香盒,一个小瓶(或称箸瓶、铲瓶)。瓶中插香箸、香铲。

  《红楼梦》第五三回:“这里贾母花厅上摆了十来席酒,每席傍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

  在众多明清金属工艺品中,恐怕没有比铜炉更具有吸引力的了。这些造型精巧的焚香器具不仅各式各样,而且还各有用途,且具不同文化内涵。诸如“炉瓶三事”,许多人就不甚了解,实际它是旧时北京通行之语,“炉瓶三事”即指香炉、箸瓶及香盒三种器具,是焚香的必备之物。焚香时,中间放置香炉,香炉两边各置箸瓶、香盒。香炉为焚香之器,所焚之香,并不是今天这样的成束的线香,而是香面或香条。故焚烧时必须要用铜箸与铜铲,箸瓶就是用来盛放箸铲的,香盒即是用作贮藏香面或香条的。如果是焚线香,则不需要箸瓶、香盒这两种器物了。但是好香多不制成线香,故箸瓶、香盒必定成为焚香所不可缺少的两件器物。

香炉

  焚香用器,用以祀神、供佛、薰衣等之用。夏、商、周三代以及秦汉的鼎彝,官、哥、定或明清有名的瓷炉以及著名的宣德炉,虽都可用来作焚香之器,但由于它们是可供鉴赏的美妙清玩,况且焚香可能有损于器物,故人们在意识到它们的价值以后,很少将其用于焚香了。

香盒

  古时焚香均使用香面或香屑,所以必须要用盒来贮放以备使用。今有些宗教仪式焚香时仍采用过去的方式,呼之为“拈香”,即用手拈香面,而不称“升香”,是因为香非线香的缘故。

箸瓶

  盛置火箸火铲之用。以前曾有人用各种漆瓶和瓷瓶来盛箸、铲之类,但箸、铲均为铜铁制品,瓷漆瓶都不适用,仅能作为陈设之用,形同虚设。最合适的还是铜瓶,以宣德之器为最佳,但不易得到。

香篆:

  一般的香粉,为了便于香粉燃点,合香粉末可以用模子压印成固定字型或花样,然后点然,循序燃尽,这种方式称之为“香篆”。印香篆的模子称为“香篆模”,多以木头制成。《百川学海》“香谱”条中说:“镂木之为范,香为篆文。”这是说香篆模子是用木头雕成,香粉被压印成有形有款的花纹。

香筒

  是古代净化空气的一种室内用具,一般是直接将特制的香料或是香花放入香筒内,香气便从筒壁、筒盖的气孔中溢出,是古代富贵人家必不可少的生活实用品。香筒的制作考究,工艺精湛,又是一种清雅的室内陈设品。象征着文化和品位,是一种雅物。唐朝时就有文坛之雄李贺撷此物入诗,作成“晓奁妆秀靥,夜帐减香筒”的句子。

  炉瓶三事虽然是焚香的重要器物,但还有一些器物也是不可缺少的。隔火:是香炉焚香用来盖火的用具。因为炉中不能断火,也不可能使火太旺,太旺则香易味变。所以必须保持香炉中的火温适宜,焚香才有意趣。这就是香炉为什么要用隔火的缘故。隔火一般是用砂片、瓷片、玉片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读《红楼梦》
红袖添香的典故
旧锦新样 | 永宁:红袖香添
不同的香不同享受
如何优雅的暗示“我很有品味”?
红袖添香添的是什么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