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永怀:两弹元勋,意外失事后紧抱公文包,打开包一看大家都哭了

1999年,国家授予二十三位为共和国两弹一星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除了当时还健在的十六位科学家,还追授了七位已经离世的科学家。

追授勋章的科学家中不乏我们熟知的钱三强、邓稼先等,然而其中一位叫郭永怀的科学家却有些特殊,因为他不仅是这些科学家中唯一一个三个领域都有涉及的科学家,他还是这个群体中唯一的一名烈士。

在我们印象中,科学家都是在研究科研,可郭永怀为什么会被追授烈士呢?

立志为国

1909年的4月4日,郭永怀出生在山东荣成的农村家庭,在他上面还有三个哥哥。

郭永怀十岁的时候,父亲郭文吉将自幼聪慧的郭永怀送到了本家叔叔办的新式学堂读书习文。

1926年,国内的形势愈发混乱,这时候17岁的郭永怀凭借着自己优异的成绩考上了青岛大学附属中学。

作为十里八乡的第一个公费生,这让郭永怀给郭文吉夫妇长了一波面子,乡里乡亲的见了郭文吉都夸郭永怀是个干大事的人,

在经过中学的刻苦学习后,郭永怀成功考取了南开大学的预科理工班,并在毕业后直接进去本科学习。

在选择物理专业后,郭永怀被当时国内的知名教授顾静薇所看中,于是把他当成亲传弟子一样悉心培养。

也就是在这里郭永怀在物理领域打下了基础,并在两年后,在顾静薇的推荐下,郭永怀被推荐进入了当时国内最为耀眼的北大物理系进行学习,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在北大物理系这个群星闪耀的地方,郭永怀依旧被光学教授饶毓泰所看中。

由于都是南开大学出来的,饶毓泰对郭永怀的学业特别关心,郭永怀也没有辜负饶毓泰的期望,在群星璀璨的北大物理系,也赫赫有名。

1937年,七七事变后,面对日寇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国内知名的院校被迫迁往西南内陆深处,并合并为“西南联合大学”

目睹日寇飞机在我国领空肆意横飞、轰炸情景,郭永怀深感国家的工业基础薄弱的无力,于是他下定决心,到国外留洋,学习航空技术,将来建造我们自己的航空武器保卫家园。

1938年夏天,为了争取到国外留学资格,郭永怀报名了到英国的力学专业留学考试,可这个专业只招收一个人,而报名的却有3000多人,可见竞争的残酷。

而竞争的人都还是那种顶级的人才,都有着很强的学习能力,最后结果出来后,跟郭永怀并列第一的是钱伟长、林家翘,他们三人以5门功课超过350分的相同分数被一起破格录取。

然而,当时由于英法对法西斯实行的是绥靖政策,不断的出卖我国的利益,他们为郭永怀等留学生办理的护照竟然是日本政府签发的。

当二十多名留学生登船准备远赴异国他乡学习的时候,才发现护照不是自己国家签发的。

本来日本就在侵略我国,身为中国人,郭永怀等人没有在一线抗战他们已经很痛苦了,这时候还想让他们承认日本政府,这一下引爆了留学生的不满。

我们抗议,我们是中国人,凭什么护照要盖小鬼子的章”留学生纷纷义愤填膺的说道。

可是,可高傲的英国人怎么会把中国留学生的话放在眼里,他们轻蔑的说道:“闭嘴,再闹就取消你们的资格!”

听到取消留学资格的威胁,瞬间就有人想打退堂鼓,这时候,一向沉默寡言的郭永怀说道:“如今国家危难,我等虽不能正面抗击日寇,断不可丢中国人的骨气,我等即使不出国,也不能上日寇的当...

郭永怀和夫人李佩

在郭永怀的号召下,所有留学生都下了船,头也不回的回到了住处。

1940年8月,在经历28天的颠簸旅程后,郭永怀抵达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成为该校的第一批中国留学生。

从此,郭永怀开始了16年的海外求学生涯。

国家需要我

1941年,完成多伦多大学学业的郭永怀,选择到美国加州的理工学院研究可压缩流体力学。这所研究中心不仅是当时国际上最著名的动力研究学研究中心,也有着最出色的气体力学大师冯·卡门。

这个冯·卡门就是钱学森的老师,而郭永怀也成为了钱学森的师弟。

钱学森不仅是郭永怀的师兄,也是郭永怀的知己,据钱学森说当时他很喜欢做的事,就是在学习的间隙,带着书呆子师弟出去兜风。

在冯·卡门这位科学巨匠的引导下,郭永怀成功走入了世界尖端科技的探索之路。

在这里的学习研究中,郭永怀选择了“跨声速流不连续解”的课题,在4年后成功出色的完成了论文,获得了博士学位。

冯·卡门

尽管二战的时候飞机已经大规模的运用于战争,但是那时候的飞机最大时速也就是几百公里,1946年的世界飞行记录时速为937公里,这个速度尽管很快了,但是和声速还有百公里之差。

为了追求更快的飞行速度,英国著名飞机设计师的杰弗里的儿子小杰弗里在创造飞机更高速的飞行速度记录的时候,飞机在空中忽然解体,机毁人亡。

随后大量的事实在提醒人们,声速是飞机难以逾越的天堑,当飞行速度接近声速的时候会出现阻力骤然增加、升力骤然减少、分级失控、机翼剧烈振动等情况,于是出现了“声障”一词。

而郭永怀和钱学森这对同门师兄弟在经过努力钻研后,不久就合作拿出了震惊世界的论文,并且首次提出了“上临界马赫数”这个概念,为解决跨声速飞行问题奠定了基础。

从此以后郭永怀声名大振,一跃成为世界著名的物理学家,加州理工学院特聘郭永怀为研究员。

1949年,为了解决跨音速气体动力学的难题,郭怀明开创了一种数学方法“奇异摄动理论”,这种方法在许多学科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无数在海外的中华儿女都希望回到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郭永怀因为出色的研究成果让美国政府和美国的诸多研究机构很是看重,纷纷开出优渥的条件希望能够留住郭永怀,让郭永怀加入美国国籍。

可是,郭永怀不为所动,宁可放弃自己最喜欢的科学研究,都不留在美国。

很快,抗美援朝的爆发,让吃了亏的美国很不爽,美国开始禁止中国的学者出境,同时很多学者都被监视起来。

1953年,中美在朝鲜板门店签订停战协议后,又在日内瓦举行大使会谈,中国政府据理力争,成功让美国取消中国学者出境的禁令。

尽管美国确实取消了禁令,但是美国毫不意外的无耻的以“维护国家...”之类的借口还是给爱国的这些科学家们设置了重重障碍。

经过周总理的多方斡旋,钱学森历经磨难终于回国了,回到国内安置妥当的钱学森立刻给师弟写信,希望郭永怀立刻回国。

面对优越的科研条件和祖国的需要,郭永怀毅然决然的放弃了美国的机密研究,放弃了优厚的待遇,选择回国。

然而,在多次提交回国签证都被拒绝后,美国当局的行为激怒了郭永怀。

于是郭永怀邀请康奈尔大学的同事们一起参加野餐,在野餐上,一向沉默郭永怀大喊大叫着把自己多年来的辛苦研究尚未发表的论文手稿全部扔到了火堆里。

在场的人都被震惊了,他们知道郭永怀这么多年的努力有多难,把这么多心血付之一炬多么可惜啊。

一位康奈尔大学的教授问郭永怀:“你在美国的待遇已经这么好了,这里还有你喜欢的科学研究,你为什么一定要回到那个什么都没有的中国呢?”

郭永怀眼神坚定的说道:“国贫家贫只能说明当儿子的无能。”

已经烧毁研究材料的郭永怀让美国政府看到了他回国的决心,于是就没有再为难他。

1956年国庆前夕,郭永怀携全家在转道日本后回到了阔别16年的祖国。

为国牺牲青史留名

郭永怀这个知名科学家回国后,不仅受到了祖国人民的热烈欢迎,毛主席也亲自接见了郭永怀和他的家人。

中国科学院安排郭永怀和钱学森这个学长一起工作,并担任刚刚组建的力学研究所副所长,和钱学森、钱伟长一起在力学研究方面放光放热。

为了不耽误新中国的建设,郭永怀放弃了自己为数不多的爱好,他把自己辛苦积攒多年的两箱唱片全部捐给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把自己集的邮票也都捐给了国家邮政局。

1957年,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国防新技术协定》,协定中约定了苏联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数学模型和图纸材料。

然而在两年后,苏联选择了单方面撕毁协定,拒绝向中国提供约定的资料,并在次年撤走了在华的所有专家。

苏联的举动无疑对刚刚起步的新中国核工业造成了致命的打击。

1960年3月,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钱三强找上门来,希望郭永怀能担任自主研发原子弹的力学保障工作。

两人在书房谈论三个多小时,因为郭永怀之前的专业和原子能没什么关系,所以郭永怀一直不敢答应。

最后还是钱学森出马,搞定了郭永怀,钱学森并未从事原子弹方面工作,他负责的是人造卫星和导弹。

这次,郭永怀和中国核武器紧紧的绑在了一起,这支由105名学者组成的队伍,由郭永怀担任九院副院长,负责原子弹理论探索和研制的工作。

1963年,国家为了应付北方苏联的威胁,同时加快原子弹的研发,决定到青海建立核武器试验基地,一时间很多在北京的科学家都得到青海去。

50多岁的郭永怀自然也跟着来到了海拔3800多米的基地,在气候极其恶劣、物资极度短缺的条件下,为了节省出更多时间,郭永怀经常在办公室睡觉,方便随时醒来工作。

终于,在这些科研工作者的努力下,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罗布泊成功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当那朵蘑菇云升起时,郭永怀和他的战友们无不欢喜落泪。

三年后,氢弹的试爆成功让我国再也不用担心帝国主义动不动要给我们做“外科手术了。”

当国人得知氢弹试爆成功的消息后,无不欣喜雀跃,可郭永怀这个时候已经带着团队投入到热核武器试验的研究中去了。

1968年12月4日,在青海基地呆了两个月的郭永怀,正在为热核武器的试验做着最后的准备,这天他发现重要的线索,想要立刻赶回北京。

这个时候,青海并没有机场,他只能坐车到兰州再转飞机飞往北京。

5日凌晨,飞机飞到北京的郊外机场,在飞机离地面400米的时候,飞机忽然失去了平衡,坠毁在了1公里外的玉米地里。

当救援人员扑灭大火的时候,郭永怀的尸体已经被烧焦了,但他的尸体和警卫员的尸体紧紧的抱在一起,在两具尸体中间,有一份完整的公文包。

公文包装的正是他这次发现的数据,22天后,郭永怀心心念念的中国第一颗热核导弹成功试爆,这一天党中央授予郭永怀“中华人民共和国烈士”。

周总理得知这次意外后,失声痛哭,久久说不出话来。

1999年9月18日,在郭永怀去世三十一年后,国家为了表彰五六十年代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授予了其中二十三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除了当时还健在 的十六位功臣,包括郭永怀和钱三强、王淦昌等人都已经离世的功臣,因此国家对郭永怀等七人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追授功勋的七名科学家中,郭永怀是唯一的一位烈士。

2018年,国际小行星中心发布公告:编号212796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郭永怀星”,编号212797号的小姓名命名为“李佩星”。

郭永怀立志为国家做贡献,放弃舒适的科研环境回到祖国,将一生做些都奉献给了国家,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总理为他落泪,钱学森为他痛哭,而他的死因,至今都没弄明白
钱学森顶得上5个师,他能抵10个师,但却因飞机失事英年早逝
他和钱学森一样重要,美国不准其离开,回国制定原子弹最佳方案
不能忘却的纪念——郭芹:写写我爸爸吧!
飞机坠毁,中国痛失巨星!他的死惊撼世人……
“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夫妇的传奇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