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螺解读李商隐七律(十)

91*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

唐.李商隐

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崇让宅,李商隐写过三首,第一首是写的宅子里的一棵紫薇花树。所以今天这首是我们读过的第二首。七月二十九日崇让宅宴作,题目中有明确日期的,古人喜欢用,陆游也用过,这里李商隐之所以用,应该是自己的妻子的亡故,或悼亡日,我们现在也有这个习惯,办理了丧事后,和亲戚朋友一起吃个饭。

露如微霰下前池,风过回塘万竹悲。

首联是就景入情。首句主语借露,霰,代指夜深,次句写风之大,风吹竹林,而有声,似乎是竹子也悲了。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颔联的承接是情承,写意了,是颔联的一种承接法,这样的情承,往往颈联以反手写景来转,但这首不同,我们稍等再说。李商隐的妻子在长安过世,先在长安办的丧事,但也需要回她老家来,这里是又办了一次,设宴招待亲朋。浮世本来多聚散,前分句从悲字延伸而来,宴会结束,大家又要散了,红蕖何事亦离披?后分句暗指自己妻子亡故。

颈联是继续在写意,但体现了交叉相扣:五扣四,六扣三。

浮世本来多聚散,红蕖何事亦离披?

悠扬归梦惟灯见,濩落生涯独酒知。

中二联用的交叉关联。自己如梦一般的归来旧宅,但唯有灯可见,暗示人已没了,关联的是第四句,红蕖何事亦离披。濩落生涯独酒知。六分句,是自己一生沉沦为幕僚,此中的酸楚只有酒能知,关联的,浮世本来多聚散。这样的中二联关联,是学的老杜。

岂到白头长只尔,嵩阳松雪有心期。

尾联前分句,从六分句,濩落生涯,延伸而来,难道我就一直这样到白头?应该是不能,看尾句:嵩阳松 雪有心期。嵩阳,嵩山,松雪,高洁之物,有心期,提示归隐之意。是李商隐不堪家室,仕途双双不顺,所作的无奈之想。

但实际他没有归隐,又去了柳中郢东川幕府呆了四五年,又去做了一二年的盐铁推官,然后才因病回来了。这首的布局,是总分分总,特点是中二联交叉相扣。



92*正月崇让宅

唐·李商隐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正月,一般认为是大中十一年的正月,李商隐结束了梓州幕府后的事。但比较确切的应该是盐铁推官后,因病辞官后,因为李商隐第二年,大中十二年就去世了。距离昨天的七月二十九,应该过了多年了。这里有个章法特点需要说一下,大致是移步换景的手法,首联是大门,然后是入院子内,月下徘徊,观望,尾二联卧室内。

密锁重关掩绿苔,廊深阁迥此徘徊。

首联首句见大门紧锁,院子里绿苔,提示的是荒凉和无人,然后后分句进入后,在廊,阁,来回的走动,四处看看,首联是第一步,用的是叙述,概述手法。是移步换景,和层层推进,稍有区别。移步换景更适合参观某处景点,比如去终南山,过香积寺,来崇让宅,层层推进,更适合抒情,写意,论理。

先知风起月含晕,尚自露寒花未开。

这个颔联就不一样了,是从此徘徊引申而来,字面是写景,但已经不是重点了,重在写意抒情了,先知,尚自,两个虚词含义很深的。月边有晕,暗示将有风,露寒,故花未开。颔联暗示,李商隐早就知道,妻子会有不幸,此暗示妻子亡故。尚自露寒花未开。后分句暗示妻子一生和我在一起,一直过着凄苦的日子,如花一直未开一般,有元稹的那个尾联的意思。

遣悲怀·其三

作者:元稹

闲坐悲君亦自悲,百年多是几多时。

邓攸无子寻知命,潘岳悼亡犹费词。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缘会更难期。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平生未展眉。尚自露寒花未开,两句意思一样。所以颔联写的非常的含蓄委婉,曲笔。颈联进入室内就不同了,用的是虚实相兼的手法,直接表达自己情怀了,思念了。

蝙拂帘旌终展转,鼠翻窗网小惊猜。

词语的解释,解析里有,句子是晚上自己睡了后,却因,蝙拂帘旌,而终展转(不寐),鼠翻窗网,而常有小惊猜。稍微有点动静就睡不着,以为妻子的动静,前句是视觉,后句是听觉,表达的很形象。

背灯独共馀香语,不觉犹歌起夜来。

背灯,其实应该是闭灯,关灯的意思。

背灯独共馀香语,自己关灯躺下了,似乎还能闻到妻子的余香,我,不觉犹歌起夜来,是幻觉。白居易有一首类似。

春中与卢四周谅华阳观同居

(唐·白居易)押真韵

性情懒慢好相亲,门巷萧条称作邻。

背烛共怜深夜月,蹋花同惜少年春。

杏坛住僻虽宜病,芸阁官微不救贫。

文行如君尚憔悴,不知霄汉待何人。

背烛共怜深夜月,把蜡烛关了,好好的赏月。但有一个词,必须记住的,朱庆馀的那首,还记得不,画眉深浅入时无。昨夜洞房停红烛,此处的停,是摆放的意思。起夜来,原是乐府曲,很多人写,主要都是写的闺中少妇,思念丈夫归来的曲调,此处是以妻子的口吻来说的。这首讲完了,布局我开始就说了,大致是首二联写的门外,院内,尾二联是室内。

93*赠郑谠处士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

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轮。

越桂留烹张翰鲙,蜀姜供煮陆机莼。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今天这首,背景是从梓州幕府出来,要去游江东了,就是由柳中郢介绍,得了个盐铁推官的职务,终于结束了幕府的生涯。途中应该是遇到了这位处士,两人一见如故,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浪迹江湖白发新,浮云一片是吾身。

题目是,赠老郑,题目这么写,首联就不可能是说的自己,应该是以对方的口吻来写的,当然,也暗示自己与对方有相似之处。李商隐及第后,就一直不是处士的身份,处士,是隐士。我们看完中二联再回过头来看首联的,吾身。

注意这首中二联的承接,颔联是承的,首联次句,浮云一片。

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轮。

寒时,就归山里的一处道观,下个棋什么的,暖的时候,就入汀州钓个鱼什么的。这种闲适的生活,李商隐啥时候有过?所以,吾身,是从对方的身来说的。这里李商隐之所以这么写,也暗示了,自己和老郑一见如故,就是某些地方经历相类似,虽然自己不是处士,但却四处漂流的。

颔联的句法很好的,是可学的。

寒归山观随棋局,暖入汀洲逐钓轮。

动词两个,归,入,在第二位,随,逐,在第五位,非常漂亮的句法。

再看颈联,这是扣的首句,浪迹江湖而来。提到,越桂,蜀姜。以这两个地方来代指江湖,指去的地方很多。张翰鲙,陆机莼。都是典,用的非常工,这首明用典,在对仗联,如果暗用典,不必前后句对称,但明用了,需要对称的。张翰烩,回乡之典,陆机莼,是家乡特产,当然,两种食物,都是南方的特产,但出处不同。张翰是为官后思归,陆机是宴会中与人介绍家乡的特产。

《世说新语笺疏》上卷上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陆机莼,出自这里。两个典有共同之处,就是鲈鱼莼菜,张翰也提了。

今天这首的布局,最早是杜甫独创的,中二联,分扣首联的前后分句,李商隐学的很好。从前三联都是指郑处士来说,是分分分总的布局,但前三联之间的关联,比较有特色。

相逢一笑怜疏放,他日扁舟有故人。

七分句点明,两人是途中相逢,一见如故,李商隐对对方的疏放,非常赞赏,所以尾句说,将来我归隐了,就找你去作伴。李商隐的每一篇,几乎都各有特色,虽然是写的对方,但暗含自己的欣赏,七分句里都表达了。怜疏放,七转八结。

94*南朝

唐·李商隐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敌国军营漂木杮,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李商隐大中十一年受柳中郢的推荐,得了个比较像样的官职,盐铁推官,需要在产盐大户江东地区走动,这一段写了很多咏史怀古诗,南朝就是其一,同题的还有一首七绝,写到了,半面妆的典。

南朝

唐代 李商隐

地险悠悠天险长,金陵王气应瑶光。

休夸此地分天下,只得徐妃半面妆。

徐娘半老,徐妃,很有意思,自己的夫君是独眼,所以她故意只用半面妆来接待他,李商隐用做七绝的尾句,特别的新颖。对金陵王气,是个极大的讽刺。这首七律南朝,李商隐采取了另外一种手法。题为南朝,因为诗中把宋齐梁陈基本的捎带了出来,但明眼人一看,重点在陈后主身上。金柳六朝,从东吴开始,然后是东晋,然后就是南朝。宋齐梁陈。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

首联巧妙的,把宋修的玄武湖点出来,宋带上了,后句,鸡鸣埭,说的是齐的事,注意这里的回,是指又一次的意思,说明,一大早就去鸡鸣埭,不是一次,经常的事。还有,首联是工稳的对子,对偶,因为平声收尾。玄武湖中,鸡鸣埭口,两个方位,句式是,3:1。这样的句式,我们开始的讲义是否定的,说词才有,但不少诗里确实也有这样的句式的。

谁言琼树朝朝见,不及金莲步步来。

这里前分句是陈后主的诗,玉树后亭花。后句是回到了齐武帝好像,颔联是把陈后主的事提前,主要是为了说,一朝比一朝还要腐败,首二联是把南朝事概述了一下,是为起承,因为首联是叙事体,颔联是写意承,这是一种首二联的写作手法,也是一种章法特点。颈联转了,转到了南朝陈的失败原因,

敌国军营漂木杮,前朝神庙锁烟煤。

敌军(隋)的秣马厉兵的动作都这么明显了,而陈朝的君臣还在骄奢淫逸,连祖庙都没精力去打理了。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尾联的收结,还是基于陈朝的,因为陈是最后一位亡国之君了。莲色,指女色,整句的意思呢?这里有个典实,陈后主,把自己的宫女有才华的,都授予了学士衔,每次宴会时,抽取八位,作成彩色诗笺,先由她们写诗,然后让江总一批狎客来对,对不好的,罚酒。狎客,意思就是,每每的去后宫陪这些女学士们对诗吟句,江总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所以才有尾句一说。江总们的诗句,当然主要是歌咏后主的三位贵妃的,张丽华是最受宠的。尾联的立意是,当年的江令,可惜了啊,满身的才华,尽用到描写后宫妃子们的美貌上了。有人根据李商隐的身世,和他的系列无题诗,就想,尾联可能是李商隐以江令自比,而叹仕途不顺的。

95*览古

唐·李商隐

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空糊赪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

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这首七律比较特别,是一种介于怀古和咏史之间的,题材,李白爱用,比如苏台览古,越中览古。但这首非常独特之处是,写的非常含蓄,不明确的说的哪里,其实是暗讽当今的。李商隐的当朝,晚唐。

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

首联所写要注意手法,议论体,也是赋体,因为赋,有两种,一种是叙事,一个是直抒胸臆,不言他物,金汤,指城池的防御,固若金汤,可能就从这里来的。防御重要,但仁政太平更重要,前句是说理,后句是形象化表达,对前句的说明,草间霜露古今情。古今以来,很多世事荣辱,都如草间的霜露一般,维持不了多久。这样的手法,我们是可以学的,属于形象思维,就是把一个虚景,虚意,形象的表达出来,形象思维在诗和词稍有不同,诗,比较简洁,词,可以铺开了做形象。比如,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排比,这个是词,诗做不到。

空糊赪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

赪壤,赤土糊在墙上,异常的坚固,但没有用,黄旗,古人的迷信,用天的运气,颔联是对首联的延伸说明,具体化,具象化,首二联之间的关系就是这样的,首联泛说,颔联细说,无论是写景还是写意,都是。颔联主要想说,借一些虚幻的东西,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首二是说理,颈联一转,开始写现实了,很多看上去,非常坚固的,其实很快就如流水,没了。

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

长乐宫,景阳钟,都是南朝的标志性的建筑。大家看看虽然是论理的,写意的,但层次很明显。

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尾联用了许由的典,属于宕开,用典收结。箕山客,指尧舜时期的隐士,尧帝要把江山转给他,他不要,后来又让他去做太守,他也不去,说是脏了自己的耳朵,要去水边洗耳。李商隐认为,许由之所以逃官,是因为要避祸,不是为了隐士知名。其实,张翰之所以借秋风起而归江南,也是因为预料不测,所以提前走了,后来确实得到了印证。这首诗典型的总分分总布局,不过,中二联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的,因为首联是总领全篇,中二联是就首联的论断来印证的,尾联是转合,宕开收结。中二联所说,其实都是为了说明,恃金汤,而忽太平的后果。

是这样,咏史,怀古,览古,有类似,但稍有区别,怀古,一般有景点的描写,你人在所经历的历史古迹处浏览,所思所想,咏史可以在书房里就历史事件所思所感。览古,是介于两者之间。

96*和人题真娘墓

唐.李商隐

虎丘山下剑池边,长遣游人叹逝川。

罥树断丝悲舞席,出云清梵想歌筵。

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

一自香魂招不得,只应江上独婵娟。

这首也是李商隐宦游江东时期写的。真娘,本身吴地的一位名歌舞妓,因为是吴地的佳丽,所以墓在虎丘山下,常常有文人墨客来瞻仰,题诗。

虎丘山下剑池边,长遣游人叹逝川。

首联句式我们要学一下,首句是状语句,提示了两个方位,虎丘山下,剑池变,主语省略,就是真娘墓,后句的主语也是墓。首联是按咏物诗的写法,主语省略,首联的两句都是写的这个墓的位置,和长遣游人来瞻仰。叹逝川的,既是游人,也是自己。

罥树断丝悲舞席,出云清梵想歌筵。

颔联的句式又非常棒。罥树断丝悲舞席,前四是实景,而后三是联想到了真娘的舞姿,舞席,指当年真娘的舞姿,如挂在罥树上的断丝一般,这个就是这个句子的妙处。也是一种暗喻,喻体本体都在,省略了喻词。悲字,是作者自己见物而起悲思。出云清梵想歌筵。句式一样的,出云,指寺庙里的梵语高耸入云了,杜甫有句子,半入江风半入云,和这个意思一样的,暗用了,歌声遏云的典,而听到这个梵语,居然想起了当年真娘的歌声。断丝,是联想的景物,兴笔,因想起来真娘已逝,而悲。首二联说的,都是真娘墓。

但颔联的句子,前四后三之间的关联,是用的暗喻手法。断丝,是树枝,或游丝,挂在树上的。游丝,如真娘的舞袖。由实景而起兴,悲,想,为兴意。

柳眉空吐效颦叶,榆荚还飞买笑钱。

手法和颔联类似,但稍有不同,此是见柳叶生出,榆荚飞舞,又开始联想了,前分句说的柳,是实景,但诗人把柳与真娘做对比了,是咏物诗里常用的反衬。你的柳叶,比起真娘的眉目,笑靥要差的多,不过如东施效颦一般。后句更好玩,榆荚还飞买笑钱。后分句就联想了当年真娘献唱时,看客们买笑,但这个是由眼前的榆荚飞舞而联想到的。手法让人捧腹,但确实是写的太妙了。

一自香魂招不得,只应江上独婵娟。

尾联由遐想转到眼前,宕开收结,说真娘的香魂没办法能招了,因为本来她就应该独自在江上秀她的美貌,让人永远的藏在自己的心中。这首七律,真是让人叹为观止,我很喜欢。布局是总分分总。首句,是诗语中的一个省略手法,句子只是个方位词,省略的部分我还原一下:(真娘墓坐落在)虎丘山下(和)剑池边,(真娘墓)长遣游人(来此而)叹逝川。关键为何能省略呢,因为有题目,真娘墓,题目有了,诗中就可以省略了。次句是一篇的总领,中二联是就叹逝川来铺陈的,尾联七转八结。

97*锦瑟

李商隐 〔唐代〕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七律,句子不复杂,典故也都是熟典,但到底在说什么,谁也不敢肯定。就和医生看病一样,越是不知道啥病时,猜的就越多。这首罗列了一堆的猜测,但结论是,不知道。肯定的地方是,这首诗,是李商隐晚年的作品,为何要这么写?无题已经写的太多了,大部分是爱情诗,这个大家也比较统一。所以我的意见是,这首李商隐对自己的一生中涉及情感的,和自己所经历的感情,做的一个总结,最后的哀叹。

这首不是咏物,是借物起兴而已。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前后两个分句,是自然延伸的手法,重心落到了后三字上。是所谓的见锦瑟,而起的华年之思。一根琴弦,代指一段,段段都是深刻的,难以忘怀的。华年,自然是指自己的青春年华,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贺铸有阙词,青玉案,锦瑟年华谁与度,就是化用的这句,成了成语了。

好,我们再看中二联的四个典故,是平行的扣的次句的华年之思。七分句已经为我们做了注解,此情,二字其实告诉了我们,中二联的典,是说的情,所以解释典故的用意,自然要从情字上落笔。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梦,晓时的梦,蝴蝶,则用了迷字,迷茫,迷惑,入迷等。说的就是李商隐年轻时的情感之谜,看到自己喜欢的,就迷了,就梦了,所以自然就有了后句,望帝春心托杜鹃。春心,自然是年轻时的春心荡漾,爱美之心,一颗跳动的心,而且最关键的,是托与杜鹃,夜夜的鸣叫,突出了对情感的执着!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颈联两句,说的是自己每一次情感时,遇到的苦与甜,和后来悟出的道理,我分别的说说。希望没有得到,暗含在珠有泪里。沧海月明珠有泪,李商隐诗里充满了月字,而自己经常在月明之夜思念着对方,所以用了,沧海月明句,这里和典故的关联就是,每每在月夜,那个蚌壳就打开,吸收月华,以做珍珠,但遗憾的是,经常会有无端的痛苦,所以,虽有珠,却含泪,一寸相思一寸灰。

蓝田日暖玉生烟。后句其实是悟出的道理,经过了无数次的失败和痛苦,才发觉,蓝田山里的美玉在日暖时会生烟的,但此烟却只能远观,而不能近得,李商隐的所有的爱情故事,都是短暂,虽然美好,却易失。最刻骨铭心的是玉阳山上那位。后来虽然有了美满的婚姻,却又短短的就失去了,一切的一切都包涵在六分句里。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所以,七分句,此情不是现在才理解透,早已迷茫过,后来又悟透了的,而现在已经成了追忆了,况且,当时就已经惘然。是写的情感,而仕途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这样去理解,把悼亡说,仕途说,咏物说,都能融在一起,因为锦瑟,是生前两人都喜欢的(王艳美和李商隐),借物起兴,总结了自己的一生。布局是典型的,总分分总。

此情二字,包括所有的,一生中所经历的情感,最后终止在妻子身上,事实上,李商隐妻子去世后,就再无感情之事了,所以说悼亡,也能关联。李商隐的仕途和感情一样的悲剧。首联借锦瑟起兴,这样就三种学说,融在一起。把这三个割裂开来看,每一个都不准确,不全面。


关注我获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叫七律?首联、颔联、颈联、尾联有那些要求?
七律第十七讲~关于律诗写作中的中二联的对仗技巧和变化
近体诗为什么要避重字
中华诗词学院基础一年级讲义 (4)
诗词点评的十七种方法
对联——元王冕(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