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肚脐:脐茸/脐息肉~附卵黄管-脐带胚胎发育

脐茸(umbilical polyp)

又叫脐黏膜息肉(umbilical mucosal polyp)

本质上属于先天性脐肠管(卵黄管)残余黏膜畸形。

推荐阅读

卵黄管发育异常

关于小朋友的肚脐和脐带(发育)

卵黄管或脐肠管,出生后应该闭锁

脐茸长什么样子?颜色稍红,像一小块外表湿润的粉红肉

脐茸大致有几种形态:

①米粒状,约绿豆大,平铺于脐的中央;

②蒂状,色红,上大下小,靠近脐根处变细;

③粗大,色红,肿物较大,直径有时超过0.5厘米,且根部无变细改变;④合并其他情况,如窦道或瘘。

什么表现?

脐带脱落后,创面不愈合且下面有红色的肉芽,肚脐流脓流水,肚脐中央会出现一个小肉团,平时分泌物不断,触碰,有时会流少量的血性物。脐周常继发湿疹。局部用收敛药可暂时起作用,症状好转,但不久又会复发。

脐茸黏膜的是,无色、无臭黏液,黏膜受损可有血性分泌物;若合并感染,会有异味的黄色分泌物,同时肚脐周围皮肤(脐轮)红肿,可能是脐炎。

怎么办?

不要在家自己外用龙胆紫(紫药水),效果不佳,脐茸不会消失,而且涂上紫药水后脐带上端很快形成脐痂,还会掩盖了脐痂下的脓性分泌物。

需要去医院,去除黏膜,防止经久不愈

1)小的,可用硝酸银烧灼(10%)或高频电凝器烧灼破坏黏膜,

(2)脐茸较大的,但有细蒂,与脐相连,可丝线结扎(使脐茸干枯、脱落而治愈),残留部分可再用10%硝酸银烧灼。

(3)脐茸大,蒂粗者,须手术切除(存在通过脐肠索带连接至回肠的可能性,术前B超有益)。

注: 烧灼使用得当,宝宝并无痛苦家长不要紧张,把烧灼理解成“烧”,实际上这是医学术语,只是药物腐蚀。

鉴别:

单纯脐炎:注意保持清洁干燥后,3~5天内自愈。个别患者表现为弱应性反应,向周围腹壁皮下扩散,形成脐周炎。需及时给予注射。局部无菌处理、保护清洁、不受损伤。1周内可以痊愈。少患者转为慢性肉芽肿,有小量分泌物,经久不愈。外观似球形息肉,可涂硝酸银腐蚀,也可用电刀烧除或切除。

脐肉芽肿:是小儿出生后几周、几月或更长时间,脐部有一个小圆形、樱桃红色肿物,大小210mm不等,由肉芽组织构成,没有黏膜,经常有分泌物或血性渗液,经数次硝酸银烧灼后可治愈。

以上整理自:

张金哲小儿外科学第2版;实用新生儿外科学 ;外科诊疗常规/北京儿童医院编著.;

新生儿诊疗常规/北京儿童医院编著;社区小儿常见疾病的防治

附:

卵黄管发育异常

关于小朋友的肚脐和脐带(发育)

婴幼儿脐部相关的疾病

脐膨出

腹裂

脐疝/“气肚脐”

新生儿脐出血

脐肠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生儿肚脐流水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婴儿脐部护理-小肚脐异常信号
脐炎、脐疝、脐茸都是怎么回事?该如何护理?
新生宝宝肚脐异常的6个信号
【新生儿护理】新生儿肚脐5个异常要注意!
新生肚脐 6个异常要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