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颅内动脉瘤磁共振影像表现、伪影鉴别

除外伤外,动脉瘤是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未破裂动脉瘤通常无症状,但可能引起占位效应或(很少)血栓形成产生栓塞。风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使用非法药物和高血压,以及胶原血管病、结缔组织和多囊肾。颅内动脉瘤也常发生在AVM的供血动脉中,推测是由于血流量增加所致。动脉瘤广泛分为梭形(梭形)和囊状(球形)两种类型。梭形动脉瘤常继发于动脉硬化,好发于基底动脉和颅内颈动脉。囊状或浆果状动脉瘤更为常见,由中膜先天性缺陷引起。囊状动脉瘤最常累及前交通动脉(图12.1 A,白色箭头)、后交通动脉(图12.1 B、C,白色箭头)和大脑中动脉——后者主要位于分叉/三分叉处。动脉分支点处的血流动力学使这些部位成为动脉瘤形成的有利部位。


MR是检测和评估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无创筛查试验。TOF-MRA(在不使用静脉造影剂的情况下进行)是首选项目,使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图12.1 A、B和F)或VR(图12.1 C)来创建供查看的图像。尽管除了临床出血概率低或禁止血管造影的情况外,通常不使用磁共振,但磁共振也是监测先前治疗过的动脉瘤的首选方式。必须格外小心,避免对带有铁磁动脉瘤夹(在很久以前就使用过)的患者进行成像,因为这样做会导致死亡。MRI将快速血管流动区域显示为信号丢失。当血液中的质子在选定层面内停留的时间不足以获得信号,就会发生这种情况。囊状动脉瘤也不例外,表现为与局灶性扩张的脉管系统相对应的扩大的流动空隙(图12.1 D)。动脉瘤内血流较慢的区域产生的是高信号或混合信号,而不是信号流空。由于动脉瘤在多达四分之一的病例中是多发性的,因此在MR上识别一个动脉瘤时需要仔细搜索其他病变。在相位编码方向上传播的搏动伪影可能在动脉瘤中观察到,尽管这些在现代MR成像中不如过去明显。然而,识别这种伪影并不是发现动脉瘤的可靠标志,因为CSF流动伪影可能模拟了该区域的基底动脉瘤。对比增强后,流动伪影更为突出。

▲ 图12.1

正常脉管系统和动脉瘤在动脉期(及其后一段时间)均充满造影剂,因此造影后T1WI的信号较高。巨大动脉瘤的定义为直径大于2.5 cm(图12.1 D-F)。巨大动脉瘤常累及颈内动脉(如图所示)、MCA和基底动脉尖。可能出现部分血栓形成的巨大动脉瘤

在MR上有点类似于实质内血肿。但是,与此不同的是,在残留的未闭管腔内可看到流动空洞,在许多其他MR序列(例如TOF MRA)上可显示其中的流动。在罕见情况下,动脉瘤血栓形成部分将表现为各种信号组成的同心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分布(以及任何实质出血的位置)可能提示罪魁祸首动脉瘤的位置。例如,沿中线和前半球间裂内血液突出,侧裂内较少但对称,提示前交通(ACOM)动脉瘤。相反,一侧外侧裂内存在血液表明存在大脑中动脉(MCA)分叉动脉瘤

现代磁共振扫描仪可以轻松检测直径小至2 mm的动脉瘤,其中TOF- MRA对该评估非常重要。直径小于3 mm的动脉瘤被认为无破裂风险。应检查薄层(源)图像(图12.1 E)和最大强度投影(MIP)(从右向左旋转和翻滚)。其他两幅图显示了矢状面(图12.1 B)和冠状面(图12.1 A,F)方向的MIP。VR重建也有助于动脉瘤可视化(图12.1 C)。特别是在颈内动脉病变中,动脉瘤颈部可能不可见。在这种情况下,靶向重建、较短的TE和较小的体素大小(均采用TOF MRA)可能有所帮助。

TOF MRA可抑制静止组织的信号。快速流动的血液由于其相对较高的信号而被识别。然而,在大型动脉瘤中,动脉瘤内的血流可能足够缓慢,从而被抑制。因此,如图12.1 E所示(白色箭头),大动脉瘤或巨大动脉瘤可能在TOF MRA上表现出不均匀信号,其中快速流动的相对较小的血流(表现为高信号)流入较大面积的相对停滞的血液(表现为低信号)。因为这种不均匀信号。MIP图像(图12.1 F,星号)可能无法完全显示动脉瘤

增加平扫和对比增强后图像的比较(增加TOF MRA)和使用相位对比MRA (PC-MRA)是这种情况下可能的替代方法。与TOF MRA相比,这些方法还可更好地区分动脉瘤内血凝块,在TOF MRA中,高信号血凝块(来自高铁血红蛋白)可能无法与流动血液的高信号区分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TOF MRA联合SPACE技术助力提升颅内动脉瘤诊断精准性—颈内动脉眼段动脉瘤病例赏析
即时学习 | 即时病例0017
7T超高场强磁共振应用初步体会之三---高分辨率颅内管壁成像
从技术角度解析颅内高清磁共振血管壁结果(1)
【临床应用】TOF MRA常见哪些伪影需要注意?
一例基底节梗死豆纹动脉综合影像评估的判读和问题引申(长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