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辉:如何将知识变成认知?最关键的一环是什么?

和自律部落的小伙伴 一起向上生长

前两天,我看了辉哥的一篇文章,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让我印象很深刻——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每天会接触很多信息,对我们有价值的信息我们会称之为知识。知识可以被认为是已经被检验过的、高价值的信息。那么,知识如何能变成自己的认知,又进而变成自己的财富呢?

其中关键是在获得知识之后,必须强调实践。实践是把知识变成认知最关键的一环,也可以视为知识和认知之间的桥梁。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个看法,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很多,关键还是要亲自去实践,才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方法论,从而指导我们的生活。

//////////

去年的时候我参加了不少训练营也花费了不少钱去学习,我以为那就是提升自己的认知,那就是学习。

可是现在我却改变了这样的看法,任何的理论和知识都是要经过自己大量的练习才算真的掌握,学完一门课程都要定时进行复习和练习。

比如很多人看了我的文章,以为我报名了很多写作课程,其实没有,目前为止我只是学习了明白老师的写作课,但他的写作课程,我觉得就不简单。

老师说过任何一个方法和技巧,要练十遍,二十遍甚至是上百遍才算真的熟练,而不是看了一次课程自己就可以掌握。他的课程主要强调的就是多练习。

就像他为什么说日更比周更好一些,这些都是经过老师的实践得出的结论,而他自己一直都在日更。

而对于我这样的新手来说,我没有老师的认知高,所以我选择的方法就是听话照做。每天抽时间去阅读和去日更。

//////////

再比如,我之前报名了根源老师的7天沟通训练营之后没有继续报名中阶课程,我是真的拿不出那个钱吗?

其实不是,而是我觉得,我对30条金句的运用没有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沟通课程的第一节,根源老师就说过这样的一段话——

什么是学习的流程?

他个人的定义就是学习包括4个方面:

学习,练习,实习,惯习。

在这里我想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对这4个方面的理解。

1、学习

比如我去看了明白老师关于写作怎么起标题的方法,这就是一种学习的开始。

2、练习

就像我根据明白老师说的起标题的方法,去进行思考,我的文章标题,有没有运用借势、数字、好奇、危机感、冲突等等。

用同样方法,给自己的文章起标题的时候去想一下,该用什么。每个方法写几篇甚至十几遍,这个就是练习。

3、实习

根据老师说的方法进行大量的练习,日更就是最好的方式。

当阅读量或高或低的时候,我就有意识去思考,是不是自己偷懒,没有运用老师说的方法。

如阅读量高的时候,就问自己,这次的标题好在哪里?下次是不是可以继续按这个思路再次实践?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不断地调整。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就是我会把自己学到的方法然后这些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给社群的伙伴,加深自己的印象,也可以帮助他人。这个就是一种『实习』的过程。

4、惯习

也就是习惯,就像现在的自己每次起标题的时候,我就有意识的告诉自己按老师的方法去取自己文章的标题。而不是按照之前的方法,随便想一个是一个。

包括我平时收到他人的红包,我都会尽量做到,只要收到就会说谢谢,换做是以前我可能没有留意这个细节的。

只是因为根源老师曾说过:

有礼貌

肯定是讨人喜欢

最必备的条件

当一个有礼貌的人

钱不是大风刮来的,我需要珍惜每一份爱意

包括现在和他人沟通,为什么习惯用断句的方式,其实就是提醒自己,停下来思考3秒再回复,惯习就是『本能反应』。

我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不断去训练自己赞美他人的能力,然后我发现自己现在更多的是关注他人做得好的地方,看到对方的优点所在。

甚至我会把根源老师教的30条金句设置为我的手机背景,经常没事就看看,提醒自己。

因为我知道我其实比较健忘的,知行合一是不容易的事情。

//////////

再比如我最近每天早上会出门跑步3公里,刚刚开始我不知道怎么跑,跑步有什么技巧?于是我就去听樊登读书,找一些关于跑步的书籍。

比如最近听了《跑步圣经》还有《掌控》这两本书,我就开始做跑前热身,会注意自己跑步的心率,也会注意自己跑步的姿势等等。听樊登讲一本跑步的书,我收获了以下3点

以及我为了学习时间管理,记录时间开销也用了不少方法。曾买了不少本子,比如效率手册,时间轴记录本,还尝试过下载了不少APP。

但是最后我发现每天的待办事项就用微信笔记,然后进行置顶就可以了,这就是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因为我们每天都会用微信。

记录时间的话就用爱时间APP就好了,复盘的话也不用太刻意追求什么工具和样式,因为我们复盘的本质是为了改变,是为了解决问题,最重要的是坚持做下去。

//////////

此外,最近我还在做的一件事做知识卡片。之前我听了很多次大家讲的卡片盒写作法,也看了那本书,但是我实践的次数太少,并没有发现它的魅力所在。

于是在我参加了小米的共读营之后,我就提醒自己,每天做一张知识卡片,并且用心去做。因为这些在以后的写作中会用得到。

卡片盒写作法中强调要在知识之间建立关联,那么就只有自己动手去写笔记,尝试建立关联,才会理解关联的重要性。

比如怎么建立主题标签?怎么建立关键词标签?怎么建立索引标签?这些并不是听了一次课程就可以完全掌握,而是需要自己去实践。

平时认真写知识卡片,不断思考,就很容易发现哪些知识会经常出现,经常出现的就是重点,就可以给他们新建一个共性关键词标签,进行统一管理。

这个方法其实也是类似《打开心智》这本书里面提到的INKP的方法,核心在于建立K,也就是是共性关键词,这是整理自己笔记的关键。

而这些共性关键词也一定是来源于平时自己卡片的积累,所以要用心做笔记。

以上就是来自我对辉哥公众号文章的个人理解,还有自己的实践总结。

对于孔子说的:学而实习之,我个人理解的意思其实就是实践和练习。

学习任何一项技能都是跌跌撞撞尝试,然后就会了。

阅读如此;

写作如此;

练字如此;

学习时间管理如此;

建立知识卡片也是如此;

多实践,多体会,慢慢来,比较快。

我之所以喜欢辉哥还有明白老师,是因为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知行合一,自己认同一个理论就去做。

想不明白的时候先干明白,从实践中进一步体会和学习。不断试错快速进行调整,从而让自己靠近目标。

图片来源书籍《超解论语》



·······END·······


嗯,

今天又是特别的一天,

加油哇(ง ·̀_·́)ง

请记得这个世界和我都是爱你的

~


最 后

作者简介:我是进击中的罗罗,每天五点多早起阅读写作。分享:零基础学习写作历程 | 成长提升,每日更新。

愿景:做一个有温度的写手,用生命影响生命。今天是日更的第142/365天

最喜欢的一句话:这短短的一生,我们最终都会失去,你不妨大胆一些,爱一个人,攀一座山,追一个梦。

如果你的朋友也每天在积极努力,也欢迎你转发分享给ta感谢你的慷慨~


图|网络

文|罗罗

排版|进击中的罗罗

我在这里等你哟!

分享给第一个想到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掌握这三种学习方法,你也可以成为领域内的专家
《卡片笔记写作法》一看就会,一做就废是个伪命题
如何书写一个知识卡片——我的知识卡片结构框架
如何做到边读书,边学习,边副业赚钱?
要掌握实用的学习方法,这3本书不能错过
2019最实用笔记攻略,请冷静观看……点开就忍不住剁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